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霉病是一种危害番茄采后储藏的侵染性病害。为筛选高效的抑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曲线测定几种抑菌剂对灰葡萄孢菌丝和孢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和脱氢乙酸钠对灰葡萄孢的MIC和EC50抑制作用最低;纳他霉素和山梨酸钾在EC50和EC90浓度下,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将纳他霉素、脱氢乙酸钠和山梨酸钾轮换或混配使用,对防治番茄采后灰霉病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对几种主要的采后致病真菌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灰葡萄孢(Botryis cinerea)、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交链孢属(Alternaria)的抑制效应,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提取物对供试菌种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提取物浓度为20mg/mL时,对5种供试菌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到88%以上。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相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提取物对5种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4.6384、10.2419、11.7834、8.3486和9.4516mg/mL,供试菌种菌丝的EC50值分别为:9.8142、11.6084、17.2737、10.1965和8.2892mg/mL。  相似文献   

3.
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病菌的毒力及其防腐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用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为对照研究了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毒力以及防腐保鲜效果。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抑菌液对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以确定其抑制毒力。通过采前浸果处理,分别从感官指标、内在品质和代谢生理三方面研究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纳他霉素抑菌液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菌中浓度值(EC50=433.96 mg/L)明显小于山梨酸钾对照防腐液(EC50=5 753.65 mg/L);与对照相比,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可有效抑制葡萄果实霉烂率和果梗褐变指数的增加,并较好的保持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明显抑制贮藏后期果粒呼吸强度、果实质膜透性以及MDA含量的增加。综上,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毒力,在鲜食葡萄的采后生物保鲜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娜  张辉  马丽  唐坚  乔勇进 《食品科学》2014,35(14):251-255
为研究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肉桂醛对
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人工活体接种法研究肉桂醛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斑的控制作用,及
其对番茄自然发病果实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醛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
用,对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95.6 μg/mL,质量浓度为60 μg/mL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活体条件下肉桂醛能够
有效地抑制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病斑的扩展,以4 000 μg/mL效果最好,且在此质量浓度条件下,对于降低果实质
量损失率,维持番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具有较好的效果。4 000 μg/mL肉桂醛处理能够有
效地控制番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及延长其保鲜期。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生防菌洋葱霍尔德氏菌B-1的生防潜力,并为其生产性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洋葱霍尔德氏菌B-1的生物量最大值的培养时间、浓度和发酵时间对玫瑰香葡萄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接种后24 h,拮抗菌B-1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81 cm。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防菌可有效抑制灰葡萄孢霉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稀释5倍发酵液和发酵原液可完全抑制灰葡萄孢霉孢子萌发,稀释40倍发酵液孢子萌发率下降60.39%。在0,16℃和26℃温度条件下,拮抗菌均可显著降低葡萄采后自然腐烂率。菌株B-1不论是在离体条件还是在活体条件下,均有抑制灰葡萄孢霉的作用,能有效防治葡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是一株生防潜力较好的菌株。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10):117-121
为了解决甜瓜采后病原菌引起腐烂问题,选取那他霉素、脱氢醋酸钠、次氯酸钙3种食品添加剂对甜瓜采后镰刀菌和链格孢菌进行菌丝生长速率法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脱氢醋酸钠对镰刀菌的作用最强,浓度为50μg/mL时就能够抑制菌丝的生长,纳他霉素次之,EC_(50)值为25.9μg/mL;对链格孢的抑制仍是脱氢醋酸钠最显著,EC_(50)值为24.565μg/mL,其次是亿度勇和纳他霉素,EC_(50)值分别为25.9μg/mL和95.091μg/mL;对于两者次氯酸钙的抑制效果最差。由此表明,纳他霉素和脱氢醋酸钠都能有效的替代或减少亿度勇等农药杀菌剂的使用,可作为防治甜瓜采后腐烂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系统研究了香茅精油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以灰葡萄孢为供试菌,研究不同含量的精油在体外PDA培养基上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以及在PDB培养基上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生物量的影响,并在樱桃番茄体内验证其抑菌性,得到最佳抑制含量。用扫描电镜观察精油对灰葡萄孢菌丝微观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体外PDA培养基上香茅精油抑菌效果随精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在精油含量1.5μL/m L条件下可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在PDB中精油完全抑制其孢子萌发及菌丝产生的最低含量分别为0.8μL/m L和1.2μL/m L。