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卢锟  唐雅珂  龚吉军  唐静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3):110-113,119
为探明部分植物精油对大米的防霉效果,选取提自蓝桉叶、薄荷、山苍子、孜然、丁香、肉桂、花椒、香茅以及迷迭香的9种精油为研究对象,以大米青霉和黑曲霉为目标菌,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最低生长下降浓度和联合抑菌效果,以确定单一精油的抑菌效果、复配精油的协同抑菌效果及其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在所选9种精油中,肉桂和丁香精油对大米青霉和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最好,山苍子和蓝桉叶精油次之。在两两复配精油中,当肉桂精油与山苍子精油的比例为3:1(v/v)时,对大米青霉和黑曲霉的抑制效果最佳,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1 μL/mL,比单一精油的浓度下降了20~180倍。研究表明按适当比例复配的肉桂与山苍子复合精油是具良好应用前景的大米防霉保鲜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醋酸、姜汁和抗坏血酸(VC)3种保鲜剂处理鲜雁肉,再结合真空包装,研究常温下各种保鲜剂对雁肉的保鲜效果,并以不同配比的保鲜剂进行组合,进行正交实验,以肉样感官评价、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为评价指标,优选出保鲜效果最佳的复合保鲜剂。实验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使用效果优于单一保鲜剂,0.4%醋酸+6%姜汁+1%抗坏血酸的复合保鲜剂保鲜效果最佳,常温下可使美洲雁肉保质期达11d。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获得花椒精油,配比成不同浓度的保鲜剂,对鲜猪肉进行处理,结合真空包装,于0~4℃贮藏,测定肉样的微生物指标对肉样新鲜度进行评价,研究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花椒精油最佳萃取条件为CO2流量为20 kg/h、萃取压力29 MPa、萃取时间140 mmin、萃取温度37℃,此条件下花椒精油的得率为9.52%;花椒精油能有效抑制肉类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冷却猪肉的保鲜期,且保鲜效果随花椒精油浓度的增大而加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杯碟法研究5种香辛料(丁香、大蒜、生姜、八角、肉桂)精油对牛肉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致腐菌热死环丝菌(Brochothrixthermosphacta)、分叉肉杆菌(Carnobacteriumdivergens)和变形斑沙雷菌(Serratiaproteamaculans)的抑菌效果,在此基础上将5种精油进行复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香辛料精油配方。然后将最佳配方作用于牛肉,真空包装后贮藏于冰温条件[(-1.5±0.5)℃]下考察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5种香辛料精油的最佳复合配方为1%丁香精油+1%大蒜精油+2%肉桂精油+0.375%生姜精油+0.75%八角精油。复合香辛料精油能够有效抑制牛肉中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p H值的快速上升,减缓牛肉中脂肪氧化和蛋白质的分解速度,较好的维持牛肉的感官品质。牛肉通过香辛料复合精油处理并结合真空包装和冰温贮藏条件可以延长保鲜期到25 d。  相似文献   

5.
几种天然香精油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成强  郑俏然 《食品科技》2011,(9):119-121,126
将桂皮精油、丁香精油和大蒜精油3种香精油分别配比成不同浓度的保鲜剂对鲜猪肉进行处理,于0~4℃贮藏,然后测定其肉样的理化、微生物及感官指标,并对肉样新鲜度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研究这3种天然香精油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桂皮精油及丁香精油对冷却猪肉均有较好的保鲜作用,能延长冷却猪肉的贮藏期,其中0.8%桂皮精油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花生果在不良的贮藏条件下极易发生霉变,从而降低其食用品质。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花生防霉方法,研究了提自肉桂、山苍子、丁香、香茅及百里香的5种植物精油对分离自发霉花生的优势霉菌的抑菌效果。首先,从发霉的花生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霉菌BQM,通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然后,通过抑菌圈试验评价5种植物精油对菌株BQM的单一及复合抑菌效果,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精油组合和复合精油的最佳比例。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精油对霉菌BQM菌丝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鉴定,从发霉的花生上分离到的优势霉菌菌株BQM属于黑曲霉。肉桂-山苍子复合精油对黑曲霉BQM的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25 μL/mL,复合精油最佳体积配比为V肉桂精油 ∶ V山苍子精油=3 ∶ 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经肉桂-山苍子复合精油处理的黑曲霉BQM菌丝体损伤严重,发生皱缩、干瘪、凹陷等变形现象,说明该精油可用于花生防霉处理。  相似文献   

7.
