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脉降脂软胶囊对大鼠高血脂症模型血脂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通脉降脂软胶囊低剂量组(低剂量组)、通脉降脂软胶囊中剂量组(中剂量组)、通脉降脂软胶囊高剂量组(高剂量组)、血脂康对照组,测定血清TC、TG、HDL、LDL、脂蛋白(LPα)、ALT及AST。结果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TG、LDL及血清脂蛋白(LPα)明显升高(P<0.05),各试验组与模型组TG比较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组TC与模型组的比较亦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和血脂康对照组与模型组的LDL比较明显降低(P<0.01),各试验组对HDL作用不明显,各试验组和血脂康对照组对血清脂蛋白(LPα)无明显影响,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的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脉降脂软胶囊量具有降低高血脂大鼠血脂的作用,对肝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TC、TG、HDL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中TC、TG、HDL的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情况。结果给药组大鼠血清中TC、TG、HDL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高剂量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复方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复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给药后肝细胞脂肪变性情况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健康4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姜黄素组、高剂量姜黄素组和辛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低剂量姜黄素组、高剂量姜黄素组和辛伐他汀组于每13上午同一时间分别给予姜黄素50、100mg·kg-1、辛伐他汀20mg·kg-1灌胃。12周后颈动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血脂、VEGF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较模型对照组大鼠TC、TG、LDL水平均显著降低,HDL、VEG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姜黄素组较低剂量姜黄素组大鼠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降低(P〈0.01),HDL、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1);辛伐他汀组较高剂量姜黄素组大鼠血清TC、LDL水平显著降低,TG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HDL、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水平,同时升高血清HDL、VEGF水平,且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姜黄素具有调节血脂、促进受损血管内皮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调脂通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组及调脂通脉汤高、低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D加高脂喂饲的方法复制AS大鼠模型。灌胃给予辛伐他汀组及高、低剂量的调脂通脉汤,连续4周。实验结束时取血检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相关的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组及调脂通脉汤高、低剂量组血清TC、TG、LDL均低于模型组,而HDL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血液流变学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全血黏度(全血低切、全血高切)、血浆黏度、变形指数、红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血沉明显加快,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组及调脂通脉汤高、低剂量组较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变形指数、红细胞比容均明显降低,血沉明显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调脂通脉汤能降低AS大鼠血脂水平,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而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软胶囊的护肝降脂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溶剂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以及葡萄软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33、267、800mg/kg)和绞股蓝苷阳性对照组(293mg/kg),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雄性昆明种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溶剂对照组、四氯化碳(CCl。)急性肝损伤模型组以及葡萄软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33、267、800mg/kg)和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225mg/kg),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观察各组小白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1)葡萄软胶囊中、高剂量组及绞股蓝苷阳性对照组血清TG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明显下降(P〈O.05),葡萄软胶囊高剂量组血清HDL水平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P〈O.05);(2)葡萄软胶囊中、高剂量组与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急性肝损伤模型组(P〈O.05),但对肝脏病理损伤的改善作用不显著。结论:葡萄软胶囊对高血脂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并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菊藤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1wk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础值。根据TC水平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组及菊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予高脂饲料;自由饮水,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血脂康组灌胃血脂康胶囊0.090g/kg,菊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菊藤胶囊1.175,2.350,4.700g/kg,1次/d,连续给药6wk.采用酶法检测大鼠TC,TG,HDL-C和LDL-C;分别以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对肝SR-BI在mRNA及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血TC,TG,LDL-C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HDL-C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肝SR-BI mRNA及SR-BI蛋白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血脂康组及菊藤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血TC,TG,LDL-C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DL-C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菊藤胶囊高剂量组与血脂康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脂康组及菊藤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肝SR-BI mRNA及SR-BI蛋白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菊藤胶囊可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治疗高脂血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肝SR-BI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植物甾醇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植物甾醇低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每天100mg/kg植物甾醇灌胃)和植物甾醇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每天200mg/kg植物甾醇灌胃)。分别于实验结束时(6周末)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脂水平、肝脏脂肪含量及体脂含量。结果实验结束时,3组高脂饮食大鼠的体质量、肝脏脂肪含量、体脂含量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础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低于基础对照组(P〈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植物甾醇高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量较少(P〈0.05),体脂含量较低(P〈0.05);植物甾醇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脂肪含量及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植物甾醇具有预防高脂饮食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高剂量植物甾醇可减少高脂饮食大鼠体质量的增加和体脂含量。  相似文献   

8.
