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该系统首次使高效武器发射后的数据采集和计算在某某工学院火炮试验靶场实行全自化。摆脱了繁重复杂的多重计算,使得测试数据和得到实验数据不再分开进行,能够直接准确清楚地观察到所研制的武器发射后目的各项飞行指标,缩短了武器的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2.
双药室喷管气流反推减后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发射高初速榴弹的榴弹机枪系统后坐力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药室拉瓦尔喷管气流反推减后坐技术.设计了适用于高速榴弹机枪系统的双药室拉瓦尔喷管减后坐装置,利用一维非定常流理论推导了双药室喷管低后坐武器的内弹道阶段和后效期阶段的气体动力学方程;将试验测得的压力峰值、弹丸初速及后坐力与仿真数值进行对比,验证建立的双药室喷管气流反推减后坐计算模型的正确合理性;计算双药室喷管低后坐武器后药室、前药室、导气室及喷管气室的压力,并分析压力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对比分析双药室喷管武器与普通武器的膛压曲线、弹丸速度曲线,重点分析双药室喷管内气流压力、温度、密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及在喷管内分布状况;探讨了后药室装药量、喷管导气孔直径及喷管内经对武器喷管反推力、喷管减后坐效率、弹丸初速等武器发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弹丸初速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匹配双药室减后坐结构参数,采用双药室喷管气流减后坐技术可实现武器低后坐发射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水下气动发射装置发射性能参数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某型水下气动发射装置的内弹道性能,对主要参数的影响规律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基于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发射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再将它们综合起来得到了发射系统的整体模型。由模型计算的武器发射管内的运动时间、气瓶剩余压强与水池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法,对发射管最高膛压和武器出管速度的4个主要参数进行了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发射过程最高膛压的最灵敏参数为武器运动初始阻力;影响武器出管速度的最灵敏参数为发射气瓶初始压强和发射阀最大开启面积。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控制的飞机武器发射/投放方案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飞机武器发射/投放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战术规划和武器分配所遵循的原则,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对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实现作了详细的讨论,并结合数字仿真结果对该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无人机气动弹射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发射过程。通过对其物理模型进行简化,采用基于封闭矢量环法与力平衡方程的联立约束法分析推导了该无人机弹射系统的动力学求解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创建了弹射系统发射过程的动态仿真模型,得到了无人机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等参数。并将遗传算法与Simulink有机结合,方便实现了气动弹射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结果表明:该无人机弹射系统改善了现有弹射系统弹射加速度有明显峰值、发射轨道利用率低、发射长度过长等不足,为无人机气动弹射系统的工程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优化后进一步缩短了发射长度,减小了最大过载和加速度波动,为无人机气动弹射的系统级建模、动态仿真与性能优化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6.
所属单位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产品应用领域 城市公交通领域。 产品功能特点 该系统充分利用了该研究所在混联式和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研制生产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型导弹发射控制电路盒检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系统以PC计算机为平台,采用总线式设计思想,实现了对导弹发射控制电路盒检测的自动化、快速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火箭助推零长方式发射的特定无人机,本文对发射过程中机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其运动学模型。对发射过程进行了空气动力学计算,并利用实际飞行试验数据样本进行模型校验;通过仿真实验获知不同环境风条件下发射该无人机时一系列参数的变化,据此研究和分析环境风对该无人机零长发射安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射该型无人机时,如果允许选择起飞方向,应选择逆风发射;如果是定向发射起飞,应在环境风速不大于6 m/s的情况下发射;不论是顺风发射还是侧风发射,发射后若攻角为正值,即该无人机偏离预定轨迹不大,此时无人机发射起飞过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小区干扰对齐系统的下行链路,在研究基于穷搜索和分布式干扰对齐的最优发射天线选择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发射天线选择算法.该算法采用贪心搜索策略,利用部分迭代的分布式干扰对齐方法,在保持其他基站的发射天线选择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沿着系统和容量增加的搜索方向依次优化各基站的发射天线选择方案,从而达到降低计算复杂度的目的.复杂度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在获得接近于最优发射天线选择算法的系统和容量性能的同时,该算法能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并且通过调整部分迭代次数,可以达到系统和容量性能与计算复杂度的折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十一五”收官之年.2010年.航天科技集团的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四大主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宇航系统成为拉动集团公司经济的主力。宇航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圆满完成了以嫦娥二号、北斗导航卫星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宇航系统总收入同比增长65.9%:高新武器装备研制成果喜人.飞行试验捷报频传.导弹武器总收人同比增长41.8%;  相似文献   

