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普通杯芳烃中引入硫原子可以改善了普通杯芳烃的配合性能。通过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与溴乙酸乙酯反应生成杯芳烃酯类衍生物2,继续在水合肼中肼解,得到硫杂杯[4]芳烃酰肼衍生物3,酰肼衍生物3与5,5-亚甲基二水杨酰基二水杨酰氯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具有对称桥连结构的硫杂杯[4]芳烃桥联氮杂衍生物5。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元素分析、ESI-MS等证实。同时探讨了新型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5与系列-α氨基酸的配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使用硫杂杯[4]芳烃的四乙酸乙酯衍生物1与过量水合肼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硫杂杯[4]芳烃四酰肼衍生物2,然后进一步与相应的芳醛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3个新型的含酰胺和席夫碱单元的杯[4]芳烃衍生物3a-3c,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等证实。又通过阳离子萃取实验证明,新型硫杂杯[4]芳烃衍生物比含有相似官能团的杯芳烃衍生物具有更强的软金属离子配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首先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上可用做RAFT聚合的链转移剂——二硫代碳酸酯,然后用管壁接枝有二硫代碳酸酯的碳纳米管作为链转移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进行可控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从而在碳纳米管的管壁接枝上MMA和St共聚物,通过接枝共聚极大地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能。并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对苯乙烯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嵌段共聚物(PSStNa-b-PAANa)为大分子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对苯乙烯基磺酸钠、丙烯酸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PSStNa-b-PAANa-b-PMMA),并通过酯交换方法在聚合物分子上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以得到...  相似文献   

5.
首先在碳纳米管表面接上可用做RAFT聚合的链转移剂——二硫代碳酸酯,然后用这些管壁接有二硫代碳酸酯的碳纳米管作为链转移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单体进行可控的嵌段聚合反应,首次报道了采用二步加料方式在碳纳米管的管壁上接枝上嵌段共聚物链。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透射电镜(TEM)表征。  相似文献   

6.
不同聚合方法对耐热有机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为主要原料,分别运用溶液法和悬浮法共聚合成耐热有机玻璃,通过选取四个典型配比,比较了两种聚合方法对共聚物中残留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的浓度,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其耐热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取代溴丙氧基对叔丁基杯[6]芳烃衍生物与壳聚糖发生交联,合成一种新型的杯[6]芳烃-壳聚糖聚合物,对聚合物进行了红外、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并考察了聚合物对过渡金属离子Zn2 ,M n2 ,Pb2 ,C r3 ,Cu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兼具杯芳烃与壳聚糖的各自优势,不仅吸附能力较强,而且对部分离子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吸附。  相似文献   

8.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CTA大分子链转移剂,在大分子链转移剂的作用下,依次引发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DMAEMA)聚合,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1.32的三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PMMA205-b-PBMA136-b-PDMAEMA128,下标为聚合度),采用核磁共振氢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共聚物与溴代正丁烷发生季铵化反应,再分别与氟硼酸钠(NaBF4)、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含有不同反离子(Br-、BF4-、TFSI-)的三嵌段聚合离子液体共聚物PMMA-b-PBMA-b-PILS。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测定PMMA-b-PBMA-b-PILS的离子电导率为1×10-2S/cm。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键合方式合成的Eu-AA-MMA共聚物的表征及荧光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两种不同的键合方式,即先聚合再络合(先合成丙烯酸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再将铕离子(Eu^3 )引入此共聚物)和先络合再聚合(先合成丙烯酸铕,再合成丙烯酸铕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方式将稀土元素Eu引入到高分子基体中。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DSC等手段对其结构、物相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确定铕与高分子基质发生配住。荧光光谱表明得到的配位聚合物是一种良好的光致发光材料,在紫外光下发出高亮度、单色性的特征红光。  相似文献   

10.
可发性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及铸模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可行的配方对中试所得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苯乙烯(ST)共聚物进行可发性处理,制得可发性共聚物,通过铸模性能的测定,确定出实用型可发性处理配方,并得到质量较高的铸件。  相似文献   

