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2.
弹丸注入加料与传统的补充送气加料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更深的燃料沉积,(2)更高的加料效率,(3)更纯净的等离子体等。同时通过弹丸注入加料提高等离子体的性能已在很多托卡马克装置上得到了验证。由于弹丸注入后的粒子沉积会引起局部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梯度的变化从而影响等离子体输运性能,所以弹丸注入加料也可以作为研究粒子输运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0,30(1)
利用多道远红外HCN激光干涉仪实时测量了等离子体中的粒子数增量,首次得到了HL-2A等离子体偏滤器位形和孔栏位形下强场侧和弱场侧SMBI的加料效率,结果与法国Tore Supra装置的SMBI加料效率的范围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边界层等离子体中常见的物理问题,从两点模型到二维流体描述。从原子分子物理过程到杂质的输运和辐射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特别是对等离子体不同参数运行区如鞘层限制参数区、传导限制参数区以及脱靶参数区等的一维流体描述,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使用一定的假设条件进行了简单推导。分别阐述了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屈明 《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1):157-158
利用ANSYS/LSDYNA软件,弹丸采用弹塑性硬化材料模型,混凝土采用HJC材料模型,并利用以前对弹丸侵彻混凝土研究所得到的材料参数,对同截卵、尖卵两种头形且尺寸和重量都较大的弹丸侵彻混凝土的侵彻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由于弹靶尺寸特征相差较大,在现有计算条件下,给建模和分析带来了较大困难,为了能将计算规模控制在可求解的范围内,我们采用二维模型来分析研究弹丸的高速侵彻能力,采用三维模型来研究当弹丸带有—定攻角和着角时其在进入隧道段之前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数值模拟法,通过数值求解二维多流体等离子体输运方程。来模拟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输运过程和输运特性。模拟计算的结果,对托卡马克偏滤器和第一壁的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HL-1装置放电中的逃逸电流进行了零维数值模拟。考虑了逃逸电子的产生和损失,电子及离子的能量平衡与粒子数平衡。数值结果与实验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变壁厚球缺形药型罩可以形成速度梯度小的爆炸成形弹丸,有效增加成坑直径;另外,通过使用轻金属药型罩改变聚能装药各部件间的质量分配,从而实现爆轰过程中能量分配的优化,也是提高射弹能量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11.
一、基本方程与计算方法 1.锯齿模式锯齿上升部分可做如下解释,焦耳加热使电流分布变尖,q减小,致使m=1的撕裂模变得不稳定,磁岛将增长。r_s是q=1处的半径,由下式给出 q(r_s)=1. (1) 磁岛宽度由给出。式中W_o为初值,Y是m=1/n=1模的线性增长率 相似文献
12.
严龙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7,17(1):50-54
本文从动力论出发,分析了在托上瞳马克欧姆感应驱动和低杂波驱动等离子体的组合放电中,锯齿崩塌时,循环电子和俘获电子对环向电流及其密度产生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高分辨率光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压电晶体驱动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实现波长扫描,在单次托卡马克放电过程中完成了离子温度的时间分辨测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光谱分辨率高,并且避免了因多次重复放电引起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对用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加料的超声分子束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超声分子束的特性、强度及其角分布表明它将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加料的一种良好选择。研究了分子束的空间结构及可能的消融机理。 相似文献
15.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2,26(1)
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辐射的诊断中 ,线积分辐射率与辐射发射率之间的关系 ,常采用探测器无穷小近似下的表达式。简单分析表明 ,只有在探测器极向尺寸远小于光栏极向尺寸时 ,这种近似才成立。在探测器与光栏的极向尺寸相同的情况下 ,束线宽度约为探测器无穷小近似下的宽度的两倍。对这种探测系统的线积分辐射率作了有限探测器效应修正 ,并简要讨论了它对层析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秦运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6,26(1):8-12
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辐射的诊断中,线积分辐射率与辐射发射率之间的关系,常采用探测器无穷小近似下的表达式。简单分析表明,只有在探测器极向尺寸远小于光栏极向尺寸时,这种近似才成立。在探测器与光栏的极向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束线宽度约为探测器无穷小近似下的宽度的两倍。对这种探测系统的线积分辐射率作了有限探测器效应修正,并简要讨论了它对层析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用同电离态离子的光谱线对测量等离子体离子温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压电晶体驱动Fabry-perot干涉仪并选择合适的板距,通过测量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同电离态杂质离子光谱线对的叠加轮廓分布,给出对应的离子温度。该方法的优点是光谱分辨率高,待测谱线有更广泛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9.
在气体放电等离子体随机共振实验中观察到了信噪比随噪声强度出现多次共振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动力学系统的多稳性质相关。通过对多稳动力学系统随机共振的数值模拟,获得了与实验现象类似的随机共振曲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