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永朝  单晓萍  孙莉  陈朝旺 《医学综述》2013,19(7):1321-1323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监测,以期对联合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ICU收治的273例院内感染患者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KB法),并进行多重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ICU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8.72%,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36.62%和14.65%,绝大多数的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多重耐药菌的合理监测及联合用药方案对降低医院感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卫志奇  沈昊 《吉林医学》2014,(7):1400-1401
目的:分析ICU常见病原菌和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院感人员根据患者资料对2012年我院ICU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集中于脑卒中和多发伤,以下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比例最高。革兰阴性菌占61.9%,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与克雷伯菌属感染为前三位;革兰阳性菌占30.6%,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真菌感染率7.5%,常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达到100.00%,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88.89%,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88.89%,呈现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趋势。全部革兰阳性球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王艳华  李英  王海燕 《河北医学》2012,18(11):1649-165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人工气道感染发生的致病病原菌,指导临床正确规范应用抗生素,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ICU 72例人工气道患者435例次痰菌培养结果.结果:ICU人工气道患者痰菌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6.4%,前四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占15.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5%).真菌感染率8.0%.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痰菌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ICU患者下呼吸道的管理及细菌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娆  陈映 《大家健康》2016,(8):290-291
目的:通过对综合 ICU 医院感染进行监测,了解 ICU 医院感染特点,为有效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入住医院综合 ICU 的35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目标性监测35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例,感染率4.75%,日感染率6.91‰,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3.43,调整日感染人次率为2.01‰。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结论:综合 ICU 医院感染病源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性,为临床医生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6月~2010年12月ICU18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3株,占72.1%,真菌42株,占18.6%,革兰阳性菌21株,占9.3%.革兰阴性菌分离率居前五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革兰阴性菌表现出极高的耐药性.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以G-菌为主,有极高耐药性,临床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情况,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内科ICU(MICU)493例患者中疑似院内感染者的下呼吸道、泌尿道、中心静脉导管等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检出结果及分布情况、病原微生物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93例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94例,医院感染254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19.07%;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中心静脉导管;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56.16%;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27.03%;结论:ICU发生医院感染部位主要在下呼吸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细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7.
邳小丹  冉宇 《吉林医学》2013,(36):7625-7625
目的:分析ICU下呼吸道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送检的100份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占67.86%;革兰阳性菌32株,占28.57%;真菌4株,占3.57%。对其中最常见的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次之,肺炎克雷伯菌最低。结论: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病原菌药敏试验监测,为ICU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临床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了2002年5月~2003年1月闻由产ESBLs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果产ESBLs革兰阴性菌的医院感染细菌多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占6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约占30%。调查发现,此感染多见于那些ICU病房的危重病人及机体抵抗力差的患者中,并与长期住院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有明显关系。结论产ESBLs革兰阴性在医院中的感染正日益增多,尤其多见于长期住院、应用广谱抗生素、住ICU病房的患者中;亚胺培南是目前治疗产ESBLb菌感染最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ICU2009年1月~2010年5月的56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1.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43%,泌尿道感染占25.6%,机械通气感染占11.8%,以老年人居多;感染疾病中最多的是恶性肿瘤;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0%,革兰阳性菌占18.9%,细菌均为多种耐药;易感因素中有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侵入性诊疗操作、滥用抗生素等。结论:ICU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等因素相关,应采取加强ICU病室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琳   《中国医学工程》2009,(1):65-68,70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流行菌株分布、耐药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医生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ICU2004年1月~2009年1月所分离出的病原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0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6株(75.9%),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242株(24.1%),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革兰阳性菌分离率逐年增多,革兰阴性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结论ICU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张献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70-137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从ICU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用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敏感试验,对其检出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467株菌,以呼吸道标本的分离率最高,占检出菌总数的85.4%。检出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3%,真菌占33.0%,革兰阳性球菌占10.7%。