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ZCLA长爪沙鼠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长爪沙鼠9个微卫星DNA标记研究了Z:ZCLA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Z:ZCLA长爪沙鼠除在第1个位点上只有一个等位基因外,其它位点上均有2~4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2.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洁级Z:ZCLA长爪沙鼠遗传组成和遗传质量。方法用重组33.6小卫星探针对清洁级Z:ZCLA长爪沙鼠核心群的20个个体进行South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在7~15kb的分子范围内,该品系所有个体产生5~6务分子杂交条带;其中在8~9kb位置上,某些个体的分子标记呈多态性变化,其余位置的标记无多态性,经统计,该品系核心群的个体间相似系数约为0.95。结论该群体的多态性不够高,可能与因群体样本含量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Z:ZCLA长爪沙鼠生化基因位点的多态性。方法用Gpd-1、Es-1、Es-2、Es-3、Es-4、Es-6、Es-8、Es-9、Es-10、Akp-1、Idh-1、Mod-1、Ce-2、Pgm-1、Gpi-1、Car-2、Hbb、Trf、Cs-1等19个生化标记位点的乙酸纤维素膜电泳技术研究了普通级Z:ZCLA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Z:ZCLA长爪沙鼠在Es-1、Car-2、Hbb、Gpi-1、Cs-1、Ce-2、Id-l、Mod-1上呈单态性,在Es-2,Es-3,Es-4,Es-6,Es-8,Es-9,Es-10,Gpd-1,Pgm-1,Trf,Akp-1个位点上呈现多态性,等位基因从2 ̄4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3.0。结论目前本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中度多态。  相似文献   

4.
大、小鼠微卫星引物对长爪沙鼠的扩增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从长爪沙鼠近缘物种的微卫星位点中筛选长爪沙鼠微卫星位点。方法选取了62个大、小鼠的微卫星位点对长爪沙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结果8个微卫星位点具有稳定扩增带,其中有6个位点杂合,4个位点具有多态性。结论大、小鼠微卫星位点部分与长爪沙鼠具有同源性,可以从大、小鼠的微卫星位点中筛选长爪沙鼠的微卫星位点。  相似文献   

5.
Z:ZCLA长爪沙鼠培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聂金荣研究员从内蒙古捕捉野生长爪沙鼠,采用国际上培育远交封闭群品系的方法,进行封闭驯养、繁殖、选育,维持种群,经20多年,36代封闭选育,35万只沙鼠的推广应用,已育成一个特性稳定,繁殖性能高的清洁级长爪沙鼠新品系,定名为Z:ZCLA长爪沙鼠,并通过浙江省创新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近交系长爪沙鼠的遗传质量状况,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近交系长爪沙鼠遗传检测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取长爪沙鼠17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技术对日本国家实验动物中心(NIBIO)培育而成的3个近交系长爪沙鼠品系:MGB(白毛品系)、MGW(黑毛品系)、MGR(毛色为棕色),进行遗传质量分析。结果在所选的17个微卫星位点中,共有8个位点获得稳定的扩增结果,其中AF200941、AF200945、AF200946、D11Mit128和SCN五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纯合,片段大小在140~215bp之间;AF200942、AF200946和AF200947三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杂合,片段大小在203~241bp之间,所有位点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呈单态性。结论这3个长爪沙鼠品系基本符合近交系的要求,微卫星标记技术适用于近交系长爪沙鼠的遗传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长爪沙鼠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及获得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现用微卫星位点的结构.方法 利用17个微卫星位点(9个来自长爪沙鼠,8个来自大小鼠)进行了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组合了6组双重PCR及两个复合式点样,用上述8个组合对普通级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43、44、45三个世代核心群各.100只种鼠进行遗传检测.结果 三个世代的300只种鼠的检测结果表明,9个长爪沙鼠位点均为微卫星,其中7个位点为完全型的微卫星,1个为复合型,1个为不完全型,多态性主要表现在核心序列的重复;来自大小鼠的8个微卫星位点,有7个在z:ZCLA长爪沙鼠核心群中得到有效扩增,只有3个位点在三个世代中均有出现,对测序结果分析后发现,其核心序列均为小卫星.