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地源热泵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供暖技术,本文旨在综合分析其对于节能环保以及居民技术经济方面产生的影响,强调热泵技术的适用性,鼓励将该设备作为取代冬季居民锅炉取暖的技术之一。以北京市居民住宅投资使用地源热泵为背景,与锅炉取暖进行对比,构建地源热泵全寿命周期内的节能减排、技术经济效益模型,通过实际算例进行计算,分析二者之间的节能减排差异效果,综合考虑用户的技术经济效果。采用敏感性分析法,确定影响居民住宅地源热泵全寿命周期环境和技术经济效果的敏感性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最后提出推广热泵的合理化措施,并就北京地区地源热泵的推广效果进行了预测,分析其对北京“十二五”节能环保规划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评价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从建筑设计、施工、围护结构、建筑设备、运行管理、使用舒适度等方面建立全寿命周期下公共建筑节能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该模型对厦门市不同建成年代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评估,同时综合考虑了因采取节能措施而产生的增量成本,运用价值工程进一步评价节能效率.结果表明:公共建筑节能效果具有明显的年代特征.该法可以作为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效果全寿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方法,为节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煤炭矿区在生产煤炭能源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能耗和排放,而降低煤炭产量必然会影响矿区的经济效益.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之间的矛盾,是煤炭矿区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通过分析煤炭生产各环节节能与减排要素、煤炭矿区节能减排系统的复杂结构和系统内部的动态反馈机制,建立了煤炭矿区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煤炭矿区不同的发展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矿区总投资、煤炭生产投资、环保投资、各种吨煤能耗量等因素在煤炭矿区节能减排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增加矿区总投资,优化煤炭生产投资与环保投资比例,降低吨煤能耗量来达到矿区经济与节能减排协调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重大复杂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本文提出了重大复杂工程全寿命周期评价的经济、社会、自然、科技、文化和人才六元价值目标体系,并对其产生机制以及与利益主体和全寿命周期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依据复杂系统理论,从作业系统层、系统层和包括外部环境的超系统层视角,构建了重大复杂工程全寿命周期多元价值目标评价的理论框架。依托该框架,以港珠澳大桥工程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本文研究丰富了重大复杂工程的评价理论,同时为重大工程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能源环境现状出发,基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及其演变规律,运用动态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演化理论,提出能源消耗演化目标和污染排放演化目标,建立节能减排下的离散动态演化模型,深入探讨节能减排策略和优化产业结构方法.模型对中国2000-2008年的数据进行拟合检验,得出中国三次产业经济产值、中国能源消耗量及污染排放量,并将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从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优化两个方面给予实证分析.基于建立的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对中国2015年的经济产值、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演化情景分析为中国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策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国实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路线.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公共交通将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方式.文章对2006-2015年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分析碳排放效率,并借助ML指数分析全要素生产率跨期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公交车的碳排放效率最高,但有明显下降趋势,提高运营效率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地铁虽有前期巨额资金投入压力,其碳排放效率仍波动上升,进一步扩大地铁运行规模有助于提升系统的碳排放效率;出租车的碳排放效率非常低,应推进更新换代进程,加大技术投入.文章可为北京相关部门制定交通发展规划、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诸多成果,环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居民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与最终受益者,居民环保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及其成果维护中也日益重要,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环保意识的影响因素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以新疆乌鲁木齐为例,定量分析了居民环保意识影响因素的程度及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乌鲁木齐市居民环保意识水平的首要因素是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其次依次为环保活动的举办、环保知识的了解、价格、消费、职业及收入.而年龄和性别则对居民环保意识暂无影响.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四点建议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第一,加大政府城市环境建设力度,提振公众对政府改善城市环境的信心;第二,提高举办环保活动的范围和频率,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第三,充分发挥传媒优势,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推广和环保教育工作;第四,推动公众自身发展层次的提升,对环保产品予以适当补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江苏能源系统碳排放演化及其相关控制.基于一类新型节能减排混沌系统,借助神经网络(ANN),利用江苏省统计数据,得到满足实际情况的江苏省节能减排系统的相关参数.对系统进行演化分析,得到一些与实际符合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全面开展节能减排比单纯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在控制碳排放、降低能源强度方面的效果更好.尽早全面开展节能减排,使得碳排放的峰值早些达到,实际系统越容易控制,越容易达到控制碳排放、降低能源强度的目标.对比分析了江苏省与全国节能减排情况,江苏省的能源强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利用数值仿真来展示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两阶段异质产品减排博弈模型,文章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最优的企业减排研发投资及研发补贴政策,并进一步讨论了最优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下政府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和经济效果。结论表明:政府应主动实施减排研发补贴政策,最优减排研发补贴受技术溢出率、产品差异程度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的影响。当减排研发效率较低时,随着技术溢出率增大,最优的减排研发补贴水平不断提高,当减排研发效率较高时,随着技术溢出率增大,最优的减排研发补贴水平不断下降;随着产品差异化程度提高,最优减排研发补贴水平不断提高;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加深将使得最优减排研发补贴水平下降。最优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下,政府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降低整个行业的污染排放、提高行业的利润和社会福利水平,从而能够取得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最后,结合相关结论,本文给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减排研发补贴政策设计的相关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中国各省份能源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处理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2012年中国28个省份的能源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各省份及区域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了相应分析.其中,利用因子分析法将废水、废气、固体污染物3种形态的环境污染整理为一个综合指标,视为非期望产出。研究结果表明,非期望产出的引入明显降低了中国区域的平均效率水平,而且中西部地区对环境污染变量的因素比东部地区较为敏感;不同省份的节能减排潜力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的节能减排潜力最大,其次是中部,东部的节能减排潜力最低.  相似文献   

11.