香茅精油在樱桃番茄体内的最佳抑制发病含量为0.9μL/m L,相比对照,抑制了54.33%的发病。扫描电镜观察精油处理后的菌丝形态变化明显,表现为菌丝短小变形,表面粗糙、褶皱、凹陷。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氯气体对葡萄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二氧化氯气体(ClO 2)对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为降低采后葡萄贮藏过程中交链孢霉腐病带来的损失提供依据。用1.5、3.0、4.5、6.0、7.5、9.0μg/L ClO 2分别对离体链格孢菌处理10、20、30 min,以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通过测定菌落生长、孢子形成、芽管伸长抑制率及倒置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来探究ClO 2对其抑制效果。并用3.0、6.0、9.0μg/L ClO 2对接种了链格孢菌的葡萄处理30 min,置于28℃的培养箱中贮藏,通过测定病斑直径、发病率及相关酶活性来探索ClO 2对交链孢霉腐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ClO 2处理组均能显著抑制链格孢菌菌落生长、孢子形成及芽管伸长。且接种了链格孢菌的活体实验中,ClO 2处理组均能抑制果实的病斑直径及腐烂率,延缓果实中丙二醛含量的积累,维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采用9.0μg/L ClO 2处理果实30 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纳米氧化锌对甜瓜主要致病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纳米氧化锌对引起采后甜瓜粉霉病、白霉病和黑斑病的主要致病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镰刀菌(Fusarium spp.)、交链孢(Alternaria)的抑制效果,本文通过不同浓度的固相和液相纳米氧化锌对粉红单端孢(T.roseum)、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e)三种菌分别进行体外、体内抑菌活性实验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固相和液相纳米氧化锌对这三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抑制效果增强;固相纳米氧化锌较液相具有更佳的抑菌效果,且对T.roseum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F.sulphureum、A.alternate。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固相和液相纳米氧化锌处理均可显著抑制由T.roseum、F.sulphureum、A.alternate损伤接种甜瓜果实病斑直径的扩展。故两种性状纳米氧化锌均可通过抑制甜瓜采后主要致病菌的生长来减轻甜瓜采后病害,且固相纳米氧化锌较液相纳米氧化锌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离体和活体筛选,确定一株生防菌KD-16J对果实灰霉病的抑制效果。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试验和内源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鉴定,确定其为膜醭毕赤酵母菌(Pichia membranifaciens)属。在平板抑菌试验中发现,在105 CFU/mL~108 CFU/mL之间,酵母菌的应用浓度越高,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越好,1×108 CFU/mL的生防菌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5.53%,同时能够完全抑制孢子的萌发;显微镜观察发现与酵母菌共培养能够导致灰葡萄孢菌菌丝肿胀,内部物质泄漏。活体试验(番茄果实)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显著抑制番茄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和有伤接种灰葡萄孢菌果实的灰霉病发病率,而且喷洒该菌的时间越早对果实灰霉病的抑制效果越好,当生防菌KD-16J先于灰霉菌36 h处理时,番茄果实的发病率仅为29.12%。  相似文献   

11.
碳酸铵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酸腐病菌引起的酸腐病是柑橘重要的采后病害,目前缺少有效控制酸腐病的杀菌剂。本研究分析了碳酸铵作为通常认为安全的药剂对酸腐病菌的抑菌活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酸铵可以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抑制菌丝生长,并且抑制效应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0.8 g/L条件下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碳酸铵抑制孢子活性,高效抑制菌丝呼吸,并改变膜通透性,增加离子渗出率,加剧核酸和蛋白的丢失,进而导致菌丝细胞功能丧失。活体实验结果表明,夏橙接种孢子浓度为1×106 个/mL 的20 μL酸腐病菌孢子悬浮液,经20 g/L碳酸铵处理可显著降低其病斑直径,减轻果实发病。结论:碳酸铵可作为杀菌剂的替代方法控制柑橘果实的酸腐。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挥发物单体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作用,研究了21 种挥发物单体离体条件下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以及活体条件下3-羟基己酸乙酯、癸酸乙酯、桂皮醛和辛酸乙酯对草莓果实灰霉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除月桂酸外,其余20 种单体均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桂皮醛剂量为62.5 μL/L时完全抑制菌丝生长,625 μL/L时可以完全抑制孢子萌发;活体条件下,4 种单体均能有效地抑制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发生,保持草莓色泽,延缓草莓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硬度等质构特性的下降,其中桂皮醛防治草莓灰霉病效果最好,具有商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光光照对交链孢(Alternaria)毒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在光/暗培养条件下,比较分析白光光照对2种交链孢菌株(ATCC 66981和Pear-3)的菌丝生长、孢子形成以及毒素合成的影响。结果持续白光照射对交链孢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而显著抑制其孢子形成。光照刺激交链孢菌ATCC66981中交链孢酚(alternariol, 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 AME)和腾毒素(tentoxin, TEN)3种毒素的产生。菌株持续光照培养30d,AOH、AME和TEN毒素浓度分别为120、182和173?g/L;较之黑暗培养,分别增加了1.1、5.9和9.6倍。光照抑制交链孢菌Pear-3中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 TeA)毒素的合成。菌株光照培养6 d, TeA毒素浓度达到142?g/L;而黑暗培养后其浓度高达325?g/L,毒素产率增加了1.3倍。结论光照不影响交链孢菌丝生长,而对孢子形成影响显著;持续白光照射能够促进交链孢中AOH、AME和TEN毒素的产生,而抑制TeA毒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浓度核黄素处理时厚皮甜瓜果实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病斑直径,以及离体培养条件下核黄素处理对两种病原物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核黄素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苯丙烷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黄素浓度为1.0 mmol/L时对甜瓜粉霉病和黑斑病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最佳。