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重庆市高校学生性行为及避孕节育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校学生的性行为避孕节育知识、服务利用及需求情况,为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避孕节育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7所不同类型高校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抽取109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对避孕节育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有86.86%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获得相关知识的主要困难是没有好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学校不重视。②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52.95%采取了避孕措施,26.14%表示发生过意外妊娠,避孕节育服务的利用较低。③90.15%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避孕节育与性健康教育,希望通过科普读物、网络、专题讲座、课程教育等形式获得性生理和性心理、避孕知识、性伦理道德、性传播疾病以及紧急避孕和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等知识。结论:亟待提高高校学生性健康及避孕相关知识,并提供适宜的避孕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乡市高校大学生对避孕节育知识的认知程度、避孕意识及需求,呼吁各大高校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在校大学生普及避孕节育知识。方法根据新乡市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自行编制新乡市高校大学生对避孕节育认知调查问卷,对2 0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避孕节育状况,生殖健康状况。结果在校大学生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低;发生性行为的学生和未发生性行为的学生,其是否有避孕意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对避孕节育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新乡市高校大学生对避孕知识认知程度不够、避孕意识薄弱、避孕节育知识需求强烈,各大高校应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普及避孕节育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外来女工避孕节育及生殖健康知识的现状与需求,探索提高外来人口生殖健康水平的策略与方法。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对马陆镇2个公寓内外来女工2846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的生殖避孕知识、影响因素及保健服务需求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避孕知识水平不高,相关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她们希望得到正确的生殖保健知识、医生提供咨询和提供避孕药具等服务。希望得到服务的方式依次为发放资料、面对面咨询、举办讲座及开通热线电话等。结论:外来女工作为特殊人群,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提供安全有效、可及性强的生殖保健服务,减少意外妊娠,避免生殖道感染,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大学本科生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紧急避孕节育的利用和需求情况,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法对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有89.3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避孕节育及生殖健康知识;有73.1%的大学生对西方流行的"性解放"观念持赞成或无所谓态度;有55.10%的学生认为选择避孕药具应最先考虑效果。结论高校应开设避孕节育教育和服务,教学内容为性行为相关的生理与心理,及避孕节育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大学生对生殖健康、避孕教育及服务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态度及需求,为高校开展教育与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为对130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定性研究为半结构式专题小组访谈。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知情同意的原则。结果:共回收12679份有效问卷,其中5.09%男生曾使性伴侣发生意外妊娠,2.35%女生承认发生过意外妊娠;生殖避孕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及科普读物、网络、同学朋友,分别达69.4%、56.4%和41.4%,仅37.7%和18.2%来自学校和家庭;只有7.1%的学生对高校提供的避孕节育服务满意;89.9%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生殖避孕教育;40.8%的学生认为获取避孕药具的最佳地方是药店超市,24.5%认为是自动售卖机。结论:北京市大学生所获取的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他们普遍对大学提供的避孕节育服务和教育现状不满意,迫切希望相关部门以专题讲座或课程教育的形式进行教育并提供避孕节育服务和咨询。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收入青年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知识、态度、行为(KAP)及需求状况,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上海、长春、成都、广州、武汉、重庆等7大城市选取21个高收入青年集中的社区,抽取1 472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高收入青年对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的认知水平较低,尤其对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最差,仅10%的对象正确回答相关问题;91.9%的未婚和87.4%的已婚高收入青年认为自已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高收入青年的性观念及性行为较开放,男性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接近60%,其中有33.3%未采取避孕措施,意外妊娠的发生率高达40%;希望获取相关知识的形式的前3位是通过专业网站(31.8%)、发放科普或视频材料(24.9%)和专题讲座(22.3%)。结论:高收入青年对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知识、服务需求强烈,我国应在今后的生殖健康干预工程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咨询、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7.
