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和常规方法在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诊断中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21例剖宫产产妇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得到证实,研究中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经手术证实7例孕囊型(33.33%)、8例包块型(38.10%)、6例宫腔下段孕囊型(28.57%);经过超声诊断7例孕囊型、7例包块型、6例宫腔下段孕囊型,确诊率达到95.24%(P0.05)。结论:术后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显示患者子宫瘢痕妊娠位置、内部回声以及血供等情况,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剖宫产瘢痕处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75例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发现,3例混合包块型误诊为不全流产,检出率96.00%。其中妊娠囊型72例,混合包块型3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剖宫产瘢痕处妊娠诊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提高其检出率,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经阴道超声检查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针对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观察,并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重点观察其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观察包块或孕囊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血流情况。结果:在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中通过阴道超声诊断的有19例(确诊率为95.0%),其中有14例为单纯孕囊型,4例为宫腔型,1例为不均质包块型。1例被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误诊率5%)。结论:研究表明,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确诊率较高,并且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剖宫产后在超声检查时关于图像分析及诊断方面出现的问题。方法:选取我科近两年进行超声检查的剖宫产后妇女1026例,分别进行正常健康检查、卵泡监测、异位妊娠诊断、宫内早中晚期孕情检查等,就其检查目的及检查中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结果:剖宫产后约有30%的妇女子宫位置有不同程度的异位,这给后期的超声图像显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时,又需谨慎查找孕囊着床位置,胎盘附着部位,后期还要结合彩色多普勒观察原剖腹切口处血流情况判断胎盘是否有植入,剖腹产还因其创伤性而导致腹腔脏器损伤。结论:剖宫产会造成后期超声图像显示不好,不利于超声图像分析及诊断。再次妊娠时又需排查是否为瘢痕妊娠,增加了超声大夫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超检查联合经阴道彩超检查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3月-2021年04月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1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经腹部彩超检查、经阴道彩超检查、经腹部彩超检查联合经阴道彩超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阳性检出率及不同诊断方法对CSP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112例患者中,58例包块型CSP,占51.79%;54例孕囊型CSP,占48.21%,阳性检出率100%。经阴道、经腹部彩超诊断,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00%、81.25%,均低于彩超联合检查的94.64%(P0.05)。彩超联合检查对包块型CSP的特异性、灵敏度、阴/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07%、90.23%、91.49%/97.28%、91.28%;孕囊型CSP分别为97.48%、96.42%、95.31%/98.23%、98.15%,均分别高于经阴道、经腹部彩超的包块型及孕囊型CSP诊断数值。结论:经腹部彩超检查联合经阴道彩超检查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中,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实时、有效地明确病灶特征,可为患者的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可靠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云 《影像技术》2015,(2):47-48,22
目的:探讨B超检查子宫疤痕妊娠的典型的超声声像图。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10-2014.04确定子宫疤痕妊娠患者300余例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结果:子宫疤痕妊娠患者300余例均有剖腹产史,B超诊断符合率较高,声像图主要表现妊娠囊型、妊娠囊部分位于宫腔型、不均质回声包块型。结论:对于既往有剖腹产史合并有妊娠出血时应高度警觉,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比较经腹部彩超与经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根据超声检查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经腹彩超检查,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实验组对胚芽、盆腔积液、附件包块、卵黄囊、假孕囊的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诊断所需时间平均为(4.68±1.05)min,短于对照组(9.43±1.75)min。结论:与经腹彩超相比,应用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更理想,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准确性高,诊断时间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所收治的45例确诊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搜集其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结果 ,使之与临床病理诊断和手术诊断的最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在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准确率情况。结果:经腹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人数为32人,准确率为71.1%;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人数为95.6%,病理分析结合手术证实的准确率为100%;经腹超声诊断与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析结合手术证实和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方法中,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的效果明显优于经腹超声诊断,但诊断的准确率并非百分之百,存在一定漏诊的可能,所以在最终诊断时,要结合经阴道三维彩超诊断结果和病理分析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最终诊断。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进祝  冯亮  朱晓红 《声学技术》2005,24(4):233-236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对病理证实的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20例甲状腺腺瘤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以圆形或类圆形实性低回声为主,部分可见钙化,多数结节边界不清、无包膜,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48.5%(16/33)。