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直肠癌(CRC)是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癌症的前三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CRC病因研究指出饮食、遗传、炎症等因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CRC的发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肠道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DNA直接造成损伤、诱发肠管慢...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世界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结直肠癌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引起肠道上皮细胞基因改变、肠道炎症反应、肠道微环境紊乱等机制促使肿瘤发生。诸多研究发现一部分特定微生物如球形梭菌、牛链球菌生物型Ⅰ型、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人乳头状瘤病毒等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影响及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死3种脑部疾病肠道菌群的失调与降钙素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康复医学科脑部疾病病人166例,其中颅脑损伤57例,脑出血54例,脑梗死55例,选取同时期于体检中心无脑部疾病的正常人25名,作为对照组,检测粪便球杆比、降钙素原、便潜血等指标,分析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死3种脑部疾病病人菌群失调情况及与降钙素原的关系。根据是否使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评价rTMS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变化。结果 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死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颅脑损伤组、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粪便球杆比与便潜血相关系数分别为0.348,0.280,0.327,颅脑损伤组、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粪便球杆比与降钙素原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0.399,0.354。颅脑损伤组、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病人经rTMS治疗后菌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部疾病病人应注意菌群失调情况,积极给予rTMS治疗可以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24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和18例健康人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含量。结果治疗前肺结核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肺结核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的含量可以用于评价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择脓毒血症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PCT的水平、不同程度患者的血清PCT的水平以及住院期间死亡情况的相关性,观察不同PCT水平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在脓毒血症不同程度的比较中,脓毒血症患者PCT值要优于合并器官衰竭组,合并器官衰竭组优于感染休克组;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比较中,脓毒血症合并器官组及感染性休克组要显著高于单纯性脓毒血症(P0.05)。在患者病情转归的比较中,好转组PCT值逐渐降低,无效组PCT值无明显变化,死亡组PCT值逐渐升高。结论血清PCT值与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呈正比,对于重症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背景:结直肠癌(CRC)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预测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发现一些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在CRC组织微环境中表达显著上调,其中抗血管生成趋化因子CXCL9与CRC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CRC术后患者血清CXCL9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CRC术后患者60例,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ELISA法随访监测血清CXCL9水平,以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变化与CRC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CRC组术前血清CXCL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Dukes分期的进展呈升高趋势(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各Dukes分期CRC组血清CXCL9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Dukes C、D期组在术后12个月时虽有所回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确诊复发/转移时的血清CXCL9水平高低行分组分析,发现复发转移率随CXCL9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ukes分期和血清CXCL9水平是CRC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RC患者术后血清CXCL9仍处于相对高水平状态,并与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血清CXCL9水平监测可能有助于指导CRC的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我们往往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以脾曲为界,将结直肠癌分为近段结直肠癌和远段结直肠癌,不同发生部位的结直肠癌具有不同的特征。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健康息息相关,有关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不同发生部位结直肠癌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发现近段和远段结直肠癌在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时间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不伴感染的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分为PCT增高组(0.05 ng/ml)和PCT正常组(≤0.05 ng/ml),分别观察两组24 h及48 h PCT水平和患者的出血量。结果 PCT增高组22例,正常组28例,入院24 h和入院48 h两个时刻PCT水平增高组分别为(0.078±0.032)、(0.076±0.031)ng/ml,正常组分别为(0.045±0.016)、(0.043±0.014)ng/ml,组间差异显著(均P0.01)。将基底节区脑出血分为A组10 ml以下出血组,B组10~20 ml出血组及C组20~30 ml出血组,在入院24 h和入院48 h PCT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时间内PCT水平虽然升高,但数值往往0.1 ng/ml,和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可以将PCT作为鉴别急性脑出血是否合并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老年AMI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AMI患者根据血清PCT水平分为正常组(<0.5μg/L)23例、轻度升高组(0.51.9μg/L)41例和明显升高组(≥2.0μg/L)33例。随访患者30d心源性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4±1.59)μg/L vs(0.15±0.04)μg/L,(95.21±20.17)mg/L vs(11.32±9.30)mg/L,P<0.01]。与正常组和轻度升高组比较,明显升高组心源性死亡和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0%和7.3%vs 24.2%,13.0%和22.0%vs 45.5%,P<0.05)。血清PCT与hs-CRP呈正相关(r=0.4721,P=0.032)。血清PCT可预测老年AMI患者30d心源性死亡和MACE发生率(OR=5.011,OR=4.312,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对预测近期心源性死亡和MACE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降钙素,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降钙素、降钙素原的生物法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夹心放射免疫分析等临床测定方法,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临床常见产CT肿瘤可分为甲状腺与非甲状腺产CT肿瘤类型。前者主要有甲状腺髓样癌伴C细胞增殖、C细胞腺瘤;后者有肺小细胞癌、乳腺癌、肝细胞癌,肠道类癌、骨转移、黑色素瘤、嗜铬细胞瘤、神经瘤等。此外,在炎症,肺吸入烧伤,骨质疏松症等病理过程时,CT及降钙素原水平都有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潜在的致病菌和代谢标志物的发现将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流行病学数据表明,不同地域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低不一,西方化人群发病率普遍较高.西方化与非西方化人群有着不同的肠道菌群结构,因此考虑可能是饮...  相似文献   

12.
