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篮球运动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大学生运动伤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重点本科、一般本科和职业技术学院共7所高校5类专业1 420名经常从事篮球运动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在校大学生最近1 a篮球运动伤害发生率为56.27%,伤害部位以踝关节(35.21%)、手腕关节部(24.97%)及膝关节(9.35%)为主;伤害类型主要为关节伤(27.92%)、皮肤伤(23.60%)、韧带伤(16.88%)等;伤害性质主要为急性创伤,占64.71%,67.22%的伤害能够完全恢复,伤害多发生在水泥地性质的室外运动场所(73.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差、室外运动、水泥地运动场所、拥挤的运动场所、准备动作没有认真完成、体育教师不进行体育安全知识讲解和指导均为运动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大学生篮球运动伤害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改造学校运动场地及设施,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预防和控制篮球运动伤害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专题小组讨论的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近1a内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0%,不同性别、学校、专业的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6%,高于农村学生的4.2%(x^2=4.71,P=0.032)。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朋友和家人有过自杀行为、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尝试自杀的危险因素,获得社会支持是尝试自杀的保护因素。定性访谈发现,学校几乎没有开展过自杀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态度。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3.
白卫东  张媛  陈峰  钟倩红  陈青山  李晓珍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46-1347,1350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运动伤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7所高校3 6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为51.0%,男生高于女生(x2=159.10,P<0.01);损伤部位以踝关节(27.4%)和手部(15.1...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自杀行为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小学生自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儿童期虐待问卷( CTQ - SF),对广州市10所小学的全体五、六年级小学生3 0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的广州市五、六年级小学生制定过自杀计划,1.3%的学生采取过自杀措施;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年龄大(OR=1.05)、重组家庭(OR=8.90)、被同学排斥(OR =1.47)、遭恐吓打骂(OR=2.48)等8个因素是小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小学生自杀行为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家庭、学校及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广州市8所高校中抽取大学生2564名,用白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近1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6%。不同性别、专业、生源的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1.208,P=0.004);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是保护因素。结论从可改变的社会因素人手,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最大限度预防大学生自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市男大学生运动伤害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方法 选取广州市7所高校的1 786名男性大学生,调查其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性质、项目及损伤原因.结果 广州市男性大学生近1 a运动伤害的发生率为57.67%,伤害部位以踝关节、手、膝关节和腕关节为主;伤害类型主要为皮肤伤和关节伤;伤害性质主要为急性创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外运动、水泥地、患病或带伤以及运动时间足构成运动伤害的危险因素,而穿运动服和学校定期体检是运动伤害的保护因素.结论 广州市男性大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加强对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改善学校运动场地及设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荆州市大学生整形美容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引导该人群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荆州市3所本科高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大学生整形美容情况及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整形美容行为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整形美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有效调查大学生7 382人,包括男生3 783人,占51.25%,女生3 599人,占48.75%;共有725人有整形美容行为,整形美容率为9.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6.892)、大四年级(OR=1.497)、专业(文史类OR=3.360,艺体类OR=7.768)、生源地为城市(OR=1.823)、父母支持整形(OR=7.063)、每月可支配收入(2 000~3 999元OR=5.636,≥4 000元OR=9.540)、体象心理状态(体象障碍OR=11.664,体象烦恼OR=2.807)是荆州市大学生整形美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荆州市整形美容大学生仍是少数人群,以创伤较小的整形美容项目为主。