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250031山东省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乔小明,吴邯明1基本概念1.1概述: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1.2病因: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小痘病毒、...  相似文献   

2.
朱兰玉  张卫红 《临床荟萃》1996,11(3):111-111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升高,现就我院收治的68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基层医院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14岁~63岁,其中14岁~40岁者54例。 1.2 病史 1月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65例,肠道感染的3例。 1.3 症状、体征 胸闷、气短37例(占54.4%),心前区痛及不适33例(占48.5%),心慌11例(占16.2%),头晕、乏力32例(占47.1%),晕厥2例(占3%),心音低钝38例(占55.9%),心界大21例(占30.9%),舒张期奔马律4例(占5.9%),心力衰竭19例(占27.9%),心包摩擦音1例(占1.5%)。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危害健康人常见心脏疾病。本文报告我院1980年4月~1991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347例病毒性心肌炎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7例,其中15~30岁168例,~40岁141例,40岁以上的38例。男193例,女154例.2周内病毒感染史明确者216例,占62.2%。上呼吸道感染175例,肠道感染41例;男131例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期内,出现了心脏损害的表现。病毒性心肌炎占本院心脏科住院总人数的比例为:1980年17例,占6.5%;1982年26例,占7.1%;1984年25例,占7.3%,1986年32例,占10.6%;1988…  相似文献   

5.
李晓彤 《当代护士》1998,(11):33-33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特异性病毒所致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种炎症。其诊断目前仍然沿用传统的经验性排除法,主要根据近期的病毒感染史和心脏受累的症状和体征。这种酷似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又极易误诊。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诊断,分秒必争的抢救,恰当的护理对该疾病的转归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国华 《临床荟萃》1996,11(1):43-44
病毒性心肌炎因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而日益受到重视。现将我院近五年收治的136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76例,女60例;年龄15~39岁112例(82.4%),≥40岁24例(17.6%)。新近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91例(67.0%),肠道感染史者15例(11.0%),肝炎史者2例,腮腺炎史者2例,无明显感染史者26例(19.1%),感染同时和/或5天内起病者42例(30.9%),1~3周起病者82例(60.3%),时间不详者12例。诊断依据参考1987年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在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纪要诊断标准。 1.2 症状与体征(见表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25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的住院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心脏彩超,心电图,X线胸片,心肌酶谱,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愈73例,好转52例,无死亡,其中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安装了心内膜永久起搏器,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治疗效果较满意,早期明确诊断与积极的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伤寒并发中毒性心肌炎2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洪鸣 《临床医学》1996,16(7):14-15
本文根据我院1985年3月至1995年5月间收治的326例伤寒病例,对其中23例心电图及血清GOT检查有异常者,进行了临床前瞻性回顾分析。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均为我院10年间住院患者,且均经周围血象、肥达氏反应,血或骨髓培养确诊为伤寒,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14岁,14~30岁14例,31~50岁7例,50  相似文献   

10.
人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0年2月以来,我们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单味人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称心肌炎)32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自门诊或住院的62例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心律失常,或用其它方法治疗后病情好转,但心电图S-T段或T波低平、倒置未恢复正常者。全部病例符合1992年2月卫生部制订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中“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条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2~52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2~54岁。 两组治疗前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主要临床症状。全部病员采用休息、抗病毒、营养心肌、对症处理等措施。治疗组加用人参10~2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连用10天。第10天后即复查心电图和记录主要症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 2 结果 (见附表)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VitC辅佐治疗中,重型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效海  尹凤兰 《临床荟萃》1996,11(17):791-792
自1990年~1994年我院应用大剂量Vitc治疗中、重型心肌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其特点为胸闷、心悸、上腹痛,个别有发热、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经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脏X线检查均符合中、重型心肌炎诊断。 治疗组 40例,男21例,女19例,就诊年龄2岁~7岁,最小2岁,最大7岁,平均年龄4岁~5岁,其中心律失常20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心电图和供血不足11例,心脏性休克并心力衰竭5例。 对照组 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岁~8岁,最小3岁,最大8岁,严均年龄为5.5岁,其中心律失常16岁,房室传导阻滞2例,心电图示供血不足14例,心源性休克并心力衰竭4例。 2 治疗与转归 治疗组除常规应用能量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供血,辅酶Q_(10),抗心律失常、吸氧、强心及抗休克,并加  相似文献   

12.
近4年来我科收治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心肌炎12例。现报告如下。116床资料卫.l一般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3岁2例,~6岁3例,~12岁7例,入院时间距发病2~36小时。前驱感染史:3例有呼吸道感染史,5例有消化道感染,4例无感染史。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动态观察所有病人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一'。l,2Ide床表现:腹痛12例,呕叶7例,发热6例,乏力10例,苍白5例,多汗4例,心悸7例,气短3例,头晕3例.心前区痛2例.手足凉3例,惊厥1例,心音低钝8fgIJ,心界扩大3例,心律不齐6WIJ,心动过速5{glJ,奔马律2例,心源…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鸿运 《临床荟萃》1997,12(5):205-209
近十余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多而成为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根据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我科自1992~1995年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38例,现分析如下并浅谈对治疗的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①性别:男14例,女24例;②年龄;幼儿2例,学龄前儿童7例,学龄儿童29例;③家庭住址:城区27例,农村11例;④发病季节:3~5月份8例,6~8月份19例,9~11月份6例,12~2月份5例;⑤前驱症状:发热 23例,不适 22例,腹痛 10例,咳嗽 9例,呕吐6例,头痛3例.  相似文献   

14.
陈良海  罗兴林 《临床荟萃》1996,11(6):257-258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酷似急性心肌梗塞(AMI)者少见。该型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发展快,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易误诊为AMI,延误针对性抢救。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和近年来国内文献上收集到的21例患者做综合临床报道。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刘仕鹏 《临床荟萃》1995,10(22):1047-1047
我院1990年4月~1994年10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57例,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发现其对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随访观察了3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达0.5~8年,其中14例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临床上呈典型扩张型心肌病表现,3例进行心脏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心肌炎症伴心肌纤维变性,揭示了心肌炎发展为心肌病的内在联系,其发生率为3.8%。另外对病毒性心肌炎发展为心肌病的某些可能因素进行了探索,发现病情较重,心肌病变范围较广泛,心肌炎症反复活动及明显左室功能受损者易发展为心肌病;及时治疗,充分休息及营养状况都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