降钙素、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降钙素(CT)、降钙素原的生物法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夹心放射免疫分析等临床测定方法,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临床常见产CT肿瘤可分为甲状腺与非甲状腺产CT肿瘤类型。前者主要有甲状腺髓样癌伴C细胞增殖,C细胞腺瘤;后者有肺小细胞癌、乳腺癌、肝细胞癌、肠道类癌、骨转移、黑色素瘤、骨髓瘤、嗜铬细胞瘤、神经瘤等。此外,在炎症,肺吸入烧伤、骨质疏松症等病理过程时,CT及降钙素原水平都有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CT和s TREM-1在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87例结核患者,另纳入健康志愿者60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C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 TREM-1。结果肺结核组血清PCT、CRP和s TREM-1的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组(PPCT0.01,PCRP=0.037,Ps TREM-10.01),重症肺结核患者血清PCT、CRP和s TREM-1的水平均高于轻症肺结核组(PPCT0.01,PCRP=0.041,Ps TREM-1=0.039);PCT对重症肺结核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38(P0.01),当PCT的诊断阈值为0.22ng/ml时,其诊断的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74%,s TREM-1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15(P0.01),当s TREM-1的诊断阈值为15.82 ng/m L时,其诊断的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79%;两者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P0.01)。结论血清PCT和s TREM-1在肺结核患者中均有所升高,联合PCT和s TREM对肺结核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降钙素原(PCT)可作为炎症、脓毒血症的血清学标志〔1〕。资料〔〕显示,PCT有助于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局部轻症感染与全身重症感染〔2〕。本研究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2月1日至2012年12月我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3例,其中男42例,女21例,年龄1683(平均42.33)岁。分为重症感染组16例、局部感染组23例、无感  相似文献   

15.
周媛媛  曾凡军 《内科》2007,2(5):742-743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支气管哮喘细菌感染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支气管哮喘细菌感染及缓解期患者各40例行血清PCT、外周血白细胞检测。结果哮喘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外周血白细胞均升高,血清PCT检测对感染的诊断符合率为95%,而血象对感染诊断的平均符合率只有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CT半定量检测快速简便,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是否因细菌感染所致,可根据血清PCT的水平作出初步判断,并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肺癌患者发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肿瘤科住院的发热肺癌患者共113例,依据发热原因分为2组:炎性发热组(n=71)和肿瘤热组(n=42)。其中炎性发热组又分为2个亚组:败血症亚组(n=28)和非败血症亚组(n=43)。同期纳入20例无发热以及感染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以及感染控制后抽血进行Pct、WBC、N以及hs-CRP检测。采用SPSS 16.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同变量间相关性使用Spearman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对诊断肺癌发热患者感染的价值。结果炎性发热组患者的Pct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热组(Z=5. 101,P0. 001)和对照组(Z=5. 169,P 0. 001),非败血症亚组的Pct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热组(Z=4. 334,P0. 001)。在炎性发热组中,Pct与WBC(r=0. 352,P=0. 003)、N(r=0. 385,P=0. 001)和hs-CRP(r=0. 427,P=0. 002)呈显著正相关。炎性发热组以肿瘤热组为参照时,Pct的AUC为0. 907 (95%CI 0. 833~0. 982),最佳截断点为0. 53 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833和0. 857。结论 Pct在肺癌患者中鉴别肿瘤热和炎性发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脂肪性肝病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89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127例伴脂肪肝.763例无脂肪肝.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资料、肝转移及术后近期死亡情况等临床资料,同时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期、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脂肪肝组肝转移7例,明显少于非脂肪肝组(102例,P=0.012).脂肪肝组肿瘤平均直径[(4.15±1.80)cm]小于非脂肪肝组[(4.77±2.25)cm,P=0.0016].脂肪肝组主要为Dukes A期(41/121,33.9%)和B期(40/121,33.1%)患者,而非脂肪肝组以Dukes B期(247/732,33.7%)和C期(232/732,31.75%)患者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获得随访资料的患者术后7年内远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4).结论 脂肪性肝病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率低,脂肪性肝病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血清PCT水平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356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其中细菌感染98例,病毒感染258例,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PCT,结果分为<0.5ng/ml;≥0.5ng/ml;≥2.0ng/ml和≥10ng/ml四个等级。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若以血清PCT≥0.5ng/ml以上为阳性标准,并结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参数,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98.7%,特异性为72.0%,阳性预测值为49.4%,阴性预测值为99.5%,阳性拟然比为3.53,阴性拟然比为0.018,诊断符合率为77.80%。血清PCT阳性患者SIRS、MODS和MOF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PCT阴性患者(P<0.01),5例死亡患者血清PCT均阳性,其中3例≥2ng/ml,2例PCT≥10ng/ml。结论:血清PCT半定量检测可用于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结合SIRS参数可提高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可行依据;同时,PCT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PCT在由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阳  汪昱  秦环龙 《山东医药》2009,49(7):68-6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测定3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8天外周血细菌DNA片段(PCR法),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外周血细菌DNA片段均为阴性;术后第1、8天阳性率分别为43.3%(13/30)、23.3%(7/30);术后第1、8天血浆D-乳酸水平和尿L/M值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术后SIRS发生率为63.3%(19/30),感染发生率为23.3%(7/30)。结论结直肠癌手术可引起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导致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