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手术效果,并探讨手术固定融合节段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5例由半椎体引起侧后凸畸形的患儿,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17岁,平均13.5岁。均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及情骨融合手术。结果随访15~68个月,平均40.5个月。术后矫形效果满意,侧凸畸形由术前平均45.3°改善至11.4°(矫正率达68.7%);后凸畸形由术前的平均35.5°,矫正至11.4°(矫形率达67.9%),远期矫形丢失率低,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手术,可以有效矫正青少年脊柱结构性侧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
复拇术后畸形的分类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拇术后畸形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9例( 5 4侧)复拇术后畸形患儿,参照Kawabata[1] 方法,按畸形发生水平分为三组指间关节组、掌指关节组和“Z”形畸形组,对其中41例采取不同的矫形手术,并对疗效进行评分。结果术后随访到2 6例( 2 8侧) ,15例失访;随访时间14个月~3年。术后三组畸形均明显改善,疗效评分优15侧,良13侧。结论先天性复拇畸形如手术时机、手术方案选择不当或合并拇指肌腱先天性异常等是复拇术后出现畸形的主要原因,再次矫形手术能有效的纠正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由半椎体病变引起脊柱侧弯畸形的患儿,其中,男10例,女3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矫形内固定及植骨融合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 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矫形效果满意,无一例因手术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质量。结论脊柱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及矫正青少年脊柱结构性畸形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外科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治疗的10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不同患者不同矫形术式的选择。结果:10例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15.2(1~40)岁,平均后凸角度69°(35°~98°),2例行单纯前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1例行单纯半椎体切除术,1例后路原位融合内固定术,6例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畸形矫正率为32.2%。结论:不同年龄、不同分型以及不同的畸形程度,应选择相应的矫形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悬吊牵引预矫形结合手术融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颈椎严重角状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4例青少年严重颈椎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3~18岁,平均16岁;颈椎后凸角45^o-125^o,平均85.3^o:所有病例均先行颈椎悬吊牵引7-21d,再行矫形内固定融合手术。结果:在颈椎悬吊牵引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悬吊牵引预矫形度数平均为66.7^o,预矫形率平均68%;手术后矫形至平均后凸17^o,平均矫形度数68-3^o,平均矫形率80%。悬吊牵引对总矫形效果的贡献率为86%;手术矫形角度平均为-3^o,手术矫形率为-2%,手术对总矫形效果的贡献率为-4%;颈椎自身活动度为13-3^o。对总矫形效果的贡献率为18%。3例有慢性脊髓病症状者其不全瘫症状均有改善。3例在3个月~1年随访时神经功能全部正常,固定融合节段的后凸角均无变化;1例失访。结论:颈椎悬吊牵引治疗过程安全、方便,患者易于耐受,结合手术融合内固定对于青少年颈椎严重角状后凸畸形有良好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腔内闭孔神经切断治疗脑瘫髋内收痉挛畸形的疗效.方法:20例脑瘫髋内收畸形患儿均行盆腔内闭孔神经切断术,足部畸形病例给予矫形手术,术后康复训练.结果:经过8~20个月随访观察,所有病例髋内收痉挛畸形完全解除,步态明显改善,无交叉剪刀步态,Phelps-Baker试验全部阴性.结论:盆腔内闭孔神经切断能有效持久解除髋内收痉挛畸形,改善步态姿势,为功能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方法对肘内翻角度>15°的病例,行肱骨髁上楔形截骨矫形,应用单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应用本手术方法治疗20例,携带角恢复到12~15°,术后随诊无矫治角度丢失,截骨处6~10周愈合.结论早期手术矫治肘内翻畸形,可以阻止肘关节的继发改变,该内固定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不易发生矫治角度丢失,张力带作用使截骨端之间加压,有利截骨处愈合.  相似文献   

8.
半椎体畸形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椎体畸形是造成先天性脊柱侧弯的重要原因之一.脊柱侧弯会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进行性加重,需要尽早诊治.治疗优先考虑手术,手术方式取决于患儿年龄和脊柱侧弯程度.对轻中度脊柱侧弯患儿,原位融合比较适宜,但应警惕曲轴现象的发生,前后路联合植骨融合可避免之.凸侧半骨骺固定术受到年龄和半椎体畸形类型的一定限制,且自发矫形的程度难以预测.半椎体切除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中重度脊柱侧弯患儿,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切除已成为主要的入路选择,单纯后路切除也越来越受到青睐.重建性截骨和内固定术作为补救性手术,需谨慎应用.非融合器械矫形在阻止脊柱侧弯进展的同时可维持脊柱和胸廓发育,近年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但长期效果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7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儿,均伴有后凸畸形.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9~12岁.术前脊柱后凸角为35°~45°,平均37.9°.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3例,D级2例.采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7~42个月,平均3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结核复发.Frankel分级:4例恢复2级,3例恢复1级.术后后凸角为2°~9°,较术前明显改善,最后随访时后凸角为2°~12°,较术后无明显丢失.术后3个月血沉均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获得满意的植骨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后方植骨内固定矫形手术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胸腰段脊柱结核是矫正后凸畸形和预防晚期后凸畸形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可延长髓内钉治疗成骨不全术后股骨再发畸形或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可延长髓内钉治疗21例成骨不全术后股骨再发畸形或骨折患儿资料,男13例,女8例;年龄9岁6个月至15岁7个月,平均12岁3个月.所有患儿均已行股骨干截骨矫形不可延长髓内钉手术,此次手术距初次手术时间为2~4年,平均3年.所有患儿成长肢体于髓内钉远端部位再次出现畸形或骨折,其中9例为股骨干弯曲畸形,畸形成角度数为10°~30°,平均15°;12例为再发骨折.依据修订后的Sillence分型:Ⅲ型6例,Ⅳ型14例,Ⅴ型1例.21例患儿均在大转子及远端截骨处切开手术,切口长度为2~3 cm,采用可延长髓内钉再次固定骨折及矫正畸形.结果 21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7~12周,平均8.5周.待X线片示截骨愈合后患儿开始负重行走.所有患儿及其父母均对手术结果及畸形矫正效果表示满意,末次随访时患儿Barthel指数评分由术前平均72.85分(范围,50~90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1.42分(范围,80~100分).WeeFIM评分由术前平均55.42分(范围,40~70分)提高到术后平均79.00分(范围,70~86分).10例术前需拐杖辅助行走患儿,随访时可独立行走;6例术前因骨折而卧床患儿中,4例可独立行走,2例需拄拐活动.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出现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无神经、血管损伤病例.结论 应用可延长髓内钉小切口手术,对肢体损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患儿痛苦小,是治疗成骨不全术后股骨再发畸形或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