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表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是断裂、褶皱和岩浆侵位等构造活动在地貌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痕迹,因此对判别及综合分析构造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机交互式的方法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信息,能够更客观全面地了解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总体和个体的几何形态,从而指示区域内构造活动特征。以西藏察隅吉太曲流域为例,根据Google Earth影像,Landsat 8/OLI影像,ASTER GDEM及高分辨率DEM的衍生数据在研究区内提取了具有聚类特征的3组线性构造以及大量环形构造。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区整体处在北西走向的右行走滑剪切带中,且吉太曲流向转向南西的构造仍处在相对活跃的阶段,可能会是工程地质不稳定区及地质灾害易发区。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复杂场景中对下垫面做遥感分类,通常要求分类特征空间具有相应的复杂度。增加特征空间维数(即增加描述符的数量),并保持各特征维之间的独立性,是满足这种复杂度的主要方法。为此,提出了3种增加特征空间复杂度的方法。它们对现有基础描述符做扩展,并保证扩展者与原描述符彼此独立,这3种方法是:(1)邻域标准差权值。即对某基础描述符,以若干指定尺度邻域的灰度标准差作为中心像素权重,构成多尺度层;然后将这些尺度层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构成描述符扩展。它提取并组合不同尺度层信息,改善了描述符的表征能力;(2)多尺度纹元组合。以若干尺度的结构元素提取不同尺寸的亮、暗细节,以表征不同尺度的纹元,并以不同尺度的细节密度构成多尺度层;然后将这些尺度层单独使用,形成对基础细节密度描述符的扩展。它表征了不同地物在不同尺度层中的粗糙度;(3)多态密度维。在由若干基础描述符构成的特征空间里,以邻域元素的多特征相似性为测度,构成密度维,通过改变基础描述符的组合,形成多态密度维,实现对单一密度维的扩展,从而综合了多描述符的信息。精度验证表明:在不增加基础描述符数量的情况下,依靠这3种扩展增加特征空间维数,全局精度平均提高7.86%,同时计算复杂度无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由于建筑物的材质不同、高楼阴影等使居民地的自动提取成为遥感技术的一个难点, 而且, 在干旱、半干旱区, 泥质房顶的居民地与泥质荒漠有异物同谱现象使居民地信息提取更加困难。准确了解防护林草的变化信息对维护沙漠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行, 保护绿洲都有重要的意义, 而防护林草与荒漠草原因为有相同的荒漠植被类型而波谱相似, 所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 覆盖的遥感影像分类, 普遍受到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的影响和制约, 使传统基于光谱特征的分类方法精度低。仔细分析了研究区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和同物异谱与异物同谱现象, 并结合实地考察建立了分类体系。基于知识对监督分类的结果做后处理, 准确地提取了居民地和防护林草类型, 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估。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基于光谱特征的分类方法相比, 基于多特征的遥感影像分类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量城市涌现出新型城市区,城市热环境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为重点分析城市化过程中新旧城区热环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选择四川省成都市为典型研究区,基于该区域2014年8月13日夏季Landsat 8卫星数据,分别获取地表温度、城市建筑用地和植被覆盖等关键地表参数信息,进而开展成都市新城区与旧城区的热环境差异及其内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旧城区地表温度高于新城区,旧城区的地表温度呈现中部区域及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的分布趋势,新城区中部偏西、北地区少部分区域存在高温区域,南部偏东区域地表温度略低,其余地区的地表温度分布相对均匀,并呈现出形状比较规则的低温度斑块;(2)旧城区比新城区的城市热岛比例指数更大,通过新旧城区的热场剖面分析得出旧城区到新城区的地表温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这都表明旧城区的城市热环境效应强于新城区;(3)建筑用地密度高,城市植被覆盖少的地区易于形成热岛效应,而合理的城市景观规划布局则有利于改善城市热环境。上述新旧城区热环境效应对比研究表明,成都市新城区的城市规划布局表明其对改善新城区热环境具有积极作用,能为今后新城区的城市规划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由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问题引发的交通、环境、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其空间布局成为城市空间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乌鲁木齐市六类公共服务设施的POI数据,运用Arc GIS中自然断点法、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法,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1)区域分...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程度的研究多停留于单一环境影响因子,且缺少定量化研究。引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空间概念,探讨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以福州市马尾为研究区,选取Landsat-8OLI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决策树分类法解译土地利用类型,建立缓冲区并辅以区域统计与空间自相关的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程度与林地、耕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综合指数处于0~400之间,区内土地利用程度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且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区域都集中在河流沿岸;(2)研究区内建设用地与林地对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影响最大;(3)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平均数值分别在林地、水域的200m处达到最大,应设立缓冲带避免用地的破坏;(4)耕地的土地利用程度热点区域与林地的冷点区域较为分散;(5)水域周围400~500m与600~800m、耕地周围500~600m、未利用地周围200~800m处综合指数数值减小速率相对较高且为土地利用程度的"冷点"区域,对此距离应重点监控。该研究可以为科学管理土地提供有效的依据,为城市规划提供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7.
