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5例住院患者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两周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用Logistic回归分析2003年2月至2008年5月我院6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入院24h内最高体温、入院时意识状态等因素对急性期两周内病死率的影响。结果65例患者中两周内死亡12例,病死率为18.5%(12/6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量、入院时最高体温、入院时意识状态为脑出血患者两周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24h内最高体温与入院时意识状态可能是脑出血急性期两周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杨淑玲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96-197
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的临床表现、死亡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分析41例脑出血的症状、体征及并发症、头颅CT结果。结果:本组脑出血死亡患者起病后都有血压增高,出血量均较大,患者入院后24h内死亡28例,占本组的68.3%),起病时即有意识障碍35例,其中中、重度昏迷达27例,占65.9%。结论:出血量及出血部位、起病后血压的变化、意识状态的加重、并发症及治疗均对脑出血的预后有重要作用,高血压的早期规范诊治成为预防脑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引起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脑出血死亡患者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颅脑CT扫描血肿情况,记录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测定意识状态.综合分析引起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原因.结果 死亡原因以脑疝为主,与其他死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出血死亡率最高,与其他部位出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100 ml以上者死亡率最高,与其他出血量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80例患者中,75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30例有脑血管病史,17例有心脏病史,36例有肺、肾、糖尿病史.结论 脑出血死亡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可受高血压、心脏病等合并症,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师应针对这些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预防工作,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致残率极高的疾病,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6例患者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39~88岁;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评分,12~15分12例,8~11分35例,5~7分38例,3~12分1例;入院时血压收缩压20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27例,161~200 mm Hg 31例,141~160 mm Hg 14例,140 mm Hg以下14例;患者全部经CT检查后确诊;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分别为:额叶8例、基底节区51例,颞叶10例,顶枕叶10例,丘脑7例;出血量30~60 ml 58例,61~80 ml 20例,81 ml以上8例;手术前查体:单侧瞳孔散大26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另有无瞳孔散大58例,起病至手术时间7 h内46例,7~24 h 26例,超过24 h后手术的患者1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的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微创手术治疗,记录病人的临床特征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出院,1年生存率为90.0%。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GCS评分及病情分级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GCS评分和病情分级为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不过手术预后跟出血量、GCS评分和病情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死亡,死亡与如下因素有关: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吸烟史,以及梗死面积大小、梗死部位,主要并发症如昏迷、肺部感染、出血性梗塞有关(均为P<0.05)。结论 发病年龄,既往血管病史,梗死面积大小、部位及主要并发症是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了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清除术.观察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有效率为92).11%,优良率为82.89%,CT复查显示血肿完全消失时间为3~6 d,血肿清除率为88%~95%,并发症发生率为6.58%.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有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量、术后再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等6个方面.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迅速清除血肿,降低颅神经刺激和颅内高压,近期疗效值得肯定.上述6个相关预后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临床治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病例为病例组,按照病例对照研究1∶1匹配的方法,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存活病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87例死亡病例进入病例组,87例存活进入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与入院的时间间隔、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入院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意识障碍、心电图异常为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发病与入院的时间间隔、糖尿病史、肾病史、入院神经功能损害评分仍为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与入院时间间隔长、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入院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意识障碍、心电图异常是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的高危人群,其中发病与入院的时间间隔、糖尿病史、肾病史、入院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是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归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CT检查。结果出血量、出血部位、环池受压程度与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死亡高度相关。结论出血量≥100mL,环池重度受压量是早期死亡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1个月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小于24小时并被诊断为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患者47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1个月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7例患者,1个月生存26例(55.3%)。血肿体积及入院时GCS ≤8分为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1个月生存率的重要危险因素,性别、年龄≥65岁、GCS 下降>2分、糖尿病及高血压与患者1个月生存率关系不大。男性有吸烟史与饮酒史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血肿体积大、入院时GCS评分≤8分,是影响1个月生存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及适当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资料,总结手术治疗预后与患者入院出血量、部位情况以及手术时机、术式的关系。结果患者入院时GCS评分高和出血量小的预后相对较好,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较24 h后手术患者预后好。本组良好11例,轻残12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及病残率,是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姚澄  赵卫忠  周祺 《中国医药》2009,4(2):113-1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意识障碍程度和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出血破入脑室与否分为2组,分别比较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布情况。