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情况。方法研究者是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进行骨科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轻度为2例,重度为1例,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轻度为8例,重度为6例,发生率为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8±1.6)分、(80.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中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将患者的痛苦减轻至最低程度,有助于其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分析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15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84例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院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术后经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其深静脉血栓不仅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因而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方法:择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110例中风后下肢发生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研究组(5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行传统针刺疗法,研究组以温针灸法实施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Ashworth中下肢评分为(7.35±1.12)分,低于对照组的(11.93±2.30)分(P 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是(78.83±6.97)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的Fugl-Meryer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应用温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11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为临床资料,分两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率为25.45%,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4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较护理前均改善明显,且研究组SDS、SAS评分分别为(36.28±4.25)分、(36.57±5.1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依从率,并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阳通络法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行温阳通络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缓解时间为(11.3±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2.3)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全身症状较对照组明显缓解。结论温阳通络法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肝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全身症状,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7年该院诊治120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96.67%比对照组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情感功能(75.78±7.85)分、生理功能(74.58±9.46)分、社会功能(71.43±6.84)分等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韩金山 《光明中医》2023,(1):123-125
目的 研究对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逐瘀通脉汤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铁岭市银州区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40例)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逐瘀通脉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均获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纯,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逐瘀通脉汤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明显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西栓形成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纳的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7例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条件下给予中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负面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为76.32%(29/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通过SDS、SAS负面情绪评估得出,治疗前对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DS、SAS研究组分别为(33.45±4.68)分、(34.56±4.50)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良好成效,可降低负面情绪同时,提高其临床总有效率,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下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该文收治对象为老年下肢患者,总例数为20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干预),将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下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8.15±0.21)分抑郁评分(7.42±0.2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下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能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保障患者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补气活血方加减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补气活血方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的差值,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髌骨上缘和下缘的周径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髌骨上缘和下缘的周径差比治疗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92.5%)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方加减可有效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并且具有在临床推广以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12):1745-1746
目的:观察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观察治疗14d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栓再通率、临床症状及体征(肿胀与疼痛)、相关生化指标(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对比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84.8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提高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减轻下肢肿胀及疼痛,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栓再通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化式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强化组,给予强化式护理模式;另选取同期8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便秘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下肢深静脉流速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出率为2.33%(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5%(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下肢深静脉流速为(25.61±3.50)cm/s,明显快于对照组的(19.94±2.47)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8.14%(7/86),低于对照组的24.42%(2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如精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强化组患者精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强化式护理模式运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降低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对ICU患者采取早期系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入住ICU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各65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早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后的下肢股静脉峰速度(53.62±5.73)cm/s、平均速度(35.74±4.79)cm/s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9.2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ICU患者采取早期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下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从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模块式教育计划干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前SAS评分为(63.50±2.85)分,护理前SDS评分为(63.85±2.75)分,与对照组[(63.65±2.70)分,(63.80±2.8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后SAS评分为(37.35±1.15)分,护理后SDS评分为(38.60±1.05)分,均低于对照组[(47.40±1.30)分,(48.95±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患者实施模块式教育计划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以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董昌海  梁发树  李茂瑞 《光明中医》2016,(21):3148-314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选取骨科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防治,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D-dimer(D-二聚体)变化情况、引流量以及术后疼痛评分、患肢肿胀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7d、8~14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4%、0,对照组分别为6%、12%,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用药前Ddimer、患肢疼痛评分、患肢肿胀评分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1周后,观察组D-dimer指标、患肢疼痛评分、患肢肿胀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1d、第2d伤口引流量及引流总量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防治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运动护理对急诊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及血流平均速度。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7月在该院急诊ICU接受治疗的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6),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运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流峰速度为(56.35±5.42)cm~2、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为(35.73±3.39)cm~2,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2.53±6.07)分、神经功能评分为(10.15±0.93)分、住院时间为(12.06±1.05)d、运动功能评分为(65.31±6.37)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ICU患者接受早期运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流速度,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下肢骨折用人性化护理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接诊且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n=35)。研究组采取的是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24.68±6.03)分、SDS评分为(23.48±7.51)分,优于对照组的(39.45±6.23)分与(34.63±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0.0%vs.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7.14%vs.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人性化护理法,同时将之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还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于人性化服务理念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际运用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1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支持,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人性化服务理念的优质护理模式干预。观察2组患者并发肺栓塞的发病率、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肺栓塞发病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6%(3/57)(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8±0.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1±1.3)d(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8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人性化服务理念的优质护理可明显缩短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其合并肺栓塞的发病率,进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丹参注射液预防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行一般性治疗,研究组行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比较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患者FBG为(3.41±0.28)g/L,PT为(13.26±0.79)s,APTT为(29.08±4.23)s;研究组患者FBG为(3.52±0.41)g/L,PT为(13.57±0.63)s,APTT为(27.71±4.25)s,两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共10例,发生率为24.39%;研究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共3例,发生率为7.32%,与常规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丹参注射液治疗,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显著降低,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其早日恢复到健康的身体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气压治疗预防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并分娩的产妇71例,将其中行常规产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35例作为对照组,另采用气压疗法防治的36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VAS评分及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压治疗预防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显著,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