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图诊断     
患者女性,43岁。30多年前出现全身多发性肿物,原因不明,无明显自觉症状。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皮肤科情况:患者除手掌和足底皮肤外,全身均可见有数百个米粒至核桃大的肿物,突出皮肤,呈圆锥形或半球形,质软,无压痛。右股部前外侧有一45cm×20cm×10cm悬垂形有蒂性肿物(见照片1),蒂约15cm,其顶端约6cm×4cm的皮肤破溃。问题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您考虑什么诊断?2.该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需依靠何种检查确诊?有何特征?3.该病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4.该病如何治疗?(解答见本期…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85岁。右侧面颊部肿物3年余。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部出现一肿物,约绿豆大,无自觉症状,后肿物逐渐增大至拇指甲大,偶有轻微痛痒感,搔抓后易破溃出血。患者一般情况可,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面颊部可见一1.8 cm×2.0 cm×2.5 cm结节,暗红色,表面呈蕈样增生,质地中,活动度差,触之有轻度浸润感(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3.06×10~(12)/L,HGB 98g/L;血沉44mm/h;  相似文献   

3.
脂溢性角化病是常见的表皮良性肿瘤,直径一般不超过3 cm,我科遇到一巨大皮损病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82岁,退休工人.因右颞部头皮肿物3年余,快速生长6个月而就医.患者既往体健,近20年头面、躯干及上肢皮肤不断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黄褐色及黑褐色扁平皮疹,无自觉症状,不能自行消退.3年前右侧颞部头皮出现一黑褐色扁平斑块,缓慢生长,近半年快速长大超过核桃大小,影响侧卧,有时瘙痒,无其他不适.否认各种慢性病史.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患者男,56岁,因右颧结节1年余就诊.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颧部出现米粒大小肿物,无自觉症状.皮疹缓慢增大,遂于2015年4月18日就诊我科.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史.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颧一1 cm×0.8 cm的椭球形皮色结节,隆起于皮面,呈半透明状,表面皮肤光滑,质地略硬,无触痛或压痛(图1).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39岁。主诉:右足踝外侧结节2年。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踝外侧出现一绿豆大小结节,缓慢增大至豌豆大小,除碰撞时有疼痛感外,无明显自觉症状。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患者既往体健,发病前否认局部外伤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体检: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专科检查:右足踝外侧见一1 cm×0.8 cm皮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左乳房上部皮肤肿物5年,加重1年。患者于6年前发现左乳房上部出现一红色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就诊于当地外科,彩超显示双侧乳腺未见明显异常,未行任何治疗。后结节逐渐增大,近1年增大明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乳腺彩超、钼靶、MRI和腹部彩超、肺部X线等检查,未发现异常,当地乳腺外科建议皮肤科会诊,遂来本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肿瘤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乳房内上象限见一皮肤肿物,约1. 0 cm×1. 0 cm,质硬、突起,色红,表面光滑无破溃(图1)。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未见异常,真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39岁。主诉:右足踝外侧结节2年。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踝外侧出现一绿豆大小结节,缓慢增大至豌豆大小,除碰撞时有疼痛感外,无明显自觉症状。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患者既往体健,发病前否认局部外伤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体检: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专科检查:右足踝外侧见一1 cm×0.8 cm皮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4岁. 主诉:右手背色素斑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发现右手背出现一色素斑,无自觉症状,3年来色素斑逐渐扩大,增至2 cm×1.5 cm,并出现颜色不均匀.色素斑意外碰触后曾有出血,于2009年4月就诊. 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既往史:既往曾有常年户外工作史,身体健康.无肿瘤病史.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0岁,右手背肿物5年余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右手背中指掌指关节皮肤处出现一米粒大小肤色丘疹,圆形,质地稍硬,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缓慢增大,至就诊时如豌豆大小.皮损未曾自行脱落,不易出血.发病后未曾就医.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内脏系统肿瘤史.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右手背中指掌指关节伸侧皮肤可见一直径约0.8 cm的球形肿物,带蒂(直径约0.3 cm),但蒂极短.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84岁。主诉:额部黑色肿物10余年。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左右额部开始出现一黑色丘疹,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隆起皮面,曾于当地医院就诊,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自诉近半年内肿物增大明显,伴少许瘙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未行治疗,即于2017年4月6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1.额部脂溢性角化;2.额部恶性黑素瘤待排查"收入院。患者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尚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家族史、既往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