姜岩  刘丹   《中国医学工程》2011,(4):104-104,106
目的在大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发展过程中,用葡萄籽原花青素进行干预,探讨大鼠AS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活性,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A空白对照组(普通饮食);B模型组(维生素D3+高脂、高胆固醇饮食);C银杏黄酮组(90mg/kg,ig/d);D葡萄籽原花青素组(90 mg/kg,ig/d)。10周后测定TC、TG、HDL、LDL活性。结果 B组TC、TG、LDL,较A组明显升高(P〈0.01),HDL降低(P〈0.01);C组TC、TG、LDL、较B组显著降低(P〈0.01),而HDL升高(P〈0.01)。D组的作用优于C组(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降脂、阻止AS早期主动脉壁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调脂康胶囊对高血脂大鼠脂质水平影响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饮食性高血脂大鼠模型,用极性由小到大的3种有机溶剂和水依次萃取调脂康胶囊,所得各提取部位组分别给大鼠ig给药,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肝脏TG、TC的变化。结果大鼠灌高脂乳剂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肝中TC、TG均明显升高;给药4周后,调脂康胶囊氯仿提取部位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组、正丁醇提取部位组、水部位组、全方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C、LDL-C水平(P〈0.05或P〈0.01);正丁醇提取部位组、全方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G水平;正丁醇提取部位组能显著降低TC、TG、LDL-C,且与全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丁醇提取部位组、水部位组、全方组与模型组比较,肝中TC明显降低(P〈0.05或P〈0.01),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组、全方组与模型组比较,肝中TG明显降低(P〈0.05)。结论调脂康胶囊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有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咖啡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只6周龄SPF级SD大鼠,体重(18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咖啡组及低剂量咖啡组4组,每组各20只。空白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他3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高、低剂量咖啡组每天分别予以60、20mg/kg 咖啡因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持续 8 周。8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及肝指数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r 谷氨酸转移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变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使用HE 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形态变化。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肝指数、ALT、AST、GGT、TG 、TC 和LDL C含量显著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咖啡组处理的大鼠肝指数、ALT、AST、GGT、TG、TC和LDL C含量显著降低;且高剂量咖啡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低剂量咖啡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咖啡组的HDL C明显升高,且高剂量咖啡组明显高于低剂量咖啡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肝脏包膜紧张度高,边缘圆顿;使用咖啡处理后的大鼠肝脏边缘锐利。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弥漫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肝窦明显因水肿而狭窄,而使用咖啡处理后大鼠肝组织脂肪浸润现象显著减轻,肝细胞胞质均匀无水肿。 结论 咖啡可有效缓解大鼠脂肪肝的发展,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肝脏内炎症反应,且咖啡调节脂质代谢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咖啡可使肝脏质感柔嫩、有弹性且边缘锐利、整齐。  相似文献   

11.
