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问卷法,以1 488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人格倾向、社会支持、交往焦虑和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外向性、神经质、社会支持和交往焦虑对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有直接预测作用;外向性通过社会支持和交往焦虑间接地预测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神经质通过交往焦虑间接预测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因此,外向性、神经质、社会支持和交往焦虑共同对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五因素”人格问卷(NEO—FFI)简式版、情绪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东西部地区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221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贫困生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上未见显著的经济收入、性别差异;消极情感与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显著负相关;生活满意度与神经质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显著正相关;积极情感与神经质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显著乒相关。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五种人格维度都进入了贫困生的生活满意度回归方程;神经质入选消极情感回归方程。神经质和外向性入选积极情感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问卷对1 48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差异显著高(P0.01),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和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3者间呈显著正相关(r=0.097~0.761,P0.01),社交焦虑和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均能显著正向预测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在社交焦虑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0%。可见社交焦虑既可直接又可间接通过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对大学生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727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量表》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考察青少年人格特征,其中主要考察谨慎性及情绪性2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网络使用偏好在谨慎性/情绪性人格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谨慎性、情绪性人格特征对网络使用的信息获取正向预测作用;谨慎性人格特征对网络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情绪性人格特征对网络成瘾有负向预测作用;互联网使用信息获取偏好和娱乐偏好对网络成瘾有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中信息获取使用偏好在青少年的情绪性、谨慎性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娱乐使用偏好在青少年情绪性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探讨受虐待与忽视经历个体的潜在类别及与不同人格和执行功能的作用机制.采用方便取样选取503名大学生使用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简式大五人格量表、简版执行功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虐待与忽视存在明显的潜在类型,可分为3类,即低虐待忽视型(48.9%)、中虐待忽视型(33.8%)、高虐待忽视型(17.3%);不同虐待忽视型个体对人格及执行功能有显著预测作用.中虐待忽视型和高虐待忽视型均显著正向预测神经质.中虐待忽视型和高虐待忽视型均显著负向预测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P<0.01);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均在不同虐待忽视型与执行功能间起中介作用(95%CI均不含0).因此得出结论,虐待忽视类型具有异质性可分为3类,且人格在不同虐待忽视型个体与执行功能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对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基于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主要使用了文献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大五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本人对闽南师范大学发放问卷共430份,收回有效问卷293份.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人格方面,各年级间在这五个维度(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神经质和外向性)上都有显著差异.年级越高,神经质得分越高;相反,年级越高,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和开放性这四个性维度得分越低.第二,在年级这个因素上,各年级大学生对宿舍满意度差异显著.年级越高,满意度得分就越低.第三,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与开放性、严谨性这两个人格维度呈正相关关系.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与人格的神经质维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探索大学生延迟满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以大五人格量表、一般健康量表和延迟满足量表为研究工具,对201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五人格因素中,尽责性、亲和性、神经质显著正向预测延迟满足,外向性显著负向预测延迟满足,求新性对延迟满足缺乏预测效力;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依赖和艾森克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白羽和樊富珉修订的网络依赖测量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武汉某高校文理科学生341人进行施测。分析得出结果:(1)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网络依赖行为成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不显著,社会掩饰性与网络依赖行为成显著的负相关;(2)神经质、精神质、社会掩饰性对网络依赖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预测系数非常小。  相似文献   

9.
贵州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人格四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组的常模.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来源地和文理科在神经质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在内外向因子上,文科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得分.在掩饰性因子上,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出现了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父亲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在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因子分上均呈现显著差异.是否兼职的大学生在四个因子分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人格神经质和内外向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0.
