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南省资兴市某乡原因不明急剧增多的螺蛳中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 分别用疫水、螺蛳逸出的尾蚴、螺蛳的研磨液感染雏鸭,观察鸭子粪便中虫卵和体内成虫.结果 疫水组、阳性螺组、尾蚴组、阴性螺组均发现虫卵;疫水组、阳性螺组、尾蚴组肠道内发现棘口吸虫成虫和斜睾吸虫成虫,阴性螺组、阴性对照组未发现成虫.结论 资兴市异常增多的螺蛳中有棘口吸虫成虫和斜睾吸虫寄生,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1983年夏,南宁市西郊的农工集体发生禽类尾蚴皮炎.1984~1985年对它的病原学作了调查和实验观察,证明南宁市郊稻田性皮炎的病原是包氏毛毕血吸虫的尾蚴.本虫的终宿主为家鸭,在当地鸭群中随机捕捉购买22只,这些鸭的门脉系统中均找到毛毕血吸虫成虫,鸭粪及肝组织中找到虫卵;中间宿主小土蜗和截口土蜗在南宁市郊心圩乡至明秀乡一带稻田内分布极为普遍,并有阳性螺;以尾蚴感染小鸭,从第10天开始全部小鸭均在门脉系统血管找  相似文献   

3.
本文证明南宁市郊稻田性皮炎的病原是包氏毛毕血吸虫的尾蚴。本虫的终宿主家鸭感染达22/22,中间宿主小土蜗和截口土蜗在稻田内分布极为普遍;以尾蚴感染小鸭第10天发育为成虫,毛蚴感染土蜗第15.5天逸出尾蚴。  相似文献   

4.
<正> 基础部寄生虫教研室刘忠教授等在1986年吉林省敦化市检查东北蝲蛄时,意外地在其蝲蛄的鳃,肝内查得马蹄属吸虫囊蚴,经人工体外培养及感染雏鸭获得成虫,检查当地家鸭也获得成虫。在详细描述了成虫、虫卵、囊蚴及后尾蚴的各期形态,与国内外报道的60余种作了比较,认定为新种,并将该寄生虫定为  相似文献   

5.
淮南市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淮南市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现场采集豆螺、沼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感染淡水鱼,分离囊蚴,用该囊蚴感染家猫,分离成虫;对市区部分居民作现场查询、体检和粪检,以确定有无华支睾吸虫感染及伴随症状。结果从现场捕获的豆螺、沼螺体内可分离出有尾鞘的单尾蚴,用该尾蚴感染淡水鱼可获囊蚴,用该囊蚴感染家猫可获华支睾吸虫成虫;从淮南市区部分居民粪便中及其放养家猪粪便中均可检出华支睾吸虫卵;市区部分居民有炊事时菜刀、砧板生熟不分和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的习惯,等等。结论 淮南市区存在多种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构成华支睾吸虫病在淮南市区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正> 作者1977年于集安县稻田皮炎流行区,发现寄生于家鸭门静脉内的一种毛毕吸虫为一新种,定名为集安毛毕吸虫。并证实其尾蚴为当地稻田皮炎的重要病因(动物学报23(2):161—174,1977)。本文除了报道吉林省舒兰、延吉、榆树、靖宇四县及长春郊区的部分地区稻田皮炎病因亦为集安毛毕吸虫外,对集安毛毕吸虫的幼虫期在螺体内的发育(母胞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稻田性皮炎暴发的病因及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体检调查村民接触疫水和临床表现;采集稻田的椎实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采集村民养殖家鸭的新鲜粪便,分别用水洗沉淀法分离虫卵和毛蚴;解剖当地村民放养的家鸭,用在体肝脏灌注法收集吸虫成虫。结果调查3个乡镇4个行政村。共调查村民427人,有疫水接触史者299人,其中患病235人,罹患率为78.60%,男、女性差别无显著意义(x^2=0.0006。P〉0.05);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2.345,P〉0.05).无疫水接触史者128人,均无感染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皮肤奇痒,伴有红色丘斑疹。稻田的椎实螺平均密度为258个/m^2,从椎实螺体内分离到吸虫尾蚴,自然感染率为81.23%(502/618)。结论村民下田劳动感染吸虫尾蚴引起的稻田性皮炎暴发;椎实螺是稻田性尾蚴皮炎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8.
