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个与反贫困理念发展相伴随的概念,是具有发展型社会政策特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通过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资源再分配,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以达到真正的脱贫。该制度具有使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效益性特征,使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具有抗击贫困风险的内生性特征。同时,该项制度具有持久发展动力的可持续特征。这些特征扩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涵。本文提出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并构建一套体系对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客观的度量,可以为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毅  肖云 《西北人口》2009,30(1):13-17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如何尽快完善这项制度已引起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农村低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处于全面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的转折时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物价上涨的条件下,客观上要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之做出及时的调整,以确保低保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从吉林省城市低保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尽管低保标准、保障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但滞后于CPI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建立外来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虽然近年来政府越发地重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但是缺乏外来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不容忽略。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将对城市产生消极影响。本文深入分析建立外来农民工低保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这个制度的运行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王振军  牛叔文 《西北人口》2008,29(4):59-62,68
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高低,我们将甘肃各市(州)相对地划分为较发达、欠发达和贫困地区。然后依据农村住户调查的详细资料和三类经济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分布分析计算出三类经济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人数及金额,结果符合甘肃实际。鉴于甘肃现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路和减缓贫困、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运用比率模型和标准值模型,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08~2010年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显著性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力度逐年增强。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且截至2010年仍然有7个省区市的食品支出保障弹力F<1,未能保障人民的生存权。从横向公平性来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横向公平,但缺乏公平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农村全面保障,一是要大力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二是要加大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根据农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确定;四是要加强制度监管。  相似文献   

7.
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衔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毅  肖云 《西北人口》2012,33(5):29-33
农村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扶贫战略的两个重要支点,是国家对农村贫困群体扶助政策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两项制度的衔接有利于我国早日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两项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在贫困对象识别、扶持措施以及管理环节等方面的衔接都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促进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提高扶贫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回顾、问题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3年中国开始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调生存,忽视发展;强调效率,忽视公平;强调义务,忽视权利。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实施消除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伟娜 《西北人口》2005,98(1):15-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中国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出分散分布的格局。新时期扶贫的思路转变为将农村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范畴。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已逐步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缓解农村贫困提供了美好的蓝图,但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怎么制定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国际社会比较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在新世纪提高农村扶贫标准政策下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总结并考察了中国农村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了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实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农村低保的“三梯队模型”和统筹城乡低保的目标,并初步设计了农村低保制度的框架体系和资金筹措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现状,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测算甘肃省近五年的低保标准。发现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存在覆盖范围广、水平低的不合理现象,仅能满足食品需求的低保标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无法满足贫困群体的多元需求等问题。提出低保制度实施要逐步采用积极的价值取向;促进低保标准与多元化需求的有机统一;拓展农村低保资金筹措渠道;充分重视基层工作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白维军 《西北人口》2010,31(2):31-35
基于目标定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制度运行中的负激励效应,家计调查的制度缺陷,以及“进入一退出”机制的不完善.陷入了与救助初衷相悖离的贫困陷阱。改革福利扣减制,实行负所得税制;优化目标定位制,实行分类施保;实行低保救助的制度与资源整合,是跳出制度性贫困陷阱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护网”。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综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测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改进了的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然后,利用该模型对陕西省宝鸡市1998—2009年12年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测算,并结合基本生活需求法和多指标对比分析法分别对测算结果的可信度、合理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改进的ELES测算的宝鸡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信度高,能满足宝鸡市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后,根据宝鸡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低的现实,提出了我国实施合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消费支出比例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支出比例法具有经济分享、计算简单、调整方便、易于操作的优势,比较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分析发现,中心城市的替代率可以定在0.2~0.35间,地市级城市可以定在0.2~0.4间。农村地区目前不适合采用消费支出比例法计算低保标准。消费支出比例法计算低保标准具有自动调整特征。若低保标准和当地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在一年内发生变化,第二年将自动调整。现有条件下低保标准的临时价格补贴可以盯住物价,当CPI连续3个月上涨达到或超过3%时可启动临时价格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现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为基线扩大制度覆盖面,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调整区镇两级财政的负担比例,经济发展较差的村镇,在区财政支持的倾斜下,扩大提高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随时间的发展,在经济有承受力的条件下,最低生活保障的内容实现从单类保障逐渐向综合保障的过渡。最终在各方面条件完全成熟后,实现低保的综合保障,即包括基本生存条件、贫困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和贫困家庭应急救助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