MODIS土地覆盖数据产品精度分析——以黄河源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ODIS土地覆盖数据产品覆盖广、时间分辨率高,是区域土地覆盖变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源。本文以中国土地资源分类系统为依据,重新归类黄河源区MODIS土地覆盖数据。利用2000年和2006年黄河源区Land-sat解译数据为参考数据,对相应的MODIS土地覆盖数据,从数量精度和形状一致性两个方面进行精度分析和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形状上,加入权重的总体形状一致性皆在69%以上,其中主要地类草地的一致性达到88%以上;在数量上,加入权重的总体面积相对误差在26%以内,误差主要产生在未利用土地等地类。MODIS土地覆盖数据产品在大尺度的土地覆盖监测中仍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源信息耦合的GDP空间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统计数据对G D P空间分布信息表达存在的局限性,耦合G D P统计数据、城市兴趣点数据、夜间灯光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提出了一种G D P空间化方法.以北京市为实验区,首先,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与GDP的关系,实现了第一产业GDP的100 m网格空间化;其次,通过计算兴趣点密度分布情况,并耦合夜间灯光指数以及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目前常用的建筑容积率估算方法基础上,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大范围建筑容积率估算的方法——阴影面积法。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详细阐述了阴影面积法在图像处理软件及GIS技术支撑下的实施方案。对估算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估算精度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阴影面积法对大都市区的建筑容积率估算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基本能够满足中尺度大都市空间建设动态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煤炭能源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的露天开采相较于井工开采对周边环境影响更加深远。平朔矿区是我国早期开发的露天矿区,主要采用边修复边开采的露天开采模式,导致矿区内部土地利用变化较快,亟需高效、准确提取各类地物类型及监测其生态恢复情况。以多期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基础,通过多尺度分割和机器学习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了研究区2013~2020年的土地利用信息,并进一步分析了平朔露天矿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3~2020年,矿区逐年向东迁移,矿区面积减少7.84 km2,农田面积减少36.08 km2,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64.77 km2,水体、排土场、矿区面积减少低于10 km2。研究区内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绿色矿山建设效果显著。结合平朔煤矿绿色发展政策,本研究将为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成区地表热通量的遥感研究——以泉州市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并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利用泉州市1989年、1996年Landsat TM以及2003年Terra ASTER遥感卫星影像来反演地表温度、地表反照率和植被指数等重要参数,然后结合当地的气象数据来进一步反演泉州市区的显热和潜热通量,分析了它们这些年发生的变化。研究表明泉州市区显热通量的高值分布区与城市建成区的分布范围基本吻合,并且在这些年中的分布面积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2.
