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高特异性,高纯度的抗体,可用杂交瘤技术或基因重组技术制备。自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创建了杂交瘤技术并成功制备绵羊红细胞单克隆抗体以来,单克隆抗体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免疫学、生物学、药理学等许多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兽药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兽药大多属于小分子物质(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必须与载体交联成人工合成抗原(完全抗原)才能获得免疫原性,用人工合成的抗原来免疫动物制备兽药单克隆抗体。对兽药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是随着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而开始的,人们已经在制备兽药单克隆抗体所需技术如兽药人工抗原合成的方法、选择合成兽药人工抗原的所需载体、对兽药结构的改造、免疫动物的注射方式、免疫程序、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及培养等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并成功地制备出十几种兽药单克隆抗体,且大多已应用于兽药免疫测定法(IAs)。目前仅有一种兽药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兽药免疫亲和色谱(IAC)。  相似文献   

3.
将抗原注入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经筛选分离出单个杂交瘤细胞,将其扩大培养,最终分离纯化抗体。筛选出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具有骨髓瘤细胞和特异性B细胞的双重特性,既能持续繁殖,又能分泌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便于制备、理化性质均一、生物活性单一、特异性强、易于标准化等优点。使用单克隆抗体,能提高免疫学检测和临床治疗的特异性和精确性,对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1单克隆抗体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特性使其能…  相似文献   

4.
兽药残留免疫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免疫检测技术(Immunoassays,IAs)是利用抗原与抗体在体外的特异性反应建立起来的检测技术。兽药属于小分子物质(MW<1000D),没有免疫原性,必须与大分子物质交联成人工抗原才能获得免疫原性。本文从兽药人工抗原的制备、抗体的制备、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等三个方面对免疫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兽药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1975年有关专家首次报道,用仙苔病毒使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既保存了分泌抗羊红细胞抗体的能力,而且又具有永生的特性,这一研究开启了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历史最新篇章.在随后10年中B细胞杂交瘤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地应用于针对各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由于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应用中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使B细胞杂交瘤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1].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免疫机制研究方面具有突出贡献。随着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成为新一代快速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该技术利用每个B细胞仅可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的特性,直接筛选出分泌特异性抗体的B细胞,对其表达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基因进行克隆和体外表达,从而获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相较传统抗体制备技术,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产量高等优点,且表达的抗体具有天然构象,不仅可用于病原微生物相关抗原的抗体开发、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等研究,还在抗肿瘤治疗、抗自身免疫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过程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促进其更好地应用于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7.
兽药、农药及生物毒素等小分子化学物质在食品、饲料或水体中的过量残留对人、动物的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建立一种针对上述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十分必要。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技术是残留检测的常用手段,该技术的关键是制备可用来检测特异性抗原的抗体。随着对抗体结构的解析及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单链抗体为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单链抗体具有分子质量小、免疫原性低、可塑性强、可批量生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以单链抗体为基础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检测成为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且单链抗体的筛选策略、表达策略、突变策略及与碱性磷酸酶形成的融合蛋白等进一步提高了抗体产量、灵敏度、广谱性,并使免疫分析方法简便化,从而推进单链抗体免疫分析方法在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检测的应用。作者综述了以单链抗体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方法在兽药、农药及生物毒素等小分子化学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兽药、农药及生物毒素等小分子化学物质在食品、饲料或水体中的过量残留对人、动物的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建立一种针对上述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十分必要。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技术是残留检测的常用手段,该技术的关键是制备可用来检测特异性抗原的抗体。随着对抗体结构的解析及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单链抗体为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单链抗体具有分子质量小、免疫原性低、可塑性强、可批量生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以单链抗体为基础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检测成为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且单链抗体的筛选策略、表达策略、突变策略及与碱性磷酸酶形成的融合蛋白等进一步提高了抗体产量、灵敏度、广谱性,并使免疫分析方法简便化,从而推进单链抗体免疫分析方法在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检测的应用。作者综述了以单链抗体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方法在兽药、农药及生物毒素等小分子化学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人工模拟抗体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人工模拟抗体就是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聚合体(又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人工模拟抗体制备简单,性质稳定,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活性,价格低廉,与生物抗体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取代生物抗体作为分子识别元件,检测小分子化合物(药物)方面已取得许多令人兴奋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分泌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均质性,来源稳定,并可大量生产等优点,它的出现对生物学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介绍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基本原理,综述了单克隆抗体在农业、医学及其他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This communication reports the first successful attempt to produce a hybridoma cell line secreting bovine immunoglobulin to a small hapten, starting with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rather than spleen or lymph node cells. A heteromyeloma line, sensitive to selective media, was made by fusing NS1/1-Ag4-1 mouse myeloma cells with bovine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This cell line was then fused with blood lymphocytes from a steer immunised with a testosterone immunogen. Cell cultures were screened using an ELISA specific for bovine antibodies to testosterone. Following repeated cloning, a cell line was established which secretes moderate levels of a specific, high affinity antibody to testosterone. This particular cell line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veterinary application and the successful fusion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ies of heteromyelom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n-murine monoclonal antibodies.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融合型的重组蛋白pET32a(+)-P(狂犬病病毒HepFlury株P蛋白)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取脾细胞和SP2/0按常规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筛选及对mAb进行初步鉴定。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1株稳定分泌表达的杂交瘤细胞株5G8。  相似文献   