大学生整形美容行为受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可支配收入、体像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现况及其家庭和个人心理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家庭教养方式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人格量表及攻击量表为工具,在江苏、安徽省随机分层抽取10所高校的8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大学生身体攻击及攻击总分高于父母关系和谐的大学生.父母为高中以上学历的大学生,除身体攻击外,攻击的其他维度及总分均低于父母为小学及或初中学历的大学生.高攻击组大学生家庭关爱维度得分低于低攻击组,而控制维度得分高于低攻击组.除目标关注维度外,高攻击组大学生心理弹性各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低攻击组.高攻击组大学生神经质得分高于低攻击组,人格特征其余维度的得分均低于低攻击组.结论 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受到父母关系、父母学历水平、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和人格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口腔卫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学生口腔卫生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龋患率达到44.28%(37.41% ̄51.15%),龋患的影响因素包括初次刷牙时间,刷牙的方式及对甜食的喜好程度,其中初次刷牙时间又受父亲文化程度的影响。提示:应加强大学生口腔卫生教育,增强其口腔卫生健康意识,倡导正确的刷牙方式。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生活事件现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人口学基本资料调查广州市三所大学811名大学生,计算生活事件各领域的得分,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影响压力总分的因素。结果在生活事件量表的6个因子中,依次排序为:学习压力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健康适应因子、丧失因子、其它因子、受惩罚因子。性别、年级、家庭经济、家庭子女数、人际关系因素对压力有影响。结论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是学习压力,其次是人际关系压力和健康适应压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时,要结合不同亚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要特别关注男性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差、独生子女、人际关系差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肇庆市高校烟草流行现况及大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比例抽样法调查肇庆市4所高校大学生,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吸烟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肇庆市827名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中,平均年龄(20.00±1.53)岁,男、女生分别占43.41%、56.59%,吸烟率为18.02%(149/827),持续吸烟率为11.73%(97/8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2.710)、认为递烟是交际需要(OR=1.622)、大二学龄段(OR=1.695)、父母有吸烟行为(OR=2.305)、有室友在宿舍吸烟(OR=2.509)、同学聚会有劝吸(OR=1.707)的大学生吸烟可能性更高。持续吸烟行为的吸烟量在对烟草依赖情况、自感吸烟消费影响生活、吸烟烟型选择等因素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肇庆大学生吸烟行为与性别、递烟认知、学龄段、父母/室友吸烟行为、同学聚会劝吸等因素有关,倡导家校共建无烟环境,针对大学生不同学龄段的心理、行为、环境等特点开展控烟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况,为进行高校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混合的抽样方法,对中国7省市28所不同类型高校非毕业年级学生5 070名使用自编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主要为大学生人体质量指数、自我体重评价和不良饮食行为情况,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为7.5%,所调查的几类不良饮食行为的报告率均超过30%,各类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在性别、不同地域高校和不同类型高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不同体型和不同自我体重评价的大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国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较普遍,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吸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好、中、差3座城市的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共2 451名为调查对象,描述大学生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现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现在吸烟的主要因素.结果 贵州省大学生尝试吸烟率为50.8%,初次尝试吸烟发生的高峰年龄为8~13岁(35.2%);现在吸烟率为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大三、月生活费≥1 000元、单亲、家人抽烟和同伴吸烟是影响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2,1.44,1.48,1.69,1.47,1.88,P值均<0.05).结论 贵州省大学生尝试吸烟率较高,现在吸烟率较低,烟草依赖性小,现在吸烟行为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大学生开展烟草危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环境干预可能降低大学生烟草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某医学院校617名本科生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阳性率为19.67%;男同学的阳性率为23.35%,高于女生17.53%(p<0.10);高年级的网络成瘾阳性率为25.28%,高于低年级的11.7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高年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针对网络成瘾状况,学校应首先加强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16.
