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壳聚糖是一类存在于甲壳类动物中的纤维素,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降血糖血脂、止血和凝血、强化肝脏机能、免疫调节等,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来,随着研究学者的深入研究,壳聚糖的有关特性与功能作用不断地被挖掘出来。本文主要介绍了壳聚糖的特性、壳聚糖的生理作用、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壳聚糖及其微球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壳聚糖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黄吉  黄兆坚  唐林扬  秦鼎翔  牛耀岚 《山西化工》2023,(10):102-103+109
壳聚糖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可以被改性和转化为各种壳聚糖衍生物。介绍了壳聚糖的制备方法、表征方法及其改性方法,阐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应用研究进展。壳聚糖经过改性后显著提高了其表面的活性基团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综述壳聚糖的相关信息以探索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综述了目前几类壳聚糖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羧基壳聚糖、壳聚糖羟烷基衍生物、壳聚糖或酰基化衍生物、壳聚糖磺化衍生物、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方法.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性能和在护肤品、洗发香波、头发调理剂、定型剂以及洗浴剂中的应用,同时举出了较典型的应用实例,为此方面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配方。  相似文献   

4.
以营口本地对虾虾壳为原料,用稀HCI和NaOH溶液分别脱去钙和蛋白质及脂肪得到甲壳素样品,使用浓碱加热处理得到壳聚糖。通正交试验设计计优化了壳聚糖的制备过程。结果表明壳聚糖制备的最佳条件是先用稀酸脱盐,再用稀碱脱蛋白得到甲壳素,随后用45%NaOH溶液,在95℃、反应时间6 h下得到壳聚糖。自制壳聚糖与市售壳聚糖的红外光谱图一致。用酸碱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分别测定了样品的脱乙酰度。重量法测定壳聚糖的水分。乌氏粘度计测定壳聚糖大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所得壳聚糖的水分含量为14%,脱乙酰度为7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30×104。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保湿吸湿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物化性质。以甘油、山梨醇和透明质酸为参照物,在一定相对湿度下考察了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N—羧丁基壳聚糖等几种保湿剂的保湿吸湿性能。结果显示,羧甲基壳聚糖和N—羧丁基壳聚糖的保湿吸湿性能最优,完全可以替代透明质酸,作为多种化妆品的保湿剂。  相似文献   

6.
廖葵 《人造纤维》2009,39(2):2-5
介绍了壳聚糖纤维的主要特性、开发应用,试验探讨了壳聚糖长丝纺制的技术关键,诸如壳聚糖溶剂乙酸浓度的选择、壳聚糖溶液的浓度、助剂粕赶择、纺丝喷丝头孔道参数、喷丝头抽伸、丝条拉伸、凝固浴条件组合等。壳聚糖长丝研制试验表明:采用乙酸溶剂制备壳聚糖溶液,溶液的物化性能稳定、成纤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将壳聚糖进行液态均相配合反应制得壳聚糖锰配合物,IR、元素分析及热分析等检测证实了壳聚糖锰配合物中配位键的存在,且显示壳聚糖锰配合物存在有利于壳聚糖高分子链断裂的弱势结构。以H2O2对壳聚糖.Mn(Ⅱ)配合物及壳聚糖进行氧化降解,考察降解过程中粘度的变化及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在相同的降解条件下,壳聚糖锰配合物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壳聚糖,且降解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壳聚糖直接降解窄。对壳聚糖锰配合物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壳聚糖锰配合物对H2O2分解不存在催化作用,其降解反应与壳聚糖的差异只与其结构有关。对降解产物进行脱金属处理,所得低聚壳聚糖含锰量为0。  相似文献   

