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提高肌电图检查对腰骶神经根病辅助诊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在常规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检查的基础上 ,采用H反射和F波的近神经端测定。结果 :可以全面对腰骶骨神经根病损伤范围、节段及损伤严重程度等状况作出定量分析。结论 :该检查对根性损伤的确诊和诊断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选择治疗手段提供了充分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H反射及F波测定对腰骶神经根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翅  廖恩光 《现代康复》2000,4(5):696-697
目的:提高肌电图检查对腰骶神经根病辅助诊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在常规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检查的基础上,采用H反射和F波的近神经端测定。结果:可以全面对腰骶骨神经根病损伤范围、节段及损伤严重程度等状况作出定量分析。结论:该检查对根性损伤的确诊和诊断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选择手段提供了充分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15例患儿的MRI和肌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Kappa检验判断两者结果间的一致程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5例患儿中,双侧臂丛神经损伤者8例,单侧者7例,共91条神经受损。单纯节前损伤28例,单纯节后损伤51例,同时累及节前节后损伤12例。节前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消失或离断、神经根增粗、神经根袖扩张和脊膜囊肿。节后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干增粗、神经干鞘膜不规则增宽、神经干走形僵直、神经干连续性中断并脑脊液胸膜瘘和神经干邻近结构水肿。臂丛损伤MRI与肌电图累及范围一致性好(κ=0.718,P0.05)。结论婴幼儿MRI臂丛神经成像可早期发现病变,并可作为婴幼儿早期臂丛神经损伤筛查及复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与分析表面肌电图在腰骶神经根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神经根损伤患者130例,均行CT、MRI检查和肌电图检查,且均经手术探查明确神经根损伤部位共177根,比较不同诊断方法与手术探查的符合率、不同神经根受损几率。根据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和中重度疼痛组,采集2组患者在完成自身重量时L_5~S_1水平竖脊肌、腓肠肌内侧头的表面肌电信号,比较其平均肌电值(AEMG)和中位频率的斜率(MFs)。结果:肌电图定位受损神经根敏感度为90.96%,明显高于CT检查定位(75.15%)和MRI检查定位(67.80%)(P0.05),以腓浅神经受损率最高,且中重度疼痛组患者较轻度疼痛组竖脊肌、腓肠肌AEMG明显偏低(P0.05),MFs绝对值明显偏大(P0.05)。结论:表面肌电图定位神经根损伤部位较CT、MRI检查,有较高敏感度,能准确判断患者腰部和下肢神经肌肉功能状态,对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患有手部功能障碍的病人,理疗师要经常对他们进行评定与治疗.如果考虑是周围神经损伤所致,则电生理学检查在辅助诊断方面是重要的,它有助于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及神经分布异常、疾病和下运动神经元的其它损伤等.本例报告说明了,在手部尺神经可能损伤的评定中,应用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测定的重要性.尺神经在手部的结构障碍多见于下述几种原因:1)运动神经元疾病.2)神经根受压.3)周围  相似文献   

6.
汪立 《中国康复》1996,11(2):92-92
常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以及CT、脊髓造影和磁共振等检查均可用于颈神经根病变的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是外周神经节段,一般是正常的。椎旁肌和相应上臂肌肉的肌电图所提供的失神经申位是诊断神经根病变的依据,但是本病神经再生发生很早,约有50%的患者肌电图检查是正常的,放射学的检查往往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合,有很多假阳性。由于神经传导阻滞和减慢是神经嵌压徵的唯一根据,因此用颈神经根刺激的方法来评估神经根病变,比常规肌电图和放射学检查更有价值。 32名临床诊断为单侧颈神经根病变的患者年龄在32~69岁(平均53.9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颈部疼痛,节段性感觉障碍和腱反射减弱。而双侧有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以及臂丛神经损伤和单纯疼痛的患者未统计在内。选择10名与颈椎和臂丛以及神经根病变无关的患者做对照,年龄在35~60岁(平均47.4岁)。均常规做椎旁肌和上臂肌肉的肌电图检测以及常规运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和顺向感觉神经传导检测。急性或慢性的椎旁肌失神经电位和上臂肌肉节段性失神经电位则考虑为神经根受损,而运动单位电位募集减少不作为神经根病变的  相似文献   

7.
复习了神经根病的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并对用于可疑神经极损伤评定的电诊断方法进行了讨论。相关的电诊断程序包括运动和感觉神经的传导研究、迟发反应的研究、体感与运动诱发电位、神经根刺激及针极肌电图。这些不同程序的检查价值与限度是需要斟酌的。目前,针极肌电图是唯一最有帮助的方法。本文对神经根病病人不同平面的电诊断发现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8.
<正>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运动末端潜伏期与针肌电图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帮助鉴别腕管综合征是否伴有神经根病变或臂丛神经病变。共有228名(女173名)伴有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人被检测患手,而双手均有问题者则检测症状持续时间长的一侧。所有病人均排除糖尿病、尿毒症、神经根病变、臂丛和前角细胞病变,以及上肢单个神经病变。病人年龄在17~76岁(平均50.25岁),症状持续时间平均28.6个月(0.5~360月)。  相似文献   

