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延新简》是1972~1982年10年间在肩水金关、甲渠候官(破城子)、甲渠候官第四燧遗址及额济纳旗布肯托尼以北地区发掘出的汉代简牍汇编,总数约有2万余枚。其主要内容有政治、经济、军事、典章制度等,其中有关医药的简牍有近百枚。本文对医药简牍加以条贯分析,从中窥测祖国医学在汉代边塞队伍中的运用及汉代人们对疾病、医药的认识。1《居延新简》中的病症居延地处西北边塞,即额济纳河流域,属温带干燥性气候,冬季干冷,多狂风。气候的因素无疑增加了“伤寒”的患病,在近百枚医药简中,多次出现“伤寒”的记载,充分说明“伤寒”是…  相似文献   

2.
探讨《居延汉简》和《居延新简》医药简牍中部分内容与《伤寒论》产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外台秘要方》“伤寒”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台秘要方》系唐代医学家王焘撰著于公元752年,王焘,陕西郿县人,曾任弘文馆要职,长期从事弘文馆图书管理工作。期间,王氏不失时机地饱览了馆内珍藏的众多医药学典籍,进而得其要领,核其旨归,去其莞芜,取其精华,再条分缕析,归类编次,一部《外台秘要方》洋洋百余万言,达四十卷之多。所辑材料,上至先秦,下迄唐世,古今医技、方药,无不采摭,实为唐朝之前医药学之集大成。  相似文献   

4.
郁时威 《河南中医》1993,13(3):108-109
  相似文献   

5.
Zhu J 《中药材》2012,35(1):152-156
通过文献考证和解读,重新考证了早期记载秋石方的书籍和时间,发现:现存有据可考的最早记载秋石方的书籍是《良方》和《证类本草》,而不是《经验方;》沈括是秋石阴阳二炼法的最早记录者,但未被后世医家所重视;《本草纲目》中的阳炼法并非直接源于《良方》或《苏沈良方;》《证类本草》中的炼人中白方就是秋石方,而不是其他方子,该方不直接以炼秋石方为名的原因与秋石作为一种药物独立列于本草书籍的历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古籍(山海经》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疾病的名称,由于其本身并非医学专著,其多数记载均未指及疾病的症状,只是孤立的病名,因此其确切含义难以明了。由于缺乏相关的医学文献作为旁证,郭噗等人的注释仅以训信学为依据,难免出现不准确之处。近年来,随着新的医学文献出土,为考证其中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即试图利用张家山汉简《脉书》的相关内容,结合训话学手段,对灿海经冲的几个病名重新加以考证。一、$(山海经·西山经·松果山》:“有鸟焉,其鸣曰蚂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曝”。郭噗注:“曝,谓皮皱…  相似文献   

7.
青龙、白虎、朱雀及玄武上应天象,张仲景将其创造性地用于命名汤方治疗伤寒类疾病,创立了四象方阵并被后人沿用至今。青龙、白虎及玄武汤在《伤寒论》中均有明确记载,而有关朱雀汤的存在与否及具体何方,学术界主要持5种观点:一是朱雀汤本就不存在或已散逸;二是朱雀汤为群方说;三是朱雀汤为十枣汤;四是朱雀汤为黄连阿胶汤;五是朱雀汤为四逆汤类,并一一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古书还将“遗屎”写作“遗矢”,也是出于两字读音相同c“遗矢无度”,指大便泄泻不能控制2“三遗矢”,指三次解大便。古书不写“屎”而写作“矢”,不写“尿”而写作“溺”,实际是为了避免文字的移世而求其雅洁,用上了替代字。这都属于同音假借。“矢”与“屎”@李鼎  相似文献   

9.
居延新简中有一些与医药相关的零星资料。在这些医药资料中,疾病信息较丰富,主要包括疾病名称与症状、就医诊断、疾病愈后、病亡情况、法医鉴定等内容;医方信息较少,仅为少量药物的药方剂型、药名与分量、煎熬饮服方法等。根据这些医药信息并联系其他相关的出土医药文献,可以窥测当地当时的疾病、医药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武威汉代医简》中“东海白水侯方”的文献进行研究,以探求其发源流转,发现其可能源自两汉“献方”活动,后由于疗效明确,一直流转后世;隋之前医著《素女方》中治疗“七伤”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石韦丸”方,《千金翼方》中的“周白水候散”都是由其加减化裁而来,主治范围也有变化,说明了古老方剂的临床魅力。  相似文献   