11.
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在武器系统设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动机性能指标主要通过试验来测试,针对目前发动机测试系统的复杂性及测试数据的可靠性现状,基于数值仿真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了装药设计和内弹道计算,利用有限体积法和线性粘弹性理论进行了燃气冲刷初始装药通道仿真计算及装药在低温和承压下结构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一致,该分析方法可对新产品研制、论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光幕阵列天幕立靶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单管炮、多管转管炮等武器单发和连发射击密集度的测量,射击密集度参数是国防工业中的基础参数,在舰炮、自行火炮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试验中都需要测量。该系统也可以用于靶位落速的测量和近炸引信脱靶量的测  相似文献   

13.
<正>射击密集度参数是国防工业中的基础参数,在舰炮、自行火炮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试验中均需要测量。针对这一现实需求,西安工业大学凭借多年来在光电测试技术方面的积累,研制出了光幕阵列天幕立靶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单管炮、多管转管炮等武器单发和连发射击密集度的测量,也可以用于靶位落速的测量和近炸引信脱靶量的测量。该  相似文献   

14.
一种疲劳试验机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疲劳试验机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在疲劳试验过程中检测载荷值、激振频率、载荷循环次数,以及试件的裂纹声发射信号。通过试验证明,系统设计可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航天与航空     
今年我国将发射8颗卫星和1艘飞船定型试验。试验中,当时速达到指标规定的最大速度时,弹射座椅瞬间弹出飞机舱盖升向天空,随即完成人、椅分离后,降落伞带着试验假人安稳地降落地面。其安全着陆时间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新型火箭弹射救生系统是我国目前研制的安全救生包线最宽、采用新技术最多、性能最先进的火箭弹射救生系统。该系统的定型试验成功,为我军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W.YH)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透露,2003年是中国航天历史上发射任务最重的一年,将要发射8颗卫星和1艘飞船。将要发射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多管火箭弹等武器射击精度,通过对多管火箭弹射击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在不改变武器发射系统总体结构、发射环境的前提下,采用复合形优化算法,以射击间隔和发射顺序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多管火箭弹射击密集度优化模型,形成基于复合形法的多管火箭弹射击密集度优化方法,为多管火箭武器的射击精度优化提供参考。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多管火箭弹射击密集度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研发过程中的论证、分析、设计以及仿真等需求,研究实现了一套技战术相结合的数字化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支持近程防御系统论证、设计、研制、试验、测试等阶段的研发工作.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Vega Prime实现了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打击目标过程的仿真,对炮弹和导弹弹道计算、武器操纵、实时碰撞检测技术做了深入研究.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优化了炮弹和导弹的飞行模型,提出了舰炮的机械运动模型,改进了适合武器仿真的高速物体碰撞检测技术,实现了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作战仿真的全过程,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实用性,提高了仿真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光幕靶是靶场测试不可缺少的设施,主要用于单发和连发直射武器的飞行弹丸速度的精确测量,同时,还可用作弹丸摄影或弹形记录时的高精密,非接触式触发装置.由西安工业大学研制的HXHWCS华夏红外光幕测速靶常用在检测室内弹道的武器和弹药,但是,只要在靶的前方和两侧加以防护,也可用于室外靶场的试验中.其主要特点有:①非接触式测量,安全可靠;②采用红外发射和红外阵列接收器件,抗干扰、高灵敏度;③结构紧凑,靶距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火箭弹制造缺陷对起始扰动的影响. 方法 根据火箭武器系统结构特点, 建立火箭起始扰动发射动力学模型, 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火箭发射过程进行数值仿真. 结果 得出了火箭弹质量偏心、动不平衡、推力偏心等对火箭弹起始扰动的影响规律. 结论 火箭弹缺陷对起始扰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火箭武器研制中应该对此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0.
一种无线接收系统的信号预处理与抗干扰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种近水平孔内的爬行机器负责孔内参数的测试,需要将地下信号用电磁波无线发射至地表.由地表仪器接收显示。该技术的关键之一为无线电磁波发射和接收、处理系统的研制。文章介绍了通过预放大、可编程放大和滤波处理,在噪声信号中较好地对微弱信号进行提取和抗干扰设计的方法。通过这些设计.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且整个发射与接收系统噪声系数小,效率高,可靠性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