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高血压病新型健康促进模式,并探索该模式对乐山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病的干预效果。方法建立由神经内科专业人员参与的监控管理、社区直接管理、患者及家庭组成的高血压病长程监控管理体系,并筛查出159例伴高血压病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结果该新型高血压病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卒中预防中的高血压病管理效果,平均收缩压下降23.7 mmHg、舒张压下降11.4 mmHg。经干预后血压控制率从9.4%提高到70.4%。高血压病患者的知晓率、用药率、控制达标率、依从性、控盐、运动等均明显提高。结论该新型健康促进模式是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措施,能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血压水平,减少高危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应加强社区的脑卒中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性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人群脑卒中发病、死亡的影响.方法1997~2000年对长沙市35岁以上社区人群中的部分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性防治,并监测1996~2000年干预和对照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人均下降了4.25mmHg、舒张压人均下降了1.16mmHg(P<0.01),且不论男女,人均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干预使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下降约50%.结论综合性干预能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为脑卒中社区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部分社区4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建立脑卒中防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石家庄社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评估、分级,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33居民接受了调查,其中有脑卒中低危1561人,中危638人,高危373人,排在前3位的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31.9%)、运动减少(21.5%)及肥胖(21.2%),男性居民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在血脂异常及运动减少者明显多于男性。结论高血压、运动减少和肥胖是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应作为重点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前期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0-08—2012-08在我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选出的356例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干预组),随访3a,比较2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LDL-C、基础疾病变化,记录2组发病率和病死率,评估社区综合干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基本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发病率降低53.8%,对照组发病率增高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死率降低40%,对照组病死率增加33.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明显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率和病死率,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血管功能检测技术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与处理,以期降低该病的发病率。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体检中心筛选的6703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估脑卒中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等一系列干预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结果干预后脑卒中的可控制危险因素有所减少,缺乏体育锻炼、肥胖、血脂异常及吸烟的发生率分别由25.3%、15.6%、13.8%、12.0%降低至18.4%、13.4%、12.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个体对高血压、糖尿病、缺乏体育锻炼、肥胖、房颤或心脏瓣膜病、血脂异常、吸烟等风险因素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分别由71.0%、44.8%、58.9%、49.7%、38.3%、58.7%、50.9%提升至96.0%、84.2%、97.5%、89.3%、81.8%、88.7%、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高危个体干预后脑卒中发病率仅为0.4%。结论对体检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筛查与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南汇区3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评价上海市南汇区“筛检 高危人群干预策略”的脑卒中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1 999年初对上海市南汇区 696 558人口进行卒中现况调查 ,并对该区 1 996年~ 1 998年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核对调查 ;从中选择 35岁及以上具有 1种或 1种以上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者进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CVHI)检测 ,CVHI总积分 <70分者被筛选为重点干预人群。在人群中实施卒中综合干预措施、基础干预措施为全民健康教育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危险因素 ,重点干预对象另加服脑安胶囊。随访监测 1 998年以后卒中发生情况 ,评价“筛检 高危人群干预策略”的脑卒中干预效果。结果  1 996年~ 2 0 0 0年全区 3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分别为 2 67.69/ 1 0万、2 79.1 4 / 1 0万、2 81 .78/ 1 0万、1 91 .0 4 / 1 0万和 1 67.41 / 1 0万 ;1 996年~ 1 998年干预前的年平均发病率为 2 76 .2 1 / 1 0万 ,1 999年~ 2 0 0 0年干预后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 79.2 5/ 1 0万 ,干预后比干预前的年平均发病率下降了 35 .1 0 % ,其中干预后第 1年和第 2年的发病率比干预前分别下降了 30 .84%和 39.39% ,干预第 2年又在干预第 1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了 1 2 .37%。结论 实施“筛检 高危人群干预”策略两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脑卒中筛查的现状,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医院运行及本地区脑卒中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蕉城区4个城乡≥40岁常住人口为筛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式,通过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并加以分析。结果 2013年度总筛查人群5 964例,高危人群16.14%,中危人群12.37%,低危人群71.49%。2014年度总筛查人群5 624例,高危人群17.71%,中危人群6.6%,低危人群75.69%。两个年度总筛查的高危人群,男性占61.53%,女性占38.47%;高血压占60.31%,血脂异常占72.45%,体力活动少占72.30%,吸烟占48.98%,糖尿病占21.84%,肥胖占32.50%,房颤或心脏瓣膜病占14.03%,卒中家族史占3.98%。