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加热顶空法鉴别地沟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加热顶空法鉴别地沟油。实验结果表明,地沟油在波数2 880、2 940、2 966 cm-1处有区别于食用植物油的特征吸收峰。对于掺有地沟油的调和油,该方法可以检测到体积分数为5%的样品。由图谱检索与GC-MS分析,地沟油加热顶空条件下所测特征峰,是由饱和烷烃等物质产生的。该方法可用于地沟油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食用植物成品油、食用植物原油、餐厨废弃油脂和煎炸废弃油脂共137份,并制备精炼“地沟油”17份,采集各类油脂样品的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吸收光谱,通过比较分析各类样品在1711 cm-1附近吸收峰的形状差异及1711 cm-1和1745 cm-1两处吸收峰的峰高比值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评估此处吸收峰对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油脂FTIR在1711 cm-1的吸收峰,或者1711~1745 cm-1处的双峰并非“地沟油”的特征吸收峰形状,而与油脂的酸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油脂样品酸价的高低。当通过“精炼”或“勾兑”的方法降低“地沟油”及其勾兑产品的酸价后,它们在1711~1745 cm-1处的双峰形状也就随之消失。因此,基于FT-IR的上述吸收峰及其形状还不能有效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3.
收集食用植物成品油、食用植物原油、餐厨废弃油脂和煎炸废弃油脂共137份,并制备精炼"地沟油"17份,采集各类油脂样品的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吸收光谱,通过比较分析各类样品在1711 cm-1附近吸收峰的形状差异及1711 cm-1和1745 cm-1两处吸收峰的峰高比值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评估此处吸收峰对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油脂FTIR在1711 cm-1的吸收峰,或者1711~1745 cm-1处的双峰并非"地沟油"的特征吸收峰形状,而与油脂的酸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油脂样品酸价的高低。当通过"精炼"或"勾兑"的方法降低"地沟油"及其勾兑产品的酸价后,它们在1711~1745 cm-1处的双峰形状也就随之消失。因此,基于FT-IR的上述吸收峰及其形状还不能有效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了食用植物油、地沟油和模拟的复热油的光谱并进行二阶导数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地沟油和模拟的复热油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用油的;二阶导数光谱中3 009、1 737、966、723 cm~(-1)4处特征吸收峰的变化可作为判定是否为地沟油的参考。用此方法鉴别油品用量少且无需样品预处理,分析速度快,可为地沟油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离子色谱法鉴别地沟油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地沟油样品水萃取液中阴离子组成及含量,从而定性分析食用油脂中是否掺杂地沟油。试验结果表明,在地沟油样品的水萃取液中检测出一定量的乙酸根离子,而在合格食用食物油中未检出;当食用植物油中掺杂5%(质量分数)以上的地沟油时,就能很明显在色谱图上观察到乙酸根离子的峰,并且其含量与地沟油的掺杂量呈线性增加。因此测定食用油水萃取液中阴离子的种类及含量是鉴别食用植物油是否掺混地沟油的重要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沟油是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试验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分别对2种地沟油和6种食用油进行了分析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地沟油的水分含量高于0.20%,食用油的水分含量低于0.05%;地沟油的酸价高于5.0 mg Na OH/g,食用油的酸价均不超过0.3 mg Na OH/g;地沟油的皂化值约为250 mg/g,食用油的皂化值均低于200mg/g;地沟油的电导率达到6 p S/m,几种食用油的电导率仅为1~2 p S/m。与食用油相比,地沟油的薄层色谱有明显的拖尾现象。红外光谱中羰基伸缩峰的位置能够准确地区分地沟油和食用油。因此,可通过水分含量、酸价、皂化值和电导率的测定及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地沟油和食用油进行鉴别、区分。  相似文献   

7.
借鉴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思路,在优选的色谱条件下,采用气相色谱法对16个样品进行分析,利用相似度软件筛选出12个共有峰,通过方法学验证,12个共有峰精密度、稳定性的RSD分别小于2.6%和6.1%.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PAC)和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对16个样品的12个共有峰进行化学计量学研究,建立地沟油模式识别模型.利用所建立的地沟油模式识别模型对16个样品(7个正品油,9个地沟油)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式识别模型能较好的区分地沟油和正品油.本方法仅使用气相色谱(GC),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简单快速,便于推广,可用于地沟油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8.
