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单井CO2吞吐适宜度大小作为油藏实施候选井的筛选依据,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不同影响因素分级评价标准,确定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各级权重,并进一步建立了计算单井CO2吞吐适宜度的具体方法、步骤.根据建立的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评价了具体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单井CO2吞吐候选井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对实际油藏单井CO2吞吐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单井注CO2 吞吐强化采油措施的成功率,增加中低渗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开发效益,结合国内外相关开发实例 资料分析、理论研究结果,综合储层流体特性、油藏特性、储层岩石特性参数,建立了CO2 吞吐井位筛选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分级评 价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CO2 吞吐井位筛选的具体方法、步骤。利用建立的方法,在对实际复杂断 块油藏注CO2 吞吐井位优选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注采制度,进行注CO2 吞吐强化采油开发实践。油田开发生产实践表明,采取 模糊评判井位优选的单井CO2 吞吐强化采油,降低了复杂断块低渗油藏措施实施的风险程度,提高了单井的开发效益。研究结 果对油藏单井注CO2 吞吐措施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相似油藏利用CO2 吞吐进行强化采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WC54井区CO2单井吞吐强化采油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WC54井区油藏单元目前处于低产、无法形成注采井组补充能量的开采状态,开展单井注CO2吞吐强化采油工艺措施,这是最为可行的增产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为此,文章针对WC54井区油藏的地质开发特征,在对油井目前地层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基础上,通过CO2-油藏流体膨胀实验,确定CO2吞吐的驱替机理,再通过CO2吞吐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CO2吞吐增产原油的程度和时效性,并与WC211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原油物性和注气时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数值模拟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的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WC54井区油藏实施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方案设计,提供了系统的室内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2膨胀实验,然后将注气前后地层流体的物性进行对比,确定CO2增产机理。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井CO2吞吐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注气前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用拟合好的模型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注气时机和周期注入量等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对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开采机理的深入认识,为油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原文留油田CO2吞吐现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川  孙雷 《河南石油》2006,20(1):54-55,60
综合分析了中原文留油田CO2吞吐中油藏变量及操作变量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总结了一套较为完善的CO2吞吐工艺技术,从工艺上解决了吞吐后油井出砂、气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突变论在CO2混相驱油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产生突变模糊隶属度函数, 并由此建立CO2 混相驱油藏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建立CO2 混相驱油藏指标体系结构, 并对油藏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然后应用突变模糊隶属度函数法, 对CO2 混相驱油藏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该模型避免了模糊评价、因子分析及层次分析等方法的弱点, 减少了主观性又不失科学性, 对注CO2 混相驱油藏的筛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稠油油藏注CO2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得到方便实用的稠油油藏注CO2选井标准,以辽河油田的高升、冷家堡油藏为例,运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对稠油油藏注CO2吞吐/驱替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得出了CO2吞吐/驱替的适应性参数。可以看出,CO2吞吐和CO2驱替对油藏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的要求有很大不同。研究表明,原油黏度和含油饱和度是影响CO2换油效果最敏感的油藏参数;而周期注入量(CO2吞吐)和注入速度(CO2驱替)是影响CO2换油效果最敏感的施工工艺参数。所得的结果对选择合适的稠油油藏实施恰当的注CO2工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田应用CO2吞吐可以提高油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本文详细介绍了低渗透油藏开展CO2吞吐试验的参数及现场试验效果评价,得出了低渗透油藏CO2吞吐的选择条件。结果表明,只要方法得当,该项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投资少、规模小和见效快等特点。在CO2资源充足的地区,值得加大CO2吞吐在低渗油藏中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了中原文留油田CO2吞吐中油藏变量及操作变量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总结了一套较为完善的CO2吞吐工艺技术,从工艺上解决了吞吐后油井出砂、气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油藏单井CO2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实际油藏进行CO2吞吐井位筛选的基础上,根据油藏地质、开发、相关室内实验资料,建立适合单井CO2吞吐研究的数值模拟模型,以增产油量和换油率作为评价依据,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2吞吐注采制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论认为:周期注气量、开井生产的采油强度是影响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注气速度和焖井时间存在一个合理的取值范围;在较大注气量、高注气速度并合理控制生产井底流压情况下,相对于原有常规开采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CO2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