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病例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4例脑室出血铸型病例采用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脑脊液的治疗效果.结果 死亡6例(42.9%),其余病例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Ⅰ级~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V级3例.结论 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治疗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患者引流期间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注意引流液的量、流速、性状,并积极预防感染。结果56例腰大池穿刺外引流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持续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患者引流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控制引流速度及引流量,严格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及时拔管,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对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入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68例,将其根据入院单双顺序平均分组,对照组用侧脑室额角穿刺脑室外引流,观察组用三脑室穿刺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 将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4%,与对照组76.7%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 脑室出血患者接受三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与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脑室内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腰大池外引流组75例和常规腰穿组75例,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河南肿瘤医院神经外科2010-01-2011-12对25例颅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感染患者在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前提下行持续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其中大脑凸面肿瘤7例,鞍区肿瘤6  相似文献   

6.
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外引流组和传统组,每组各为64例,分别采用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与每天行腰椎穿刺术放脑脊液,对2组的疗效及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持续外引流组与传统治疗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减少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较传统治疗方法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05-01~2006-06,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15例,均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32例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被采用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且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置管后1~2 d脑脊液漏减少,3~12 d停止;随访6~12月无再漏.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的可靠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临床经验,对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用一次性硬膜外导管或深静脉导管进行腰椎穿刺,接一次性引流袋。根据病情需要,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控制引流量,每24h为100~300ml,留置时间均在1周左右。结果对52例重度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切口脑脊液漏和术后持续脑脊液耳鼻漏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引流,50例达到预期目的,1例因颅内感染而死亡,1例引流无效而手术。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是一种安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引流可以缓解颅内压,引流出血性或炎性脑脊液,可用于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切口脑脊液漏和术后持续脑脊液耳鼻漏等患者。  相似文献   

10.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安全性及在神经系统疾病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998年1月~2002年6月间,应用19G硬膜外导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252例临床疗效。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炎性或血性脑脊液治疗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的残余血疗效确切,无再发出血、脑疝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微导管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炎性或血性脑脊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32例严重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01-2008-02采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的332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153例脑室内残余血患者经初次置管引流全部清除积血(以CT影像为准)141例,其余12例经再次置管积血全部清除;1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134例;22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治愈;20例严重颅内感染患者治愈19例.结论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内残余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难治性脑脊液漏及严重颅内感染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3.
急性难治性硬膜下积液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持续腰大池外引流脑脊液作为一项较为成熟的临床技术,对重度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感染、皮下积液、脑膨出、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和持续脑脊液耳鼻漏等[1-3],已得到广泛应用及大量报道.但在急性难治性硬膜下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报道不多.笔者将此法应用于难治性硬膜下积液患者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日渐广泛。自2000年3月至2004年10月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52例重型颅脑损伤、颅内感染、切口漏和持续脑脊液耳、鼻漏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2例,其中2  相似文献   

15.
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7年10月经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的39例术后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这39例患者中,单纯脑脊液切口漏11例,脑脊液鼻漏9例,单纯颅内感染8例,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11例。结果27例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12例经腰大池外引流并辅以鞘内注入敏感抗生素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无加重及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加鞘内注药,配合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术后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持续腰大池引流(continued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是应用腰椎穿刺的方法向椎管蛛网膜下腔置入引流管以达到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引流的目的。自Vourch等在1960年首次提到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脑脊液漏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神经外科病人为了降低脑水肿.原则上需要定时高渗利尿脱水、不过量输液及必要的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但容量不足会导致脑灌注压降低。2004年以来,我们开展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和同轴支撑法中心静脉导管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5年11月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高血压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导管用于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可行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刖于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可行性。方法用硬膜外穿刺针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并放置引流。结果引流效果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硬膜外导管用于腰大池持续引流,其引流效果好,同时应采取恰当措施,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04-09-2012-09收治入院的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患者中抽取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与鞘内注药,对照组实施反复腰穿与鞘内注药,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及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5 d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感染、降低颅内压,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重残及致死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