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鼻息肉(NP)按照其细胞内表型可分为嗜酸性粒细胞(EOS)型、嗜中性粒细胞(NEU)型等,而NEU型NP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旨在探讨2-氨基乙基联苯基硼酸酯(2-APB)体外干预对NEU型NP中的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正常鼻黏膜组织和NP组织中NEU的浸润情况,接着用器官培养方法将两种组织进行体外培养,随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中Orai1蛋白和炎症介质髄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然后将2-APB加入两种组织的培养基中,再次以ELISA法检测其中Orai1和MPO的浓度。 结果 所有NP标本均鉴定为NEU型,NP组织中NEU数目明显多于正常鼻黏膜组织,体外培养的NP组织中Orai1蛋白和MPO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鼻黏膜组织,2-APB干预后Orai1和炎症介质MPO浓度均出现下降。 结论 2-APB可以抑制NEU型NP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嗜中性粒细胞(Neu)性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CRSwNP)主要发生于东亚国家的患者,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估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剂对Neu性CRSwNP的治疗作用。方法 15例CRSwNP患者受到招募,并接受局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3个月。分别从正常鼻黏膜组织和CRSwNP患者的鼻息肉(NP)组织中获取样本,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NP的内表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治疗前后NP组织中Neu的浸润情况,用苏木精-伊红和过碘酸-雪夫染色方法分别对治疗前后NP组织中杯状细胞和黏膜下腺体细胞进行检测,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治疗前后NP组织中炎症介质髓过氧化物酶(MPO)和γ-干扰素(IFN-γ)以及黏蛋白(MUC)5AC和MUC5B进行了检测。结果 15例CRSwNP患者的NP内表型均为Neu性,Neu在NP组织中浸润数目显著多于正常鼻黏膜,布地奈德鼻喷剂局部治疗后NP组织中Neu计数没有显著降低;杯状细胞的计数和黏膜下腺体细胞的染色评分在NP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治疗后这些指标无显著降低;NP组织中MPO、IFN-γ、MUC5AC和MUC5B的含量显著多于正常黏膜组织;布地奈德治疗前后,NP组织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鼻喷剂对Neu性CRSwNP无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克拉霉素干预后,离体鼻息肉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状况,探讨其在鼻黏膜炎症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鼻息肉组织块分别与克拉霉素(0、10^-6、10^-5及10^-4mol/L)于体外共同培养1d,应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COX-2和NF-κB亚基的表达水平,观察克拉霉素干预后COX-2和NF-κB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对照组(0mol/L克拉霉素组)鼻息肉组织中COX-2、NF-κBp50和NF-κcBp65的蛋白质和核酸表达水平最高;随着克拉霉素干预剂量的增加,COX-2、NF-κBp50和NF—κBp65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相关分析表明,同一组鼻息肉组织中,COX-2核酸表达量分别与NF-κBp50、NF-κBp65呈直线正相关。结论:COX-2异常表达参与了鼻-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反应,克拉霉素可能通过阻断NF-κB通路来下调COX-2的合成,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梯度的细菌脂多糖(LPS)诱导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环氧合酶-2(COX-2)表达和前列腺素E2(PGE2)释放状况,探讨其在鼻黏膜炎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LPS诱导下和COX-2特异性抑制剂阻断后,HNE中COX-2表达变化.以酶标免疫测定检测在此过程中PGE2的释放水平.结果:COX-2和PGE2在正常HNE中呈微弱的表达.LPS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诱导HNE COX-2表达及PGE2释放;PGE2释放较COX-2晚;NS-398呈浓度依赖性减弱LPS对COX-2表达及PGE2释放的诱导.结论;LPS可有效诱导HNE COX-2表达和PGE2释放,PGE2由COX-2催化合成,COX-2和PGE2表达增加参与了LPS诱导HNE的体外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离体鼻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对黏液素2(mucin2,MUC 2)表达的影响,以阐明慢性鼻-鼻窦炎中黏液过度分泌的病理学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LPS、PGE2和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干预前后,体外培养的鼻黏膜组织中COX-2和MUC2的基因表达变化,并以酶标免疫测定检测干预前后的PGE2释放水平。结果 COX-2,MUC2和PGE2在体外培养的健康鼻黏膜组织中呈微弱的表达。LPS呈浓度依赖性诱导鼻黏膜组织中COX-2和MUC2基因表达及PGE2释放增加;以不同浓度的NS-398阻断COX-2后,观察到NS-3 9 8呈浓度依赖性减弱LPS对MUC 2的基因表达及PGE 2释放的诱导。外源性的PGE2呈浓度依赖性增加MUC2的基因表达,对COX-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LPS通过诱导COX-2进而增加PGE2合成来调节MUC2的表达增高,可能是慢性鼻-鼻窦炎中黏液过度分泌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wNP)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克拉霉素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16例CRSwNP组织及21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黏膜,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样本中VEGF的表达。