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郭强 《河北水利》2004,(3):14-15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全国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年缺水量60多亿m^3;近50%的河段、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省是承受着人口、环境双重压力的极度资源性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03亿m^3,可利用量仅为170亿m^3,人均、亩均分别为311m^3和1208m^3,是全国平均值的1/7和1/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m^3缺水标准的1/3。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的河北水资源利用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北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203亿m^3,人均和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和1/9,属严重的资源型缺水份,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防洪安全缺乏保障;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水价偏低,管理体制不顺,法制不健全。确保全省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水资源量和质两方面的可工服务于全省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总体战略,且重点从节水、调水、防洪减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实现战略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聊城市当地水资源总量13.65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48m^3,亩均占有164m^3,均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属严重缺水区。客水资源受制于黄河、卫河、金堤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进节水灌溉 助推现代农业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人均水资源量380m^3,为全国人均的1/6,世界人均的1/24,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城市,特别是1997年以来,连续多年的干旱少雨,更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程度,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要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助力现代农业进程,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廊坊市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短缺的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04亿m^3。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5m^3.远低于河北省人均水平(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10m^3).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m^3).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之一.且廊坊目前是河北省惟一没有地表水库的城市.开采甚至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市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的主要用水水源。由于长期的超量过度开采。  相似文献   

6.
刘维佳 《中国水利》2006,(11):15-15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省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82m^3.为全国平均值的1/6,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m^3严重缺水界限:耕地面积433万hm^2,亩均水量190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葫芦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56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714.65 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20 m3。文章对葫芦岛地区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及农业节水灌溉等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并对在节水管理上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黄河口地区当地水资源总量为5.34亿m^3,人均占有量为316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7%,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68.1%。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91.47m^3,仅为全国亩均水资源量的10.87%,为全省亩均水资源量的60.40%。该地区每年90%以上的用水要依靠黄河供给,而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且经常出现断流。从1973~1997年实测的利津站的径流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2.9亿m^3,其中7~10月份径流量为173.0亿m^3,占全年总量的68.4%;11~2月份为57.6亿m^3,占全年总量的22.8%;  相似文献   

9.
1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形势 (1)水资源总量不足。拜泉县人均拥有水资源量831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29.8%,是黑龙江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36.2%。由于缺水,给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人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是东平县唯一可利用水源,人均水资源量为426.2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该县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东平县将城市节约用水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来抓。目前该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使秦王川及其周边地区宜开发的土地得到合理开发,满足兰州再发展的需要,考虑秦王川周边的水资源状况,对引入大秦工程实施节水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节水工程措施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提高渠系防渗建设标准,改变灌溉方式,开采补不,经分析计算,采取节水工程措施后,每年可节水12288万m^3,节余的水量除可新发展2.27万hm^2灌区外,并富余2159万m^3可量可供城市发展之用,分析结果表明,采取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城市水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该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趋势分析(情景1)和规划目标(情景2)两种情景模式,从生活、工业和生态三方面预测和分析三角洲城市需水量。结果表明:在情景1条件下,规划年2015年和2020年城市综合需水量将分别达7.43亿、9.57亿m3,分别为2009年的1.49和1.92倍;在情景2条件下,2015年和2020年城市综合需水量将分别达9.49亿、11.71亿m3,分别为2009年的1.91和2.35倍。建议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增强居民节水意识,推动节水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加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在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条件下,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率,实现城市水资源长期、有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短缺是影响昆明市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依据2001—2012年《昆明市水资源公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负载指数等方法分别对昆明市的水资源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匹配性、短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及云南省及全国平均水平,且内部差异明显,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极值比高达10.78,最少的地区为主城四区(299 m3/人);水资源量与GDP、人口匹配性较差,与耕地匹配性相对较好;昆明市水资源主要呈现出“南缺北丰”格局,且缺水地区数量不断增多,多数地区缺水等级逐渐加重。雨洪利用、多方面节水、跨区域调水、产业结构调整等是缓解昆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节水潜力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太湖流域近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用水指标,分析了太湖流域节水潜力:太湖流域用水量约为293.0亿m3,采取节水措施可节水87.5亿m3,其中农业灌溉可节水31亿m3,工业可节水37.5亿m3,生活可节水19亿m3。并从工程和非工程角度提出农业、工业、生活方面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调节水资源的区域性分布差异,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被视为是解决北京市缺水的根 本性措施。基于多年来和近年来北京市用水需求和可供水量实际数据, 对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研 究认为北京市水资源供需严重失衡, 每年需要过度开采 10 余亿 m 3 的地下水才能满足用水需要。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投入使用之后, 能够为北京市提供年均 10 亿 m 3 的供水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市的供水紧张局面, 并且对 北京市的供水水质、 供水保证率、 供水价格等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为实现北京市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提出了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中选取了同朔区各主要河流平原河段沿河若干地下水井1985-2000年观测资料.通过河底高程与相应地下水位的比较,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水资源评价中有关参数的合理选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家水库供水范围内城市、农村生活、生态和农业总用水量超出了水库坝址处河流的来水量,需要从“引大济湟”北干渠一期工程补水,实施调节后才能保证水库的供水量.根据上水磨沟流域水资源状况,就北干渠一期工程向杨家水库补水进行了水源论证.  相似文献   

18.
新疆水资源禀赋、开发利用现状及其长期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新疆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和新疆水资源公报2012—2016年等有关统计成果,总结了新疆水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规律,按照水资源流域分区、行政地市分区分析了各地水资源禀赋及其开发利用规律。研究表明:新疆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32亿m~3(1956—2000);2000年以后降水偏丰影响,2001—2017年间年均水资源量为931.9亿m~3,比多年平均多99.1亿m~3,年均偏多12%;2012—2016年供水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的590.14亿m~3,下降到2016年的565.39亿m~3。建议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合理确定生态环境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加快推进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等相关长期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同市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新型工业城市。通过大同市供水区域的地下水观测资料,分析论述了水源地分布及水质现状,指出地下水多年开采引起的水环境问题。从而提出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Previou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discharge at Datong. In the near future, the discharge of the Yangtze River during dry seasons will decrease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large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 including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hich will further exacerbate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estuary. In this paper, a nested 1D river network model and a 2D saltwater numerical model are used to associate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Yangtze Estuary with different values of discharge at Datong. It is concluded that 13 000 m3/s is the critical discharge at Datong for preventing saltwater intrusion and controlling the volume of water transferred by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iver discharge from Datong to Xuliujing an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all of the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 operation schemes are proposed for the Eastern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for different hydrological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