8.
虾,蟹壳制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书天  杨润昌 《湖南化工》1995,25(1):33-35,42
介绍了对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实验研究情况及壳聚糖絮凝剂的应用方法和效果。由虾壳、蟹壳制取的壳聚糖是一类直链高分子絮凝剂,它无毒且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对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实验研究情况及壳聚糖絮凝剂的应用方法和效果。由虾壳、蟹壳制取的壳聚糖是一类直链高分子絮凝剂,它无毒且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及低聚壳聚糖在日用化妆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南伟  孙爱兰 《化工进展》2003,22(12):1304-1307
随着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低聚壳聚糖研究的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壳聚糖及低聚壳聚糖在护发、护肤、美容等方面对其在日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李娟  郭刚 《人造纤维》2010,(3):14-17,21
概述了壳聚糖的结构、特性、抗菌机理和壳聚糖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壳聚糖抗菌纤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成健 《河南化工》2023,(3):11-13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多糖,来源多样,造价低廉。它不仅是一种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而且是一种在各个领域都很有潜力的新型功能材料。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医疗、工业、农业、日化、环保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壳聚糖及其主要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及具体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赖氨酸改性壳聚糖为研究对象,对赖氨酸对壳聚糖的改性进行研究。改变壳聚糖与赖氨酸的质量比研究其改性效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以及水溶性试验表明赖氨酸改性壳聚糖是成功的。赖氨酸与壳聚糖的比例为3:1的时,改性较好。赖氨酸改性后的壳聚糖其水溶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壳聚糖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多糖,有优异的生物学性能,在生物医用材料和医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概述,对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酯化大豆蛋白和壳聚糖为原料,按照酯化大豆蛋白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0.1,将酯化大豆蛋白与壳聚糖溶液混合并常温搅拌3 h,制得酯化大豆蛋白-壳聚糖复合物。探讨了pH 5.0下酯化大豆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的功能性质。采用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酯化大豆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的结构,探讨了酯化改性协同壳聚糖复合改性对复合物乳化性和抑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氢键参与了酯化大豆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的形成过程;在pH 5.0下,相较于酯化大豆蛋白,酯化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物(MSPI-CS)、酯化大豆球蛋白-壳聚糖复合物(M11S-CS)、酯化β-伴大豆球蛋白-壳聚糖复合物(M7S-CS)的乳化活性分别提升至10.8 m2/g、9.0 m2/g、12.0 m2/g,乳化稳定性分别提升至88.9 min、71.4 min、95.4 min;MSPI-CS、M11S-CS、M7S-CS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增加;以MSPI-CS、M11S-CS、M7S-CS为乳化剂制备乳液,乳液的平均粒径降低至255.2 nm、315.6 nm、253.6 nm,Zeta-电位绝对值提升至22.07 mV、20.68 mV、22.33 mV,同时乳液存储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纺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雄  廖青  赵国樑 《天津化工》2009,23(2):8-11
本文首先对壳聚糖的结构、化学名称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壳聚糖在纺丝前及纺丝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重点对已进行的壳聚糖溶液行为研究进行了概括.对壳聚糖三种纺丝方法——湿法纺丝、干湿法纺丝及静电纺丝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其中重点介绍了静电纺丝的进展。在文章的最后,对壳聚糖的纺丝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絮凝陶瓷废水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壳聚糖处理陶瓷废水的最佳pH、最佳投药量进行了探讨.壳聚糖絮凝陶瓷废水的机理是壳聚糖聚阳离子结构与溶液悬浮物质所带负电之间的静电引力,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陶瓷废水絮凝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壳聚糖的结构特点及其在重金属吸附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传统壳聚糖存在化学选择性差、吸附容量低、化学性质不稳定、适宜pH值范围小等缺陷,综述了壳聚糖常用的物理、化学改性方法,阐述了改性壳聚糖在工业废水、采矿废水及放射废水等环境水体吸附处理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简单均相体系下.研究了壳聚糖及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在双氧水中的降解特性。采用鸟氏粘度计,利用一点法测量了降解过程中壳聚糖及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的分子量,讨论了该体系下壳聚糖及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的降解速率.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双氧水对低分子量壳聚糖和低分子量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下·壳聚糖及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反应开始后的2~3h内.此后降解产物的分子量逐渐趋于20000;相同条件下,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的降解程度高于壳聚糖;红外光谱表明.采用该降解体系制备的降解产物主链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对壳聚糖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脱乙酰度和高黏度是壳聚糖的二个重要质量指标,传统制备工艺中,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能得到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产品,但由于过长的反应时间使黏度大大降低。本文采用微波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从虾壳中提取高脱乙酰度高黏度壳聚糖的较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