11.
在学术界对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谷汁"一词的理解基础上,查找相关文献仔细辨析"穀(谷)"与"榖"字形和字义。"穀(谷)"字统指时表示"谷物"之义,具体义是指"粟",而"榖"则是"楮树"义。同时对《五十二病方》中的"加"字即该医方的病名也进行了论证,认为"加"字是"痂"的通假字,表示"疥癣"义,最后论证了《五十二病方》中"谷汁"不是"楮树汁"而应释为"粟汁"。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证,笔者认为《草木便方》之金线草为旋花科植物菟丝Cuscutachinensis或大菟丝C.japonica的全草。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初至70年代于我国西北边陲一居延地区出土了3万余枚汉代简牍,这些简牍是西汉中至东汉中时期汉王朝屯戍居延边塞军队的文书档案,它们全部出自于当时汉代人的手笔,具有准确的时代内容和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记有疾病和医药的简牍近百枚。其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多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尤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些疾病的认识水平。透过这些内容我们再看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就可知道《伤寒论》的产生是有其临床基础的。下面就有关的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素问·灵兰秘典》:“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段经文指出了膀胱是体内津液贮藏之腑,它能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将多余的津液排出体外而谓尿。对于“气化”作用,世人多徒执于肾,认为是肾的气化作用决定着膀胱的贮、排功能。此说不无道理,但从整体观念看,笔者认为欠妥。  相似文献   

15.
《素问·灵兰秘典论》所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指出膀胱是贮藏津液之腑,通过“气化”作用能将多余的津液排出体外。对这一“气化”作用,世人多徒执于肾,认为肾之气化作用决定膀胱的贮排功能。笔者认为此说不无道理,但从整体观念着眼则欠妥。水液在人体的生成、输布、贮排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依靠胃之受纳、脾之转输、肺之宣肃、三焦之通调、膀胱之贮排等共同协调以完成。在这复杂的生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214条“转矢气”是判定肠中燥屎及用承气汤攻下的依据之一。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解词说:“转气,即转矢气,俗称放屁。”此说不为无据,古今注释,多如斯言,但细研原文,则觉欠妥,有重新商讨的必要。矢气即放屁,为医所共晓,然转矢气却另有新义  相似文献   

17.
“儒医”考     
儒医,所谓援儒习医者也。然此雅称始于何时呢?《辞海》、《辞源》均引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甲志·卷二》“有蕲人谢与权,世为儒医”一语为据,认为其称源于南宋。经考,笔者以为斯说欠妥。《宋会要辑稿》载曰:“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臣僚言:‘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甚大惠也。”显而易见,早在北宋政和年间,儒医之命名就很明确了。  相似文献   

18.
“相火”考     
分析整理了《黄帝内经》以及后世医家对“相火”的论述,认为“相火”最早只是运气学说中六气的概念,明清以后才把“相火”看作是人体之正气,是推动人体生命力的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后世对“相火”概念的演绎和发挥明显体现了传统中医重视阳气、以阳气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四妙勇安汤源出今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福江 《陕西中医》1992,13(3):136-136
<正> 四妙勇安汤由金银花,元参、当归、甘草四味药组成,其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临床主要治疗毒热壅盛所致的疮疽痈疡之证,近代则多用于热毒型脱疽,效果堪称良佳。现中医高校统编教材《方剂学》(五版)等书均将此方列为痈疡剂的重点方剂,以之作为阳症脱疽的代表方付诸教学传授和临床使用。对于本方方剂所出,现今医籍及许多辞典类工具书均相认为其乃出自《验方新编》一书。但亦有方书认为此说尚不足以成为最终定论,如全国高校五版教材《方剂学》即在介绍此方时于方解后着重指出:“本方在  相似文献   

20.
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从石刻医方铭文释读、校释,历代书目著录、医方来源、传方者生平事迹、医方异名及流传、医方药物与功效等方面对广西桂林南溪山刘仙岩摩崖石刻“养气汤方”作全面新考释。揭示了“养气汤方”一千多年以来的流传途径,传抄过程中形成的诸多异名。该方的功效主要是行气降气,燥湿辟秽,活血止痛。可“辟岚瘴之气”,防病养生,也可治疗气滞痞满、气逆疼痛等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