运用DEA-SBM模型测度了碳排放约束下1999年-2010年中国30省、市、区及四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利用变异系数及K-Means聚类分析考察了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异,最后对各省份及区域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被高估,绿色能源效率总体均值呈现U型趋势;绿色能源效率的区域格局按照由东向西递减.四大区域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均呈现收敛趋势;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处于高效区的省份全部为东部沿海省份;中效区的省份大多是中部省市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西部区域的各省份多数处于低效区;不同省份的节能减排的潜力差异较大,西部区域的节能减排潜力最高,其次为中部和东北部,东部的节能减排潜力最低.  相似文献   

1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处于发展的成长期,在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需要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深层次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模型分解为四个子系统,节能环保产业子系统、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子系统、政策调控子系统和技术发展子系统.从当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行政策状况、产业政策方案、财税政策方案和技术政策方案四个角度进行政策模拟仿真,发现调整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能环保产业发展进而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3):418-432
在中国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下,科学评价全要素能源效率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考虑了指标之间的不可分性,使用NUSBM模型和ML指数测算了中国30省份2005-2015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三阶段NUSBM-ML指数将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将采用SBM-ML指数测算的结果、Hybrid-ML指数测算的结果与本文测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年均增长23%,技术进步具有重要贡献,而技术效率下降是制约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内部主要原因。(2)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东-中-西"的格局,中部与东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3)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了4%,外部环境水平偏低制约着整体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比中部地区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水平的影响。(4)评价全要素能源效率时忽视指标之间的不可分性会高估评价结果。最后建议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改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内部方面以提高技术效率为主,而外部方面则要通过环保措施、调整结构、价格机制、吸引外资、强化研发等举措改善不利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DEA方法对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指标的各个DMU之间的相对效率评价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应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05-2007年间中国各地区钢铁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作出评价,并计算了此间中国各地区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然后利用Malmquist效率指数对钢铁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动进行动态分析;最后应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因素进行了多元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除了经济效益,国有企业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程度对污染排放存在一定的影响.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环境下,构建了一个两阶段混合所有制寡头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在实行减排补贴和征收环境税政策的条件下,分析了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程度对污染物排放、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行减排补贴政策下,污染排放物随着民营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少,在征收环境税政策下,污染物排放量随民营化程度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改进的传统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增加了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利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作为变量,首次引入部门背景作为重要变量,旨在研究公务人员的节能减排行为意图的影响因素。本文开发出山西省政府部门公务人员节能减排行为意图问卷,建立了山西省政府部门公务人员节能减排行为意图模型,发现了不同部门对公务人员节能减排行为意图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结果显示模型整体契合度良好,不同部门的政府部门公务人员在知识变量、价值变量、知觉行为控制变量、行为意图变量上有显著差异。在利社会行为、主观规范变量和态度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发改委公务人员主观规范较高,交通运输厅公务人员对未来展现节能减排行为的意愿与可能性较低。建设厅执行节能减排的后果有较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一次能源与电力负荷的逆向分布状态使得区域间负荷匹配与协调问题突出,同时加剧了风电、光伏等低碳电力的消纳难度.考虑到负荷中心电力供应的迫切需求和2030年节能减排目标等诸多因素,国家电网大力发展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本文结合混联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探讨混联电网在电力系统发电侧、输电侧、用电侧、储能侧的碳减排实现路径,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Grey Relation Analysis)模型就其建设里程与输电数量两项指标的碳减排效果进行综合评估,验证混联电网技术具有促进碳减排的作用.算例利用我国已投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定量验证了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内在潜力,为远期电网清洁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的中小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批量决策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多周期生产情况下需求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缺货成本、库存成本和期初库存等因素,以多生产周期的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生产批量决策模型,通过优化分析,得出其利润最大化下的最优生产批量,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讨论最优批量与多周期生产条件下的不确定需求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燃油税改革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皓  赖明勇 《经济数学》2009,26(3):53-59
建立了燃油税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设计金融海啸后的预测模拟场景,综合分析和评价燃油税的征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燃油税改革实现了“费改税”,但由于纳税群体的扩大,尽管产生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但不利于经济增长。相比其他产业,交通运输部门,特别是航空运输部门受损较小。长期而言,劳动密集型行业将受损有所减缓。但资本密集型行业将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当前,雾霾已成为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环境问题。本文基于生态补偿及生态索赔的视角,构建了京冀雾霾治理联盟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京冀雾霾治理联盟的稳定性,并得到最优策略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实行行政干预的情况下,由于成本因素及当地政府生态索赔措施的疲软,企业不会自主选择节能减排策略。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对于企业采取节能减排策略至关重要。当两地生态索赔的总值低于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本时,无益于企业采取节能减排策略,且生态补偿的额度过高会使得企业宁愿索赔不治污。只有两地生态索赔的总值高于企业节能减排成本,企业才会采取节能减排策略,并且实施节能减排策略不会被生态补偿的额度撼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