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技术难题 ,结合某铜矿开采技术条件 ,提出了“电耙堑沟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新方案。该方案主要特点是沿倾向布置集矿、耙矿的电耙堑沟 ,简化了采场结构 ,大幅度降低了采切比。该方案适于开采底缓倾斜中厚及中厚以上矿体  相似文献   

2.
靳社英 《采矿技术》2006,6(3):226-227,230
鑫汇金矿深部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复杂多变,根据深部矿体的赋存条件,采用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法,对可用的几种采矿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分层充填连续采矿法能较好地适应矿体的变化,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及采矿的安全性、降低采矿贫化损失及采矿成本.为此,推荐该类矿体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连续采矿法来回采.  相似文献   

3.
缓倾斜中厚矿体因其特殊的矿体产状,矿石难以借用自重运搬,多采用电耙出矿,气腿凿岩,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采切比大,工作环境及作业安全性差。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安全高效开采,并使缓倾斜中厚矿体成为世界公认的难采矿体。大姚铜矿深部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用束状孔爆破,成功实现高效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4.
栗木锡矿在开采缓倾斜薄矿体和中厚矿体时,根据矿体的特定产状分别采用电耙留矿法和爆力运矿采矿法代替了原来的全面采矿法和分段空场法,达到了改善采矿技术经济指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安全、高效和经济地开采缓倾斜中厚破碎矿体,以谦比希铜矿西矿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谦比希铜矿西矿体地质概况和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谦比希铜矿西矿体目前开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准斜坡道+采联布置的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并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实现了空间立体式采矿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场实践表明,2019年谦比希铜矿西矿体实现达产达标,采矿125万t,直接人均采矿效率达到7.5 t/d,是2016年的2.8倍,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非矿业公司下辖谦比西铜矿西矿体含铜品位较高,顶板破碎,为典型的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设计采用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为探求其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采场不同布置方式时围岩的应力变形状况进行分析,确定了采场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为最优回采方案,设计出9种典型采场结构模型,对其模拟结果进行优化比较,最终确定了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即 4.3 m矿房,4.0 m矿柱。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凡口铅锌矿狮岭南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所面临的矿石贫化率高、部分矿石出矿困难等问题,通过对矿体结构面调查和开采技术条件分析,提出了适合狮岭南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机械化分段凿岩分段充填采矿法,并在shn-500 m209#(西条)南段采场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在矿山类似条件采场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缓倾斜中厚矿体是采矿界公认的难采矿体,如何减少采切工程量、简化回采工序、提高机械化回采强度,从而提高生产能力和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比分条连续回采充填法和盘区连续回采充填法2种采矿方法,说明不同的矿岩稳定性对于采矿方法选取的重要作用。在矿岩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下,选择盘区连续回采充填法,通过划分"大盘区、小分段",尽可能将采切工程布置在脉内,可以大量减少采切工程量,显著提高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香炉山钨矿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难题,创造性提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组合开采的新方案,采场下部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上部采用浅孔留矿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成功解决了缓倾斜中厚矿体采场矿石运搬难题,同时降低了采矿损失贫化指标和采切成本。实践表明,组合开采采场平均生产能力达182.5t/d,采矿损失贫化指标降低了3~4个百分点,采切比由原来的7.1m/kt降为3.64m/kt,既保证了回采安全性,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破碎顶板下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地下开采技术,实现矿体的快速、高效开采,以金厂河多金属矿缓倾斜中厚矿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矿岩岩石力学参数及岩体质量级别,根据不同的开采技术条件,优化选取合理的采矿方法及采矿装备。根据研究成果,矿体顶板大理岩稳固性较差,矿体稳固性较好。厚大矿体采用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中厚矿体采用预留矿体护顶的中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研究表明:根据矿岩稳固性分级及矿体开采技术条件,采用不同的采矿方法,能够满足矿山开采产能和贫损指标控制的要求;破碎顶板采用支护加固处理或预定矿体顶板护顶的方式,能够很好地保障采场顶板的稳定性,为采场的大规模开采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开采技术适用于破碎顶板下的缓倾斜中厚及厚大矿体的地下高效开采,可大幅提高开采效率,有效控制矿体开采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一直是国内外的采矿难题。在对国内外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就目前主要应用的采矿方法作了详细总结,并对各类采矿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对类似条件矿体的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飞  谢明星  王忠明 《金属矿山》2012,41(12):28-31
以郑家坡铁矿采矿方法优化为工程背景,通过对缓倾斜中厚矿体、顶板不稳固、易透水、大水、矿床松软、夹石多而矿体破碎的地质情况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分段菱形矿房嗣后充填法。该采矿方法适合于矿体厚度为6~15 m,倾角10°左右的部分(可以视为缓倾斜中厚矿体),夹石在开采过程中部分剔除,损失和贫化趋于中等平衡,对提高该矿的产量和促进安全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尹升华  吴爱祥 《金属矿山》2007,37(12):10-13
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是一个世界采矿技术难题。对国外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现状进行了介绍,国外矿山由于矿床规模大,矿石价值较高,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主要采用房柱法和充填法;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基础较薄弱,缺少引进设备的资金和应用的技术基础,因此在缓倾斜矿体开采中,以房柱法和空场法为主,装备水平较落后,低投入、低效率、高贫损。对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某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采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某铁矿为在缓倾斜中厚矿条件下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矿山,矿山在扩能改造之后生产规模有了较大增长,但由于种种原而不能达产,矿山生产压力剧增,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根据矿山矿体的赋存特点,对缓倾斜中厚矿体条件下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方式进行了改进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合缓倾斜中厚矿体的矿石回采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矿石回采率,降低了贫化损失,为相似条件的矿山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莉鹏 《现代矿业》2020,36(3):53-55
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回采普遍存在矿石运搬困难、采切比高、损失贫化大等缺点,特别是属于该类型矿体的低品位矿山,如何降低采矿成本、提高回采效率是其最重要的攻坚方向。通过优化采切工程布置,改进采矿装备,应用无轨设备等多个举措,比较成功地降低了采矿成本,提高了入选品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矿山开采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缓倾斜薄矿体的回采一直是采矿方法设计上的难点,国内外尚无很好的采矿方法可供参考。文章介绍了伪倾斜单采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山东黄金集团三山岛金矿平里店矿区的实际应用情况。实践表明该方法应用于缓倾斜薄矿体,能很好地解决全面采矿法顶板支护、采空区塌陷和矿石搬运困难等问题,降低了损失、贫化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伪倾斜单采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对于类似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区域分布的缓薄矿床是一特殊的开采对象,其井田长度的最优划分是研究较少的技术经济问题。以鄂西官店铁矿为研究对象,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降低矿石生产成本,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采用有限方案比较法,探讨了井田最优长度划分问题。研究中分别对井田长度500,1000,1500和2000 m 4种方案的开拓工程成本、矿石运输成本、通风费用、排水费用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井田长度1000 m为最优长度,该结论对类似矿床开采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国内外缓倾斜中厚矿体所使用的采矿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寻求一种新的采矿方法,用于开采矿石价值、品位较高的缓倾斜中厚矿体,本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该法采用深孔间隔放顶,连续回采,工作面少,生产效率高;采场结构简单,作业安全,通风条件好。本文详细介绍该法的结构特点、采切工程、回采作业、矿柱回收、空区处理及通风。本法采场生产能力为100t/d,采矿成本为21.84元/t。  相似文献   

19.
大庄子金矿矿体为高品位缓倾斜中厚矿体.为寻求生产能力大、贫化损失低且安全的采矿方法,本文根据国内外的采矿现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采矿方案,并根据矿山的地质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终选择出了满意的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