离体培养情况下核黄素处理对T. roseum和A. alternata的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有抑制效果,其中以浓度为1.0 mmol/L效果最佳。核黄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厚皮甜瓜果实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还显著提高了总酚、类黄酮、木质素的含量。由此表明,采后核黄素处理可活化苯丙烷代谢,增加相关酶活性及抗性物质的积累,从而强化果实细胞壁结构,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研究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和与维生素C(VC)复配后使用对蓝莓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防治效果。通过离体培养实验确定 VC溶液、纳他霉素溶液以及纳他霉素溶液与20 mg/L VC复配后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活体实验观察发病率、病斑直径、蛋白质含量以及与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确定不同溶液对蓝莓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处理和与20 mg/L VC复配溶液复配处理对3μL 5×106 CFU/mL的蓝莓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0.5 mg/L,而单独使用VC处理的抑菌效果不明显,说明纳他霉素与VC复配使用可有效降低纳他霉素使用量,提升作用效果;同时纳他霉素复配溶液可有效提升蓝莓抗菌能力,以30 mg/L纳他霉素复配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光调控交链孢(Alternaria)产真菌毒素的作用。方法 在光/暗培养条件下,比较分析光照对2种交链孢菌株(ATCC 66981和Pear-3)的菌丝生长、孢子形成以及毒素合成的影响。结果 持续白光照射对交链孢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而显著抑制其孢子形成。光照刺激交链孢菌ATCC 66981中交链孢酚(alternariol, 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 AME)和腾毒素(tentoxin, TEN)3种毒素的产生。菌株持续光照培养30天,AOH、AME和TEN毒素浓度分别为120、182和173 g/L;较之黑暗培养,分别增加了1.1、5.9和9.6倍。光照抑制交链孢菌Pear-3中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 TeA)毒素的合成。菌株光照培养6天,TeA毒素浓度即已达142 g/L;而黑暗培养甚至高达325 g/L,毒素产率反而增加了1.3倍。结论 光照不影响交链孢菌丝生长,而对孢子形成影响显著;持续白光照射能够促进交链孢中AOH、AME和TEN毒素的产生,而抑制TeA毒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芳樟醇对生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制,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芳樟醇处理尖孢镰刀菌,对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孢子萌发和细胞膜的损伤以及防治效果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芳樟醇可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其半数有效浓度为1.183 g/L,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 g/L,抑制效果与芳樟醇质量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以芳樟醇MIC处理尖孢镰刀菌6 h,其孢子浓度为(1.43±0.12)×104 spor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5.79±0.19)×104 spores/mL)(P<0.05);MIC芳樟醇处理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12 h,其孢子萌发率仅为(5.83±2.16)%,显著低于对照组((95.12±3.78)%)(P<0.05)。1/2 MIC与MIC芳樟醇处理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菌丝悬液中相对电导率、核酸渗漏量显著增加,菌丝中丙二醛浓度也显著增加,麦角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减弱了尖孢镰刀菌的致病...  相似文献   

18.
研究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ZX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巨峰”葡萄为试材,测定P. fluorescens ZX的控病效果和生长动态,在离体条件下通过孢子萌发观察、挥发性物质抑菌测试、扫描电镜探究其对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的防治。结果表明,使用P. fluorescens ZX处理,葡萄果实的发病率仅为24.8%,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率64.67%),病斑直径最小,可以明显抑制B. cinerea孢子萌发、芽管伸长。P. fluorescens ZX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并且能对B. cinerea有重寄生作用,破坏菌丝的正常形态。另外,无论是浸泡还是接种处理,P. fluorescens ZX都能在葡萄果实上快速地定殖生长。由此表明,P. fluorescens ZX通过抑制B. cinerea生长来控制葡萄采后灰霉病,为果实采后防腐保鲜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玫瑰香葡萄果实为材料,分析了SO_2对果实表面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并对SO_2的抑菌作用进行了体外实验,以寻求葡萄果实采后保鲜的低浓度SO_2处理方式。研究发现:SO_2可降低葡萄果实表面微生物总量,抑制灰霉菌;SO_2类保鲜剂焦亚硫酸钠能抑制灰霉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菌作用随焦亚硫酸钠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低温能增强抑菌作用;浓度为300和600 mg/L的焦亚硫酸钠,在p H3.00时抑菌强度均高于p H4.00;用300 mg/L焦亚硫酸钠孵育灰霉菌孢子1 h后,4℃培养45 d无可见菌丝。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SO_2类保鲜剂有效抑制了葡萄果实主要致病菌灰霉菌的发生,采用较低p H、低浓度焦亚硫酸钠处理葡萄果实可对采后贮藏保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文主要研究纳他霉素的抑菌效果及其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霉菌总数为500个/mL时,纳他霉素对黑根霉的最低抑菌浓度是400 mg/L,对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是800 mg/L,霉菌总数为50个/mL时,纳他霉素对黑根霉的最低抑菌浓度是200 mg/L,对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是600mg/L,纳他霉素在pH为6时、25℃时押菌效果较好,紫外线、重金属能使纳他霉素失去抑菌活性;纳他霉素在酱油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