许原  张梦奇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6):253-257,265
目的:研究肉桂精油、壳聚糖和抗坏血酸3种天然保鲜剂对凤尾菇储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方法:以新鲜凤尾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肉桂精油、壳聚糖和抗坏血酸对凤尾菇进行处理,结合感官评价找出3种保鲜液的最佳浓度,并研究不同浓度保鲜剂的凤尾菇在5 ℃贮藏过程中感官评价、呼吸强度、褐变度和腐烂指数的变化规律。接着通过正交试验,以3种不同浓度的保鲜剂为考察因素,感官评价与失重率为指标,选出保鲜效果最佳的复合保鲜剂配方。结果:单一涂膜处理时,肉桂精油1.5 g/L、壳聚糖15 g/L和抗坏血酸1.0 g/L具有最好的保鲜效果。最佳的复合保鲜剂配方为,肉桂精油浓度为1.0 g/L、壳聚糖浓度为15 g/L和抗坏血酸浓度为1.0 g/L,该复合保鲜液处理凤尾菇贮藏9 d,感官评分为(78±3)分,失重率为6.98%±0.43%。结论:此复合保鲜液对凤尾菇的保鲜能起到更明显的效果,贮藏期间凤尾菇的品质和色泽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天然保鲜剂对猪肉微冻贮藏中生物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壳聚糖、丁香精油、肉桂精油和大蒜精油4种天然保鲜剂对微冻(-3℃)猪肉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抑制生物胺生成的保鲜剂,以猪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别用4种天然保鲜剂作用之后真空包装,微冻贮藏((-3±1)℃),贮藏期间以猪肉的感官评定、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和生物胺含量为测定指标,研究4种天然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可显著地抑制组胺、腐胺、酪胺和尸胺的生成,整个贮藏期,总生物胺生成量61.92 mg/kg(40 d)在安全范围之内,且远远低于限量标准。肉桂精油抑制生物胺的效果较好,贮藏第40天总生物胺的生成量为68.93 mg/kg。丁香精油对组胺和腐胺的抑制效果较好,而大蒜精油则对酪胺抑制作用较强。4种保鲜剂对生物胺生成的抑制效果依次为:壳聚糖肉桂精油丁香精油大蒜精油。同时,壳聚糖和肉桂精油能较好地抑制TVC增长、TVB-N值的上升和感官品质的下降。保鲜剂良好的抑菌效果和抑制TVB-N生成能力导致生物胺含量的下降,结果为生物胺的抑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物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骁  谢晶 《食品工业科技》2014,(12):344-348
以空气包装组为对照,在4℃冷藏条件下,研究了单一保鲜剂(ε-聚赖氨酸)和复合保鲜剂(ε-聚赖氨酸、壳聚糖、茶多酚)分别结合气调包装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样品的菌落总数、理化等指标,评价两种保鲜方法结合使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对照组货架期约为6d,经过ε-PL和复合保鲜剂浸泡处理的冷却猪肉货架期分别为10d和16d。生物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能显著延长冷却猪肉货架期,其中,真空包装组比气调组的保鲜效果差;80%CO2+20%O2包装组抑菌以及延缓TVB-N上升的效果最佳,复合保鲜剂组在第20d时还没有超出鲜度标准,但对冷却猪肉色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且保水性较差;20%CO2+80%O2的抑菌效果在气调组中最差,但对猪肉的色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复合保鲜剂组保质期约19d;50%CO2+50%O2在抑菌效果、色泽保护以及保水性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柑橘皮精油对鲜切马铃薯褐变及冷却猪肉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橘皮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柑橘皮精油。通过对鲜切马铃薯PPO和POD活性两个指标的测定研究柑橘皮精油对马铃薯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抑制剂柠檬酸、CaCl2和Na2SO3相比,浓度为1.2%精油的抑制褐变效果较好。通过对猪肉进行H2S实验、挥发性盐基氮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测定研究橘皮精油对冷却猪肉保鲜的影响,得出精油浓度为2.4%时,可在保存期内保持肉样的一级新鲜度,且精油与其他保鲜剂混合使用时,对肉样保鲜效果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经山鸡椒油处理后的肉脯在贮藏期间微生物指标和氧化指标的变化,并比较这些条件对山鸡椒抑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大小,以及比较在一定贮藏条件下经山鸡椒油处理后的肉脯和未经其处理的肉脯微生物指标和氧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山鸡椒油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影响不明显,包装方式和杀菌方式对山鸡椒油防腐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较明显,在一定贮藏条件下经山鸡椒油处理后的肉脯防腐性和抗氧化性均优于未经山鸡椒油处理的空白组。  相似文献   

12.
