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究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3年2月就诊于淄博市第一医院的肺结核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均口服异烟肼片0.3 g/d,吡嗪酰胺片1.5 g/d,盐酸乙胺丁醇片0.75 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利福喷丁胶囊,0.6 g/次,1次/周。对照组口服利福平胶囊,0.45 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痰涂片转阴、空洞消失及病灶吸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8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痰涂片转阴率、空洞消失率及病灶吸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例数、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利福喷丁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增强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吡嗪酰胺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69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4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吡嗪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Scr)、血尿酸(BUA)和血药峰浓度;取患者晨起清洁中断晨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痰涂片检查,观察痰菌减少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BUA检测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BUA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Alb检测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药峰浓度为(14.03±1.12)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2.34)μg/mL(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疗效显著,且较吡嗪酰胺治疗肾脏损伤小,但在血药峰浓度升高时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肺胶囊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商丘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9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2HRZE/4HR方案治疗,口服异烟肼片0.3 g/次,吡嗪酰胺片1.5 g/次;利福平胶囊,体质量≥ 50 kg,0.6 g/d,体质量<50 kg,0.45 g/d;盐酸乙胺丁醇片0.75 g/次;均1次/d,共2个月;后继续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剂量同前,1次/d,共4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利肺胶囊,2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痰涂片转阴率、病灶显著吸收率、空洞闭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肺结核量表(QLICD-PT)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4%(P<0.05)。治疗后,治疗组痰涂片转阴率、病灶显著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4.87%、63.83%、6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42.55%、34.38%(P<0.05)。治疗后,两组QLICD-PT中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共性模块评分、特异模块评分、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QLICD-P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4+水平、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外周血CD8+及血清CA125、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CA125、IL-17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肺胶囊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促进痰菌转阴、病灶吸收与空洞闭合,调节机体免疫状态及炎症反应,利于生命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辅助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复治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予抗结核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痰菌转阴、肺部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吸收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X线胸片空洞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痰菌转阴率、总吸收率,显著改善X线胸片空洞情况,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疗肺宁片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的疗效及其对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吡嗪酰胺片,0.25 g/次,1次/d,盐酸乙胺丁醇片,0.15 g/次,1次/d,利福平胶囊空腹口服,0.45~0.60 g/次,1次/d,异烟肼片,0.1 g/次,1次/d,联合化疗的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疗肺宁片,10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CT、IL-10、TNF-α水平,X线病灶吸收情况及痰菌转阴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相比,观察组87.50%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IL-10、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PCT、IL-10、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吸收率95.00%,与对照组75.00%比较明显升高(P<0.05)。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52.50%、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67.50%(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疗肺宁片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活动性肺结核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病灶吸收及痰菌转阴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服营养补充(ONS)对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伴有营养风险的肺结核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ONS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ONS组接受口服肠内营养粉剂(TP)补充营养8周+常规饮食指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血液指标(清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对比两组肺结核临床治愈率、痰菌转阴时间和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结果 ONS组NR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ONS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ONS组体质量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NS组涂阳患者痰菌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NS可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并有助于缩短痰菌转阴时间、减少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互联网医院在门诊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诊的85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临床药师及医师的指导下实施相同的健康教育内容。其中实验组采用互联网医院系统进行服药督导及随访,对照组采用复诊时面对面指导服药及电话随访。9个月后进行肺结核患者治愈率和依从性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规则服药率、按时复查率及CT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及痰培养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互联网医院进行肺结核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核丸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西安市胸科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使用结核丸联合环丝氨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环丝氨酸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体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痰细菌学转阴率分别为66.04%和62.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有效率为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干扰素-γ(INF-γ)水平明显升高,白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结核丸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机体内炎性反应,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耐药菌感染率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105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对症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10 mL加入到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1次/d。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耐药菌检出类型及检出率、耐药病原菌总清除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出耐药菌类型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种菌株为主,对照组和观察组检出率分别为68.63%、42.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耐药病原菌总清除率为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5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多数患者为革兰阴性菌耐药菌感染,而在常规西医对症、抗菌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耐药病原菌总清除率,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耐药菌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与单纯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的9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2HPAZV/7~10DZV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入左氧氟沙星0.2 g,丁胺卡那0.2 g,异烟肼0.2 g。