结论 来自长爪沙鼠的位点,无论结构还是遗传方式均符合微卫星遗传标记的特点,可用作检测长爪沙鼠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第44代Z:ZCLA长爪沙鼠生长繁殖性能的研究与分析,为长爪沙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实验动物的开发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繁殖性能优良,毛色具有光泽,体质健壮的亲本所产的仔鼠200只,雌雄各半,在2.5~3月龄采用随机交配的一雌一雄长期同居法配种饲养.结果 结果表明:每胎产仔数最少的1只,最多达14只,累计生产了455胎,生产仔数为3191只,每胎平均7.01只,每胎产仔数大多在5~9只,占总胎数的79.34%;观察100只母鼠不同生产胎次的间隔,胎间隔最短20天,最长127天,胎间隔大多在20~60天之间,占总数的72.16%.结论 长爪沙鼠从出生到4月龄体重、体长、尾长的增长迅速,在离乳前雌、雄差异不明显,离乳后的整个发育期,雄鼠的体重、体长、尾长均大于雌鼠.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长爪沙鼠群体遗传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浙江实验动物中心长爪沙鼠群体的遗传状况。方法 应用生化基因位点遗传检测方法,测定初始和生物净化长爪沙鼠群体27个生化位点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 2个长爪沙鼠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生物净化群体与初始群体比较有17.86%的基因丢失率,但尚未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FST〈0.05)。结论 群体均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ApoE基因在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中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对前期已筛选到的三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在普通环境和生物净化后、屏障环境饲养的两个封闭群共444只动物中进行了ApoE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量等参数进行了检测与计算。结果检测结果表明97、781和1774三个SNP位点平均等位基因为2个,遗传方式基本符合孟德尔定律;期望杂合度分别是0.063、0.501、0.499,全群平均为0.354;PIC分别是0.061、0375、0.374,全群平均0.270。结论 ApoE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可能与长爪沙鼠的长期封闭和选种方式造成一定程度的遗传漂变相关。  相似文献   

11.
长爪沙鼠毛色的突变迄今已有11种之多,本综述了有详细特征描述的8种毛色及其遗传机制。这8种毛色中的野生色,受A位点(刺鼠毛色)和a位点(非刺鼠型黑色)控制;白色,受c位点控制,其等位基因有c^h基因(喜马拉雅型毛色)、c^chm基因(中度青紫蓝);白斑毛色,受Sp位点控制;灰色,受g位点控制;粉眼淡化色,受p位点控制。另外还有无毛突变、扩展位点的突变及淡化位点的突变等毛色出现。因长爪沙鼠是一种多用途的实验动物,其毛色研究有着较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第44代Z:ZCLA长爪沙鼠在不同生长时期血清中抗氧化作用.方法 选择1月龄、3月龄、24月龄的44代Z:ZCLA长爪沙鼠各16只(雌雄各半),测定44代Z:ZCLA长爪沙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变化.结果 丙二醛(MDA)在3月龄最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在3月龄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着长爪沙鼠的月龄增长而升高.结论 在44代Z:ZCLA长爪沙鼠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变化有直接关系,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与MDA含量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未净化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繁育和生长指标,并利用直接测序法分析其遗传稳定性.方法 随机选择40对Z:ZCLA长爪沙鼠,记录其繁殖胎次、产子数等指标,分析其仔鼠的生长发育情况.遗传稳定性分析选择Z:ZCLA长爪沙鼠非同胞、非亲代个体33只,提取肝脏基因组DNA,PCR扩增D-Loop序列,产物纯化后双向测序,测序结果与Z:ZCLA长爪沙鼠标准序列比对.结果 Z:ZCLA长爪沙鼠每胎产仔7只,胎间隔多在20~60d间,雄性体重高于雌性.遗传稳定性分析检测发现33只Z:ZCLA长爪沙鼠序列与标准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Z:ZCLA长爪沙鼠群体内未发现遗传多态性,说明该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长爪沙鼠毛色突变的类型及其遗传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爪沙鼠毛色的突变迄今已有11种之多,本文综述了有详细特征描述的8种毛色及其遗传机制。这8种毛色分别是野生色,受A位点(刺鼠毛色)和a位点(非刺鼠型黑色)控制;白色,受c位点控制(白化型),等位基因包括ch基因(喜马拉雅型毛色)及cchm基因(中度青紫蓝);白斑毛色,受Sp位点控制;灰色,受g位点控制;粉眼淡化色,受p位点控制。