土荆芥,别名杀虫芥,臭蒿,苦蒿,虱子草,火油根,是一种有特殊辛气味的草本植物,有小毒。中医认为该药能祛风引气,除湿杀虫。稻田皮炎是禽类或畜粪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所引起的疾病,又称尾蚴性皮炎,国外称此病为游泳者痒症。尾蚴性皮炎的传染源主要是家鸭、野鸭、牛和羊等。传染源排出的虫卵落入水田或河沟,在适宜的温度(22~28℃)时,发育成毛蚴,感染椎实螺,感染毛蚴的椎实螺20天就可逸出大量尾蚴。尾蚴具有强烈的向光性,多浮于水面,人体皮肤接触水中尾蚴后,快则数分钟,慢则1~2小时即可发病。其穿刺腺的分泌物…  相似文献   

9.
从实验感染萝卜螺获得土耳其斯坦东华吸虫尾蚴感染了家兔、豚鼠、大白鼠、小白鼠、绵羊和山羊,不同日期后解部获得虫体,证实虫体在免、豚鼠和小白鼠体内能发育成熟,在肝脏和肠粘膜中有不成熟的虫卵,虫卵不随粪便排出。虫体在豚鼠和小白鼠体内发育比家兔缓慢,个体也较小。大白鼠不受感染。绵羊和山羊是良好的宿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广州北郊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 方法 采集调查点山溪中螺蛳2012只,溪蟹63只,收集疫源地野山猫粪便3份,2只人工感染家猫粪便2份.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和虫卵.解剖人工感染虫卵阳性猫,查找并殖吸虫成虫. 结果 螺蛳体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为0.15‰(3/2000).螺种为放逸短沟蜷.蟹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00%(59/59).感染度:2~516个囊蚴/只蟹,2~10个囊蚴/克蟹.蟹种为平和华溪蟹.2份野山猫粪便检出并殖吸虫卵,感染率为66.66%(2/3).解削两只人工感染阳性猫检获卫氏并殖吸虫成虫11条. 结论 首次发现广州北郊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存在严重卫氏并殖吸虫流行,为超高度疫源地(I级).鉴于卫氏并殖吸虫是我国主要致病并殖吸虫,该疫源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4A旅游区及著名的避暑胜地,游人如误饮用生山泉水,具有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潜在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广州北郊从化吕田斯氏狸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 采集调查点山溪中螺蛳320只,溪蟹98只,用检出斯氏狸殖吸虫囊蚴人工感染家猫两只,收集猫粪便.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和虫卵.解剖虫卵阳性猫,查找并殖吸虫成虫.结果 螺蛳斯氏狸殖吸虫尾蚴的感染率为0.03%o(1/310).螺种为拟钉螺.蟹体斯氏狸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6.73%(36/98).感染度平均为4.55个囊蚴/只蟹,0.53个囊蚴/g蟹.蟹种为平远南海溪蟹.解剖虫卵阳性猫,检获斯氏狸殖吸虫成虫7条,幼虫1条.结论 首次发现广州北郊从化吕田流行斯氏狸殖吸虫,疫源地等级为中度(Ⅲ级).鉴于斯氏狸殖吸虫是我国主要致病并殖吸虫,该疫源地处于从化主要旅游景区,人群生饮山溪水有感染斯氏狸殖吸虫的潜在危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用血吸虫成虫—卵—尾蚴三联抗原EIA,检测类卵阳性患者血清94份、非疫区有疫水接触史皮试阳性者血清190份、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人群血清205份,阳性率分别为100%、27.9%及10.2%。69份肝吸虫病人血清,虫卵抗原EIA假阳性率为1.4%;与72份肺吸虫病人血清未显交叉反应;153份献血员血清,其虫卵及尾蚴抗原EIA假阳性率分别为1.3%和2.6%。