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Delphi的可视化交互性虚拟电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电梯群控策略提供经济有效的测试平台及为实践教学提供造价低廉的实验环境.方法 将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应用于电梯中,根据建筑物约束和电梯系统交通数据等参数,提出一种基于Delphi可视化交互性虚拟电梯分析设计方法.结果 通过计算机实现虚拟电梯的动态模拟仿真和静态模拟仿真,得出了电梯往返时间,载客率,间隔时间,候梯时间,能够实时显示电梯运行状态和当前位置等.结论 虚拟电梯提供了经济有效的实验平台,真实反映电梯内选外呼、电梯门及轿内外运行状态,得出电梯静态参数设计及动态实时运行状况,预测出电梯交通流量和乘客候梯时间等.是测试电梯控制算法和进行电梯优化调度的有效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2.
当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出现问题时,需要关闭电梯,然后对电梯进行检修,一般来说工作人员会采用定性的方式检修,但是这种方式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不适合广泛使用.本文就对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叙述,随后对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问题检修策略原理进行了阐述,并且有对检修策略的维护检修决策进行了叙述.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对电梯故障的检修方式,然后使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使其电梯故障可以更快的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电梯动态智能检测系统,它可以长期不间断地采集电梯运行数据并存储.利用最优小波包的理论分析提取轿厢垂直振动加速度信号特征,与水平方向振动信号特征融合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电梯急停故障现象的诊断.经验证,该模型能有效判断出电梯急停故障,为特检部门提供了电梯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控制核心,以智能控制功率模块IPM为驱动,以无刷直流电机作为伺服电机的高性能电梯门机交流伺服系统的设计;阐述了设计的目的,说明了门机运行曲线的形成及加减速运行时按S曲线的点,给出了加减速运行时S曲线的具体形成方法;针对门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将自适应控制理论引入了电梯的门机控制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在用电梯的动态分级监管,提出了在用电梯系统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现行标准和研究现状,确立了在用电梯系统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包括准备工作、风险评价、降低风险和生成文件等四个方面.其次,通过对电梯设备、相关人员、运行管理以及使用环境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定,确定评价单元,找出危险状态;综合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在用电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对电梯部件的风险评价,采用模糊评价方法确定单因素危险状态的风险等级,并对单因素风险的概率等级和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处理,得到电梯部件多因素综合风险评价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一定区域内的在用电梯进行动态分级监管,以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的是在微型机雷达网络系统中,对实时采集的诸元进行数据三维卡尔曼滤波,该处理系统能有效地减小噪声,提高数据控制精度,准确跟踪动态目标。当动态目标丢失时,可以利用前期的滤波值进行一系列处理,使雷达重新跟上丢失的目标;当没有目标时,可以利用搜索目标处理;当目标机动时,可以利用卡尔曼滤波的统计特性,进行目标机动处理等等。本系统包括主程序和子程序共20多个,已在实际工程中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从电梯运行规划入手,以电梯运行状态和运行路线最佳为目的,结合多目标规划和动态规划来对电梯控制进行数学建模,提出了电梯运行状态模型和电梯运行最佳路线模型,并编写了PLC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8.
论述实施电梯门系统区域的全面保护和提高电梯门电气联锁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在电梯改造过程中常涉及到对轿厢的改造.从电梯曳引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常见电梯轿厢重量改变对曳引能力的影响情况.认为:当轿厢与对重同时增加重量时,允许的载重量增加;当轿厢增加重量而对重不增加时,允许的载重量减少,且有打滑的可能;当轿厢与对重同时减少重量时,允许的载重量也将减少,亦有打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agent的智能电梯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向agent的分析和建模是当前agent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参考面向对象的分析和建模的技术,借助于扩展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对象统一建模语言)技术,基于agent和对象的相似性,提出了一个面向agent分析和建模的方法。以智能电梯系统为例,分别从需求目标、静态结构、动态结构的角度描述了一个agent系统,从而建立起智能电梯系统的agent的整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