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的NIHSS及ADL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两周内的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3例),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以治疗第28天CSS和ADL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8d后治疗组、对照组CS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康复组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5d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MA评分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运动活动能力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1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入组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MA和改良巴氏指(Modified BarthelIndex,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MBI的恢复作用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不同时间开始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个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3周的康复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四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各康复组其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MB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的评定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康复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情绪。脑卒中病情稳定8d内不同时间开始康复治疗的短期康复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6.
常健 《工企医刊》2014,27(6):1121-1122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小儿脑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儿童康复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运动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评定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脑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ADL),提高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作业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9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综合作业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康复治疗2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Barthel指数评定分值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预后比较,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67%和97.96%,优于对照组的56.52%和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综合作业训练,临床疗效肯定,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德惠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康复锻炼)与试验组(60例,针刺联合康复锻炼),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ADL、FMA、SF-36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血清P物质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针灸对格林 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四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辽宁省某医院诊治的84例GB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四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胫神经、正中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简化Fugl Meyer量表(FM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中上肢运动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DL中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胫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胫神经、正中神经MCV与SC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针灸可改善GBS患者四肢功能及神经功能,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因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共300例,根据康复方式分为早期康复训练(早期组)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其神经功能康复情况,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估其运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估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ESS和MMSE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IHSS、ESS和MMSE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早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SS和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入院时FMA和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均显著提高,早期组的FMA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同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索老年脑梗塞患者恢复期的社区综合康复整体方案,评估其在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有效控制复发危险因素,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共80例,分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与社区家庭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统一的药物治疗、手法康复及功能锻炼康复措施,以病房组为对照组,社区组增加日常生活心理疏导,家庭成员配合,社区作业等综合措施,采用ADL(Barthel指数评定)和Brunn Strom运动功能评定两组患者康复疗效;选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状况,并对两组相关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过药物及康复治疗后,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病房组与社区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组抑郁量表分明显高于社区家庭干预组;在与脑梗塞康复治疗相关费用上社区组明显优于病房组。结论脑梗塞恢复期社区康复治疗模式是安全、有效的,在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降低费用上产生的社会效益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采用背景音乐治疗。两组常规康复训练时间和强度相同。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治疗组NIHSS、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IHSS、FMA和MBI评分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以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卒中患者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由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给予以提高运动功能和ADL能力为目标的系统干预。康复护士以Orem自我护理理论为指导,康复治疗师按Brunnstrom分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和6周后测量运动功能[采用rugl-Meyer(FMA)评分]和ADL[采用Barthel(BI)指数评分]。结果6周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提高,干预组FMA评分(55.98±12.52)高于对照组(40.64±11.64),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BI评分(75.00±13.63)高于对照组(45.20±11.82),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2014年2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偏瘫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平衡测试仪评定患者重心移动轨迹长度及重心移动范围,应用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对患者ADL进行评定。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重心移动轨迹及重心移动范围[(375.70±110.63)mm、(698.39±521.72)mm2]较对照组[(451.12±121.98)mm、(1 129.0±640.18)mm2]均显著减少(P0.05),MBI评分[(69.70±17.90)分]较对照组[(58.86±16.76)分]显著增加(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配合常规康复综合治疗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原则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早期系统化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康复护理1个月后康复情况。结果:经平均1个月的康复治疗,康复组ADL能力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提高,经t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常见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经手术病检为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依据肿块声像学特点和血流参数来鉴别诊断。结果:通过二维超声像图鉴别乳腺常见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二维超声像图结合多普勒超声血流特点鉴别疾病的检出率。与金标准手术病检结果相比,A 组二维超声像图鉴别结果的灵敏度为76.1%明显低于 B 组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二维超声像图来鉴别乳腺常见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但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二维超声像图和血流特点来鉴别常见乳腺肿瘤,灵敏度和特异度高,是早期乳腺常见肿瘤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灸加运动再学习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测评ADL,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步行分级(FAC)评测步行能力。结果治疗组患者的BI、FMA积分、步行分级(FA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ADL能力、步行能力有明显改善,可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黄慧敏 《现代保健》2014,(11):128-130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效用性,为今后康复护理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良姿位及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吞咽训练及语言训练、社区卫生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等。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后评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组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t=6.84,P=0.000;t=5.99,P=0.000);干预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异常运动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轻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观察脑卒中急性期后在“医院一社区一家庭三级康复治疗”、持续在大医院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三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医疗费用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0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三组,A组:30例,医院一社区一家庭三级康复治疗;B组:30例,持续在大医院康复治疗者。c组:41例,从综合医院内科直接进入家庭康复治疗者;5三组分别在康复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简化的Fugl—Meyer评定量表、社区康复肢体残疾功能评定表(CEDA)进行评估,比较三组同期之间ADL、运动功能改善以及回归社会情况的差异和治疗费用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康复治疗前ADL评分、简化的Fuel—Meyer评分、CED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评估,A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与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组治疗费比较,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医院一社区一家庭三级康复治疗”与大医院康复治疗同样可以提升脑卒中患者的ADL、运动功能,减轻肢体残疾情况,治疗费用方面前者具有价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