董杉  董晓梅  彭淋  陈雄飞  王声湧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46-1448,145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况、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方式,为高校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宿舍冲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广州市13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大学生(77.1%)对宿舍人际关系有较好的满意度.组间比较发现,女生、港澳台及海外留学生、成绩较好、待在宿舍的时间长、经常参加宿舍活动的大学生对其宿舍关系满意度相对较高(P值均<0.05).女生、曾住过集体宿舍、与室友同班的大学生对室友关系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P值均<0.05).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与重视程度呈正相关(r=0.30,P=0.000).影响宿舍关系的前3位原因为性格不合(46.7%)、生活习惯差异(17.2%)及兴趣志向不同(11.4%).发生宿舍矛盾时,女生、成绩较好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P值均<0.05).大学生对室友关系的重视程度、满意度及相处的和谐程度与TCSQ量表积极应对得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校应大力开展应对宿舍冲突的心理教育辅导,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宿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广州市大学生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5所高校在读本科生共1 800名, 利用暴力恐怖袭击行为应对量表测量大学生相关应对行为, 用自编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认知情况和情感反应状态。结果 大学生应对暴力恐怖袭击的个人准备行为得分为13.49±5.02, 信息寻求行为得分为4.27±1.64, 规避行为得分为5.97±2.16。应对行为平均得分为23.73±7.21, 应对行为得分低和高的大学生占30.0%。不同性别、专业、有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应对行为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女生(OR=1.46, 95%CI:1.06~2.01)、认为出现可能性越大(OR=1.60, 95%CI:1.12~2.30)、警觉性越高(OR=3.77, 95%CI:2.15~6.61)、应对信心越强(OR=0.34, 95%CI:0.24~0.48)和情感反应越大(情感反应较小OR=3.42, 95%CI:2.40~4.86;情感反应较大OR=0.23, 95%CI:0.13~0.41)对暴力恐怖袭击个人应对行为越突出。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对暴力恐怖袭击的个人应对行为较理想。出现可能性、警觉性、应对信心和情感反应是大学生暴力恐怖袭击应对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戒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5月对广州市6所大学1~4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戒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1593人,戒烟人数360,戒烟率33.77%;女性戒烟率(43.24%)高于男性(32.24%);家庭平均月收入、学生月生活费及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戒烟率越低;城职户籍学生戒烟率低于农村户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戒烟的影响因素为:性别(OR=0.362,959CI:0.240—0.547)、学校(OR医学类与理工类=5.275,95%CI:2.872~9.689)、月生活费(OR〈500与〉12000=7.115,95%CI:2.538~19.945)、户籍(OR本省外市与本市=1.597,95%CI:1.044~2.442)、吸烟知识(OR=1.407,95%CI:1.047~1.891)、压力(OR无与中、重=0.503,95%CI:0.278~0.912)。结论吸烟大学生戒烟与否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联合对大学生开展控烟宣传教育以及加强管理工作,促使吸烟学生尽早改变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中学生骑自行车及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状况,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交通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合自行设计的部分调查项目对广州市12所中学的16 27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广州市中学生骑自行车率为84.4%,骑自行车危险行为发生率为75.7%,男生骑车危险行为发生率(78.6%)高于女生(73.2%),职业中专学生(80.8%)高于高中生(75.3%)和初中生(74.2%),郊县学生(80.0%)高于郊区(74.3%)和市区(69.7%)学生;各项危险行为中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相互追逐打闹、骑车逆行、骑车带人以及闯红灯乱穿马路发生率分别为25.7%、13.6%、24.5%、22.2%、68.1%和11.6%;43.8%的学生知道年满12岁才能骑自行车上路5,0.8%的学生知道在没有划分自行车道的道路上该如何骑驶。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骑自行车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中学生交通和骑自行车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20.
珠海市青少年吸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珠海市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卫生部提供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中国问卷》,对珠海市25所中学初二至高一年级的学生24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尝试过吸烟(包括只吸1口)的学生占29.4%,其中男生为42.0%,女生为14.6%,差异有显著性;第一次吸烟时年龄小于12岁的学生占49.7%;吸烟的学生中62.9%的香烟来自于商店或烟摊,84.9%的学生能从商店或烟摊买到香烟;父母都吸烟或其中一人吸烟的高达65.5%,父母吸烟的子女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父母不吸烟的子女,差异有显著性(X^2=21.576,P〈0.01);44.5%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组织过控烟活动;96.2%的学生对吸烟有害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但呈现出知识、信念、行为的分离。结论 珠海市青少年尝试吸烟现象较为普遍,父母吸烟对子女吸烟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应在家庭、学校、社区形成良好的控烟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