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营养支持中补充谷氨酰胺的潜在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支综述了谷氨酰胶、谷氨酰胺双肽及谷氨酰胺前体(鸟氨酰-α-酮戊酸和α-酮戊酸)在营养支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补充GLN或GLN前体的肠内或肠外营养能被很好耐受并且在许多病人群中证明了其有益作用。但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有多种相互有关的机制。如增加蛋白质合成和减少蛋白质分解反应而改善氮平衡;促进DNA和RNA的合成;改善膜屏障防御功能和维持组织抗氧化剂储存等。有必要对GLN作用的临床效能和分子基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谷氨酰胺二肽对生长期大鼠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二肽对生长期大鼠蛋白质代谢的作用。方法:对30只Wistar大鼠(体重140-180g)随机分成三组(每组n=10)。三组大鼠均给予全肠外营养(TPN)支持7天,分别由Glamin(Glamin组)、Vamin(Vamin组)和Novamin(Novamin组)提供氨基酸。三组动物均接受等氮量、等热量的TPN、Glamin组动物TPN中添加Gln二肽。结果:TPN支持结束时,三组动物体重无明显差异,而氮潴留率、净氮利用率和累积氮平衡,Glamin组明显高于Vamin组和Novamin组。结论:TPN中添加Gln二肽能改善生长期大鼠的蛋白质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3.
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大鼠和小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 探讨在运动状态下 ,支链氨基酸 ( BCAA)对大鼠和小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 利用15N-甘氨酸稳定同位素作为示踪剂 ,观察动物在游泳运动条件下的氮平衡、氨基氮流率、蛋白质合成率和分解率 ,以及心肌、肝脏、股四头肌的蛋白质代谢状况。结果 : 补充 BCAA使整体氨基氮流率、蛋白质合成率、更新率有不同程度增高 ;BCAA可调节运动对心肌、肝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使骨骼肌的氨基氮流率增高明显。结论 : 补充 BCAA可调节运动状态下机体蛋白质代谢 ,使运动状态的骨骼肌氨基氮流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将96只刚断乳WAK纯品系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又分成4个亚组(6只/亚组),分别喂饲含5%、10%、15%、20%蛋白质及2ppm、6ppm、15ppm、30ppm锌各指定饲料8周。在最后1周,测定食物、粪便、尿液中氮含量。结果尿氮随膳食蛋白质水平增加明显增加(P<0.05),粪氮损失随膳食锌摄入水平增加而明显降低,含锌2ppm、6ppm组表现氮潴留率明显低于15ppm、30ppm含锌组110%蛋白质水平和15ppm膳食锌时氮潴留率为最大。同时,蛋白质水平组≥10%各组,尿氮、粪氮与血浆蛋白、血浆锌呈负相关(P<0.05);而5%的蛋白质水平组,血浆蛋白、血浆锌只与尿氮有相关关系(P<0.01),而与粪氮无关(P>0.05).说明本试验条件下:低蛋白膳食,锌对氮潴留影响意义不大,不是唯一的限定因素,只是一非控制因素;在适宜和较高水平的蛋白质摄入情况下,锌对氮潴留影响有重要意义,是一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用磷酸三丁酯作消泡剂测定挥发性盐基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磷酸三丁酯作消泡剂测定挥发性盐基氮浙江省金华市卫生防疫站(321000)金良正挥发性盐基氮是动物性食品在腐败过程中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氨及胺类物质,是判断肉、鱼类新鲜程度的客观指标之一。国标[1]半微量定氮法在蒸馏过程中,常有大量泡沫产生(带鱼尤甚)...  相似文献   

6.
稳定核素技术在蛋白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稳定核素技术在蛋白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原理、主要方法、研究现状等。稳定核素标记的氨基酸仅作为氨基氮的载体,将一定量的标记物带入体内,测定同一氨基酸在体内不同质量的原子百分比,计算出蛋白质的流量,合成率和分解率,解决了仅用氮平衡不能解决的问题,使蛋白质代谢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近年来,研究者们已将该技术用于蛋白质消化、吸收和代谢研究中,并开始用于脂肪、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   