13.
抗体是一类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抗原的免疫球蛋白,也是机体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抗体研究的深入,抗体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可作为亲和配体或探针用于蛋白互相作用、蛋白与核酸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定位与分布等研究,也可作为免疫抑制剂或治疗药物用于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等疾病的治疗,还可结合各种标记技术用于疾病诊断、食品安全检测和环境监测。但传统抗体生产成本高、组织穿透力差、免疫排斥反应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新型小分子抗体的寻找和研究,先后研制出嵌合抗体、小分子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抗体。其中,纳米抗体(nanobody,Nb)又称重链可变区(variable heavy chain domain,VHH)抗体,是一种仅由一个重链可变区组成的单域抗体。纳米抗体保留了重链抗体完整的抗原结合能力,且具有分子质量小、组织穿透性强、抗原亲和力高、能识别隐藏表位、免疫原性低、结构稳定、水溶性好、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等优点,在疾病诊断、癌症和感染性疾病治疗、小分子药物及毒素残留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作者首先介绍了纳米抗体的特点,然后简述了纳米抗体的制备流程,重点综述了纳米抗体在疾病诊断、疾病治疗、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纳米抗体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制备抗阪崎肠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其ELISA检测方法。以灭活的阪崎肠杆菌全菌体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筛选血清效价高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并用间接ELISA法选取阳性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后测定单克隆抗体的效价,进行特异性及抗体间的配对,使用mAb亚类检测试剂盒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并利用得到的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本试验得到3株具有良好特异性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阳性细胞株5C10、2B6和Ab02,经两两配对,据阳性D450 nm值及P/N值选择1:20000稀释的5C10作为包被抗体,1:40000稀释的Ab02作为酶标二抗,建立ELISA检测法,应用建立的方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动物实验室保存的20份进出口送检奶粉样品,结果显示试验结果一致。本试验成功制备阪崎肠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其ELISA检测法,为大批量快速检测阪崎杆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分泌抗大豆凝集素(SB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以纯化的SB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加强免疫3 d后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应用有限稀释法和间接ELISA 方法克隆筛选出2株分泌抗SB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A7、F12。细胞上清抗体效价均在1∶2×103以上,腹水抗体效价均为1∶1×106,单抗亚型鉴定结果均为IgG2b型,分子质量为189.6 ku,亲和常数为7.1×107 mol/L,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2株单抗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McAb的制备为建立SBA定量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合成抗菌药在预防、治疗动物疾病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但不合理使用造成的耐药及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兽用合成抗菌药的残留检测势在必行,而基于抗体的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作者综述了近年来针对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喹噁啉类、硝基呋喃类、硝基咪唑类5大类兽用合成抗菌药物的抗体检测技术最新研究趋势,旨在促进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s are widely used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nimal diseases. However, the irrational drugs use has caused severe drug residues issues and bacteria resistance.Therefore,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develop the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The antibodies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has broad prospects because of its high sensitivity, simplicity, and low cost.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latest research on antibodies preparation and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for sulfonamides,fluoroquinolones, quinoxalines, nitrofurans and nitroimidazoles. It is great signific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ody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on the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相似文献   

18.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Fascioliasis gigantica in early stage, five hybridoma cell lines were recovered and used for prepar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7D2 was used as a capture antibody and 7D1 as detection antibody.Coating antibody dilution was 1:6 400 (0.208 μg/mL), 5% nonfat milk was used as blocking solution and detection antibody dilution was 1:10 000 (0.200 μg/mL).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sandwich ELISA was 1:3 200 (0.156 μg/mL), with good specificity and stability, and there was no cross reaction with other kinds of parasite antige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 provided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Fascioliasis gigantica in early stage. This would save unnecessary economic losses to the livestock, and it ha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相似文献   

19.
麋鹿重组朊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CWD)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后经纯化的麋鹿重组成熟朊蛋白(PrPc)为免疫原免疫PrPc基因敲除小鼠(PrPc-null mice)。两次加强免疫后,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采用3次有限稀释法实现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筛选出5株能稳定分泌针对麋鹿重组成熟朊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杭体(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5A5、3B2、6D12、5E3、1F5,其腹水ELISA效价均达到1∶10000以上。经鉴定,5株单抗均为IgG抗体,5A5、6D12、5E3株为IgG1亚类,3B2、1F5株为IgG2a亚类。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McAbs均能特异性识别麋鹿重组成熟朊蛋白和健康麋鹿脑组织匀浆中的PrPc。本研究制备了CWD腹水McAbs,同时也为CWD的研究及其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