香精油在肉制品防腐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昊 《肉类工业》2010,(1):45-47
采用丁香精油、百里香精油和芫荽籽精油三种香精油,通过正交试验L9(34),将三种香精油进行复配,研究其对肉制品中细菌总数的抑制作用,结合实际应用,得出了复合防腐剂的最佳配比为:1.0%丁香油+1.0%百里香油+0.2%芫荽籽油。肉制品经最佳防腐剂处理后,在室温下贮存,延长了肉制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3.
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桂皮油、丁香油和茶多酚对冷鲜肉的保鲜效果,确定了冷鲜肉复合保鲜剂中各种组分的最适添加比例,实验结果表明,冷鲜肉中桂皮油、丁香油和茶多酚3种抗菌材料添加量分别为0.11%、0.16%、0.21%。利用此复合保鲜剂应用于肉的保鲜,在贮藏温度为0~4℃时贮藏时间可达17d。  相似文献   

14.
开发新型天然防霉剂控制粮食霉变是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研究复配植物精油对粮油储藏过程中常见霉菌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to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防霉效果,挑选活性较强的植物精油进行复配并对联合防霉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复配植物精油对霉菌孢子萌发、菌丝干重和细胞完整性的影响,对其防霉机理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牛至精油对赭曲霉和黑曲霉的防霉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83±0.58 )、(15.33±0.29)mm,肉桂醛对黄曲霉的防霉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8.50±0.87 )mm;山苍子精油与牛至精油、肉桂醛与牛至精油复配体积比为2:8时对3种霉菌的防霉效果较优;通过对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判读,两组植物精油复配对黑曲霉和赭曲霉的防治效果为协同作用,对黄曲霉的防治效果为相加作用;山苍子精油与牛至精油按体积比2:8复配可抑制霉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破坏细胞的完整性、改变孢子和菌丝结构;山苍子精油和牛至精油按体积比2:8复配施用于含黄曲霉的玉米上,可有效降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的含量。本研究为山苍子精油与牛至精油复配作为防霉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山苍子精油及提油后余渣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烘箱贮藏法测定几种香辛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底物为猪油),结果显示山苍子精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相当于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两倍以上,优于姜油、桂应油和桔皮油。而提油后山苍子树皮渣用几种溶剂萃取,并对萃取物进行抗氧化性能检测,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强度低于精油。其中氯仿组分的抗氧化效能最优,强度约为BHA的75%。有效成分属于萜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延长金柑的贮藏期,以金柑为原料,研究室温条件下山苍子精油壳聚糖复合涂膜对金柑果实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总糖、感官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苍子精油壳聚糖复合涂膜抑制了金柑的失重,处理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总糖、感官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VC均有显著性差异,第30天时处理组、对照组的失重率分别为5.92%,8.35%,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0.31%,8.67%,VC分别为15.77,8.32mg/100g。山苍子精油壳聚糖复合涂膜降低了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效地延缓了金柑的衰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天然植物精油(百里香、丁香、肉桂)对霉变稻谷的抑菌效果,以5种稻谷霉变优势菌株为受试菌,以霉菌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C)为指标,通过混料设计方法建立复合精油抑菌模型,结合方差分析得到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精油抑菌活性对亮白曲霉(A. candidus),杂色曲霉(A. versicolor)和聚多曲霉(A. sydowii)为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百里香精油;对稻黑孢霉(N. oryzae)为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百里精香油;对布罗克青霉菌(P. brocae)为丁香精油=百里香精油<肉桂精油。当肉桂精油:丁香精油:百里香精油的体积比为55.2%︰26.9%︰17.9%时,3种植物精油对5种菌株抑制效果最佳,复合抑制值大于90.9%。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菌落直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情况,研究二氧化氯(ClO2)水溶液、丁香精油和肉桂精油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ClO2水溶液、丁香精油和肉桂精油均对禾谷镰刀菌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效果,其中,丁香精油在低浓度(20~40 µL/L air)下抑制效果不如肉桂精油,随着浓度增加,其抑制效果显著增加且优于肉桂精油。分析抑制率回归方程得到ClO2水溶液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7 mg/L、丁香精油为58 µL/L air、肉桂精油为66 µL/L air。通过麦角固醇含量测定、扫描电镜观察和傅立叶红外扫描,发现ClO2和精油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细胞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ClO2水溶液破坏细胞膜,导致内容物渗出,高浓度丁香精油破坏细胞结构,肉桂精油则使菌体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