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某是一位62岁的男性病人,他的几个朋友把他送到急诊室。他喝得烂醉,可能是摔倒在人行道上受伤了。在他摔倒受伤前,他找人吵架,还跟两个年轻人打起来了。他的朋友跟你说,张某以前是一个很和蔼可亲和聪明的公务员,不过他很喜欢豪饮,特别是啤酒和烈酒。朋友们现在最担心的是,张某一反常态,思维混乱,  相似文献   

2.
刘宁 《大家健康》2014,(7):19-19
我一直在思考,人生之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第一条就像吕布走的。我坚信一点,无德之人绝对是无谋之辈。吕布这人,反复无常,在逃亡期间,袁术不肯收他,还是刘皇叔接纳他,他趁人家去攻打袁术的时候,来了一个鹊巢鸠占。后来被曹操活捉,他再次投诚。曹操一想到丁原和董卓,心下发虚,立刻将他绞杀。走第二条路的,还是郭靖典型。他是虚构的人物,更是真实的。他的笨和拙,看他的言行就知道。不过,他为人忠厚,  相似文献   

3.
<正>在早期的研究中,科学发现兔的卵细胞在试管中能够与精子结合,于是罗伯特·爱德华兹试图开发针对人类的相同技术。1968年,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中,他第一次目睹了生命在子宫之外形成——体外授精之后5~6天发育出了人类囊胚。"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我在显微镜下看到培养皿中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物体."爱德华兹曾经回忆说。马丁·约翰逊(Martin Johnson)是爱德华兹的学生,他说:"爱德华兹是个非凡的人,他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他不只在科学上富有远见,还拥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能向社会大众说明他所从事的科学事务,他是这个领域的伟大先驱。他的同事、学生、家人和许许多多得到他帮助而有子女的人,都将深深怀念他。"  相似文献   

4.
灵枫 《求医问药》2006,(2):47-47
有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务界,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诊断患有癌症。这对他不啻当头一棒。他一度曾情绪低落。但最终他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心态也为之改变,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在勤奋工作之余,他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搏斗。就这样,他已平安度过了好几个年头。有人惊讶于他的事迹,问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这位医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个人。这位医生不但医术高明,做人的境界也极让人钦佩。在这个世界上,…  相似文献   

5.
张先生今年44岁,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在平时,他的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深夜。从半年前开始,张先生经常出现后脑勺疼痛不适的症状。他担心自己患了什么慢性病,便到医院找了几个科室的医生进行诊治。然而,不同科室的医生为他做出的诊断都不一样。骨科医生在为他进行颈椎X光片检查后,发现他患有颈椎骨质增生,认为他的头痛是由颈椎病引起的。内科的医生在为他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后,发现他患有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6.
拒爱的境界     
他说他爱她,对她一见钟情,这份感情让他无法放弃。开始时她还客气,告诉他,自己已有男朋友,这是不可能的事。可他依然纠缠。他与她在同一单位,他常常在她下班的路上等她。有时她晚上加班,他就跑到她办公室表白。  相似文献   

7.
棘心 《肝博士》2015,(2):53-55
从我懂事起,哥哥就一直是我们家里的"大熊猫",因为他的身体素质实在太差,隔三差五就会感冒发烧,所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和大熊猫相比,他的脾气却很大,有时连我这个妹妹也要让着他,不管他是对还是错。没办法!他是乙肝患者,中医不就说这样的病人肝火比较旺盛,容易发火吗。其实每次发完火以后他也很后悔,他不想伤害亲人,但他控制不了自己。我哥是个自由职业者,因为肝病的反复发作治疗对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军队医院要履行好社会责任,而所有社会责任实现的基础是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是一个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人,虽然已经93岁高龄,依然奋斗在肝胆外科手术一线。他是一个勇闯禁区、不懈攀登的人,在70年的从医生涯里,创造了无数个辉煌和神奇。他是一个情系患者、爱洒患者的人,在无数个身患绝症的患者眼里,他是穿着军装的活菩萨。他是一个眼界开阔、胸怀宽广的人,他带领我国的肝胆外科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他就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外科开拓者、  相似文献   

9.
潘晴 《健康之友》2007,(8):119-121
他是香港无线电视台的当家小生。他是一个很著名的帅哥。他曾经当过警察、运动员。众多的身份加诸在他的身上,却丝毫没有改变他个性中的调皮,也当然不会妨碍他在拍摄现场与我们一起嬉笑玩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男孩是学理科的,她当初喜欢他,是因为他稳重,依靠在他的肩膀上,有种暖暖的、很踏实的感觉。然而现在她已经厌倦了和他一起生活,当初喜欢他的理由,竟成了现在厌倦他的根源。她是个感性的小女人,敏感、细腻,渴望浪漫。而他,却天生不善于制造浪漫,木讷到让她感觉不到爱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谢娜 《肝博士》2007,(5):9-12
他是医生,不幸患上肝癌。他有令人感叹的生死观。对于疾病,他看得很淡,认为那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对于患者的生死与疾苦,他却看得很重。他依然坚守在医生的岗位上,"愿将自己的生命终结在救死扶伤的路上"。他就是重庆市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顾顺华。  相似文献   

