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短时交通流数据的非线性和随机性特点,为提高它的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该文从模型构建和算法两方面提出一种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和遗传粒子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GPSOWNN)相结合的预测模型和算法。在模型构建方面,将ARIMA模型预测值和灰色关联系数大于0.6的相关性强的前3个时刻的历史数据作为小波神经网络(WNN)的输入,在兼顾历史数据的平稳和非平稳的情况下,进行了模型结构简化。在算法方面,通过遗传粒子群算法对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初始值进行最优选取,可使其结果在不易陷入局部最优的条件下加快网络训练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测精度方面,该方法的模型明显优于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和遗传粒子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在收敛速度方面,用遗传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明显优于仅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2.
张新明  王霞  康强  程金凤 《电子学报》2018,46(10):2430-2442
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GWO)和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ABC)是两种流行且高效的群智能优化算法.GWO具有局部搜索能力强等优势,但存在全局搜索能力弱等缺陷;而ABC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等优点,但存在收敛速度慢等不足.为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提出了一种GWO与ABC的混合算法(Hybrid GWO with ABC,HGWOA).首先,使用静态贪心算法替代ABC雇佣蜂阶段中的动态贪心算法来强化探索能力,同时为弥补其收敛速度降低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搜索蜜源方式;然后,去掉影响收敛速度的侦查蜂阶段,在雇佣蜂阶段再添加反向学习策略,以避免搜索陷入局部最优;最后,为了平衡以上雇佣蜂阶段的探索能力,在观察蜂阶段,自适应融合GWO,以便增强开采能力和提高优化效率.大量的函数优化和聚类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与state-of-the-art方法相比,HGWOA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及更强的普适性,且能更好地解决聚类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性改善初始个体的质量和引入高斯变异,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将改进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并把它应用到语音情感识别系统中.依据情感的维度空间模型.分别提取了情感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质特征,研究了谐波噪声比特征随情感类别的变化特性.利用本文所提的蛙跳算法(SFLA)训练随机产生的初始数据,优化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能快速地实现网络的收敛.在实验中比较了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与改进SFLA神经网络分别用于语音情感以别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改进SFLA的神经网络的平均识别率高于BP神经网络9.2个百分点,高于RBF神经网络7.9个百分点.因此本文所提的蛙跳神经网络用于语音情感识别能获得明显的识别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2019,(6):18-21
近年,深度学习的发展使得手势识别卷积神经网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现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方法仍存在收敛速度慢、识别率低等问题,因此手势识别很难取得较好成果。通过对CNN训练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反馈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Adaptively Enhanced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AE-CNN)的识别算法。结果表明,文中算法不仅实现了分类特征的自适应增强,同时也提高了收敛速度和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原理对与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进行了识别.通过分析网络结构,提出了优化网络初始参数的方法,加快了小波网络的收敛速度;采用分组器与阵列搜索算法相结合,减少了识别时的搜索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系统能大大提高识别人数和识别速度,在43人的语音识别中,识别率达到97.67%.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用新型的进化学习算法训练的小波神经网络(WNN).这种新型的进化学习算法是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和共轭下降法(CG)提出的.以往,将粒子群算法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一般是可行的.因为粒子群算法相比于其他的优化算法,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和快速的收敛速度,然而,由于粒子的搜索坍塌速度过快而导致粒子停滞这种潜在的危险.粒子的持续停滞使搜索结果很难达到全局最优,甚至会陷入局部最优.为了克服粒子群算法缺点提出了改进的混合算法.通过对KDD 99数据集的实验表明,利用新型混合算法训练的小波神经网络对于异常检测具有很高的异常检测率并且又较低的误判率.可见,该方法对于网络异常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精确预测网络安全态势,对分析网络安全态势和趋势、调整安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复杂网络系统规模变化,建立了层次化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在分析小波神经网络(WNN)基本原理及优缺点的基础上,将具有寻优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自适应局部增强微分进化算法(ADMPDE)与WNN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ADMPDE-WNN的态势预测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ADMPDE-WNN算法大大减小了训练误差和预测误差,提高了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精度。基于ADMPDE-WNN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电子技术》2019,(14):152-156
语音识别作为人工智能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针对传统语音识别方法不能很好地实现并识别复杂多变、非特定人语音的问题,文中提出利用在时间序列上关联性较强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建立语音识别模型。考虑到语音信号丰富的时频信息表达,在特征提取环节进行改进,利用具有较好时频分辨率的小波变换(WT)取代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作为该模型的输入;然后,采用随时间展开的反向传播算法(BPTT)进行特征学习与训练。在实验测试中,首先,对比分析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对识别效果的影响;其次,通过与传统的HMM模型及BP神经网络的识别率做对比,验证RNN神经网络可提高语音识别准确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技术》2019,(23):26-30