地沟油鉴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地沟油制售问题较为严重,地沟油的餐桌化已成为目前国内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已危害到整个社会。本文简要地概述了地沟油的分类及其危害,并按鉴别指标顺序详细综述了国内地沟油鉴别的研究现状,并对鉴别指标的适用性进行评述。此外,对地沟油鉴别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对今后地沟油鉴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摘要:地沟油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地沟油的鉴别指标是用来判断未知油脂是否含有地沟油的标准。常见的地沟油鉴别指标包括内源性组分和外源性杂质。对色谱技术在地沟油中脂肪酸、胆固醇、微量杂质成分等鉴别指标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应继续筛查地沟油的特异性指标,同时地沟油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综合各种方法的结果进行辨别,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微生物在地沟油鉴别领域的应用,采用地沟油精炼技术对地沟油进行精炼,并从地沟油中分离获得8株真菌,其中发现菌株DGY03能够在地沟油培养基上快速生长繁殖,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采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鉴定。同时进一步探讨了菌株DGY03应用于地沟油鉴别领域的可行性,观察并比较其在地沟油和四种食用油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度、菌落长势以及培养基颜色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与曲霉属基本相同,其ITS序列与Aspergillus tubingensis的同源性达100%,确定该菌株为塔宾曲霉(Genbank登录号:MF186869)。菌株DGY03在地沟油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度和菌落长势明显优于其它四种食用油培养基,其在地沟油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度为0.64 cm/d,而在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度分别为0.21、0.28、0.24、0.29 cm/d。由此初步推断,利用菌株DGY03作为指示菌鉴别地沟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over the food safety issue related to increased incidence of cooking oil adulteration with recycled cooking oil (RCO).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fresh palm olein (FPO) adulteration with RCO using fatty acid composition (FAC)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spectral analyses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 RCO prepared in the laboratory was mixed with FPO in the proportion ranged from 1% to 50% (v/v) to obtain the adulterated oil samples (AO). FACs for FPO, RCO, and AO were determin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equipped with a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GC-FID). The compositions of most fatty acids in RCO lied within the normal ranges of Codex standard, except for C8:0, C10:0, C11:0, C15:0, trans C18:1, 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 C20:5. PUFAs showed a consistent decreasing trend with increasing magnitude of change with respect to increasing adulteration level and thus might be a good indicator for detecting FPO adulteration with RCO.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oot mean standard error) of the FTIR-partial least square (PLS) model of palm oil adulteration with recycled oil are R2 = 0.995 and 3.25, respectively. For FTIR spectral analysis, the distinct variations in spectral regions and aberrations in characteristic bands between FPO and RCO were observed. The optimized PLS calibration model developed from normal spectral of the combined region at 3602–3398, 3016–2642, and 1845–650 cm?1 overpredict the adulteration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criminant analysis classification model was able to classify the FPO and AO into two distinct groups. Improvement of the principles of combined techniques in authenticating AO from fresh oil is beneficial as a guideline to detect adulteration in cooking oil.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餐饮废油、生物柴油以及合格食用油的鉴别检测方法。方法选择市售普通食用油、餐馆用油、生物柴油和餐饮废油(包括潲水油和煎炸老油)为研究对象,以1745 cm-1波数处的共有吸收峰为基准,比较各油脂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相对强度;在230~800 nm范围内,比较各油脂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对油脂品质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比较红外图谱发现,各油脂在3473、3008、1652 cm-1附近对1745 cm-1的吸收峰相对强度差别较大,可以此作为判别依据;通过观察比较各油脂在紫外可见光谱图中的起始和终止吸收波长,以及在668 nm处是否有较高的吸光度或特征吸收峰,可对油脂品质进行鉴别。结论综合红外和紫外可见两种光谱方法的检测结果,本方法可初步地快速鉴别合格食用油与餐饮废油。  相似文献   

13.
