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自我管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人群的样本库,招募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自我管理现状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人群自我管理现状,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1 200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分析,自我管理总分均值为(112.34±13.43)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中自我管理信心得分最高,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最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自我效能总均分为(5.32±1.23)分,处于中等水平, 疾病症状管理条目均分为(4.03±1.38)分,疾病共性管理条目均分为(7.35±1.27)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1.24±6.44)分,属于中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β’=0.204)、家庭人均月收入(β’=0.134)、自我效能(β’=0.324)以及社会支持(β’=0.156)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自我管理、自我效能、知识水平、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效能、知识水平以及社会支持是自我管理得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济南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和缓解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提供参 考。方法 于 2021 年 3 月对济南市 6 所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紧张情况调查,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获取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任务评分、个体紧张反应评分、个体变应能力评分,收集手术室护士人口学资料,分析手术室护士 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医院手术室护士 231 名,OSI-R 评分中职业任务评分为(183.52±16.98)分、个体 紧张反应评分为(105.71±12.36)分、个体变应能力评分为(121.53±11.9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β’= 1.963)、所在医院级别(β’=-2.037)、职称(β’=1.942)、夜班频次(β’=1.867)是职业任务评分的影响因素,学历(β’=-1.925)、职称(β’=-2.476)、夜班频次(β’=2.058)、慢性病情况(β’=2.119)是个体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年 龄(β’=1.908)、学历(β’= 2.017)、工龄(β’= 2.364)、体育锻炼(β’=1.853)、慢性病情况(β’=-1.679)是个体变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济南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处于较高水平,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变应能力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缓解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长沙市某医院入职时间为3年内的且已获得护士从业资格证书的护士人员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依从性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依从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低年资护士112人,均为女性,平均(22.12±2.12)岁。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依从性总评分为(18.51±2.98)分,得分>20分的低年资护士有46人,依从性良好率为41.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年参与职业暴露培训次数(β’=0.248)、职业暴露风险认知水平(β’=0.379)、自我效能水平(β’=0.106)、防护态度水平(β’=0.241)、健康信念水平(β’=0.119)是影响低年资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依从性的因素。结论 低年资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依从性较低,通过加强低年资护士职业暴露培训、提高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态度及自我效能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依从性,从而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天津市慢性乙肝患者家庭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对天津市慢性乙肝患者家庭负担进行量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乙肝患者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204名慢性乙肝患者家庭照顾者,男性75人,女性129人,平均年龄(48.57±13.62)岁,其中患者配偶139人(68.14%),父母35人(17.16%),子女30人(14.71%)。家庭负担总均分为(12.89±9.58)分,其中对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最为突出,平均得分为(4.16±2.72)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慢性乙肝患者家庭照顾者为女性(β’=0.159)、文化程度高中/中专(β’=-0.154)、大专及以上(β’=-0.411)、离异或丧偶(β’=0.323)、家庭月收入2 000~3 999元(β’=-0.332)以及≥4 000元(β’=-0.391)是慢性乙肝患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天津市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一定的家庭负担,应根据慢性乙肝疾病家庭负担的特征,在社会中关注重点人群,多种有效措施和政策相结合,减轻家庭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9月采用简单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辖区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3所,以医院内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疲劳状况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状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 391名手术室医护人员成为有效调查对象,疲劳严重程度、疲劳环境特异性、疲劳结果、疲劳对休息和睡眠的反应维度评分分别为(5.67±1.18)分、(4.92±1.73)分、(5.34±1.59)分、(4.70±1.82)分,职业疲劳总分(19.83±3.67)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岗位性质、医院级别、夜班频次、职业认同感、应对方式的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性别(β’=0.136)、年龄(β’=0.112)、婚姻状况(已婚β’=0.912、离异/丧偶β’=0.309)、岗位性质(外科医生β’=-0.076、麻醉医生β’=-0.121)、医院级别(β’=0.394)、夜班频次(β’=0.239)、职业认同感(β’=-0.829)、应对方式(β’=0.405)是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评分较高,受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岗位性质、医院级别、夜班频次、职业认同感、应对方式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针对性调节医护人员工作状态,减轻职业疲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对广东省的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集16 497份有效问卷,女生为11 268人(68.3%),大一至大四分别为7 241人(43.9%)、4 467人(27.1%)、 2 842人(17.2%)、1 947人(11.8%),各学科中文科人数最多,为5 769人(35.0%)。