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法治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凸显,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调适利益分配,充分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力求社会的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法治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有效手段显得越发重要,它是实现社会和谐最重要的保障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平衡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实现人权保护。但是,法治并非构建和谐社会的唯一方法和手段,必须同时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等手段,使之相互补充,最佳整合,才能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特征是公平,公平的标准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但没有公平的社会决不可能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不断前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六大矛盾,即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与和谐社会要求共同富裕之间的矛盾、就业不充分与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大众安居乐业之间的矛盾、人口基数大与和谐社会要求老有所养、人人都享受社会文明成果不相适应的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和谐社会要求经济结构优化之间的矛盾、市场体制不完善与和谐社会要求市场运行规范化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与和谐社会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充分合理的发挥其社会功能,有益于减少冲突,调节矛盾,促进和谐。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社会机制,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有效地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谐社会的基本实践要求我们赋予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新的时代内涵和意蕴,构建新的矛盾观,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及和谐社会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基层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基础工作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抓手"。基层基础工作扎实了,各种不稳定因素就可以得到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就可以得到有效疏导,社会和谐就有牢固基础。因此,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是政权建设的第一层基石。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持续过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正确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重任,带领群众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和谐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矛盾的产生既有物质利益、体制机制的原因,又有思想价值的原因。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理路。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曾经说过:“个体婚制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根据这种形态,我们可以研究文明社会内部充分发展着的对立和矛盾的本来性质。”如果我们将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家庭就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它与整个社会“肌体”息息相关,每个“细胞”和谐了,整个社会“肌体”必然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