以质量分数25%和50%猪血浆蛋白乳化棕榈油替代猪背膘,研究其对猪肉糜凝胶特性、流变性、水分分布 状态和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化棕榈油可显著提高猪肉糜凝胶的L*值、b*值、蒸煮得率、硬度 和弹性(P<0.05),在替代量为50%时猪肉糜凝胶有最高的L*值、b*值、蒸煮得率、硬度和弹性。在80 ℃,猪背 膘替代量为50%时猪肉糜的G’最高。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添加乳化棕榈油猪肉糜凝胶的T22起始弛豫时间较短, T21的峰面积比例增加,而T22的峰面积比例降低,说明水分可移动性降低,不易流动的水分含量增加,猪肉糜凝胶 的保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对含山嵛酸低热量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组成、固体脂肪含量(SFC)、熔点、结晶速率、晶型及晶体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山嵛酸低热量油脂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不含反式脂肪酸,可作为人造奶油/起酥油的基料油,也可作为烹调油、糖果脂及煎炸油等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长程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品质的油脂快速检测和鉴别的效果。方法利用自行研发的快速检测仪器,采用紫外吸光值的测定方法,对苏州市区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监督中采集到的65份煎炸油、37份火锅红油、3份涉嫌非法回收食用油及111份地沟油盲样进行快速检测和分析,并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地沟油、煎炸油、火锅红油,在盲样考核中准确率达79.28%,检测混合油品时假阴性率较高。结论该仪器能适用于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食用油粗筛。  相似文献   

16.
地沟油生物柴油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沟油生物柴油的制备工艺、燃料特性、动力性、经济性、燃烧排放特性、使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具有与石化柴油相当的动力性、具有优于石化柴油的排放性,是实现地沟油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是地沟油生物柴油在实际车用中仍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制备过程不完善,黏度过高,燃烧排放中NOX排放增加。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真正实现地沟油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海藻油、鱼油和DHA调和油在烹调过程中DHA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海藻油、鱼油及DHA调和油在烹调过程中DHA的损失情况,模拟烹调环境,对海藻油、鱼油和DHA调和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海藻油、鱼油在加热条件下DHA损失较大;而将海藻油、鱼油添加到植物油中作为含量相对较低的DHA植物调和油时,在加热及烹调环境中DHA损失会大大降低,在一般家庭烹调炒菜条件下,DHA损失率在5%以内,保留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DHA藻油调和油的开发和合理烹饪提供相关指导,将DHA藻油分别按菜籽油质量的2%、3%、5%、10%、15%与菜籽油复配制成菜籽油-DHA藻油调和油,并以蒸、炒、烧三种不同方式烹饪鸡肉,测定烹饪前后油样的脂肪酸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分析探讨DHA藻油比例及烹饪方式对调和油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烹饪后,调和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三种主要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随DHA藻油比例增加呈不规律波动变化;除DHA藻油比例为2%的调和油外,其余调和油的酸值均在烹饪后增加,其中,DHA比例为3%、5%和10%的调和油炒鸡肉后酸值增加最大,蒸和烧这两种烹饪方式对酸值的影响相对较小;纯菜籽油、DHA藻油比例为15%的调和油的过氧化值增加量明显大于其他的调和油,总体上炒较另外两种烹饪方式更易导致过氧化值增加。综上,建议蒸鸡肉或烧鸡肉宜采用DHA藻油比例为2%、3%、5%的调和油,炒鸡肉则不宜采用DHA藻油调和油。  相似文献   

19.
地沟油的近红外光谱分析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地沟油和食用植物油近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发现光谱经过基于基线校正和一阶导数的预处理后,食用植物油的885 nm光谱强度值与897 nm光谱强度值之比大于1.4,地沟油则小于1.1,利用这个比值差异,可以区分这两类油;在2 430~2 445 nm和2 465~2 485 nm两个波段,食用植物油有明显的峰值,而地沟油则没有峰值.实验表明,近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分辨地沟油和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