7.
~(15)N-甘氨酸示踪法在运动动物蛋白质代谢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志勤  孙咏梅 《营养学报》1998,20(4):442-446
目的: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观察运动对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游泳动物为运动模型,用15N-甘氨酸作为示踪剂,进行蛋白质代谢实验。结果:运动使动物的蛋白质流率、分解率均增高;心肌的蛋白质合成时间加快,合成量降低;使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功能增强,分解速度降低。结论:用15N-甘氨酸示踪法研究运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创伤及感染时GH-IGF-IGFBP轴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和感染病人往往存在高分解代谢,包括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形成明显的负氮平衡.如何逆转高分解反应曾经过漫长的探索.除了营养支持外,人们希望通过抗分解激素减轻甚至是逆转高分解状态.新近研究提示,在基础和应激条件下,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GH-IGF-IGFBP)轴对调节肌肉蛋白质代谢起着核心作用.该文作者就其在创伤及感染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营养     
022333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大鼠和小鼠蛋白质代澍的影响/许志勤…//营养学报.一2001,23(2).一102~105 探讨在运动状态下,支链氨基酸(BCAA)对大鼠和小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利用”N一甘氨酸稳定同位素作为示踪剂,观察动物在游泳运动条件下的氮平衡、氨基氮流率、蛋白质合成率和分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给予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对机体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24例胃癌患根据病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人。两组病人均接受等氮热卡的肠外营养一周,实验组接受含丙氨酰-谷氨酰双肽的补充(0.3g/kg)。在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8天分别取血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EN)。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TP、ALB、PA、TEN均较术前下降,术后第8天实验组较血浆蛋白水平恢复较快,TP、PA、TEN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恢复较慢,上述指标前后无显性变化(P>0.05)。两组间相比,实验组TP、PA、TE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给予含谷氨酰安双肽的肠外营养能够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蛋白质分解,改善患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用体外培养的人的伪表皮作为模型,进行药物毒理学作用的研究,观察了二甲亚砜(DMSO)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接触时间条件下,对人的伪表皮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均受抑制。低浓度条件下(1%),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增加;在15~50%浓度下,D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而RNA合成仍增加;在高浓度条件下(70%~100%),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均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2.
细胞营养需要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氮是合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细菌细胞通常以无机铵盐为氮源合成蛋白质。因此,以铵盐为氮源,再配以含碳源(或氢、氧)的有机碳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或脂肪酸),即可作为细菌的细胞营养,通过其分解产物合成自身必需的物质,使细菌赖以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往往有营养代谢紊乱,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出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乏力、腹胀、纳差、腹水较为常见,容易并发感染,单纯的营养支持治疗不能阻止蛋白质分解,我们选择2002—2005年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姜宇 《药物与人》2002,15(6):29-29
糖尿病人发生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表现为腰腿痛、背痛和四肢无力,容易发生骨折。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有: (1)胰岛素不足,使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受抑制。造成了负氮平衡。蛋白质是构成骨架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减少可导致骨基质减少,使钙、磷不能在骨骼中沉积,而造成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胰岛素又是软骨和骨生长的调节因子,对软骨和骨的形成有直接刺激效应,能激发糖蛋白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还参与骨矿化效应,对钙吸收和骨矿化可能起间接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甲醛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大多采用凯氏定氮法,该法样品消化液需经蒸馏后滴定,不仅耗时,而且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现象,可能引起误差。本文采用甲醛定氮法,省去了蒸馏过程,直接滴定,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实验部分(1)原理:样品加硫酸消化后,使蛋白质分解,分...  相似文献   

16.
了解患者的蛋白质代谢在临床上非常重要。但正确地掌握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也决非易事。氮平衡试验不能定量地了解体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而且,氮平衡试验相当费事、对粪便的处理也很困难。作者15年前曾提出以3-甲基组氨酸作为肌肉蛋白质分解的指标,在一定范围内被应用,但不能反映全身的蛋白质代谢状态。近年,作者提出了定量尿低分子肽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尿变为酸性,去除蛋白,测定以可溶性肽形式存在的氨基酸,即尿中酸溶性肽法(ASP法)。实验研究表明体蛋白质分解的量与尿中酸溶性肽型氨基酸的排泄量相关。ASP法是根据以下三点:(1)酸溶性肽的氨基酸组成不受饮食中蛋白质的影响,这就提示该肽不来自饮食,而是内源性物质。(2)肽的排泄量同机体可代谢体重(MBS)成比例一般认为体蛋白质代谢量与  相似文献   

17.
肠外营养对老年胃癌病人术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PN)对老年胃癌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作用。方法:选择20例术后应用PN治疗的老年胃癌病人作为PN组,并与同期未行PN治疗的20例老年胃癌病人作对照。结果:①P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20),无死亡;对照组为45%(9/20),病死率为5%(1/20)。②PN组与对照相比,体重、肌酐-身高指数、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尿素氮、氮平衡等均有显著差异(P<0.01)。③PN组血糖、三酰甘油、SGPT、AKP、γ-GT等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升高。结论:PN可改善老年胃癌病人术后氮平衡和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应掌握能量供给要适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小鼠二苯基吖啶的DNA加合物(32) ̄p-后标记分析:初步测定最初的遗传毒理代谢物及其对生物标志物浓度的作用J.Rohetal含氮的有机化物在高温分解期间形成氮-杂环芳香族(NHA)化合物,为广泛的环境污染物。在烟草冷凝物、合成燃料、汽油发动机的废气...  相似文献   

19.
肿瘤病人应用静脉营养支持的利弊众说不一。本文就我院外科1984~1990年间围绕术前营养支持——蛋白质代谢——免疫功能——肿瘤生长所作的一系列前瞻性研究作一综合与分析。研究分二部分,对象均为伴有营养不良的进展期胃癌病人(共33例),除医院内饮食外,术前给予1周肠外营养支持(PNS)。通过血浆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氮平衡、整体蛋白质更新率、NKC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周期动力学五个方面的检测,结果提示:①术前PNS可促进整体蛋白质的更新率,并以合成率的增加为主;②改善免疫功能;③PNS后,肿瘤细胞周期中G0/G1%显著下降(P<0.01),而增殖期,即S+G2+M%则明显增加(P<0.025)。正常胃粘膜细胞未见类似变化。作者认为术前PNS虽可能刺激肿瘤生长,但PNS后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改善确是事实。  相似文献   

20.
三甲基组氨酸的测定及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柱前衍生、反相色谱分离的原理,用高效液相色谱在UV254nm处定量检测尿中三甲基组氮酸。临床监测显示,营养支持后,经尿排出的3-MH减少,表明营养支持可有 效地缓解蛋白质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