40~70岁年龄段,高血压、房颤或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因素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宁德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前3位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脂异常、体力活动少,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危险行为对青年脑卒中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筛查的青年脑卒中高危人群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降血压、降血糖和降血脂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危险因素改正。按照脑卒中高危人群八项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比较脑卒中高危人群数量。结果改正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脑卒中高危人群数量明显减少;观察组高危人群数为46例(30.7%),对照组高危人群数为78例(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正青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其高危人群数及发病率明显减少,改正性措施对青年脑卒中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控制社区人群的血压水平,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控制和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总结有效防治社区高血压的策略。方法对我区2009-2010年全人群范围的健康教育和防治干预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城市社区和乡镇社区的高血压人群在干预之后的血压水平均发生了平行下移的现象,其中前者下移情况更为明显,干预社区的高危人群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率小于对照社区,高危人群的行为和态度等均有改善,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有利于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符合经济学的效益原则。结论社区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干预效果明显,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是一种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严重威胁中老年的健康和生命[1]。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卒中的发生,定期检测至关重要。吸烟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本研究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吸烟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的关系,观察吸烟时间与吸烟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的影响,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06—2014-08延安宝塔区东关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邵阳市居民脑卒中筛查高危人群颈动脉彩超结果与年龄、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该地区建立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邵阳市常住居民4200例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628例,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邵阳市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患病的相关因素。结果628例调查者中检出颈动脉内膜增厚265例(42.19%),颈动脉斑块形成125例(19.90%),颈动脉狭窄38例(6.05%),同时检测出斑块形成及颈动脉狭窄28例(4.46%)。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等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疾病组相比,非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组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等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颈动脉斑块形成是邵阳市居民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积极开展颈动脉彩超检查,对该地区的脑血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海长宁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情况、知信行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017年6月-2017年12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长宁区≥40岁的10428例常驻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辅助检查的方式,筛选脑卒中高危人群,分析高危人群中脑卒中发病情况及知信行得分,比较不同特征人群脑卒中发病情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脑卒中患者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8630例脑卒中高危者,其中脑卒中者336例,发病率3.89%;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卒中防治知识总均分(28.12±5.84)分,总知晓率39.06%,防治信念总均分(40.14±6.83)分,总得分率63.71%;防治行为总均分(37.74±7.20)分,总得分率48.3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吸烟、饮酒、有无糖尿病等特征患者脑卒中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吸烟、高血压、心脏病、血脂异常、糖尿病、明显超重或肥胖、脑卒中家族史及既往TIA或脑卒中病史因素为脑卒中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长宁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生脑卒中的比例为3.89%,发生率较高,且缺乏脑卒中防治知识,防治态度总体较好,防治依从性较低,年龄、吸烟、高血压、心脏病、血脂异常、糖尿病、明显超重或肥胖、脑卒中家族史及既往TIA或脑卒中病史均是脑卒中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制定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7年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新区三林社区65岁及以上常住户籍人口开展现场询问调查和相关的体格检查,进行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心电图检测,以筛查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2015-2017年筛查居民总数为9195人,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504人,高危人群比例为16.78%,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或者卒中史535人(5.82%),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969人(10.54%)。1504名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超重、高血脂、糖尿病、卒中史、吸烟史、家族史、缺乏运动、房颤。969例危险因素≧3的高危人群中,女性糖尿病、高血脂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吸烟率、超重高于女性。参加筛查的社区人群中,高Hcy血症的检出率为53.72%。男性检出率为63.8%,女性为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林地区65岁以上人群高危人群检出率与上海其他地区相似;高血压、超重、高血脂是暴露率最高的三项危险因素。男性和女性某些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有差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高龄、男性人群检出率高。应结合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发生情况实施定期随访管理,以达到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风险人群高血压情况。