针对POI(兴趣点)、夜光遥感和微博签到数据的空间耦合关系与联合应用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缺乏的现状,选取2016年的以上3种数据对北京市空间分布进行耦合研究。通过核密度分析与叠加分析对3种数据进行网格化,之后利用双因素制图法对3种数据两两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可视化,得到3组数据空间耦合相同及相异区域,并进一步比较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联系。研究表明,3种数据在北京市的空间分布高度一致,都呈现出空间高耦合状态;夜光亮度和POI在机场、景区等大范围同质化区域存在一些耦合相异区;夜光亮度和微博签到在有工厂或夜间行车等情况的区域也有耦合相异的情况,其分布与老龄化比重分布有相似性;POI高于微博签到的地区正是表现出北京城市化高度完善的区域已经出现了基础建设POI供大于求的情况。本研究表明将3种数据结合分析,可以有效地体现城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程度的研究多停留于单一环境影响因子,且缺少定量化研究。引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空间概念,探讨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以福州市马尾为研究区,选取Landsat-8 OLI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决策树分类法解译土地利用类型,建立缓冲区并辅以区域统计与空间自相关的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程度与林地、耕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综合指数处于0~400之间,区内土地利用程度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且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区域都集中在河流沿岸;(2)研究区内建设用地与林地对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影响最大;(3)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平均数值分别在林地、水域的200 m处达到最大,应设立缓 冲带避免用地的破坏;(4)耕地的土地利用程度热点区域与林地的冷点区域较为分散;(5)水域周围400~500 m与600~800 m、耕地周围500~600 m、未利用地周围200~800 m处综合指数数值减小速率相对较高且为土地利用程度的“冷点”区域,对此距离应重点监控。该研究可以为科学管理土地提供有效的依据,为城市规划提供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移动学习、无感学习和伴随式学习等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为例,阐述了数字阅读学习空间对于培养网络运维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一学期平行班开展教学的实践应用,探讨了数字阅读学习空间的构建要素和实践应用情况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内容的英语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指的是将语言教学建立在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教学之上。建筑英语口语,让学生在学建筑的同时强化英语,学语言的同时了解建筑。教学专业性强,内容丰富。从而能为学生提供贴近需求的、专业性明显的教学内容,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每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6.
湿地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传统的湿地管理和决策方法面临挑战。要提高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水平,不仅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更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高效实用的扎龙湿地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将湿地管理和决策过程实时化和科学化,以加强对湿地的监控和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扎龙湿地为研究对象,以RS、GIS、GPS和Web技术为技术支撑,开展湿地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为扎龙湿地的保护提供及时、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并为其它湿地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以皇家加勒比邮轮为例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解析邮轮基本的重量吨位与空间比率的相关关系,得出邮轮在大型化的同时其内部空间特征趋势。皇家加勒比邮轮旗下建造的邮轮在重量吨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安排载客量让游客拥有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未来邮轮建造可以以此为重要的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遥感作为提取土地覆盖类型的主要手段对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和制定国家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利用影像的光谱、形状和纹理信息,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够比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提供更高精度的数据。基于高分一号卫星数据提出一种自动计算最优尺度的方法,基于多尺度分割和3种监督型机器学习算法对研究区典型地物类型(农田、裸地、居民区和道路)进行面向对象分类,并用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分析了分类精度与训练样本占总样本比例的关系。研究表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训练样本占总样本比例较小的情况下就可以取得较高的分类精度,总体精度高于94%。总体来看,支持向量的分类精度比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的分类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软件》2019,(2):111-115
为了了解普兰店市景观类型变化与地形分布的关系,本文利用2000和2010年Landsat5TM遥感影像,在ENVI5.3软件的支持下,获取普兰店土地利用类型,并基于DEM数据获取高程、坡度、坡向,将土地利用数据与三者相叠加分析,研究发现:(1)2000~2010年普兰店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具有主明显的坡向型特征,集中在半阴坡、阴坡、半阳坡上。(2)2000~2010年普兰店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随着坡度增加而减少。(3)2000~2010年普兰店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主要集中在0~200m高程级别上。该研究结果可为普兰店市土地利用规划部们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绿洲规模扩张超过阈限, 将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是决定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子, 确定水量与适度绿洲面积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以典型农业型绿洲- 酒泉绿洲为例, 以研究区1986 年Landsat TM 和2000 年ETM + 数据为基础遥感数据源, 结合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计算了该区基于生态需水的适度绿洲规模。结果表明, 1986 年实际绿洲面积小于适宜绿洲面积, 绿洲还有扩张的潜力; 但实际耕地面积已经大于适宜耕地面积; 2000 年, 实际绿洲面积和实际耕地面积均超出了其适宜规模。1986 年和2000 年绿洲规模安全系数均为负值, 而且2000 年绿洲规模不安全性增大。在现状水资源水平下, 绿洲内水量不能满足绿洲的生态需求, 应协调绿洲生态用水和建设用水的关系, 适当退耕还林还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