细菌耐药情况普遍较严重。结论ICU感染菌种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应加强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以合理用药、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险因素,为防控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3 098例,医院感染率为3.00%。中心静脉置管千日感染率为2.37‰,呼吸机相关肺炎千日感染率为1.89‰,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率为1.21‰。随着年龄的增长,医院感染率逐步增高。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医院感染率逐步增高。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比为:革兰阴性菌占64.52%、革兰阳性菌占22.37%、真菌占9.57%、病毒占2.19%、支原体及衣原体占1.35%。病原菌分布前3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占17.79%、铜绿假单胞菌占13.74%、鲍曼不动杆菌占12.80%。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是较常见的医院感染,应注意对其防控。高龄、较长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显著多于革兰阳性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致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及用药效果。方法:对11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出现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重型颅脑损伤出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88株,占73.3%,革兰阳性菌26株,占21.7%,真菌6株,占5.0%。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分别以铜绿假单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分别对头胞哌酮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经治疗,所有病例均得到缓解。结论:ICU重型颅脑损伤致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须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院内获得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本院ICU医院内获得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下呼吸道相关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326例医院内获得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共检出病原菌4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1株(72.7%),革兰阳性菌48株(9.9%),真菌84株(17.4%);检出率前4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21.7%)、铜绿假单胞菌(18.9%)、肺炎克雷伯菌(13.9%)及白假丝酵母菌(12.2%)。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真菌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本院ICU医院内获得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严重,应及时监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ICU 75例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经鉴定共检出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1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9.0%(20株),革兰阴性菌占73.3%(77株),念珠菌占7.6%(8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显示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G-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均显示耐药;革兰阴性菌(G-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于培养出的真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不高.结论 ICU使用呼吸机易引起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药敏结果显示杆菌和球菌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在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以根据痰细菌涂片的结果进行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16.
ICU患者中颅脑损伤后下呼吸道感染150株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掌握我院脑外科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确定我院的院内感染菌,了解细菌耐药现状,作此分析报告。方法将我院脑外科ICU2006~2007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年收集了90例患者的资料,共检出150株菌,分布于15个属,30个种,革兰阳性菌占8.67%,主要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为88.67%,集中在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真菌检出占2.67%。细菌耐药情况严重,MRSA的检出率为87.25%(7/8),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也很严重。ESBL的阳性检出率克雷伯杆菌中的占31.58%(12/38),大肠埃希菌中占23.53%(4/17)。结论脑外科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较广种类较多,革兰阴性菌占绝对优势,我院院内感染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细菌耐药性很强,应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1CU患者肺部感染致病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ICU病房213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病原菌细菌谱,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213株,革兰阴性菌163株,占76.5%;革兰阳性菌41株,占19.3%;真菌9株,占4.2%。其中革兰阴性菌最主要的病原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结论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及真菌检出率不高,这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指导意义。监测重点为多重耐药菌株,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12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75例未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作为对照组。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检测入组患者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并进行记录,计算NLR比值;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SOD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CP-1水平。结果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9.33%),革兰阳性菌,真菌较少。主要多重耐药菌以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NLR、MCP-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呈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机体免疫反应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菌在ICU感染患者中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鄢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ICU感染患者,应用纸片扩散法检测革兰阴性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00例ICU感染患者,分离出250例革兰阴性菌。主要分布于痰液148株(59.20%)、尿液34株(13.60%);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73株(29.20%)、铜绿假单胞菌60株(24.00%)、肺炎克雷伯菌34株(13.60%);主要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结论革兰阴性菌在ICU感染患者中多分布于痰液及尿液,且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为主要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静脉导管感染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本医院ICU2001年1月~2006年5月静脉导管尖端培养所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感染菌群中革兰阴性菌占53.3%,非发酵菌为最主要病原菌,占分离菌的50%,革兰阳性菌占23.3%,真菌占23.3%,感染菌呈多重耐药。结论非发酵菌已成为ICU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对碳青霉烯及头孢三代类药物耐药严重,ICU医师应根据药敏监测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