结果出血破入脑室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1例(23.40%),GCS≤8分25例(53.19%),死亡22例(46.81%);出血未破入脑室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9例(9.47%),GCS≤8分24例(25.26%),死亡16例(16.8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入院时意识障碍程度、病死率均高于未破入脑室患者,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是病情严重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8例,并发肺炎10例,并发褥疮5例,并发泌尿系统感染10例,并发急性肾损伤10例,再出血8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9例。经治疗本组并发症痊愈55例;死亡5例,死亡率8%。死亡原因:1例低血压、休克导致多脏器衰减;3例开颅手术仍控制不良导致呼吸衰减死亡;急性肾损伤1例经治疗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虽然并发症较低,但对年龄较大、出血量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较低、出血部位重要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积极防止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随访6个月时的预后为依据,分为预后不良组(GCS评分1~2分)、预后较好组(GCS评分3~5分),比较2组性别、术前GCS评分(≥8分、<8分)、血肿侧别(左侧、右侧)、是否出现脑疝、是否破入脑室、手术方式(微创、常规)、是否出现肺部感染、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CS评分、脑疝、破入脑室、手术方式、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疝、GCS评分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疝、GCS评分低是影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临床可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受到重视,但术后再次出血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们。为了解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及自护行为水平,笔者对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患者的危险因素、自护水平进行调查,目的是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我院发病24h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为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每小时测一次血压水平,计算24h内的平均动脉压(MAP),将患者分为三组:MAP≥140mm Hg为血压增高组;90mm Hg MAP 140mm Hg为血压正常组;MAP≤90mm Hg为血压降低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随访30d患者预后并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入院24h GCS评分和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两比较显示,血压增高组的年龄和入院24h血肿体积高于血压正常组和血压降低组,血压增高组和血压降低组的入院24h GCS评分低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共有41人死亡,死亡率为25.95%,血压增高组的30d死亡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P 0.017)。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显示,血压正常组的预后均显著优于血压增高组和血压降低组(P 0.017)。K-M法生存分析显示,血压正常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血压增高组和血压降低组。结论 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积极控制MAP在90~140mm Hg,可以减少继续出血风险,减轻意识障碍,降低30d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鼻饲流质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梗死鼻饲流质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7年我院155例脑梗死并予鼻饲流质患者的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低蛋白血症、就诊时意识状况、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体温、年龄、入院收缩压、入院WBS计数、入院血糖、病程中肌酐水平,并行多项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年龄、意识状况、低蛋白血症、入院血糖、入院体温、病程中血肌酐水平、病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结论年龄、意识状况、低蛋白血症、入院血糖、入院体温、病程中血肌酐水平、病程中出现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鼻饲流质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8.
<正>我院从2002年开始应用硬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中对于急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了多靶点微创清除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单靶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CT检查脑实质内出血量>50ml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或中线结构移位>1cm的高血压性脑出血[1],此类患者病情凶险,生存率极低。收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创定向软通道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和开颅组(28例);其中,微创组行微创定向软通道手术治疗,开颅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颅内压、术后72 h残余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7 d GC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7 d GCS评分和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或P<0.01)。与开颅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减少,术后72 h残余血肿量、术后7 d GC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增加,术后72 h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癫痫、脑积水和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或P<0.01);两组术后48 h颅内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微创定向软通道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简单易行、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恢复较快和临床疗效较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出血48h内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使临床医生早发现、早治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4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次头颅CT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61例和非血肿扩大组179例。对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血压、血肿部位及形态、酗酒、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入院时意识状态(Glasgow昏迷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是否早期使用甘露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组61例,未扩大组179例。血肿扩大组中6h内发生53例,6~24h内6例,24~48h内2例。脑出血早期(6h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最高22.1%,6~24h内发生率下降2.5%,24~48h内仅为0.83%。血肿扩大与收缩压过高(>200mmHg)、血肿体积较大(大量脑出血)、形态不规则、靠近脑室旁(如丘脑、壳核或脑干)、酗酒、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及早期应用甘露醇有关。血肿扩大组患者NHISS评分较非血肿扩大组高,Glasgow昏迷评分水平较非血肿扩大组低。结论脑出血48h内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5.42%,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与出血时间、高血压、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及凝血功能障碍、酗酒、意识障碍、合并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及早期应用甘露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