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本院门诊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提高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门诊处方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的工作成效.结果 干预后中成药注射剂不适宜处方从33.3%下降到5.2%.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对中成药注射剂的规范使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本院门诊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提高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门诊处方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的工作成效。结果干预后中成药注射剂不适宜处方从33.3%下降到5.2%。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对中成药注射剂的规范使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住院病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观察临床药师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挑选2018年1—12月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的400例住院病例进行研究,2018年1—6月的200例为干预前组,2018年7—12月的200例为干预后组,分析两组病例的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对比两组中药注射剂用药合理性,干预前组合理116例,占58%;干预后组合理用药197例,占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情况具体表现为超适应症用药、疗程不当、遴选药品不适宜,占比最多的为超适应症用药,干预前组的不合理率比干预后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药师实施有效的药学干预措施可以规范中药注射剂用药,提升用药的合理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成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神经外科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前后的使用合理性、重点监控药品占药品总金额比例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神经外科抗菌药物、神经类药物及白蛋白注射液三类重点监控药品的干预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率由72.03%上升至88.19%,神经营养药物的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5.
顾小丽  柳小亚  陈霞 《中国医药科学》2021,(12):127-130,161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干预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应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 PharmAssist)调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数据并筛选在此期间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出院患者,对干预前(2019年第四季度)与干预后(202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重点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成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抽取干预后第2~4个月的处方(3 021张)作为研究组,调取干预前(2014年1月至3月)的2 8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处方的应用水平。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不规范率为4.79%,较干预前的32.70%显著降低(χ~2=8.12,P<0.05);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药品用量、溶剂用量与溶剂选择不当。干预前,药品用量不当3张、溶剂用量不当35张、溶剂选择不当14张,而干预后存在问题的处方数分别为1,6,2张,均明显少于干预前(χ~2=4.98,10.02,6.12,P<0.05);干预前不规范中成药注射剂处方涉及8种药物,干预后仅3种,且对丹红注射液的不规范使用率明显下降(χ~2=3.21,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医院门诊的中成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干预后药物的规范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临床药师参与用药点评实例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理用药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与患者的用药安全紧密相关。本文通过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在参与用药点评工作中的实例,阐述了临床药师参与这项工作的几点体会,以期为医院临床药学发展及临床药师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在医院临床药学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所做的工作,比较我院配备临床药师前、后门诊处方、住院医嘱合理率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变化。结果我院全院住院患者出院医嘱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配备临床药师前平均为46.7%,配备临床药师后平均为96%,上升了49.3%。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配备临床药师前为60%,配备临床药师后为98%,上升了38%。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配备临床药师前平均为90.0%,配备临床药师后平均为50.96%,下降了39.04%。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配备临床药师前为100%,配备临床药师后为20%,下降了8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配备临床药师前为60%,配备临床药师后为19.5%,下降了4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下到临床科室参加科室的交班、查房、会诊、积极干预临床用药,处方点评、医嘱点评等工作,对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并探讨临床药师对药物处方干预的情况,从而促使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参与到临床合理用药中来。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559张(不含1季度)和2011年1754张(同比2-3季)的门诊处方,共3313张,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结合《临床药物使用手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药物说明书和相关文献等作为依据进行分析。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进行点评,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药师进行处方干预后,平均每张处方的用药品种数、抗菌药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金额,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将处方点评制度落实到临床工作中,可以加强处方管理力度,提高处方质量,促使用药规范性,预防潜在危险的用药失误,实现了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对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医疗品质,改善医患关系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药师干预对本院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4~6月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治疗但不进行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7~9月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治疗且进行药师干预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并对比两组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中使用的重点监控药品品种共5种,包括复方醋酸钠林格注射液、脾多肽注射液、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射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注射用复方骨肽。