电子健康素养平均总分为(29.62±6.74)分,合格率为23.6%。多因素分析显示医科(β’=0.053)、当前所在地为广州或深圳地区(β’=0.030)、消息来源途径数目越多(β’=0.037)、网络信息可靠性的判断方法数目越多(β’=0.034)、对新冠肺炎的关注程度越高(β’=0.118)、信息了解程度越高(β’=0.233)的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也越高;而女生(β’=-0.039)、疫情相关信息导致的困扰程度越高(β’=-0.069)的大学生得分越低。结论 广东省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提高电子健康素养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健康信息的判断、获取能力和对疫情的关注度与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丰台区居民口腔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丰台区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素养的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丰台区的居民口腔健康素养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口腔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361名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素养的结果进行分析,男性702人,女性659人,年龄20~74岁,平均(47.65±18.66)岁。1 361名居民的口腔健康素养调查量表评分平均为(46.68±11.27)分。全部维度的得分率为(43.72±9.94)%,得分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口腔健康相关技能、口腔健康经济支持、口腔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口腔健康基本知识理念,分别为(51.23±6.22)%、(46.27±8.87)%、(37.25±7.92)%、(36.81±8.4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较高(β’=0.231)、婚姻状况为已婚(β’=0.279)、家庭月收入水平较高(β’=0.089)、自觉无经济压力(β’=0.129)、居住地为城市(β’=0.407)、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非自费(β’=0.256)、家中共同居住者数量较多(β’=0.119)、目前罹患慢性疾病数量<3种(β’=0.100)的丰台区居民具有更加良好的口腔健康素养。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居民的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一般,对于该地区的社区居民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干预,以各影响因素作为出发点,改善人群的整体口腔健康素养,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健康及职业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1—12月以新乡市3家三级医院和2家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损伤发生情况、职业防护知识及职业防护行为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3名消毒供应室护士中男性10名,女性103名。年龄24~53岁,平均(36.7±5.2)岁;学历中专2人,大专62人,本科及以上49人。医院级别三级59人,二级54人;职称初级59人,中级48人,高级6人。工龄1~31年,平均(9.7±4.4)年。共有22例护士发生过职业损害事件,共计41例次,以生物因素损害事件最多(12例次),其次为化学因素损害事件(7例次)。职业防护认知平均为(20.93±1.26)分,职业防护行为平均分为(36.79±2.4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23)、学历(β’=0.416)、医院级别(β’=0.121)、职称(β’=0.109)、工龄(β’=0.197)均是职业防护知识的影响因素,年龄(β’=0.076)、学历(β’=0.314)、医院级别(β’=0.242)、职称(β’=0.198)、工龄(β’=0.192)、职业防护知识(β’=0.354)是职业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健康及职业防护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其受到该职业人群年龄、学历、医院级别、职称、工龄多因素影响,针对护士个体情况加强干预措施,提高其职业防护认知水平,增强职业防护行为,更好地保证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康复知识和康复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月对过去6个月在郑州市某医院治疗的卒中后出院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康复知识及康复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康复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322名卒中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主要家庭照顾者年龄24~65岁,平均(46.21±5.07)岁。女性占59.6%,与患者关系为配偶占64.60%,受教育程度初中者占40.68%, 36.96%的主要照顾者每天照顾时间8~11 h。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康复知识得分为(73.89±11.25)分。康复需求得分为(84.41±15.54)分,其中康复训练满分30分,平均得分为(18.89±5.07)分;康复护理满分40分,平均得分为(32.11±8.22)分;并发症护理满分35分,平均得分为(18.22±5.13)分;康复模式满分20分,平均得分为(15.51±2.3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414)、受教育程度(β’=0.354)、每天照顾时间(β’=0.349)、患者自理能力(β’=0.568)、康复知识得分(β’=0.421)是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康复需求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具有较高的康复需求,应当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提高卒中患者和家属的康复知识知晓率,并推广社区康复建设满足其康复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个体逆境适应能力的康复复原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成都市某医院诊治的处于恢复期准备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康复复原力状况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者康复复原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有效问卷306份,患者年龄18~85岁,男女性别比为1.4∶1,缺血性卒中占54.33%;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的平均得分为(128.57±16.69)分,条目均分为(3.67±0.81)分,得分率为73.47%,整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β’=0.025)、在岗(β’=0.084)、家庭月收入越高(β’=0.109)、主要照顾者为家属(β’=0.101)、NIHSS评分越高(β’=0.249)、Barthel指数越高(β’=0.291)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得分可能越高。结论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一般,影响患者康复复原力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需重视脑卒中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增强患者的逆境适应能力和心理复原力,帮助患者积极康复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并识别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类型,进一步探讨社会支持与不同症状群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3家医院产科门诊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孕期症状发生情况、社会支持情况。采用Promax斜交旋转法对妊娠晚期发生率>40%的症状量表评估所得症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对妊娠晚期孕妇症状群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 012名妊娠晚期孕妇,年龄24~44岁,孕周35~<41周,以35~36周为主,占57.0%。