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设计就是人的造物活动。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造物观融合到人们的生活中,通过不断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蜕变为现代设计风格。通过分析修水赭砚的生产工艺,以及对修水赭砚造物观思想的研究,感受到修水赭砚中蕴含的传统造物观是如何影响现代设计的发展,并且为现代设计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寻找解决办法。通过研究修水赭砚的发展历程,对修水赭砚中蕴含的传统造物思想进行剖析,从物以致用、以意立象的造物观念出发,结合当代设计的实际应用。修水赭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传统器具的代表。在注重以人为本的今天,修水赭砚造物观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对当代设计乃至现代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虹 《包装世界》2022,(1):25-27
天坛盘谷砚,是我国古代名砚之一,历史悠久,集我国传统绘画、雕刻、书法、文学等于一体,是济源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砚式丰富、种类众多、取材广泛、铭文精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了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目前,对于天坛盘谷砚的开发尚不成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砚台的艺术风格可分为时代风格、地域风格与治砚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由于宋代地域性的治砚艺术家群体并未产生,故宋砚的地域性风格并不明显。砚台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两大因素有关,一为在砚台的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历史客观因素,二为治砚艺术家的主观因素。治砚艺术家的主观因素又包含艺术家的审美趣味、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修养、才能与个性,宋代文人砚的产生,标志着文人成为治砚艺术家的主体,于是文人的审美趣味、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便成了影响文人砚艺术风格特征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探析宋代文人砚中的三教纹饰、仿生砚形制、仿生纹饰与文人情趣题材纹饰、砚铭,结合宋代文人砚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发掘其背后艺术风格转变的原因及文人砚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必须参与到所谓的“现代性”建设中,参与到当代重大现象的分析中去。而文化建设的完善需要以制度的支持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李莹 《中国科技博览》2014,(43):177-178
永仁县文化产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已初具规模。为了进一步发展永仁文化产业,笔者做了一些思考,现提供给读者参考。 一、永仁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永仁县的文化产业以苴却砚和彝族刺绣为主。永仁县成立了苴却砚文化研究协会,县境内苴却砚厂和经销商有11家,产值达3600万元,其中:李跃华的楚雄州耀华石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值560万元,伍元东的永仁天彝苴却砚文化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年产值达500万元,马世民的永仁县苴却民族工艺制品厂产值达80万元。永仁天彝苴却砚文化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投入700万元,扩建厂房和办公楼,并邀请上海、台湾著名工艺美术师,在永仁天彝苴却砚文化开发有限公司为当地群众进行苴却砚设计、制作技艺的培训。李跃华投资1200万元,在楚雄彝人古镇建起了苴却砚博览馆,展示了苴却砚精品,扩大了苴却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6.
易水古砚     
易水古砚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融雕刻、绘画、书法艺术为一体,而形成独特的既纤秀细腻又刚劲浑朴的艺术风格。有龟砚、鱼砚、蚕砚、蟾砚、龙砚、琴砚、棋砚等高档名砚。造型各异。古砚采用的平  相似文献   

7.
胡雨梦 《中国包装》2023,(6):111-114
2022年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从视觉表达设计角度剖析冬奥会的中国文化元素设计、科技创新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 《中国计量》2012,(12):14-15
山东泰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泰山文化底蕴、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象征。11月1日至2日,《中国计量文化》手册发行仪式暨计量文化研讨会在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泰安召开。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端砚作为四大名砚之首,始于唐武德年间,有着1300年的历史.本文通过梳理端砚历代发展状况、制作工艺、形制及纹样,力图揭示端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顾兆明 《照相机》2021,(1):12-15
歙砚,全称歙州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 自唐开元年间问世以来,歙砚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千余年来,历史的发展与歙砚的嬗变相互烙印,不同时期的文化与审美意识,在歙砚上都通过造型纹饰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而歙砚的发展也同时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文化与进步. 歙砚砚石在唐时的主要产地为婺源的龙...  相似文献   

11.
江南水乡建筑是江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江南旅游的发展使得江南建筑再一次被关注。因此。对江南水乡建筑文化进行一定的探究十分有必要。本文从江南水乡建筑形成的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江南水乡建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独特地域色彩的区域性文化,是世界灿烂文化长卷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一大批湖湘精英,开辟了湖湘文化的鼎盛局面。为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市的博物馆、美术馆应积极发掘自身文化资源、研发文创产品,将西安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串联、梳理,以此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同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理解与合作。城市实力靠经济,城市品位靠文化。西安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发源和兴盛于此的始祖文化、汉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2018年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其承载的职能是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成为现代文化活动的聚集地,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魅力和全球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色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是一种举世瞩目的文化体系。它主要包涵有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尤其以文学艺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最深远。与我们设计活动相关的如绘画、书法、篆刻、文学等,更是具有其它地区文化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历代文献中对于氐、羌民居的记载虽然零星,却为当下窥寻从氐、羌到番民再到藏、羌的民居演变轨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氐、羌通过几千年来的迁徙、融合、混居所形成的民居文化,不仅是因地制宜的朴素造物观的体现,也是从古至今多元文化互渗融通的结果。氐、羌民居文化的传播路线历经陇南、川西北至川南、滇地,既与茶马古道相对应,也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及当下正在发掘的南方丝绸之路文化带基本重合,有力证明了氐、羌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文化软实力相对一个国家而言,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一个企业来说,则是该企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等硬实力,铸造企业的筋骨肉。那么,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软实力,则培育企业的精气神。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继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提出和分析环江毛南族特色农副产品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挖掘毛南族乡村特色文化、建立特色农副产品品牌等方面,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展望“毛南香韵”特色农副产品设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传媒,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报纸、手机电视以及手机网络等新传媒为使用者提供了广阔的信息选择空间。新媒介正在冲击和改变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一次传统文化的大变革正在悄然进行,我们如何把握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及其规律性,通过手机报纸、网络等新媒体去推广我们的文化,让传统文化传承顺应时代发展,对于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祝宏 《中国计量》2012,(Z1):44-46
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曾经指出,文化是包含了知识、信仰、道德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灵魂、是保障,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文化具有凝聚人心、统一意志、创新发展的作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就是文化的觉醒。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向全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这对于掀起我国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