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氨水为电解质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膜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的主要离子包括Cu2、NH4+及H+,废水中Cu2的去除方式包括在电场力和渗析作用下废水中Cu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以及由于NH4+的迁移,在废水中形成Cu(OH)2絮体.采用膜电解技术,在V(氨水)∶V(纯水)分别为3∶5、2∶5、1∶8的情况下,对p(Cu2+)=109 mg/L电镀废水进行膜电解去除废水中Cu2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V(氨水):V(纯水)为3∶5时,电解5h,废水中Cu2+去除率为94.71%,ρ(Cu2+)为5.79 mg/L;废水中形成的Cu(OH)2絮体中Cu2的质量浓度约占膜电解过程去除ρ(Cu2+)的40%.  相似文献   

2.
采用氨基硅烷偶联剂KH550对伊利石原矿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伊利石对某企业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50 mL Cu~(2+)质量浓度为194.65 mg/L的含铜废水中投加1.7 g的改性伊利石,Cu~(2+)去除率可达到99.5%,废水中剩余Cu~(2+)质量浓度为0.97 mg/L,达到《铜、钴、镍工业污染源排放标准》(GB 25467—2010)的铜排放标准要求。改性伊利石对Cu~(2+)的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结晶-过滤组合工艺对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于pH值为3.0,Cu2+的质量浓度为42.2mg/L的含铜废水,加药比(cCO2-3∶cCu2+)为2.6∶1.0时,处理效果最佳,出水中Cu2+的质量浓度为4.43mg/L,去除率为89.5%;进水量较高时,三点加药的处理效果优于两点加药的;通过后续的石英砂过滤,出水中Cu2+的质量浓度低于0.2mg/L,过滤周期为12h。结晶-过滤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地处理含铜废水,出水中Cu2+的质量浓度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混凝-微滤法处理含铜、镍电镀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太湖地区日益提高的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提出采用混凝-微滤膜过滤组合工艺来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和镍。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研究并探讨FeSO4混凝-微滤膜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铜、镍时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其最佳运行参数,考察该组合工艺的实用性。所取电镀废水中Cu2+质量浓度为57.6 mg/L,Ni2+质量浓度为42.0 mg/L,采用FeSO4混凝剂及PVDF微滤膜处理后,出水中Cu2+和Ni2+质量浓度为0.15、0.87 mg/L,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同时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Fenton-离子交换-DTC重金属捕捉剂-盘式过滤技术处理PCB线路板厂镀镍车间的含镍清洗废水。结果表明:在pH值为4.0、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1.5%、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0%的条件下进行Fenton处理,废水中配位态镍可以基本转化为离子态镍,COD低于50 mg/L,TP低于0.5 mg/L,Ni~(2+)低于5 mg/L;Fenton处理后的废水经过D403离子交换树脂,出水中的Ni~(2+)低于1 mg/L;投加质量分数为0.5%的DTC重金属捕捉剂并结合后续盘式过滤,可以保证出水中的Ni~(2+)低于0.5 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一类污染物重金属镍的车间排放要求",废水可进入中水回用系统。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BET方法对在硫酸中水热炭化前后的甘蔗渣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炭化后的甘蔗渣为骨状结构,表面有大量整齐排列的孔隙,比表面积大大增加,且化学结构与炭化前相比发生了改变。采用14 g/L甘蔗渣水热炭处理含50 mg/L Cr(Ⅵ)的模拟废水时,在温度35℃和pH=2的条件下反应90 min,Cr(Ⅵ)的去除率为99.8%,最大Cr(Ⅵ)吸附量为3.871 mg/g。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反映吸附过程。采用该甘蔗渣水热炭,只要12 g/L就能令含总铬25.09 mg/L、Cr(Ⅵ)20.07 mg/L、Zn~(2+)1.88 mg/L、Ni~(2+)1.14 mg/L和Cu~(2+)1.68 mg/L的实际电镀废水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3"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研究了铁氧体法处理高浓度含铜废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10.0、n(Fe2+)∶n(Cu2+)=10、n(Fe3+)∶n(Fe2+)=1.5∶1、反应温度为30℃、搅拌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佳。铜的去除率可达99.95%左右,处理后的废水中的Cu2+可从1 600 mg/L左右降至1 mg/L以下,达到GB 25467—2010的间接排放标准。对沉淀进行酸洗、水洗和干燥处理,EDS和XRD分析结果显示在此条件下能生成稳定存在的铜铁氧体。  相似文献   

8.
抗污染膜在电镀废水回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抗污染超滤膜聚偏氟乙烯(PVDF)合金膜、高压纳滤膜(聚芳香酰胺膜)处理含Cr6+,Ni2+,Cu2+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抗污染PVDF合金超滤膜在经过三次电镀废水处理后,膜通量由4.2 L/h降为3.6 L/h,透过液的透光率大于96.3%,可去除大部分有机物.超滤透过液经过纳滤处理后,纳滤透过量由1.8 L/h降低为1.7 L/h,并且在1.5 h后基本保持不变,对Cr6+,Ni2+,Cu2+的去除率达97%以上.电镀废水经抗污染超滤膜-高压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可达电镀清洗水标准,回用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不溶性接枝羧基淀粉(简称ISC)去除废水中Cu2+和Zn2+。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铜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ISC投加量为1.4 g/L,pH值为10,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去除铜离子的效果为最佳;对于锌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ISC投加量为1.7 g/L,pH值为10,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去除锌离子的效果为最佳。用ISC处理实际电镀废水,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解-捕捉沉淀联合工艺处理含镍电镀废水并回收镍。结果表明:在pH值为9、电解时间为3h、温度为55℃的条件下电解,废水中Ni~(2+)的质量浓度由4 549mg/L降至440mg/L,镍的回收率达到78%左右;在C_3H_6NS_2Na·2H_2O的质量为1.3g、捕捉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捕捉Ni~(2+),废水中Ni~(2+)的质量浓度小于1.0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