用药合理率占据前2位的分别为注射用复方骨肽、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用药合理率分别为92.50%、87.50%。观察组出现3例用药不合理,其中2例适应证不适宜、1例配伍禁忌,用药合理率为97.00%(97/100);对照组出现30例用药不合理,其中4例用法用量不适宜、12例适应证不适宜、8例配伍禁忌和6例疗程过长,用药合理率为70.00%(70/100)。观察组重点监控药品使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时,药师干预能够提高本院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的合理率,使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中成药使用现状,评价中成药使用合理性。方法利用处方评价系统提取医院2009年至2012年门诊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并进行排序,按种类点评中成药使用合理性,按年龄阶段评价中成药使用现状。结果2009年至2012年中成药采购金额年平均增长24.00%;中成药使用率年平均增长11.50%;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居多;18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使用中成药普遍。结论门诊患者中成药使用量过大,存在滥用现象,药师应加强监管,提高中成药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09年至2011年有关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报告407例,涉及文章67篇,对检索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以小儿及老年患者、静脉滴注最常见。其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责任缺失,缺乏临床辨证,盲目用药,药物浓度及溶剂选择不当,临床中西药联用、操作不规范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应加强医师责任意识,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规范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注意合理配伍和药物相互作用,建立医院管理机构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在骨科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009~2011年入组桡骨骨折临床路径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015~2016年桡骨骨折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的中医临床路径由中药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制定,并全程由中药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通过观察两组中药的合理使用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中药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的变化,评价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制定与实施的效果。结果: 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中医临床路径制定和实施后,较参与前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由80.0%提高至92.6%,中药合理使用率由60.0%提高至85.2%(P<0.05);平均住院时间由(14.0±2.3) d缩短至(11.0±3.1) d,平均中药费用由(887.07±186.44)元降低至(437.14±127.32)元(P<0.05);ADR发生率由16.7%下降至11.1%。结论: 中药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中药临床药师的参与,可明显促进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用药,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情况,并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4、7、10月4个月某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对中药注射荆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共收集含中药注射剂医嘱的病历1368份,涉及13个临床科室,共计使用中药注射剂1634例次,不合理使用情况共发生665例次(占40.70%)。结论:药师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医嘱审核,及时与临床沟通,与医生一同建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的关键要素。方法:参考《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回顾性随机抽取某院2013年1-6月门诊中成药处方870张,开展处方点评,并分析合理用药关键要素。结果:不合格处方共171张,超剂量或超疗程用药、疹断与用药不符、药品不合理配伍、重复给药为不合理用药的四大主要因素,恰当剂量和理论指导是合理用药的关键要素。结论:以门诊一线处方为基础开展处方点评,分析中成药合理用药要素,可为深入研究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14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艳红 《中国药业》2012,21(17):49-50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报道的114份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共56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损害最多;不良反应药物以银杏达莫最多。结论临床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松青 《中国药房》2009,(12):881-883
目的:为理解和执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是保障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是针对目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的问题而制定的,具有必要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10月茂名市中医院门诊各科因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合理导致的113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3例不良反应中,轻度54例(占47.79%),中度31例(占27.43%),重度28例(占24.78%);年龄<15岁患者39例(占34.51%),15~60岁患者18例(占15.93%),>60岁患者56例(占49.56%);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联合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数最多,为53例(占46.90%),其次分别为中药固体剂与西药注射剂联合应用(26例,占23.01%)、中药注射剂与西药固体剂联合应用(18例,占15.93%)、中药固体剂与西药固体剂联合应用(16例,占14.16%)。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是现阶段临床较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配伍不合理也会降低药物安全性,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12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陆冰  马青松 《中国药业》2011,20(10):59-61
目的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医院2008年至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中筛选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28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类别、名称,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临床应用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28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较多,占50.78%;其次是儿童患者,占28.13%。药物共涉及6类24个品种,其中活血化瘀类药物较多(占44.53%),尤其是血塞通注射液(占13.28%)。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多见,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剂量过大、滴速过快、配伍不当等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多,不良反应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以及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