用三联抗原EIA、成虫粗抗原ELISA、COP及CHR检测94份粪卵阳性患者血清,仅卵抗原EIA 阳性率明显高于COP;成虫及尾蚴抗原 EIA的阳性率分别和成虫粗抗原 ELISA、CHR 的阳性率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韶关市武江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岁以上的常住人群粪便为标本,用清水沉淀集卵法对感染者进行虫卵计数;常见螺蛳分类后压碎于解剖镜下找尾蚴;捕捉淡水鱼分类后取鱼肉压片找囊蚴;清水沉淀集卵法查找家畜粪便虫卵,解剖野鼠肝胆寻找成虫。结果6个点人群粪检3397例,感染者292例,感染率为8.6%。其中轻度感染276例,占94.5%;中度感染14例,占4.79%;重度感染2例,占0.68%。解剖纹绍螺11083只,感染32只,感染率为0.29%;长角涵螺440只,感染4只,感染率为0.91%。解剖淡水鱼334尾,272尾感染,感染率为81.43%。家畜猫粪检33份,感染17份,感染率为51.52%;猪粪58份和牛粪27份,未发现虫卵。解剖猫6只,均找见成虫,猪58头及野鼠43只未发现成虫。结论韶关市武江区存在华支睾吸虫感染,经多年大力防治取得了成绩,人群感染轻度占多数,但仍需继续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内胆小管所致,虫卵随患者或受感染动物(猫、大等)的粪例排入水中,被淡水螺吞食,在其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浮游水中,钻入淡水鱼是,在其体内成囊蚴,当人或猫、犬等动物吃了生鱼或未煮熟的鱼虾时被感染;蚴虫进入肝内胆小管发育为成虫。肝吸虫是一种人畜共生寄生虫,肝吸虫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肝吸虫保虫宿主的动物有40多种,常见的有猫、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并殖吸虫虫种和各阶段宿主及其感染率、感染度研究,调查三元区并殖吸虫疫源地。方法捕捉螺-、溪蟹和野猫粪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并殖吸虫囊蚴、尾蚴和虫卵的检查、留置观察和感染动物试验。根据病人线索进行人群感染率的调查,并了解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结果检查放逸短沟蜷654只、洱海螺新种846只、拟钉螺(待定种)135只和235只沼螺,只在1只洱海螺中检出并殖吸虫尾蚴,检出阳性率为0.12%。充当第二中间宿主的福建华溪蟹和华南三角肢溪蟹新种携带有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斯氏狸殖、泡囊狸殖、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蟹的感染率为44.28%,平均每只蟹和每克蟹组织携带囊蚴分别为24.90和2.47;人群皮试阳性率为8.64%(21/243),皮试阳性者作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23.81%(5/21);3份野猫粪标本有2份检出并殖吸虫虫卵和孟氏裂头绦虫虫卵、缩小膜壳绦虫虫卵及一种棘口吸虫虫卵。结论三元区为以斯氏狸殖吸虫为主的肺吸虫病高度疫源地,同时也是孟氏裂头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及一种棘口吸虫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韶关市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岁以上的常住人群粪便,用清水沉淀集卵法对感染者进行虫卵计数;常见螺蛳分类后压碎于解剖镜下找尾蚴;捕捉淡水鱼分类后取肉压片找囊蚴;家畜粪便用清水沉淀集卵法找虫卵;解剖野鼠肝胆寻找戍虫。结果7个点人群粪检6698例,感染者582例,感染率8.68%,轻度感染552例,占94.85%;中度感染27例,占4.64%;重度感染3例,占0.05%。解剖纹螺11083只,感染32只,感染率2.8%、长角涵螺440只,感染4只,感染率0.91%;解剖淡水鱼334尾,272尾感染,感染率81.43%。家畜猫类检33份,感染17份,感染率51.52%;猪粪58份和牛粪27份,未发现虫卵。解剖猫6只,均找见成虫,猪58头及野鼠43只未找见成虫。