11.
杯芳烃作为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主体分子具有独特的分子离子识别能力和结构易修饰性.利用聚合物稳定性好、易于加工的特性将杯芳烃键合到聚合物上,有望制备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共聚法是一种制备含杯芳烃聚合物的重要方法,通过在杯芳烃上沿或下沿接上可聚合基团制备含杯芳烃单体,然后均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形成聚合物.主要阐述了含杯芳烃单体及其聚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以空心球表面负载的偶氮基团为引发剂,以苯乙烯和对叠氮甲基苯乙烯为单体,通过反向碘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ITP)制备了空心球-g-苯乙烯-co-对叠氮甲基苯乙烯(Hollow sphere-g-PS-co-PVBA)杂化材料,再通过N-炔丙基咔唑与空心球-g-PS-co-PVBA的"Click"反应,得到具有光功能的空心球-g-PS-co-PVBPC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核磁共振(1H-NMR)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空心球表面接枝了苯乙烯和对叠氮甲基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接枝率约为36%;聚合体系按照反向碘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ITP)机理进行;空心球-g-PS-co-PVBPC杂化材料在360 nm附近出现了强烈的荧光发射峰,说明点击反应的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13.
首先将叔丁基过氧化氢引到硅胶表面,然后,以氯化铜为催化剂,联二吡啶为配体,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并以此杂化材料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实现了丙烯酰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了结构可控的硅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酰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并用XPS,GPC,SPM和TG等对其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符合"活性聚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75℃时,苯乙烯(St、M_1)与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酯(DBTM、M_2)的共聚反应竞聚率为r_1=2.07±0.09,r_2=0.19±0.05;甲基丙烯酸甲酯(MMA、M_1)与DBTM(M_2)的共聚反应竞聚率为r_1=73.9,r_2=0;DBTM的Q、e值分别为0.22和0.16。着重从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加入方式等条件对共聚反应进行了探讨。用IR、~1H-NMR、TG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常温下,所得到的两种共聚物均为白色脆性固体。  相似文献   

15.
在水分散的细乳液体系中,以S-正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基)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偶氮二氰基戊酸为引发剂,采用连续加料的方式,依次引发异戊二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单体聚合,制备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氢谱和差示量热等方法对嵌段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杯芳烃衍生物与聚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的静态熔融接枝反应,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溶液接枝、密炼接枝和反应性挤出等手段将杯芳烃衍生物与聚苯乙烯进行接枝反应。接枝产物的红外图谱证实杯芳烃衍生物与聚苯乙烯在这些情况下确实发生了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17.
苯乙烯——环氧乙烷多嵌段共聚物2—性能及结晶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苯乙烯-环氧乙烷多嵌段共聚物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固液两相中对K^+、Na^+的络合能力、多嵌段共聚物的乳化性能以及溶液浇铸、熔融浇铸和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光照聚合物中的结晶行为。同时还研究了该共聚物与硫氰化钠(NaSCN)络合后结晶熔点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用α-甲基苯乙烯与苯乙烯和丙烯腈在羟基磷酸钙-SMA钠盐复合分散体系中进行悬浮共聚合反应,制备出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介绍了羟基磷酸钙-SMA钠盐复合分散剂的分散与稳定作用,并就各组分及聚合条件对所得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9,9′-双氧杂蒽二醇(Bixan)引发丙烯腈与苯乙烯共聚,在苯甲醚溶液中聚合时,分子量增长,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4~1.7。用元素分析法测得共聚物的组成,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法测其玻璃化温度,结果表明其为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20.
双官能团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制备三嵌段共聚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以聚乙二醇400和聚氨酯预聚物为主体,两端各带有2-溴丙酰氧基的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并以此分别对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了PS-PEG-PS,PS-PU-PS,PMMA-PEG-PMMA,PMMA-PU-PMMA四种“大-小-大”三嵌段共聚物,用^1H-NMR、GPC、DSC、TGA分别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均能引发合成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嵌段共聚物,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对MMA的聚合速度明显高于St。热分析表明,三嵌段中的小嵌段,无论是较软的PEG-400或较硬的PU,均可使PS及PMMA的Tg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