家庭月收入以≥10 000元为主,占68.9%。孕前BMI以<24.0为主,占71.0%。社会支持得分为(68.25±4.78)分。症状发生频率排在前5位的是体重增加、精力不足、感到昏昏欲睡、出汗、难以入睡,各症状群平均得分最高者为身体形象症状群(0.89±0.46)分,其次分别为一般躯体症状群(0.81±0.48)分、神经精神症状群(0.79±0.43)分、肢体症状群(0.66±0.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β’=0.236)、运动频率(β’=-0.192)是妊娠晚期孕妇发生一般躯体症状群的影响因素。月收入(β’=-0.118)、社会支持得分(β’=-0.136)是妊娠晚期孕妇发生神经精神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孕周(β’=0.229)、孕前BMI(β’=0.086)是妊娠晚期孕妇发生身体形象症状群的影响因素;孕周(β’=0.353)是妊娠晚期孕妇发生肢体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结论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妊娠晚期孕妇存在多个身心症状,而社会支持与其具有一定相关性,这对临床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展开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9年1—12月在河南省某医院门诊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情况,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384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平均分为(3.67±1.51)分,电子健康素养的总均分为(16.90±4.86)分,且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具有正相关性(r=0.52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电子健康素养越好(β’=0.139)、年龄越大(β’=0.104)、文化程度越高(β’=0.126)、服药年限越长(β’=0.103)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好,有药物不良反应(β’= -0.109)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差。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水平均有待提升,临床医务人员应给予关注,通过提升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王文静  侯兵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1):1437-1439
目的 调查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开展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SF-36健康状况调查量表测评老年退休干部的健康状况,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516名老年退休干部中,男、女分别为371、145人,年龄61~84岁,平均(72.50±5.27)岁。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SF-36总分平均为(494.16±168.43)分,健康状况呈一般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业余爱好、作息规律、合理饮食)的老年退休干部SF-36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退休干部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有年龄≥75岁(β’=-0.103)、受教育程度低(β’=-0.151)、吸烟(β’=-0.092)、饮酒(β’=-0.104),保护因素为经常体育锻炼(β’=0.096)、有业余爱好(β’=0.149)、作息规律(β’=0.114)、合理饮食(β’=0.161)。结论 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健康状况一般,其相关影响因素除年龄、受教育程度外,还与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业余爱好、作息规律、合理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关。故应着重纠正老年退休干部不良生活方式,改善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现状。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黄山市某医院甲乳外科门诊就诊的所有女性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对其基本情况、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乳腺自检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共对10 227名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进行调查,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62±7.63)岁,已婚者占89.48%,以已生育者为主,占89.88%。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总分平均(85.63±8.36)分,乳腺自检率为20.15%。36~49岁(β’= 0.316)、居住地为城市(β’= 0.209)、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β’= 0.166)和大专及以上(β’=0.233)、从事医疗行业(β’=0.178)、乳腺疾病史(β’=0.264)、乳腺癌家族史(β’=0.238)的就诊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得分越高。36~49岁(OR =1.931)、居住地为城市(OR =2.073)、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 =1.598)和大专及以上(OR =1.774)、从事医疗行业(OR =2.156)、乳腺疾病史(OR =1.998)、乳腺癌家族史(OR =1.986)、月经初潮年龄≤12岁(OR =2.210)的就诊女性乳腺自检可能性较大。结论 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情况欠佳,医务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改善乳腺自检现状,从而早期防治乳腺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济南市某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疏离感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700例患者的调查问卷,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58.42±6.03)岁;男性374例,女性326例。调查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社会疏离感评分共(43.89±5.23)分,心理弹性评分共(43.79±5.23)分,脑卒中症状评分(42.69±4.3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5.78±4.41)分,病耻感评分为(43.92±4.35)分。多重线性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评分(β’=0.308)、病耻感评分(β’=0.262)、脑卒中症状评分(β’=0.237)及年龄(β’=0.215)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社会疏离感处于较高水平,年龄、社会支持评分、病耻感评分、脑卒中症状评分为影响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因素,因而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以减轻患者社会疏离感,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过敏性紫癜儿童病例照顾者延续护理需求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开展分析。