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超声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70.3%(26/37)。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有其特征性,其中边界不清、无包膜、低回声及微小钙化是诊断要点,超声检查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33例,对其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84.8%、漏诊率为9.1%、误诊率为6.1%。诊断正确的28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中,18例是典型孕囊型、10例是不均质包块型。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取得了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1981年以来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之肝细粒棘球蚴病(肝包虫病)共156例的超声图像资料,根据其超声图像表现,可分为囊性型、混合型和实质型三种。 囊性型中包括含有子囊和不含子囊二种,它们在超声图像中均表现为圆或卵圆形的囊性肿物。一部分不含子囊的包虫囊肿内可见颗粒状回声和不规则带状回声,这是由包虫砂及破裂的内囊所形成的改变。含子囊的包虫囊肿可在囊内见到圆或不规则圆形的环状回声,宛如“囊中之囊”。其数量、大小和形状可有所不同。 混合型是含有子囊的包虫囊肿合并细菌感染后的一种图像表现。脓性囊液稀薄时子囊呈不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与经腹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94.55%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6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5455,P0.01)。结论:对比研究认为经阴道超声扫描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高于经腹超声,其优势更加明显,但在临床上还有必要结合其他诊断措施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慢性泪囊炎的7.5MHz实时超声显象特点,通过对45例患者49只眼手术前后超声显象的对比分析。正常泪囊大小为2.5~3.0mm(长)×1.0~1.2mm(宽)的棱形无回声暗区,伴少许点状低回声。慢性泪囊炎的泪囊可明显扩大数倍,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反射增强,囊腔内充满点状回声。作者提出了慢性泪囊炎的超声诊断标准:(1)有明显溢泪史,或伴有晨起溢脓性分泌物者;(2)超声检查于泪囊区域可探及卵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暗区,其内径>2.5mm±囊壁不光滑或增厚;(3)必要时可在超声监视下经泪道注水证实液区与泪道相通。作者认为实时超声检查不仅为慢性泪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宫角部妊娠以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为子宫宫角部异位妊娠,20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检出孕囊型30例,14例位于子宫宫角部,16例位于输卵管间质部。两组患者中子宫内膜相连比例,肌层厚度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子宫角部妊娠以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进行准确鉴别诊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毛建丽 《影像技术》2013,25(2):8-8,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至腹壁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处肿块来我院就诊并手术及病理诊断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8例患者包块均为剖宫产术后腹壁疤痕处内。其中4例位于腹壁皮下脂肪层内,2例位于脂肪层与腹直肌之间,2例位于腹直肌内,二维超声表现:呈不规则,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不均的低回声,包块后方回声稍衰减,CDFI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可见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的动脉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子宫内膜异位至腹壁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对可疑病例进行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卵巢肿瘤的诊断经验,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的180例卵巢肿瘤患者对其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0例患者,良性肿瘤162例,占90.0%,恶性肿瘤18例,占10.0%,良性肿瘤图像表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肿块内回声规则,阻力指数(RI)为(0.67±0.13)大于0.4,搏动指数(PI)均大于1.0,最大血流速度(PSV)均小于15cm/s。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肿瘤边缘不整,欠清晰,结构紊乱,隔增厚不整齐,多呈乳头状突起,边界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阻力指数(RI)为(0.38±0.02),均小于0.4,搏动指数(PI)小于1.0,最大血流速度(PSV)均大于15cm/s。结论:超声是诊断卵巢肿瘤具有无痛、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鲁雪莹 《影像技术》2012,24(3):16-17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阴道超声图像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综合患者宫内、宫外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输卵管妊娠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98%。结论;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丹  魏若耆 《声学技术》1991,(3):101-102
本文对50例超声诊断为宫外孕患者的声像图与临床所见作了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超声诊断正确率86%(43/50);误诊率8%(4/50),其中以黄体破裂最为多见。43例宫外孕中,破裂型28例,流产型13例,陈腐型2例。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占93(40/47)本文认为宫外孕超声检查应包括子宫、附件及子宫直肠窝三个区域。对声像图形及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超声诊断应密切结合病史、体征、尿妊娠试验等综合判断,方可提高其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李晔 《影像技术》2014,(2):19-20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妊娠的诊断重要性。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本院检查,超声诊断为剖宫产切口妊娠的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切口妊娠46例,误诊5例,余41例均经病理确诊。结论:阴道超声检查能够较为直观的显示妊娠位置,能够提供较为精准的定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超声检查应用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分析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实验研究的资料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入且怀疑存在子宫内膜癌的73例患者,对73例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统计73例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分期情况和其病理分期符合总计率高达82.50%,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灵敏性、诊断特异性、诊断准确性依次是75.00%、100.00%、82.19%。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采用超声检查展示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