另外还有无毛突变、扩展位点的突变及淡化位点的突变等毛色出现。因长爪水鼠是一种多用途的实验动物,其毛色研究有着较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生化标记和微卫星DNA标记方法对长爪沙鼠群体遗传分析的可靠性。方法应用27个生化位点和13个微卫星DNA位点,采用已建立的生化标记和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方法对国内2个长爪沙鼠群体进行遗传分析,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各群体遗传参数。结果生化基因位点中有13个位点在整体中呈现遗传多态性,多态率为48.1%;微卫星位点中有11个位点在整体中表现出多态性,多态率均为84.6%。两种方法测得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趋于一致,微卫星DNA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和平均杂合度均明显高于生化标记方法。但生化标记和微卫星DNA检测对两个长爪沙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反映一致,所反映的群体平衡状况也基本一致。结论生化标记分析和微卫星DNA方法均可较好地反映长爪沙鼠群体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长爪沙鼠新的微卫星位点,为长爪沙鼠遗传分析提供遗传标记物。方法从GenBank中随机选取小鼠微卫星位点引物536对,用这些引物对长爪沙鼠基因组DNA扩增,将阳性目的条带进行序列分析,找出符合微卫星序列特征的短串联重复序列。结果 536对小鼠微卫星引物在长爪沙鼠基因组中扩增出了313个阳性条带,经序列分析,确定130个长爪沙鼠微卫星位点;其中完美型位点占80.77%(105/130),不完美型位点占19.23%(25/130),与小鼠同源性为24.3%(130/536)。将筛选出的微卫星位点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从GU562694到GU562823。结论小鼠和沙鼠的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用小鼠的微卫星位点引物直接扩增长爪沙鼠基因组DNA可有效地筛选出长爪沙鼠微卫星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长爪沙鼠精子的形态和结构。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 长爪沙鼠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 ,全长为 ( 15 6 3 2± 6 61) μm ,头长为 ( 10 4 3± 2 12 ) μm ,颈、尾部长为 ( 14 5 89± 5 14 ) μm ,具典型的啮齿类动物的精子形态 ;长爪沙鼠精子的尾部轴丝是 9+ 2模式 ,轴丝外围有 9条大小、形态不一的外周致密纤维 ,外周致密纤维从主段到末端逐渐变细 ,并在主段的近末端处分 4批终止 ;主段的纤维鞘具有腹侧纵柱、背侧纵柱、内嵴等结构。在精子尾部的末段 ,外层仍保留有纤维鞘的结构 ,但无外周致密纤维 ,轴丝仍然为 9+ 2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用非特异性酸性α-乙酸萘酯酶(ANAE)法测定了30只健康的成龄长爪沙鼠循环血,其T淋巴细胞值为68.3±2.02,可初步作为长瓜沙鼠免疫功能指标,并提出ANAE反应物形态数量、大小等与细胞发育阶段关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长爪沙鼠体内的水分调节系统很特殊,使自己能排出浓缩的尿液,节省水分,适应沙漠严酷的环境。由于肾功能的特殊性,其抗旱能力非常强。方法采用HE染色及光学显微镜技术对长爪沙鼠的肾、输尿管和膀胱等泌尿系统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大鼠、小鼠相比长爪沙鼠的远端小管发达;肾髓质内层发达。结论本文的发现希望为丰富长爪沙鼠泌尿系统的组织学内容和作为实验动物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野生与人工驯养的长爪沙鼠群体遗传状况。方法采用12个微卫星引物,对银川与呼和浩特地区捕获的野生长爪沙鼠群体和首都医科大学人工驯养20余年的长爪沙鼠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个微卫星位点中有等位基因29个,3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167、2.2500、2.25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7505、1.7195、1.6968;有11个微卫星位点呈现多态,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91.67%、83.33%、83.33%,香隆指数分别为0.6239、0.5962、0.5591;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231、0.5051、0.4825,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008、0.3882、0.3655;银川和首医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033;呼和浩特和首医群体之间的距离最小,为0.0592。结论3个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个群体之间及与总体之间的遗传结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