方法 以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及合作医院住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儿童病例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量表对其延续护理需求予以调查,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照顾者延续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528名照顾者,延续护理总分(46.91±4.73)分;护理内容方面中预防过敏性紫癜发作的相关知识需求得分最高,为(4.52±0.39)分,护理方式方面中网络平台访视需求得分最高,为(4.48±0.4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儿童病例年龄(β’=-0.114)、照顾者年龄(β’=0.697)、照顾者学历(β’=0.133)、照顾者对过敏性紫癜病例的照护经验(β’=-0.116)为照顾者延续护理需求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过敏性紫癜儿童病例照顾者延续护理需求呈中等偏上水平,儿童病例年龄、照顾者年龄、照顾者学历、照顾者有无对过敏性紫癜儿童病例的照护经验为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对低龄儿童病例、年龄过大、低学历和缺乏对过敏性紫癜儿童病例照护经验的照顾者给予重点关注,为其开展个体化的延续护理,以预防儿童病例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提高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3—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样西安市公立医院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6家,对所有抽中医院的急诊护士进行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及培训需求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及培训需求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426名急诊护士的有效问卷,均为女性,年龄23~55岁,平均(32.9±5.8)岁;大专学历者占45.8%。二级医院护士占51.9%,三级医院占48.1%。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总分(72.63±6.19)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锐器伤防护知识(25.04±4.27)分、化学性危害因素防护知识(11.65±2.28)分、电热辐射及紫外线防护知识(10.32±2.75)分、生物性危害因素防护知识(10.21±1.86)分、心理社会性危害防护知识(9.70±2.09)分、运动性危害因素防护知识(7.13±2.42)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越高(β’=1.567)、三级医院(β’=1.709)、职称越高(β’=2.014)、工龄越长(β’=1.126)、参加过相关培训(β’=0.102)的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得分越高。对情景模拟、经验交流的培训方法的需求率较高(分别为96.48%、95.07%),在培训内容中,对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流程、疫苗或药物预防的培训内容需求率较高(分别为96.01%、92.49%)。结论 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其受到护士学历、医院级别、职称、工龄、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因素影响,培训方法、内容需求明确,应针对急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现状和培训需求加强培训,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郑州市老年糖尿病(DM)患者糖尿病足(DF)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20年6—7月在郑州市某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所有≥60岁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DF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DF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DF相关知识知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在760例老年DM患者进行调查,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2.54±4.10)岁;男女性别比为1.13∶1;DM病程1.1~31.0年,平均病程(12.01±6.25)年。DF相关知识总均分为(14.66±5.71)分,总得分率为45.79%。相关知识得分率(56.09%)高于足部护理(45.87%),而危险因素得分率(35.42%)最低,平均得分分别为(6.17±1.65)、(3.90±2.13)、(4.59±1.90)分。文化程度越高(β’=0.116)、DM病程越长(β’=0.084)、定期复查血糖(β’=0.153)、有接受糖尿病教育(β’=0.263)、有糖尿病家族史(β’=0.042)的老年DM患者其DF相关知识知晓可能性越高。结论 郑州市老年DM患者的DF相关知识得分较低,对于文化程度偏低、DM病程时间短、未定期复查血糖和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以及无糖尿病家族史的老年患者需重点关注,提供针对性的DF相关足部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COVID-19疫情期间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援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通过问卷星对实习护生进行心理韧性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国22个省市1 343名实习护生参与调查,以四川省(60.5%)和重庆市(33.3%)为主,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6%。平均年龄为(20.52±1.46)岁,主要为女性(92.3%)和实习末期护生(89.8%)。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得分为(67.68±16.31)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力量维度(2.89±0.65)分、坚韧维度(2.65±0.72)分、乐观维度(2.53±0.7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护生为男性(β’=0.100)、社会支持程度越高(β’=0.116)、应对方式越积极(β’=0.580),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心理障碍水平越高(β’=-0.143),心理韧性水平则越低。结论 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水平较低,性别、心理障碍水平、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影响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医疗机构、学校和家庭应多渠道、多途径为实习护生提供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帮助其顺利度过疫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社区医护人员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态度以及应急能力,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1年3月对郑州市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应急能力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知识、态度和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郑州市社区医护人员有效调查问卷348分,医护人员中男性82人(23.6%),女性266人(76.4%),年龄20~59岁,以25~34岁所占比例最高,占56.61%,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占59.20%。医护人员对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应急能力总分≥70分者205人,合格率为58.08%。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得分为(14.36±2.29)分,得分率为71.8%,应对态度部分得分为(31.48±1.17)分,得分率为89.9%。应急能力部分的得分为(49.99±6.81)分,得分率为76.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β’=0.145)、参加过新发传染病应急培训(β’=0.323)、参加过新发传染病救援活动(β’=0.450)以及参加过新发传染病应急演练(β’=0.533)是社区医护人员新发传染病知识、态度、应急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新发传染病应对态度比较积极,相关知识和应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应重视社区医护人员学历水平提升,积极建立完善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模式,激励社区医护人员参加不同形式的救援活动,最终提升其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