刘丽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6,(21):3902-3905
目的 了解武汉未婚重复人流女性对避孕节育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及生殖健康状况,为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提供科学依据及思路。方法 设计KAP问卷调查表进行队列研究,然后在队列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来自武汉13个辖区的共1127名未婚重复人流女性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未婚女性重复人流的高发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占77.37%;重复人流者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答题正确率仅35.89%;在避孕态度方面,表示愿意采取避孕措施的占83.85%;但有53.24%的人对人流的危害认知不足;采用低效避孕措施如体外排精、安全期避孕、紧急避孕药的占50.67%;通过学校、医院、社会宣教等相对正规渠道获取避孕知识的比例不高。结论 社会应关注未婚人群的生殖健康需求,扩大避孕知识的普及率,提高未婚重复人流女性避孕措施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绍兴县柯北开发区外来女工避孕节育知识现状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提高外来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及健康教育质量、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柯北开发区1 017名外来女工进行匿名、一对一问卷调查,对其避孕节育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外来女工避孕节育知识匮乏,卫生保健意识较差。她们希望得到避孕节育正确方法的指导,当地计生部门能提供避孕药具、器具;希望得到的服务方式依次为医务人员举办知识讲座、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计生专员发放避孕药具、器具、开设热线电话。结论:应加强对外来女工的健康教育和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提供安全、有效、可行性强的避孕节育措施及保健服务,降低非意愿妊娠发生率,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9.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为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我们于1997年3月对山东省滨州地区内25个自然村,2347名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现况及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为做好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样本来源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地区7个县(市)每县(市)抽取1/4的乡镇,每乡镇抽取一个自然村,共25个自然村为样本单位。户口在样本点内,或虽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知识的需求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01名流动人口,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期望了解的避孕节育知识及方式和对举办生殖健康讲座的看法等。结果:流动人口最想了解的避孕节育知识是避孕方法的副作用(28.79%),其次是如何使用避孕方法(27.49%),63.27%的调查对象希望定期举办生殖健康讲座;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期望举办生殖健康讲座的比例高于男性(OR=1.26,95%CI:1.02~1.57)。结论:上海市流动人口对避孕节育知识的需求情况存在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等的差异。因此,针对不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将会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更好、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无论是药物避孕还是带环避孕均会对女性的物质代谢和营养吸收产生影响。并能改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虽然这两种最常见的避孕措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依然难以回避其不良影响。为此,有关专家指出,虽然这两种方式均安全有效,但是在采用这两种方式后更应注意外来的应激表现,并应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摄入。特别是3种B族维生素的摄入。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patterns and predictor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mental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850 Asian Americans from the National Latino and Asian American Study. We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need and relational factors on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1st-, 1.5-, and 2nd-generation Asian Americans. Results of hierarchical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significant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Specifically, 1.5-generation Asian Americans exhibited distinctive pattern of service use, with perceived need being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likelihood of using forma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but only for those with high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First- and second-generation Asian Americans, on the other hand, perceived need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formal service use, and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informal service use for first generation. Greater family conflict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use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ervices for both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s. However, family cohe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only informal service use among first -generation Asian Americans.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e policy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The current definition of unmet need for contraception assumes that all women who are using a method have a met need. We argue that withou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a method, many women are classified as having a met need, when in fact they have an unmet need. They are using a method that does not meet their preferences, either because it causes side effects they find untenable or has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ey do not like. Given the large number of contraceptive episodes that end in discontinuation, reportedly often due to the experience of side effects, we argue that the current definition of unmet need undercounts the number of women with a true unmet need for contraception as it misses the many women who are using a method that does not meet their preferences. We suggest the addition of satisfaction questions in national surveys such as the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s to more fully assess the level of true met need for contraception.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紧急避孕知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1998年1~12月在上海市闵行区开展的“以现居住地为主”计划生育综合干预项目中4679名外来育龄妇女的紧急避孕知识状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她们的紧急避孕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预对提高本市外来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识水平的效果。结果显示:外来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识贫乏,干预前仅3.9%的妇女听说过紧急避孕,其中仅有28.8%能正确回答在何种情况下及如何使用紧急避孕措施。干预后实验组紧急避孕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4%。增至干预后的39.4%,而对照组紧急避孕知晓率从3.4%仅提高到7.0%。干预后有68.5%的对象认为应该推广紧急避孕。此外,采用过紧急避孕措施的29人中16人均为干预后的实验组研究对象。多因素分析显示,户籍地、受教育年限、避孕知识来源及常用避孕方法知识得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为紧急避孕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供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相关的信息与服务。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材料、专题讲座等各种途径向流动人口宣传紧急避孕的相关知识,以使她们在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或避孕失败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17.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 - To describe understanding of the irreversible nature of permanent contraception and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about long-acting reversible contraception (LARC)...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大专女生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知晓状况。方法在武汉地区对3所大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调查了479名大专女生。结果大专女生对性和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有一定的知晓率,但在每月最易怀孕时间及如何使用避孕方法方面知晓率较低。总体上医学生的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非医学生。大专女生获取性和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书刊杂志。结论学校应开展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温高湿环境下战时卫勤保障相关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研究与高温高湿环境下卫勤保障要求相适应的重点卫勤能力建设问题。方法:以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动物实验研究数据为基础,结合以往具有高温高湿特点的典型战例。结果: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特殊卫勤保障要求,使战时医院的相关能力建设要求与常温常湿环境有一定不同,使战时卫勤保障相关能力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结论:应重点加强体制配套、快速保障、卫材补给和防疫防护等能力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