刘佼 《科技资讯》2014,(11):194-196
人格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人格特质反映了个体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大五人格特质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责任心和宜人性,人格特质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该研究目的:探索大五人格特质与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关关系。方法:以225名高职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和亲社会行为倾向测量问卷(PTM),探讨了五种人格特质和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结果:(1)外向性、开放性和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显著正相关。(2)外向性、神经质、责任心和宜人性人格可以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倾向。结论:高职生的人格特质具有可塑造性,可以塑造高职生更加完善的人格特质。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为提高高职生的亲社会行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20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人格特质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网络依赖问题,在网络依赖的程度上,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和生源地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对网络依赖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开放性和责任心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大学生的社交情况对网络依赖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其中责任心通过影响社交情况并进而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依赖倾向。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矿工大五人格特质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的影响关系,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和煤矿险兆事件上报量表对陕西地区3所煤矿的329名矿工进行测量。运用SPSS21.0软件对其信效度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矿工大五人格特质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的预测作用,同时考查不安全心理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宜人性人格对险兆事件上报行为(β=0.27,p0.05)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尽责感人格对险兆事件上报行为(β=0.31,p0.05)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神经质人格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β=-0.29,p0.05)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外倾性和开放性人格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不具有影响作用;不安全心理在神经质、宜人感、尽责感3个维度和险兆事件上报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在险兆事件的管理过程中,煤矿可以进行矿工人格特质和岗位匹配度检验,并针对不同的人格特质采取干预手段,消除矿工不安全心理状态,提高险兆事件的上报率,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篮球运动与初中生人格发展的关系,采用EPQ(儿童版)和自编中学生体育运动状况调查表对篮球特色学校和一般学校3个年级28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预备年级学生的组别因子在神经质上主效应显著,在精神质上主效应非常显著;初一年级学生的组别因子在精神质上主效应显著,差异主要来源于女学生;组别和性别在精神质上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其他因变量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初二年级组别因子在各因变量上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因子在外向性和精神质上的主效应非常显著.表明篮球运动对初中生人格的某些维度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影响程度随年级升高而降低,预备年级最高,初二年级最低.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氏中国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和谐量表测量500名大学生。结果:内外向性与自我和谐呈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以及神经质与自我和谐呈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呈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在精神质与自我和谐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在内外向性、神经质与自我和谐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社会支持是人格特质与自我和谐关系中的中介变量。结论:人格特质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影响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5.
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对279名大学2020级新生进行3次追踪调查,探讨大学新生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3次测量中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差异显著.在3次施测中,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均显著.大学新生社交网站使用强度显著正向预测错失恐惧,错失恐惧只在入学之初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网站使用.结论:大学新生的社交网站使用强度有上升趋势,但错失恐惧相对稳定;大学新生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错失恐惧的交互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入学初期.  相似文献   

16.
崔凯  孙林岩 《科技信息》2010,(29):I0036-I0037
该研究试图研究大学生的人格和前瞻记忆的关系。通过艾森克问卷(EPQ)度量人格;用Harmon等人设计的前瞻记忆问卷(PMQ)度量前瞻记忆。结果表明,EPQ量袁的精神质(P)得分高者短时习’赁前瞻记忆和长时事件前瞻记忆较弱;神经质(N)得分高者短时习惯前瞻记忆、长时事件和内部线索的前瞻记忆都比较差。没有发现EPQ量表的外向性(E)和撒谎(L)量表得分与前瞻记忆能力的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坚韧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自我效能感在他们间的中介效应.采取方便取样并使用坚韧人格量表、网络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32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坚韧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两两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检验显示,坚韧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直接正向预测效应,网络自我效能感在这一作用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25.53%.坚韧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可以部分通过网络自我效能感实现.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MPR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手机依赖问卷包括事实行为、行为倾向、认知、情绪和意志五个维度。⑵是否为学生干部和使用手机时间分别在手机依赖上差异显著。⑶被试在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上与常模持平,在掩饰性上低于常模;不同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在人格特征上差异显著;是否学生干部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使用手机时间在内外向上差异极其显著。⑷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性。⑸人格特质对手机依赖有回归效应。这说明不同身份(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与不同手机使用时间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不同手机使用时间)被试有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精神质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掩饰性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情感忽视对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及生命意义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机制,采用情感忽视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问题性网络使用量表,对7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情感忽视与生命意义感显著负相关,与问题性网络使用显著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问题性网络使用显著负相关。(2)情感忽视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3)生命意义感在情感忽视与问题性网络使用中起到调节作用,且属于“杯水车薪”调节模式。即生命意义感的保护作用在情感忽视水平较低时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睿  陈坚  赵翰林  陈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7):11359-11364
为解决出行者对社交网络交通信息的使用意向缺少定量描述方法的问题,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以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性、使用意向等7个潜变量描述出行者的心理感受,构建社交网络交通信息使用意向分析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潜变量对使用意向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效应。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出行者实例分析中,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性(-0.41)对使用意向具有负向影响,其余变量对使用意向均为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0.48)、感知有用性(0.46)对使用意向的影响总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