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内感应蛋白复合物,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可感知外来病原体和内源性危险信号。组织损伤后,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释放,同时促进消皮素D介导细胞焦亡。现有研究表明,NLRP3炎症小体通过诱发炎症级联反应、加速骨吸收和软骨破坏等形式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常见骨关节疾病发生及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阻断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或预防骨关节疾病的有效策略。目前,研究人员在动物和临床研究中开发和测试了几种选择性靶向NLRP3炎症小体的药物,但由于不良反应明显、价格昂贵等原因导致进展不佳。中医药因其多靶点、多通路、多机制协同作用及价格低廉、不良反应低等独特优势在骨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得到普遍认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靶向干预NLRP3炎症小体治疗骨关节疾病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通过分析整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阐述NLRP3炎症小体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对中医药靶向干预NLRP3炎症小体治疗骨关节疾病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骨关节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骨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痛风性关节炎(GA)、椎间盘退变(IVDD)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几种骨关节相关疾病,均可累及相关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不同的是OA主要是由于关节磨损和年龄相关的退化导致的,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运动受限,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全身症状,GA是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关节炎,表现为急性关节炎,而IVDD是椎间盘结构退行性变引起的。研究表明,上述骨关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极其复杂,细胞焦亡通过参与骨关节炎症反应、软骨代谢失衡、细胞外基质降解、骨关节病理损伤与上述骨关节相关疾病密切相关,抑制骨关节相关细胞细胞焦亡将有效防治骨关节相关疾病。同时众多研究证实,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相关疾病疗效突出、优势明显,中医药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焦亡,达到减轻骨关节炎症反应、改善骨关节疾病病理损伤、缓解骨关节疼痛的治疗作用。因此,该文以期通过阐述细胞焦亡与骨关节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总结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复方干预细胞焦亡治疗骨关节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报道,为骨关节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上运用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慢性肾脏病(CKD)主要病因,加重了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病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DN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炎症反应是糖尿病肾病级联损伤过程中的关键病理环节。因此,针对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治疗有利于缓解DN的疾病进展。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是一种经典的蛋白酶体,其作为先天免疫反应的诱导剂,NLRP3炎症小体被激活后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触发细胞焦亡和自噬失控,介导促肾纤维化的应激信号,参与DN肾脏的发生与发展。NLRP3炎症小体作为诱导炎症反应的核心位点广泛参与了DN疾病进程,可能是DN疾病进展的新靶点。中药单体及复方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有效防治DN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激活关系密切。从NLRP3炎症小体角度探究中医药治疗DN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多,但尚缺乏系统综述。该文通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NLRP3炎症小体组装与激活,在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通过相关途径调控NLRP3炎症小体防治DN方面进行综述,为中医药对NLRP3炎症小体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以期为防治DN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固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异常的激活与多种人类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有关,已有研究证实了其与罹患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相关性,NLRP3炎性小体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基于目前对NLRP3炎症小体活化机制及介导炎症反应的通路的概述,综述NLRP3炎症小体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中西医干预治疗的现状。基于NLRP3炎症小体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中医药治疗中效果显著。一些单一的中药或者中药方剂通过激活或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靶向治疗某些消化系统疾病。NLRP3炎症小体可以接受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刺激信号,进而启动和激活并参与介导炎症反应,其自身炎症小体的形成和下游多种炎症因子不仅是介导炎症反应的主要机制,也参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轴和通路轴,因此可以作为理想的干预治疗某种疾病的识别靶点。未来可以针对多种炎性小体的再发现和深入研究将为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是一种受免疫、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多发性、难治性疾病,其具体的致病机理尚不明确。随着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固有免疫中占据重要地位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NLRP3)炎症小体,其活化后可诱发炎症级联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导致组织损伤,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成为今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研究发现中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表达可有效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进程。深入开展NLRP3炎症小体的相关靶向抑制药物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将为新药研制、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从NLRP3炎症小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经典活化途径、相关药物对其抑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整理,对NLRP3炎症小体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以及中医药相关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临床与基础科研工作者对NLRP3炎症小体在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进行探索、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一种因糖尿病诱发的进行性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RIF)是DN肾功能进展、恶化的不可逆因素。慢性炎症反应已成为DN-RIF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一环,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作为重要的炎症调节因子,受多种信号调节,促进促炎性因子的产生,诱导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参与肾纤维化进程,其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已有大量中医药实验研究证明了中医药可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相关通路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延缓DN-RIF进展,改善肾功能。