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荧光分析法对8例腹膜透析患者应用氨苄青霉素后在透析液和血清中的药代动力学作了研究。结果显示:氨苄青霉素在腹漠透析液中能迅速被腹膜吸收。腹膜透忻液中氨苄青霉素的半衰期为1.6±0.1h;放置4h后的吸收率为81.0%;在人体中的分布容积为12.9士1.8L;停药后,氨苄青霉素在血清中的半衰期为55.9±9.9h。  相似文献   

2.
 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妥布霉素、庆大霉素4种常用抗生素在腹膜透析液中的稳定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每种抗生素合理的经腹膜透析给药方案。另处,还综述了头抱拉定、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康唑及氧哌嗪青霉素、头抱氧哌唑等抗菌药物与腹膜透析液配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氨苄青霉素浓度,实验仅需0.1ml检品,操作简便,在0.05~25μg/ml内药浓C与F值(相对荧先强度%,下同)线性关系良好,空白血清无干扰。经动物(兔、犬)和人体静注或肌注给药,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验证,本法可成为临床药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菁  张玫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1):685-686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输液中的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浙江省医药管理局(杭州310006)李菁江苏省药品检验所(南京210008)张玫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临床应用时,常溶于输液中静脉滴注给药。鉴别青霉素的专一性较好的常规方法是青霉素酶法,但操作比较繁琐,费时;氨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实验分为1正常组、2模型组、3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组、4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白藜芦醇(20 mg/kg)组、5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白藜芦醇(40 mg/kg)组、6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白藜芦醇(80 mg/kg)组。手术后12小时开始给药,每隔12小时1次,连续给药6次后观察各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心功能;HE染色法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以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电泳法测TLR4,p65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80 mg/kg)联合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治疗与单用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治疗相比,可进一步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肌形态学变化,降低血清TNF-α、IL-6、MDA水平,增加心肌组织SOD水平,下调TLR4,p65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菘蓝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绍英  刘冬莲  石洪凌  孙景瑞 《中药材》2006,29(12):1270-1272
目的:探讨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菘蓝种子的生物学效应。方法:浸种药溶液浓度分别为0、400、600、800、1000、1200 mg/L;浸种时间24 h、36 h。结果:青霉素的最适浓度为800 mg/L,氨苄青霉素的最适浓度约为600mg/L,对菘蓝发芽率、幼苗鲜重、干重、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均能提高,以氨苄青霉素的作用优于青霉素,浸种时间36h的比24 h的效果明显。结论: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对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神阙穴拔罐治疗药疹阎秀岚(安徽省阜阳地区医院针灸科,236004)由于氨苄青霉素钠的广泛应用,此药引起的药疹也随之增多。自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拔罐治疗氨苄青霉素钠引起的药疹2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头孢氨苄对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药代动力学表明,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药物消除速度减慢,t?延长。头抱氨苄对腺嘌呤诱发的大鼠肾衰.有加重损害趋势。证实头孢氨苄具有一定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9.
双黄连合药枣饮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疗效观察治疗组以双黄连(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精炼而成)每天60mg/1kg静滴,佐服药枣饮[见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5(3):282];对照组以病毒唑+氨苄青霉素静滴,或氨苄青霉素静滴+氟呱酸口服,佐服ORS,脱...  相似文献   

10.
鲎试验检测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中内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鲎试验检测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中内毒素的研究李敏玲,李剑青,邱文庆(厦门361012厦门市药品检验所)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以下简称氨苄)热原检测,现行标准家兔热原法成本高、费时。文献报道鲎试验检测氨苄中的内毒素,高浓度氨苄液抑制凝胶的形成。我们用直接稀...  相似文献   

11.
阑尾周围脓肿属祖国医学“肠痈”范畴。我科于1982~1998年收住9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21~79岁,平均46岁。入院时发病天数3~8天,平均5.5天。右下腹包块直径 5~8cm,平均 6.5cm。1.1西医治疗:脓肿初期禁食2~3天,常规静脉补液。抗生素静脉滴注,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药物。毒血症症状严重者,采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灭滴灵联合静脉给药。毒血症症状轻者,青霉素肌肉注射、灭滴灵口服即…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5,(10)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脓毒血症大鼠肝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血症大鼠模型。实验分为1正常组、2模型组、3抗生素组(氨苄青霉素钠200 mg/kg)、4氨苄青霉素钠+穿心莲内酯组(50 mg/kg)。手术后12 h开始给药,每隔12 h 1次,连续给药6次。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以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p65、IκBα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氨苄青霉素钠组血清ALT、AST、TNF-α,IL-6降低,肝组织形态有所改善,p65表达降低,而IκBα表达增加。与单用氨苄青霉素钠组相比,穿心莲内酯联合氨苄青霉素钠组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增强,炎症因子水平进一步降低,p65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而IκBα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穿心莲内酯可通过下调NF-κB炎症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脓毒血症大鼠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药缓释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出发,以肝苏缓释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例,对中药缓释剂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并根据大量文献资料及作者在肝苏缓释胶囊药代动力学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对中药缓释剂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概括。中药缓释剂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及技术体系的创新,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规范和成熟。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药、天然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资料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从药品技术审评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认识和看法,分析并阐明了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提出了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应关注综合分析与评价等内容。希望能对新药研发者在进行药代动力学方法学探索、试验设计、试验实施及结果评价过程中有一定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制剂组分较为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仅关注单一成分或生物效应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中药药代动力学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新领域,研究者们在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和药动/药效学模型结合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整合药代动力学、药代标志物、指征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复方谱动学新研究方法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中药制剂组分较为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仅关注单一成分或生物效应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中药药代动力学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新领域,研究者们在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和药动/药效学模型结合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整合药代动力学、药代标志物、指征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复方谱动学新研究方法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相似文献   

17.
 氨苄青霉素的合成方法有混合酸酐法、酰氯法、青霉素酰化酶法以及青霉素为原料的一步合成法等。其中以混合酸酐法最为常用,但以统氯法文献报道收率最高。氨苄青霉素钠盐的制备方法有喷雾干燥法、溶媒结晶法和冷冻干燥法等。喷雾干燥法在我国应用较广泛,但也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最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昌孝 《中国药学杂志》1992,27(12):707-709
 本文从新药研究的动物和临床药代动力学、中草药及其方剂的药代动力学、新的体内药物检测方法和技术应用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概要地介绍了国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学术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笔者采用自拟疏肝清胆汤与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治疗急性胆囊炎72例,并与单纯应用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1996,(5):317-317
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研究管理中,。天津药代动力学与临床药理研究室(简称新药研究中,c天津药代与临床药理研究室)是国家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在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代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该研究室具有3O年药代研究的经历,积60个药物和制剂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代研究的经验,在实行药品法的Ic年中,共完成40个新药(其中有一类药7个,二类药13个,缓译制剂4个,国家新药基金项目4个,国家七五攻关项目5个,A五攻关项目4个)的动物药代动力学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为国内京、津、沪、苏、鲁、冀、辽、黑、晋、湘、粤、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