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络消痹汤加减辅助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服用通络消痹汤加减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片;对照组29例,服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片.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络消痹汤加减能有效缓解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少西药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顽痹清丸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顽痹清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剔除3例,实际完成观察者42例;对照组剔除4例,实际完成观察者41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8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痹清丸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白芍总苷胶囊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白芍总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守志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87-1188
目的观察草皮清痹洗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急性活动期局部症状的疗效。方法 40例RA急性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用甲氨蝶呤、帕夫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草皮清痹洗剂治疗,进行局部疗效观察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草皮清痹洗剂联合用药治疗RA急性活动期的局部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湿热痹清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治疗组予以湿热痹清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AQ评分、DAS-28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除不适指数与ESR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清丸可有效改善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上加用龙钻通痹方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疗效评价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5.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计分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痹宁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脾虚湿胜风邪阻络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在本方案拟定的临床用药剂量及疗程的基础上,确定临床用药剂量.方法:8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服用痹宁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22例服用风湿圣药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周期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单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是84.84%,对照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是68.18%.且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痹宁胶囊在口服剂量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尪痹片、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尪痹片联合甲氨喋呤,对照组50例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P<0.05),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无差异;但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CR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SR、R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尪痹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症状改善明显,且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柴铁玲  彭继升 《陕西中医》2011,32(5):570-572
目的:观通用中药汤剂通用蠲痹汤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两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通用蠲痹汤;对照组服用风湿液。连续用药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通用蠲痹汤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疗效、改善RF、ESR、CRP、IgG、IgM,IgA水平,具有明显的效果(P<0.05),均优于中成药组。结论: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内服中药汤剂对于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中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方温阳通络宣痹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为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即治疗组(温阳通络宣痹汤治疗)及对照组(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宣痹汤能够减轻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虎桂枝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例临床疗效.方法:62例中医辨证为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治疗组煎服白虎桂枝汤加味,两组均口服甲氨碟呤.连续服用3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观测项目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血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虎桂枝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蚂蚁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0例,对照组300例,观察2组患者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12周DAS28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疾病疗效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降低ESR、CRP、RF以及改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握力和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12周,病情基本平稳,观察组原服用的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戴芬)已逐步减停。结论:蚂蚁通痹胶囊能有效治愈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痹通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痹通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症状、体征、实验室辅检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ESR、CRP、RF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而关节肿胀、压痛数及晨僵时间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7%,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痹通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独服用来氟米特,且可明显缓解药物副作用,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冬令扶正膏对哮喘缓解期患儿抗复发治疗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琴  李岚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2):876-878
目的:观察冬令扶正膏对哮喘缓解期患儿抗复发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索儿童哮喘缓解期有效的中医疗法。方法:将8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冬令扶正膏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在疾病缓解期无任何治疗,随访观察1年,评估冬令扶正膏治疗前后患儿咳嗽、喘息、盗汗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哮喘缓解期患儿冬令扶正膏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7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5%,显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5%,显效率1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30%,显效率为12.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冬令扶正膏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方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探讨化痰通络方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9例,中药观察组46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予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加用化痰通络方,每日1剂,口服;对照组予上述西药治疗。两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结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6.9%,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4%,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医证侯疗效的总有效率9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1%,统计学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观察组采用四妙消痹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熏蒸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建欣  刘娜娜  王倩 《四川中医》2007,25(11):62-62
目的:观察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类中药熏蒸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中药痹安熏洗液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7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0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痹安熏洗液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肿胀、晨僵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探讨针灸联合宣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宣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关节评价指标、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关节屈伸不利、恶风寒、疼痛、冷痛、肿胀、晨僵症状评分、晨僵时间、20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关节休息痛指数、CRP、ESR、RF指标水平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针灸联合宣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3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给予对照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关节功能障碍评分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时间和关节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尪痹片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辨证分型治疗,湿热痹阻型应用宣痹汤加减,痰瘀痹阻型应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肝肾阴虚型应用杨作类风湿关节炎方为主,寒湿痹阻型应用独活寄生汤合川草乌加减;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泼尼松及芬必得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并能避免糖皮质激素所致的诸多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DAS28、IL-1、IL-6、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通痹胶囊能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P0.05),尤其以改善麻木、怕凉等症状作用显著;还能显著降低IL-1、IL-6、TNF-α含量(P均0.05),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P均0.05)。2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改善畏寒、麻木等中医证候有良好效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