该文就NLRP3炎症小体与DN-RIF的关系及中医药干预NLRP3炎症小体缓解DN-RIF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DN-RIF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DM)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肾病、足病和心脏功能障碍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DM及其并发症病程长、易反复,难以根治,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是炎症反应和先天免疫系统重要组成,其激活后诱发的炎症级联反应通过释放炎症因子、损伤内皮细胞、影响代谢应激等参与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作为炎症反应的核心,NLRP3炎症小体可能为DM及其并发症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中医药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DM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NLRP3炎症小体具有调节作用,调控NLRP3炎症小体已成为中药防治DM及其并发症新的研究策略。但目前,从NLRP3炎症小体角度探究中医药治疗DM及其并发症作用报道相对零散,且缺乏系统综述。因此,该文通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NLRP3炎症小体对DM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和中医药经NLRP3炎症小体干预DM及其并发症进展两方面进行阐述,为中药对NLRP3炎症小体调控研究提供参考资料,以期为DM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447-2449
近年来,干预NLRP3炎症小体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新方向渐受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NLRP3炎症小体不仅是炎症发生的中心环节,也是促进肿瘤形成、侵袭、转移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发现多种中药的提取物及化合物对NLRP3炎症小体有抑制作用,文章旨在为中医药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现状及前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领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炎症性肠病(IBD),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有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UC发病机制与异常免疫反应、肠道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有关。研究表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异常激活参与UC的病理进程,激活了肠上皮细胞中氧化、焦亡、炎症等病理机制,因此阻断NLRP3的异常激活有利于缓解UC。目前UC的西医治疗以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为主,但总体疗效不佳。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的优势。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UC的基础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研究发现通过中药干预NLRP3炎性小体可以明显促进肠黏膜愈合,治疗UC,其作用机制涉及到多靶点、多层次、多通路。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靶向调控NLRP3炎性小体对UC影响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发现NLRP3与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因子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了肠上皮细胞中促炎因子的释放及细胞焦亡,激活了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病理机制,中医药作用于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上下游因子阻断UC的病理进程,抑制肠黏膜的病理损伤进而缓解结肠溃疡。以期为UC的防治及进一步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缺血性卒中危害极大,其患病率、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防治方法极为迫切。缺血性卒中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且相互叠加,其中炎症反应是缺血性卒中级联损伤过程中的关键病理环节。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是一种细胞内传感器,活化的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通过释放炎症因子等能加剧缺血性卒中损伤。中医药领域以NLRP3炎症小体为切入点,开展了大量中医药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和激活的实验研究,证明了以补虚、清热解毒、祛痰、活血化瘀等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单体或组方制剂能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和激活,降低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缺血性卒中。本研究从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和激活,NLRP3炎症小体在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和中医药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防治缺血性卒中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缺血性卒中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为开发缺血性卒中新的治疗手段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未完全阐明,亟待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部分,在环境刺激物、氧化应激、肠道菌群失衡等作用下,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加剧神经炎症,抑制自噬,增加Aβ积聚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AD的发生发展及病变趋势关系密切。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作用于NLRP3炎症小体,进而影响神经炎症、细胞焦亡以及AD病理产物等,在AD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对中医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治疗A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AD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免疫球蛋白(Ig)A肾病是目前公认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达20%~40%的患者在发病后2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针对糖基化缺陷的IgA1免疫复合物在系膜区沉积以及随后T淋巴细胞激活引起的炎症被认为是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先天固有免疫也参与了发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是新发现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在多种肾脏固有细胞如肾小管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和足细胞上均有表达,受外界刺激活化后可与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形成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体,进一步活化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引起白细胞介素-18(IL-18)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成熟与释放,参与炎症反应。越来越多证据显示,NLRP3炎症小体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及进展,与足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肾脏内固有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中药可通过作用于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分子,调节炎性因子及其信号通路,发挥治疗IgA肾病的作用及干预其进展。