另外收集10例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及5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黏膜,采用体外组织块培养及ELISA方法,观察克拉霉素对VEGF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①VEGF mRNA在CRSwNP组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经克拉霉素刺激前后比较,CRSwNP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wNP组织中VEGF的表达显著升高,推测VEGF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克拉霉素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而达到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TSLP的表达及与Th2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确诊为鼻息肉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其鼻息肉组织中TSLP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组织中IL-4、IL-5、IFN-γ及IL-1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TSL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SLP在鼻息肉组织中较正常下鼻甲黏膜表达高,而IL-4、IL-5、IFM-γ和IL-13在鼻息肉组织表达显著增高(P〈0.05)。TSLP与IL-4、IL-5、IL-13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75、0.594和0.582,P〈0.01),TSLP与IFN-γ呈显著负相关(r=-0.614,P〈0.01)。结论:TSLP高表达可能会促进T细胞向Th2方向分化,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并加重鼻部Th2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白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在慢性鼻窦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致病机理。方法收集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同期选取20例行鼻部手术患者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鼻组织中IL-32蛋白;采取即用型EnVisionTMSuper/HRP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鼻黏膜组织中CD3+和CD68+表达。结果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IL-3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CD3+细胞计数(55.36±23.53)个/mm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27±11.43)个/mm2(P〈0.01);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CD68+细胞计数(7.65±2.27)个/mm2高于对照组(5.98±2.10)个/mm2(t=2.741,P〈0.01)。且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IL-32与CD3+和CD68+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32可能通过招募炎症细胞,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新型转录因子NKX2-1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中调控嗜酸性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 方法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获取鼻息肉及非变应性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鼻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检测细胞因子IL-5、IFN-γ、IL-17A,转录因子NKX2-1及趋化因子CCL17在患者中的表达。 结果 鼻息肉患者中IL-5阳性表达率为24%,并伴有IL-4、IgE等炎症介质及酸性粒细胞浸润升高特征;40%鼻息肉患者关键细胞因子阴性表达并伴有IL-1β、IL-8等非嗜酸性炎症升高特征。单纯IL-5+鼻息肉患者NKX2-1表达低于非变应性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单纯IL-5+鼻息肉患者中趋化因子CCL17高于非变应性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且与趋化嗜酸性粒细胞相关。 结论 新型转录因子NKX2-1在不同内在型鼻息肉患者中具有表达差异,其在单纯IL-5+鼻息肉患者中表达下降且有负性调控嗜酸性炎症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明确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中对组织重塑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的调控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及ELISA技术检测对照组、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组和CRSwNP组鼻黏膜组织中IL-36γ、MMP-9和NGAL的定位及定量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原代培养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PBS)、IL-36γ组及NF-κB阻断剂(BAY)组,qRT-PCR和ELISA检测各组中MMP-9和NGAL的表达。结果 IL-36γ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细胞中,MMP-9、NGAL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细胞和黏膜下炎症细胞中。IL-36γ、MMP-9 及NGAL在CRSwNP组中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 均<0.05);MMP-9、NGAL与Lund-Mackay及Lund-Kennedy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 均<0.05)。IL-36γ增加鼻息肉黏膜上皮中MMP-9和NGAL表达,BAY可抑制这一效应。结论 IL-36γ可能通过调控MMP-9和NGAL表达影响CRSwNP组织重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在鼻息肉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及其在息肉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集取鼻息肉及正常对照组共30例患者的息肉组织及鼻甲黏膜,采用ELISA法检测局部组织内IL-2及IL-2R,免疫印迹检测组织中的磷酸化STAT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oxp3mRNA在局部组织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局部组织内Treg细胞的比率;同时分析IL-2通路相关因子及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鼻息肉患者局部组织中IL-2、IL-2R及pSTAT5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鼻息肉患者的Foxp3mRNA及Treg细胞的比率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且鼻息肉局部组织内IL-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与Treg细胞比率及Foxp3mRNA水平呈正相关(均P〈O.01)。