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字“A”作为贯穿小说《红字》始终的一条红线,连结起小说中主要人物,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红字A对主角的象征意义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英汉对比语言学为理论指导,从英汉对比研究中的形合与意合,静态与动态这两个角度对胡允桓先生和姚乃强先生的《红字》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系统地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姚的译著兼取“直译”和“意译”之长,在尽量贴近英语的表达方式的同时,又充分利用汉语的特点。最后,建议将英汉语对比研究成果应用于整个英语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排除汉语负迁移的干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徐兰兰 《科技信息》2010,(31):198-201
风格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译本研究中受到高度重视。在译者主体性理论关照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姚乃强《红字》译本的风格在词汇、句法、修辞和文化层面的传达。通过分析发现译本的风格与原文风格基本和谐一致,于是原文的风格得以在译文中重塑。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译者尽可能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译文更好地体现了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红字》与《红楼梦》中的象征手法进行比较,从象征的寓意、象征的意蕴境界、象征的把握等方面得出两者间的差异,从而区别优劣,可为研究与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霍桑的成名小说<红字>描绘了17世纪新英格兰的社会风貌,暴露了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社会黑暗.这部小说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象征主义的小说.作者在此书中为我们提供了透视美国历史和文学的一面镜子,象征手法在此书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本文从红字的多种象征意义、主要人物以及背景的寓意等方面入手探讨<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安冰 《科技信息》2008,(20):170-170
纳萨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由于清教自身的复杂状况,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的。《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其中也深刻地体现了他对清教的认同与怀疑:一方面对人性恶与救赎之路进行深入挖掘;一方面又对清教的严酷极端予以批评和揭露。就整篇作品而言,后者占据了主要方面。本文通过对《红字》中清教对主要人物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方面的讨论,来揭示霍桑矛盾和彷徨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7.
在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合格”取代了“对等”的翻译标准。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和霍克斯、闵福德翻译的《红楼梦》,虽然翻译活动的策动者不相同,但由于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最终达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取得了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蓓 《科技信息》2010,(26):I0149-I0149
《圣经》是清教主义思想的根源与基础,在霍桑小说《红字》中,他大量移植《圣经》中的人物和情节原型来表达自己的宗教观,揭示人类心灵的秘密,从而获得一种美学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红字》:罪与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与罚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可以将之追溯到有关原罪的传说。不同的人对之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勇敢地承认罪恶。并公开地接收惩罚;有的人掩藏罪恶,而私底下接受惩罚。每一个团体都有其纪律,每一个人都有其内心的道德法则。这两个方面决定了人们对待罪与罚的不同态度,而他们的不同态度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青睐。文章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表现主义为切入点,分析了《红字》这部小说中扭曲的现实和内心的真实、类型化的人物、象征的手法和寓言式的故事等表现主义特征,发掘了这部作品中的现代性,开拓了《红字》研究的新疆域,同时证实了文学思潮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1.
《红字》中错综复杂的冲突是该部作品最为引人入胜的特色。各种人物之间的冲突和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冲突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综合其他的批评方法对当时清教社会及其教义进行分析,将理清故事中的冲突,进一步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从而更深地解读作品。  相似文献   

12.
13.
"The Scarlet Letter"is Hawthorne's realist representative.In his masterpiece the Scarlet letter,Hawthorne tells us that all human beings are combination of goodness and evil.As human nature changes between goodness and evil,the science mastered by human beings may bring happiness or pain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红字》中主要人物和场景的象征的分析,剖析《红字》这部经典巨著的深刻思想主题,即深刻抨击清教主义社会的虚伪与险恶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在福柯规训权力理论视角下解读<红字>中规训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及主人公对规训权力的反抗,进一步反映了小说的主题,揭示了霍桑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心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霍桑《红字》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字》自问世以来在文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关注。不同的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正是这些不同的看法导致了文本的多种解读范式,增加了小说的模糊性和神秘色彩。根据一些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红字》所塑造的反叛女性——海丝特对传统妇女“客体”形象的颠覆以及自身女性意识的萌芽、觉醒和成熟等方面入手,对《红字》作一番女性主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The Scarlet Letter"is Hawthorne’s realist representative. In his masterpiece the Scarlet letter, Hawthorne tells us that all human beings are combination of goodness and evil. As human nature changes between goodness and evil, the science mastered by human beings may bring happiness or pains.  相似文献   

18.
Du Feng Wang qingping 《科技信息》2009,(24):I0144-I0144,I0146
"The Scarlet Letter" is Hawthorne's realist representative. In his masterpiece the Scarlet letter, Hawthorne tells us that all human beings are combination of goodness and evil. As human nature changes between goodness and evil, the science mastered by human beings may bring happiness or p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