山何胶囊对高血脂模型大鼠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何胶囊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山何胶囊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山何胶囊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山何胶囊低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脂肪乳灌胃,每天0.5mL/只。连续给药30d,于末次给药后禁食24h,股动脉取血、离心,制备血清,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对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阳性对照组TC、TG、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TC、TG、LDL-C及HDL-C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山何胶囊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紫林降脂保健醋(BJC)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保健醋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喂食高脂饲料,连续4周;于第5周开始灌胃给以相应的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4周,给药期间继续喂食高脂饲料。于末次给药后,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醋(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的含量。结果紫林降脂保健醋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保健醋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保健醋组高剂量组对血糖水平亦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结论紫林降脂保健醋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康欣胶囊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mRNA(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纯种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简称他汀钙组)、康欣胶囊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康欣胶囊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8只。6W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进行主动脉血管病理形态学观察,并检测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TC、TG、LDL—C、V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模型组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VCAM—1mRNA表达模型组最高,高、低剂量组VCAM—1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大剂量组效果为佳。结论:康欣胶囊可明显抑制AS的发生,其机制与减少兔AS血管VCAM—1mRNA表达,抑制AS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去脂软肝方对高脂诱导脂肪肝大鼠肝组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将实验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模型组,去脂软肝方组。去脂软肝方组予去脂软肝方药液灌胃(1mL/200g)共12周;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测定大鼠血清血脂、肝脂、血浆血小板聚集率及肝组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12周末模型组大鼠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1水平比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匀浆(肝脏TC、TG)与比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脂软肝方组血清脂质和肝组织脂质水平比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比正常组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vWF比正常组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去脂软肝方组血浆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及肝组织vWF比模型组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脂软肝方能明显改善高脂诱导脂肪肝大鼠血脂、肝脂及肝组织脂肪变性。减少vWF分泌、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血管及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葛明胶囊对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功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3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30天,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30天后治疗组TC和TG含量明显降低,观察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HDL-C无明显改变(P〉0.05);总有效率为78.8%,与对照组的33.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组的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其它临床检查均无异常。结论:葛明胶囊具有降血脂作用,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牛晓珊  刘小莉  陈虹 《海南医学》2011,22(17):23-26
目的观察复方苦豆子的抗氧化和保护肝脏作用。方法给鹌鹑喂养7周高脂饲料复制高脂血症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喂基础饲料+蒸馏水);高脂模型组(喂高脂饲料。蒸馏水);阳性对照组(喂高脂饲料+血脂康0.4g/kg);高剂量组(喂高脂饲料+复方苦豆子24.4g/kg);中剂量组(喂高脂饲料÷复方苦豆子12.2g&g);低剂量组(喂高脂饲料+复方苦豆子6.1g/kg)。7周后监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匀浆中的SOD、MDA和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变化,进行肝脏形态学观察。结果复方苦豆子可降低肝匀浆和血清中的MDA,升高肝匀浆和血清中的SOD,且达到血脂康作用水平,抑制脂肪肝形成。结论复方苦豆子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和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后血脂水平的持续时间。方法:用高营养乳剂喂养成年大鼠2周,观察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与胆固醇(TC)水平的变化。结果:造模第30天,模型组血清TG和TC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造模后第10天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TC有差异(P〈0.05),TG值无差异。结论:高营养乳剂可诱发成年大鼠产生高脂血症,同时模型后可持续10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形成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探讨MT防治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MT低、中、高剂量组(MT1、MT2和MT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MT1、MT2及MT3组给予高脂饮食12周.MT各剂量组分别给予MT 2.5、5.0和10.0 mg·kg-1·d-1腹腔注射.12周末处死大鼠,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及肝脏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FFA水平.结果:大鼠高脂饮食12周成功复制NAFLD模型.与模型组比,MT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模型组血清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TG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肝匀浆TC、TG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1组大鼠血清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T1组和MT2组血清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T1组肝匀浆TC及MT1组、MT2组与MT3组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3组肝匀浆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MT各剂量组血清FFA均降低(P<0.05~P<0.01).模型组大鼠肝匀浆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2、MT3组肝匀浆FFA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MT对NAFLD的形成有明显防治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可能与MT降低FFA合成而改善氧化应激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祛肝脂合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降脂作用。方法: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实验结束时,检查肝功、血TC、TG,肝脏指数和10%肝匀浆中TC、TG水平。结果:祛肝脂合剂能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体重,降低转氨酶、肝TC、TG,血TC,而升高ALB,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肝脂合剂能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和肝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