为提高数字调制方式的识别速度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免疫算法(IA)的反向后传(BP)神经网络数字调制方式识别算法。首先对信号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提取,其次利用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免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重及阈值,最后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训练BP网络。文中不仅给出了详细的算法分析,同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收敛速度明显优于传统的BP算法和遗传算法,在信噪比大于-2 dB时,所提方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也优于传统的BP算法和遗传算法。所提免疫优化算法在训练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时可有效地避免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且算法收敛速度快,具有精确的全局寻优性能,进而提高了数字调制方式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人脑的功能,是说话人识别中的一种主要技术,但它通常难以确定隐层单元的数目,收敛速度慢,易于收敛到极小点。该文研究了一种用于说话人识别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网络结构和学习算法。采用Mel频率倒谱系数作为与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识别的特征参数,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5个人的说话人识别实验,得到99.5%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小波网络和传统的BP网络相比,训练速度和识别率都有了较大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各类无线电业务的兴起和发展使得频谱资源处于拥挤的状态,然而当前的静态频谱分配机制导致频谱资源存在着部分频段紧缺和频谱利用不平衡的矛盾。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技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动态频谱分配技术在利用闲置频谱资源上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频谱分配的图论着色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蜂群算法。基本人工蜂群算法存在搜索精度不高和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本文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引入了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搜索策略和高斯变异的侦察策略,并且对选择策略进行改进,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将改进的蜂群算法应用于频谱分配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可以得到更好的系统收益,加快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2.
The network traffic prediction of a smart substation is key in strengthening its system security protectio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its traffic predict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improved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IGSA), then introduce the IGSA into a wavelet neural network (WNN), iteratively optimize the initial connection weighting, scalability factor, and shift factor, and establish a smart substation network traffic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IGSA‐WN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GSA‐WNN‐based prediction model further improves the convergence velocity and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solves the deficiency issues of the original WNN, such as slow convergence velocity and ease of falling into a locally optimal solution; thus, it is a better smart substation network traffic predic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3.
针对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BP神经网络改进算法.与标准BP算法比较,该系统通过结合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速率形成新的BP改进算法.附加动量法虽然可以使BP算法避免陷入局部极小,但是对初始值的选取比较敏感,而且选取合适的学习速率比较困难.而自适应学...  相似文献   

14.
由于神经网络训练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而最优解对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算法性能影响大,因此为提高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算法性能,采用蜂群算法交叉训练神经网络,加快训练收敛速度,降低均方误差。采用信号的能量、循环功率谱作为特征参数,提出了蜂群优化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迭代次数下,相比能量法、循环平稳特征法、无蜂群算法交叉训练神经网络或RBF神经网络的频谱感知算法,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感知性能。   相似文献   

15.
郑明秋  杨帆 《液晶与显示》2017,32(3):213-218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正确率,提出基于改进非负矩阵分解的神经网络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提高非负矩阵分解速度。接着将提取出的特征信息作为神经网络学习入口进行特征训练,由于神经网络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最小值且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为此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处理,获得最终的人脸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能够降低神经网络的分类训练负荷量和运算量,提高人脸识别识别率。通过和各种方法比较可知,本方法的人脸识别率都较高。本方法人脸特征分解速度快,提高了神经网络训练前期精度和收敛速度,使得人脸识别正确率高。当特征向量个数达到40以上时,人脸识别正确率保持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盲源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银雪  田学民  邓晓刚 《电子学报》2012,40(10):2026-2030
 针对现有盲源分离方法大多存在收敛速度慢、分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的盲信号分离方法.在ABC的邻域搜索公式中自适应调整步长,并加入全局最优解指导项,增强局部趋化性搜索能力.改进的ABC算法保持了ABC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之间的平衡,使ABC算法可以达到更好的寻优效果,从而提高盲源分离算法的分离精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盲源分离算法可以有效地分离线性瞬时混合信号.与其它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优异的分离性能,并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传统人工蜂群算法收敛速度慢、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差分进化算法中的变异算子,对人工蜂群算法搜索方程进行改进,在种群更新过程中引入当前种群最优个体信息,以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局部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人工蜂群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较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优化算法,并应用于数字图像相关的整像素位移搜索中。该算法借助相关度值的变化来动态调整跟随蜂的搜索步长,平衡其全局和局部的搜索能力;侦察蜂利用遗传算法的交叉运算产生新解,改善全局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收敛速度,改善整像素位移搜索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