方法调查382例脑卒中高风险人群的高血压情况,并且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本组患者中336例(88.0%)患者有高血压,其中212例(63.1%)患者不知晓自身患高血压疾病,226例(67.3%)患者未进行规律的药物控制,19例(5.7%)患者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但未规律检测血压。杓型高血压患者比率最高(222例,66.1%),其次为非杓型(48例,14.3%)、反杓型(43例,12.8%)及超杓型(23例,6.8%)。非杓型及杓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及服药率均较高,超杓型及反杓型高血压患者知晓率和服药率均较低。在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血压异常节律组脑卒中的患病率(11.4%)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节律组(6.8%)(P0.05)。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低,且血压异常节律与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是否能缩短社区居民发生急性脑梗死后的院前延迟时间、提高时间窗内的就诊率,进而提高rt-PA静脉溶栓率。方法 2015年-2018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选取东方医院周边两个自然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对年龄≧65岁的户籍人群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对干预社区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脑卒中早期救治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开展。并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比较发生卒中后院前延迟时间、时间窗内的就诊率、静脉溶栓治疗率的差异。结果随访期间,干预社区的高危人群中共有85人发生脑梗死,对照社区95人。干预社区有27人(31. 80%)接受溶栓治疗,对照社区14人(14. 70%);干预社区院前延迟时间中位数150 min,对照社区为285 min,差异显著。干预社区在4. 5 d内就诊人数为54人(63. 53%),9人(18%)拒绝溶栓治疗;对照社区45人(47. 36)在4. 5 h内就诊,16人(37. 2%)拒绝溶栓,差异显著。两社区脑梗死人群的就诊方式、入院交通工具的选择、就诊时的NIHSS评分、溶栓禁忌证、DNT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开展脑卒中早期救治的社区健康教育可缩短院前延迟时间、提高时间窗内就诊人数,对提高脑梗死静脉溶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监测并干预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LPA2)水平对高危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在门诊、病房及脑卒中筛查工程的患者中选择200例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危险因素(P0.05)差异,按照与患者沟通后自愿选择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在实验过程的第0、1、3、6个月监测血清Lp-LPA2的动态变化,并应用ALT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Lp-LPA2呈降低趋势,P0.05,IMT值无显著变化,患者无不适症状。对照组Lp-LPA2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其中3例IMT增厚,2例发生脑梗死住院。结论对高危缺血性脑卒中人群实施早期监测及Lp-LPA2干预,能够有效控制IMT的发展,有利于降低脑卒中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商丘市居民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筛查分析,为制定商丘市脑卒中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商丘市年龄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6 011例为筛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分析脑卒中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梁园区平原社区、虞城县李老家乡高危人群分别为14.56%、17.55%;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1.38%、1.50%;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超重、运动缺乏、脑卒中家族史、房颤的患病率男性分别为28.46%、24.67%、26.11%、7.02%、7.96%、2.21%、2.00%、0.51%、1.06%;女性分别为20.01%、23.58%、29.96%、7.02%、7.96%、2.01%、3.35%、0.35%、1.96%。结论商丘市筛查人群中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超重者患病率高,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开展戒烟、健身运动是降低脑卒中患病率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所伴发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和常见原因.VCI是迄今为止惟一可防治的痴呆,故脑卒中前如能早期发现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障碍,对延缓及逆转病情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患者是脑卒中潜在的危险人群,但有关高危人群的早期VCI的研究较少.该研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作者医院就诊的具有二项及以上危险因素但无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为脑卒中预防和干预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关数据信息。方法筛选出2014-08-2014-11脑卒中高危人群30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饮酒、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对预防方法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控制血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治疗心脏病、控制血糖。对早期症状的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口角歪斜、偏侧肢体发麻、舌部发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各类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与高危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密切相关。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部分相关知识的掌握仍十分欠缺,应加强脑卒中相关知识的卫生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20.
北京崇文社区脑卒中管理模式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建立有效降低北京崇文社区脑卒中发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水平的长效机制与模式。方法选择有良好人群基础的崇文社区,建立以区卫生局领衔,下属3所医院为技术平台的社区人群脑卒中防治体系。培训社区医务人员和街道干部,创建慢性病与公共卫生相结合的基础队伍。在社区人群中开展危险因素水平的调查与评估,对高危人群进行综合性干预及全人群健康教育与促进。结果对1016例心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症状改善而自行停药者分别占35.5%和30.3%,每日坚持规律服药者分别占62.8%和69.6%;影响药物治疗的9项因素中,忘记服药、医疗费用高、家庭经济原因均>20.0%,因药物产生不适反应而停药的男性和女性仅为17.8%和11.3%,女性遵守医嘱的依从性高于男性。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居民由基线调查时的53.9%上升到66.4%。从2004年、2003年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观测社区干预初见效果。结论在我国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开展大规模、系统的社区综合性干预,群体健康教育与促进,可有效控制社区人群危险因素水平,对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基层医院保健科医生经过系统慢性病防治培训,可承担起社区脑卒中综合性预防的基本职能,为我国社区公共卫生战略实施提供可操作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