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痰菌涂片阴转率、免疫功能、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水平和症状的消失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痰菌涂片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4+/CD8+以及CD4+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INF-γ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4、INF-γ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发热、咳痰、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化疗,不仅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消失,还能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广泛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唐山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94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口服丙硫异烟胺肠溶片,0.25 g/次,2~3次/d;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0.2 g/次,2次/d;口服盐酸乙胺丁醇片,0.75 g/次,1次/d;口服吡嗪酰胺片,0.75 g/次,2次/d;静脉静滴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2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初始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注射液,600 mg/次,2次/d;治疗1~2个月后,根据患者耐受度和不良反应情况改为600 mg,1次/d,或者口服利奈唑胺片,6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10个月,平均时间(8.5±0.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SF-36量表评分、复发和转归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5.00%、8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洞缩小时间、空洞闭合时间、痰涂片转阴时间、痰培养转阴时间和痰定量PCR阴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18个月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F-36量表评分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5.00%、7.41%,转归率分别为30.00%、59.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痰菌阴转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化疗并用结核灵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6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结核灵加化疗治疗)及对照组(单纯常规化疗),观察治疗结束后肺部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痰菌阴转情况.结果 强化期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强化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9.49%和60.25%,2组比较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疗程结束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结核灵能明显加强病变的吸收,快速提高痰菌阴转率,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芪贝胶囊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肺结核(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0年9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160例肺结核(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2HRZE/4HR治疗方案,口服异烟肼片,1次/d,0.3 g/次;利福平胶囊1次/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口服序贯给药治疗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探讨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2019年1月-2022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1例。两组均对咳血、发热等临床症状进行对症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常规抗肺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治疗,每天2次,首次剂量6 mg·kg-1,之后每次4 mg·kg-1,连续治疗6周;试验组前2周用药方案与对照组相同,2周后改为伏立康唑分散片口服治疗,每次0.2 g,每天2次,继续服药至6周。比较两组疗效、康复进程及安全性,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方法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75.31%与对照组80.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痰培养真菌转阴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肺部空洞、低蛋白血症、粒细胞缺乏是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口服序贯治疗疗效与其静脉滴注治疗效果相当,且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疗效可靠,安全性高。肺部空洞、低蛋白血症、粒细胞缺乏是肺结核并发肺曲霉菌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heroin abusers. A case-retrospective study was done to analyz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everity based on chest X-rays, results of sputum bacterial test and effect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and heroin addiction were more severe than those in the nonheroin-addicted group. An examination of chest X-rays showed that tuberculosis lesions were involved in two or more lung fields in 80% of the heroin-addicted cases. In 73.3% of the cases, sputum bacterial tests were positive for tuberculosis. After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chest X-rays showed a recovery rate of 46.67%, caves became smaller by 41.7%, and 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was 45.5%.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bined with heroin addiction had more severe clinical symptoms, more lesion zones found in their chest X-rays, higher sputum tuberculosis positive rates, and poorer treating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某院收治的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抗结核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分析两组在治疗后第1、2和3个月的痰液中结核杆菌转阴情况,并统计分析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第1、2、3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9,P<0.05)。结论:对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采用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治疗,患者的痰菌阴转率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气管内局部注入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像学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结核患者152例,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6例。两组患者前2个月均予H3R3Z3E3方案[即每周给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3次]治疗,后4个月均以H3R3方案治疗;试验组患者加行经纤支镜气管内局部注入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治疗,每周1次,共6周。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4%(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结束1,3,6个月后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7.11%,81.58%,9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21%,44.74%,71.05%(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病灶吸收率为9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肺不张发生率为1.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4%(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8.42%比19.74%,χ^2=0.043,P=0.837>0.05)。结论 经纤支镜气管内局部注入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降低肺不张发生率和血清中特异性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置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6例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28例)和单纯化疗组(28例),均用3KmHPThZV/18PaVThZ化疗方案治疗,介入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置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单纯化疗组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介入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2.1%)、病灶吸收率(85.7%)、空洞闭合率(57.1%)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6.4%、46.4%和21.4%(P〈0.05)。两组完成疗程时痰菌阴转者经0.5~1.0年随访,介入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分别复发1例和2例,复发率分别为3.6%和7.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置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具有加速痰细菌学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的作用,可促进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及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氧气雾化和单纯化疗给药治疗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2例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1例,实验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异烟肼、阿米卡星联合沐舒坦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结果 疗程末,实验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8%和77.0%,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96.8%和74.1%,治疗2个月后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0%和64.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规范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辅以氧气雾化治疗痰菌阳性肺结核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便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