12.
馨宇 《健康之路》2006,(12):13-15
庞智刚是一位被医生宣判只剩下3个月生命的癌症患者。噩耗传来时,他失去了右腿,相恋8年的女友也弃他而去。他以为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东西,但小鱼出现了。她从报上看到他的消息,然后不远千里从四川赶来看他,并从此留在他身边,矢志不渝……采访庞智刚,是在他的宿舍里。小鱼也在场,趁着小鱼  相似文献   

13.
蕴卜 《大家健康》2012,(7):66-66
——为什么,都是伤害呢?偶尔在论坛上看到的帖:“男人们教了你什么?”答案一:男人是不能被感动的。一定是,她曾经倾尽所有为他好。这好,可能很幼稚,是折下千纸鹤,纸锐利的边缘划伤她的手:也许很庸俗,她给他钱,给他买车买房给他的手机充值:或者平凡简单,学会他爱吃的一味菜,为他打过几件毛衣……总之,他没当回事。  相似文献   

14.
总是,去安慰     
我已经是他联系的第15个心理医生了。此前,在很多医生那里,他甚至无法得到预约——他们全都“太忙了”。而我认为,其中至少有一位医生之所以“太忙”,是因为Donal Casey(化名)是一位公开的同性恋。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敢打赌,其中5~6位医生拒绝见他,是因为Casey先生已经80岁了。我还确信,其余的人之所以拒绝他,是因为他直率地告诉了他们,他患有无法通过手术冶愈的肺癌。  相似文献   

15.
杨成志 《当代医学》2005,11(12):37-37
“他是一名院士,但现在他更像是一名战士,站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他殚精竭虑,勇于直言。”这是2003年,钟南山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位"半路出家"但天赋极高的业余舞者、国际认证的国标舞教师.在灯光眩目的国标舞舞台上,他是一颗耀眼的星;在活力四射的训练场上,他是一位和蔼慈祥的导师.然而,无论观众还是学生,甚至是他的老师和舞伴,都不知道他曾经是个晚期肺癌患者!癌龄长达16年!人们只知道他走到哪里,就把爽朗的笑声带到哪里,只认定他是大家眼里的"快乐天使"……  相似文献   

17.
《大家健康》2009,(7):54-54
一天下午,途经读中专时一位老同学的家。好久不见他了,想顺便看看他。进到他的院子时,他正坐在院里晒太阳。我直呼其名,他毫无反应。我以为他睡着了,待走到他面前时,方知他没睡着,而是反应迟钝。我用手拍拍他的肩,他才用呆滞的眼神看着我。我心里一紧:他是怎么了?按说,他小我两岁,比我晚两年退休,不该如此呀。  相似文献   

18.
病出意义来     
在当今文坛,说起史铁生,没有人不知道,他是一位拥有许多作品和读者、得过许多文学嘉奖的职业作家。可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他也是一位职业病人。有一回,记者问起史铁生的职业, 他回答说“生病”,写作只是业余工作(他不久前的一本书的名字也就叫《病隙碎笔》),他还特意对记者嘱咐说,这绝不是调侃,而是真实的生活。他是1951年生人,早在1972年, 他就因双腿瘫痪病退回京。7 年后,他又因急性肾功能不全回家疗养,1998年,他的病情发展到肾衰竭,依靠每周三次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如此频繁的密度往来于医院,应了他另一句自嘲的话:“我要么在医院,要么在去医院的路上”。  相似文献   

19.
罗斯.R.(Ronald ross, 1857——1932)是英国细菌学家,他证实了当时最大的流行病之一——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为成功地防治疟疾奠定了基础。并因此获得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罗斯1857年5月13日生于尼泊尔阿尔莫拉,他从小生长在尼泊尔西亲北部的桠木兰,这里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5500米,是一个疟疾高发区。他的母亲怕他传染上疟疾,总是把他关在家中。因此,他从小就知道这种疾病的危害,并在头脑中产生了疟疾是怎样传染的疑问。1874年他进入伦敦圣巴塞罗缪医院学医。1881~1888年他任职于印度军医团。1899年返英,任利物浦学院热带医学讲…  相似文献   

20.
旧情非旧爱     
石选 《大家健康》2010,(8):30-30
每次决定回家休假,她总是先给他打电话,再通知父母。 他在车站上班,不管她什么时候到,深夜或清晨,他都会在站台接她,然后开着他的小奥拓送她回家。路上,一般是他问还好吧?她笑着答,老样子。他把她送到小区门口,她下车前,他会问她哪天走。她回答完毕,把带来的烟递给他,并且叮嘱一声,还是少抽点。他点点头,掉头回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