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估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1个月与常规剂量相比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PCI术后通过光学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发现的CLR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与双倍剂量组,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并随访1年的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结果: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enosine diphosphate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DP)无显著差异(P > 0.05);但在1个月随访时双倍剂量组的PLADP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 < 0.001);1年随访主要不良事件在两组间的发生率均为4.3%?常规剂量组的次要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双倍剂量组,主要表现为心源性再入院率显著高于双倍剂量组(P < 0.01)?双倍剂量组大出血(0% vs. 0%)?小出血(0% vs. 0%)?轻微出血(10.9% vs. 10.9%)的发生率与常规剂量组相当?结论: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1个月能显著降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1年随访的心源性再入院率,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陈瑞锦 《吉林医学》2021,(5):1070-1072
目的:探究加用氯吡格雷和换用替格瑞洛治疗对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时出现氯吡格雷低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血管科就诊的72例经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出现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出现氯吡格雷低反应后,对照组患者继续加量服用氯吡格雷;观察组患者停止服用氯吡格雷,换用替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替格瑞洛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ACS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A组,50例)和氯吡格雷组(B组,57例),收集2组临床资料,并监测服药前和服药后2 h、4 h、24 h、7 d、30 d的血小板聚集率,记录入院30 d内2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在2 h、4 h、24 h、7 d和30 d时均低于B组(P < 0.05~P < 0.01),2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 < 0.01)。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ACS患者,替格瑞洛抑制血小板优于氯吡格雷,且疗效更平稳,两者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4.
探讨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 月-2014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治疗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最大聚集时间和ADP 最大聚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ADP最大聚集时间和ADP 最大聚集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替格瑞洛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75 mg,1次/d,n=35例)和观察组(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 mg,维持剂量90 mg,2次/d,n=37例)。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变化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心源性死亡、卒中事件发生率、再发ACS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ACS事件2例,观察组ACS事件(P<0.05);对照组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和脑卒中事件(P>0.05)。结论:对择期行PCI的ACS患者,替格瑞洛早期血小板抑制作用更显著,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可更好地降低术后再发心梗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炎性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超敏C-反应蛋白值、P选择素值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利于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炎性反应,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引起心律失常的作用差异。方法 选择PCI择术期224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112例。所有患者在PCI术后给予100mg/d阿司匹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替格瑞洛组给予负荷剂量180mg,维持剂量为90毫克/次,2次/天,氯吡格雷组给予负荷剂量300mg,维持剂量为75毫克/次,1次/天。随访1年,分别在PCI术后1、6和1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相关的不良事件。结果 术后1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的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无明显变化(P>0.05);12个月后,替格瑞洛组的HR和LVEF明显下降,LVESD和LVEDD明显增高,与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1、6和12个月时,无明显症状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总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次数亦均无显著变化(P>0.05)。另外,术后12个月,替格瑞洛组停搏11例(9.82%),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的7例(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两组患者中, ≥ 4s的停搏率、多次停搏率和白天停搏率均高于2~4s停搏率、1次停搏率和夜间停搏率,在术后12个月时,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使用替格瑞洛导致的无症状心律失常不良事件主要以心脏停搏为主,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必要时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4例氯吡格雷抵抗AM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肝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0.
观察阿司匹林分别与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后抗凝疗效和防治心血管意外效果,初步探讨这两种药物联合在PCI术后的治疗价值。结果显示,两组联合用药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治疗前。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 LVEF、SV、CVP、PT、APTT、PLT、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联合氯吡格雷,在预防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出血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抑制能力,而且临床不良事件少、出血风险小,是PCI术后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 CLR)患者接受不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光学血小板聚集仪(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er, LTA)筛选PCI术后CLR住院患者150例。将入选者随机分为3组:①常规治疗(A)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及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持续1年;②强化治疗(B)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及氯吡格雷(150 mg,每天1次)强化1个月后改为上述常规治疗持续1年;③强化治疗(C)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及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强化1个月后改为常规治疗持续1年;于术后1个月复查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enosine diphosphate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rachidonic acid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A),并随访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组临床资料及理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前PLA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PLAA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52);治疗1个月后B组、C组PLADP均显著低于同组基线值(P均 <0.001),C组PLADP显著低于A、B两组(P均 <0.001);3组PL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随访,A、B、C组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以及心源性再入院的总发生率分别为20%、10%、4%(P=0.039),微小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14%、28%(P=0.044),C组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为6%,显著高于A、B两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强化治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均能改善CLR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替格瑞洛强化治疗增加了微小出血与呼吸困难的发生,同时减少了术后1个月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及心源性再入院的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王婧  卢周舟  谷阳 《中外医疗》2023,(7):1-4+14
目的 评估针对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采用替格瑞洛对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氯吡格雷抵抗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随机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于PCI术后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后执行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个月、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3.88±10.05)%、(21.36±7.46)%,低于对照组的(42.18±12.67)%、(35.78±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1、6.063,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谷草转氨酶、血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7、8.674,P<0.05)。治疗后两组预后状况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时,采用替格瑞洛可有效降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PCI术后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两种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进行药物经济学比较。方法:选取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A组服用氯吡格雷,B组服用替格瑞洛,比较两组的成本及药效。结果:A组成本高于B组,B组疗效优于A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和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费用更低,药效更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医学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效果,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8)PCI术前加服氯吡格雷负荷剂量,术后以高剂量维持,观察组术前加服替格瑞洛,术后常规剂量维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肝肾功能、不良反应以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h、24h、7d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AST、血肌酐水平、不良反应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半年的MAC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符合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AMI疗效确切,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不良反应率,减少肝功损伤与MACCE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PCI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心肌灌注[心肌灌注呈色分级(MBG)] 3级占比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G 3级占比率为80.00%(40/50),高于对照组的60.00%(30/5...  相似文献   

18.
19.
朱华刚  贾若飞  孟帅  李响  杨铎  金泽宁 《河北医学》2014,(10):1631-1634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 TEG)评价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复杂PCI术后患者中的抗血小板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入北京安贞医院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复杂病变患者34例。所有患者经改良TEG法证实为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30%。将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负荷量180mg,随后改为90mg每天2次。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TEG。结果:服用替格瑞洛后TEG显示ADP 抑制率从(21.5±5.0)%增加至(56.6±16.7)%(P<0.001),有85.3%(29例)的患者 ADP 抑制率>30%。结论:替格瑞洛能够有效提高氯吡格雷抵抗复杂PCI患者ADP诱导血小板聚合抑制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49-52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本院心内科2018 年6 月~2019 年9 月收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选出155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用药方案分成替格瑞洛组(n=77,心内科综合治疗+替格瑞洛治疗)和氯吡格雷组(n=78,心内科综合治疗+氯吡格雷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等。结果 替格瑞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0%)高于氯吡格雷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替格瑞洛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19%)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7.79%)略高于氯吡格雷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7.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出血事件均较轻微,未影响疗程。结论 替格瑞洛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应用疗效优于氯吡格雷,有助于改善微循环,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