9.
外伤致重度或完全性神经损伤的病人,大部分需要进行手术缝合神经治疗,修复越早效果越好,因而术后病人神经恢复程度如何的判定亦不可缺少犤1犦。笔者从1997年8月~2000年2月期间,对神经损伤术后的15例患者做神经电生理的连续追踪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5例患者均系外伤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男10例,女5例,年龄9~36岁,平均25岁。外伤后均经显微外科专科医师诊断,并在发病急性期(为15d左右)做肌电图(EMG)和体感诱发电位(SSEP)检测,结果为:正中神经重度损伤或完全神经损伤5例;腓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改变对其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分析8例有机磷中毒性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的肌电图改变。结果有机磷中毒性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的肌电图改变均提示周围神经的传导系统有损害,为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广泛的肌电图改变,表明病变不仅局限于神经根,而且累及神经干、神经末梢、乃至肌纤维,这与末梢神经炎的改变相似。结论表明病变不仅局限于神经根,而且累及神经干、神经末梢、乃至肌纤维,这与末梢神经炎的改变相似,就应早期积极治疗,这样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中毒性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4-125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疑似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腕管综合征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并根据神经肌电图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中显示,168例患者的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明显延长,提示可能为正中神经卡压,其潜伏期为(8.29±3.42)ms,远长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潜伏期(P0.05)。20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68例患者被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误诊率为37.5%(12/32),腕管综合征的误诊率为7.14%(12/168),腕管综合征的误诊率明显更低(P0.05)。神经肌电图能够对腕管综合征进行诊断,能够对腕管综合征和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某院行手术治疗的6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探查确诊,术前行神经肌电图及磁共振检查。评价磁共振及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前神经肌电图在全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上臂丛损伤等臂丛神经损伤类型诊断中的准确性分别为76.00%、100.00%、76.47%,其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均高于0.75;磁共振检查在臂丛神经损伤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为70.12%,神经肌电图为83.54%,磁共振检查准确性明显低于神经肌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9,P=0.004)。结论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及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正> 到目前为止,如无肌电图和激发技术的辅助检查,对周围神经外伤的病理改变将无法提出正确估价,对外伤性周围神经麻痹的诊断、预后、病情演变和后果将不能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上述检查对桡神经外伤性麻痹尤有意义,因可揭示与肱骨骨干密切相关的特殊损伤因素。如肱骨骨折后所致麻痹(轴索受损,即神经或轴索断离)和睡眠所致麻痹(髓鞘受损,即神经失用)的肌电图研究证实了这一检查技术的重要性,但还具有某些不清楚的方面,如对干性神经损伤的性质及恢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作者从1973~1981年共检查了1400例病人,其  相似文献   

14.
江澜 《中国康复》2010,25(4):288-289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肌电图的变化。方法:选取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等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共计95例,均给予红外线、功能性电刺激、针灸及康复训练等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评定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前,95例患者肌电图检测阳性率100%;平均治疗(2.5±0.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部位自发神经电位、插入延长电位、随意运动动作电位及神经传导速度(MCV)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根据肌电图确定外周神经损伤部位、类型及损伤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损伤部位的神经电生理,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性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骶神经根压迫患者58例,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F波及针肌电图检查,并与腰椎CT/MRI检查结果做对比,了解其符合率。结果:58例患者中神经、肌电图异常53例,阳性率91.4%,与腰椎MRI、CT结果一致的有42例,符合率为72.4%。结论:肌电图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与影像学检查符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应用于神经外科最早是在1922年,因为设备的落后,治疗效果较差,直到80年代初,随着光导纤维的发展和内窥镜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神经内窥镜下手术作为神经外科微侵袭技术的一种,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采用。神经内窥镜下手术具有切口小,直视下手术,病人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神经内窥镜下手术主要用于脑积水病人的治疗,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器械的改良、完善,近年来国内外神经内窥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1998年开始将神经内窥镜应用于临床,治疗病人400多例,治疗的病种包括:各种类型的脑积水,垂体瘤.颅内各种囊肿和囊性肿瘤,内窥镜辅助完成某些显微外科手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提高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率。方法将首次确诊的8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临床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的患者24例,B组为临床无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的患者59例,C组为30例正常人作对照。采用上海海军研究所海神号NDI500型肌电图仪对所有入组者右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NCV),右侧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进行测定。结果(1)A组病人肌电图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B组病人中有46例肌电图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占77.97%;(3)与B组病人相比较,A组患者的腓总神经MCV及腓浅神经SCV显著减慢(P<0.05)。A、B两组共检出肌电图异常患者70例(84.34%)。结论对于首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对其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尤其是腓浅神经SCV,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并发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王永高  戴淑琦 《中国康复》1993,8(3):139-140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直流感应电测定可作为其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本文总结1985年2月~1993年1月经直流感应电测定2~3次的周围神经损伤病人76例89条神经,并就其中52条神经与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作对照分析。根据电变性反应的程度观察临床预后,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76例中,男55例,女21例;年龄3~62岁,病程13天~15年;外伤(包括刀伤、压伤、火器伤、手术损伤)52例,肌注损伤13例,其它损伤11例;受损神经89条;面神经22条,臂丛神经4条,腋神经3条,肩胛神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及H反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3例病人进行检测。结果异常者272例,阳性率占79.3%。79例CT证实有椎间盘突出。结论做影像学检查的同时再做EMG、H反射可提高诊断率,不仅可对神经根损害定性,而且可进行定位。对病人康复疗效评定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经皮神经肌电治疗周围神经损伤57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丹迪Cantata型肌电图仪对57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并辅助以运动疗法及心理治疗,观察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治疗前、后肌电图对比分析及不同病程治疗后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57例臂丛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不全损伤者,经1~10个疗程的治疗,受损神经功能治愈率67%(38/57),有效率95%(51/57)。病程越短,疗效越好。治疗后肌电图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改善受损神经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辅助以运动疗法,可改善和保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协调性,配合心理疗法最终取得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