结论韶关市区存在华支睾吸虫感染,经多年大力防治取得了成绩,人群感染率均为轻度占多数,仍需继续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韶关市浈江区华支睾吸虫流行分布。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岁以上的常住人群粪便标本,用清水沉淀集卵法,感染者作虫卵计数;常见螺蛳分类后压碎于解剖镜下找尾蚴;捕捉淡水鱼分类后取鱼肉压片找囊蚴;家畜粪便清水沉淀集卵法找虫卵,及野鼠解剖检查肝胆寻找成虫。结果6个点人群粪检3310例,感染者290例,感染率8.8%,轻度感染276例,占95.2%;中度感染13例,占4.5%;重度感染1例,占0.03%;解剖纹绍螺11065只,感染31只,感染率2.8%、长角涵螺340只,感染3只,感染率0.8%;解剖淡水鱼324尾,273尾感染,感染率84.3%,家畜猫粪14份,感染率17.95%,猪粪49份和牛粪17份,未发现虫卵。解剖猫2只,均找见成虫,狗8只,找见成虫4只,猪24头及野鼠13只未找见成虫。结论韶关市浈江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存在,经多年大力防治取得了成绩,人群感染率均为轻度占多数,仍需继续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陈氏狸殖吸虫各期形态,并与斯氏狸殖吸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作比较;探讨陈氏狸殖吸虫与猫和大鼠的适宜性·方法从陈氏狸殖吸虫流行区采集溪蟹,分离并观察囊蚴形态,人工感染实验动物猫1只和大鼠20只,猫经口感染,大鼠经口和腹腔注射感染.40 d后检查粪便,观察排出虫卵的时间,90~112 d内剖杀动物,回收虫体,计算获虫率及成虫率,并进行形态观察及比较·结果陈氏狸殖吸虫的囊蚴、后尾蚴、成虫、虫卵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囊蚴的囊壁为单层、大小为0·445 mm×0·440mm;后尾蚴的排泄囊为长袋形;成虫大小为(10·12±0·88)×(3·34±0·65)mm、宽长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粤北乐昌市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方法采集大洞村调查点山溪中螺蛳1 700余只、溪蟹88只,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应用检出的并殖吸虫囊蚴人工感染家猫1只,收集猫粪便,检查并殖吸虫虫卵,解剖粪检虫卵阳性猫,查找并殖吸虫成虫。结果大洞村螺蛳中短尾尾蚴感染率为0.58‰(1/1 700),螺蛳鉴定为放逸短沟蜷。蟹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09%(32/84),溪蟹鉴定为平和华溪蟹。解剖人工感染虫卵的阳性猫,检获P.w成虫4条。结论乐昌市乐城镇大洞村为一新发现的卫氏并殖吸虫高度(II级)自然疫源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医疗卫部门及政府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 1986年6~7月间,作者于吉林省敦化市检查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时,于其鳃及肝内查得马蹄属(Maritrema Nicoll,1907)吸虫囊蚴,经感染雏鸭、大白鼠、犬及人工体外培养,结果仅于雏鸭及IMDM培养液中获得成虫。检查当地家鸭亦获得成虫,经鉴定认为是一新种,定名为吉林马蹄吸虫,新种Maritrema jilinensis sp.nov.本种与M.katsufadai Asada,1941、M·kitanensis Shibue,1953及M.parainusitata Kulkina et Beljakoya,1933三种相似。但本种体小,卵巢及睾丸形状不规则或分叶,囊蚴大小(0.283×0.244mm)等特征,显然与前三种不同。本新种在IMDM培养液中发育较快,经48h,子宫内即可见虫卵36~37个,这对该虫的形态及生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