结论:IL-2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在鼻息肉患者局部组织中发生了变化,且与Treg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IL-2信号通路在鼻息肉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鼻息肉中Treg细胞的下调可能是由IL-2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BRF2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至2017年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手术标本37例及单纯鼻中隔偏曲手术标本18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RF2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RF2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RF2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在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BRF2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表达量上调并在胞浆中的分布增多;在体外,LPS刺激可诱导鼻黏膜上皮细胞中BRF2表达上调并在胞浆中的分布增多,并发现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表达上升。 结论 BRF2可能介导了内质网应激,从而参与了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鼻息肉组织及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含量表达,探讨其与鼻息肉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鼻息肉浸汁中及血清中MMPs含量表达。结果 鼻息肉病人血清中MMPs含量明显超过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鼻息肉浸汁中MMPs含量与自身血清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MMPs可能是鼻息肉病理生理学机制中诸多因素之一,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鼻黏膜中的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on-adrenergic and non-cholinergic,NANC)神经纤维通过释放多种神经肽,在调节生理或病理环境中鼻黏膜的血流和腺体分泌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试图采用免疫组化和放射免疫方法比较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在复发性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中的分布和组织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正常鼻黏膜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分布特点以及鼻息肉患者息肉组织中NO含量,探讨其在鼻粘膜炎症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重氮化反应法(Greiss反应法)检测20例鼻息肉患者(A组)的息肉组织中和下鼻甲黏膜中NO的表达,并与12例健康人(B组)下鼻甲、钩突及嗅裂粘膜对照:A、B两组手术前静脉血中NO含量作比较。结果A组患者血清、息肉组织及下鼻甲黏膜中NO含量分别为(63.8±18.7)μmol/L、(105.6±23.5)μmol/L、(81.4±20.4)μmol/L;B组血清、下鼻甲、钩突及嗅裂黏膜中NO含量分别为(63.3±23.0)μmol/L、(54.5±18.1)μmol/L、(83.0±23.7)μmol/L、(62.3±24.4)μmol/L。两组血清中NO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NO含量高于鼻黏膜以及正常鼻黏膜组织NO含量(P<0.05);鼻息肉患者下鼻甲黏膜中NO含量高于正常鼻黏膜(除钩突黏膜外)NO含量(P<0.05),正常鼻黏膜中NO含量分布有差别(P<0.05)。结论NO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和导致鼻黏膜持续性炎症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鼻黏膜中Toll样受体5(Toll-likereceptor-5,TLR-5)的表达以了解TLR-5在鼻黏膜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鼻息肉和下鼻甲组织从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及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患者取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例鼻息肉和13例下鼻甲黏膜中TLR-5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fluorescentquantitative RT-PCR,real-time FQ-RT-PCR)检测14例鼻息肉和9例下鼻甲黏膜中TLR-5 mRNA的表达。结果在所有标本中均检测到TLR-5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显示TLR-5蛋白主要表达于鼻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上皮细胞。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中均有表达。在鼻黏膜上皮,染色最强的区域位于黏膜上皮表面一侧的细胞膜和细胞核。另外在间质单核样炎症细胞及NK细胞也有表达。鼻息肉组织中TLR-5蛋白表达指数5.529±0.653较下鼻甲2.346±0.619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7,P=0.002)。结论本次研究确认了TLR-5在鼻黏膜和鼻息肉组织的表达,鼻息肉组织中TLR-5表达的增高可能与鼻息肉内持续的炎症状态有关。提示TLR-5有可能成为鼻息肉、慢性鼻及鼻窦炎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polyps,CRSwNP)是一种由于鼻黏膜上皮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所致鼻腔和鼻黏膜的炎症,典型特征是诱导较强的Th2型免疫应答、嗜酸性粒细胞的优势浸润和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障碍。其中,IL-25和IL-33可能是介导鼻息肉组织中上皮细胞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诱导Th2型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因子。探讨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的免疫调节异常机制,将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对CRSwNP的免疫调节特点做一综述,提出CRSwNP以诱导Th2型免疫反应和调节性Th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