该文系统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在IgA肾病中的作用,以及中药干预IgA肾病NLRP3炎症小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干预NL...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目前最普遍的肝脏疾病之一,炎性反应是NAFLD由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机制。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受多种因素调控,可触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与细胞焦亡。当体内NLRP3炎症小体调控机制失衡,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引起细胞损伤,甚至形成不可逆的组织病变,加快肝脏损伤。目前,NLRP3炎症小体已作为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引起广泛关注,但关于中医药通过调控NLRP3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仍较少。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主要的激活途径、NLRP3炎症小体影响NAFLD进程的机制、中医药在NAFLD中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国内外研究进展,为今后基于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发生在糖尿病中,其发病机制区别于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亦或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特发类心肌病,亦是多年以来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病因之一。研究表明,DCM的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多种炎症反应激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微循环受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积累等过程有密切联系。而在多种炎症反应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可通过炎症的级联反应诱导分泌出大量促炎细胞因子,继而介导细胞焦亡过程,促进心肌损伤。目前基于NLRP3炎症小体在DCM损伤防治重要作用功能,国内外开展了大量中医药实验研究,证明了黄芪多糖、人参皂苷Rb1等中药提取物或单味中药如云芝、冬虫夏草亦或抵挡汤、加味桃核承气汤等组方制剂及针刺、中医运动疗法等可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相关通路从而抑制其组装或激活,降低炎症反应,进而抑制DCM中心肌的重构,改善DCM的心脏功能。该文就NLRP3炎症小体与DCM的关系及中医药在此领域中发挥抗炎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DCM开发治疗手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肠道炎性非特异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常反复发作。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LRP3炎症小体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已成为溃疡性结肠炎(UC)重要的治疗靶点。通过中医药与NLRP3的相关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调控NLRP3上游相关信号分子,影响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及下游因子的释放,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现就中医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创面久不愈合已成为严重的医学问题,可导致感染、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同时造成了巨大社会经济负担。炎症状态的慢性化是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延长的重要原因。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内蛋白复合物,包括NLRP3、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激活后可释放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参与炎症反应。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进展相关,研究发现糖尿病创面微循环障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累积、氧化应激损伤、巨噬细胞长期浸润等多种因素均能对NLRP3炎症小体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创面持续的炎症状态。因此,靶向NLRP3炎症小体,减少其过度激活,抑制其过度表达,成为治疗糖尿病创面的新策略。文章从糖尿病创面病理改变与NLRP3炎症小体相关联的角度,总结了调控糖尿病创面氧化应激、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NLRP3炎症小体轴、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减少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过量产生及促进自噬等方面,降低NLRP3炎症小体过度表达以促进创面修复的相关研究,并分析了目前中药有效成分及复方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提供新的靶点,为中医药抗炎、促愈的机制研究提供方向参考。  相似文献   

17.
NLRP3炎症小体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九僧  纪雅菲  方洋  胡靖文  刘蓉  曾南 《中草药》2021,52(11):3418-3428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和兴趣缺乏为特征的高发病率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抑郁症发病的免疫炎症假说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其中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种固有免疫中的关键蛋白质复合物,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与抑郁症的关联体现在神经炎症、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神经内分泌及肠道菌群等方面,中药则可直接或间接干预NLRP3相关通路以减轻神经炎症、抑制氧化应激、促进神经发生等方式治疗抑郁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报道,归纳、总结了NLRP3炎症小体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抑郁症的治疗及抗抑郁新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08-211
慢性肾脏病进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足细胞等肾实质细胞及浸润的巨噬细胞,均可见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中药或其提取物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而发挥拮抗炎性损伤作用,其机制包括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分子、抑制Toll样受体通路分子及核因子κB通路分子等。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也为慢性肾脏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病。本文通过搜集整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近5年来极具代表性的相关文献,简述中医药通过干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治疗本病的方法,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确切的疗效,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展开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马小杰  李大可 《河南中医》2023,(8):1265-1271
中医药治疗痛风可通过调控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而发挥关键作用,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中药复方治疗痛风效果显著,但其成分复杂,未能确定其具体起效的活性成分;(2)中医药多采用调控NLRP3炎性小体以治疗痛风,NLRP3炎性小体存在双向调节作用,其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清楚。今后,应利用现代实验技术分析中药复方的具体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进一步研究NLRP3炎性小体,明确其作用机制。此外,中医药在控制炎症、降低尿酸、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将NLRP3炎性小体作为治疗靶点,可为痛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