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糖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其改善糖尿病肾病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降糖丸组。造模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合并高脂喂养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持续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变化;检测尿蛋白、血肌酐评价肾功能;检测血清TC、TG评价脂代谢情况;HE、PAS、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IHC检测小鼠肾组织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蛋白表达;RT-PCR检测FN、TGF-β1、CollagenⅣ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脏中FN、Smad 3及p-Smad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1);24 h尿量、24 h尿蛋白含量、血肌酐值、血清TC、TG明显升高(P<0.01),糖原堆积、间质纤维化明显增加;小鼠肾组织中F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FN、TGF-β1与CollagenⅣ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小鼠肾脏中FN、Smad 3及p-Smad 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降糖丸组能够明显逆转上述变化。结论降糖丸能够有效地改善STZ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FN及TGF-β1的表达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吴欣  蒋文勇  刘倩  于黔 《中国药房》2012,(9):806-808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橄榄油)、干预组(骨化三醇0.03μg·kg-1·d-1),每组8只,后2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建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检测24h尿蛋白,然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及肾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细胞外基质(ECM)重要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肾小管和小管间质损伤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24h尿蛋白、BUN、Scr及α-SMA和FN蛋白、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24h尿蛋白、Scr及α-SMA和FN蛋白、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肾小管和小管间质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α-SMA、FN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肾小管间质的ECM沉积,进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功能的保护机制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此过程的作用。方法 ♂Wister大鼠行右肾切除术 2wk后 ,随机分为 3组 ,右肾切除对照组、糖尿病组 ,氯沙坦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6 5mg·kg-1)诱发糖尿病模型 ,氯沙坦 4 0mg·kg-1·d-1灌胃。分别于注射STZ后 4wk后各组选取 6只大鼠 ,收集尿液 ,测定尿蛋白(Upro) ,尿肌酐 (Ucr) ;股动脉放血分离血清 ,测定血糖(Glu)、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磷酸化p38蛋白激酶 (p p38MAPK)及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p CREB)的表达特征 ,纤维粘连蛋白 (fibronectin ,FN )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的表达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blot及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 p p38MAPK和 p 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4wk时糖尿病模型组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 ,细胞外基质 (ECM )增多 ,系膜区扩大 ,肾脏肥大指数升高 ,肾功能轻度受损 ,p p38MAPK、p CREB、FN及LN表达明显升高 ;而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 ,氯沙坦组肾脏结构 ,功能及各指标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可能是通过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磷酸化水平及其mRNA水平的改变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AT1Ra)氯沙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氯沙坦治疗组,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每日灌胃给予氯沙坦40mg·kg-1,共2wk。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肾小球细胞磷酸化STAT1(pSTAT1)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肾小球细胞STAT1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肾小球p-STAT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约是对照组的3倍;氯沙坦治疗组大鼠肾小球pSTAT1的表达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RTPCR结果表明糖尿病组肾小球细胞STAT1mRNA表达明显上调,约为对照组的34倍;氯沙坦治疗组STAT1mRNA表达与糖尿病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STAT1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早期肾脏的发病过程,氯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STAT1的激活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VEG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模型、消渴丸(0.8g·kg-1)及CRCC低、高剂量(生药含量分别为2.18、4.36g·kg-1)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肌酐、尿素氮;放免分析检测血清胰岛素(Ins)、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免疫组化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VEGF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RCC给药组大鼠FBG、α1-MG、β2-MG显著降低(P<0.01),Ins显著升高(P<0.01),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CRCC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VEGF蛋白和mRNA的过度表达,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  相似文献   

6.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α-actinin-4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α-辅肌动蛋白-4(α-acti-nin-4)表达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Ⅰ)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的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组)和氯沙坦治疗组(DL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氯沙坦治疗组于造模成功后每日给予氯沙坦20mg·kg-1灌胃。8wk末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组织α-actinin-4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肾组织α-actinin-4mRNA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肾组织AngⅡ的含量。结果D组大鼠肾重/体重、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N组;肾组织α-actinin-4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N组。氯沙坦干预后可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与血肌酐水平,α-actinin-4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组。D组大鼠肾组织AngⅡ含量明显高于C组,但氯沙坦给药对其无影响。结论α-actinin-4表达降低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发生,氯沙坦可以上调糖尿病大鼠肾脏α-actinin-4的表达,从而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纳普利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和对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实验设正常组,糖尿病对照组,贝纳普利组和胰岛素治疗组,贝纳普利1.1mg·kg-1·d-1治疗2月,观察肾脏肥大、尿蛋白变化以及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ICAM-1在肾组织的定位、半定量表达.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贝纳普利能显著降低肾重/体重,24h尿微量白蛋白(P<0.01).免疫组化和RT-PCR半定量结果显示贝纳普利能显著降低ICAM-1表达(P<0.01).结论贝纳普利能够降低STZ诱发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对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前列地尔(凯时)对尿蛋白及肌酐清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凯时注射液)静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及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对4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凯时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及肌酐清除率对照。结果凯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及肌酐清除率均有改善(P<0.05)。结论凯时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及肌酐清除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CD68表达的影响,探讨MMF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行右肾切除术2wk后,随机分为右肾切除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霉酚酸酯治疗组(DM+MMF,MMF15mg·kg-1.d-1灌胃)。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1)诱发糖尿病模型。检测各组8wk末的左肾重/体重比值、24h尿蛋白(Upro)、血糖(BG)、血肌酐(Scr),观察肾小管-间质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MCP-1及CD68表达,RT-PCR测定肾组织中MCP-1 mRNA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Upro及左肾重/体重比值均上升(P<0.01);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扩大(P<0.01);肾组织内MCP-1蛋白、CD68表达及MCP-1 mRNA的表达均上调(P<0.01)。DM+MMF组上述指标除BG和Scr外均被抑制(P<0.05或P<0.01)。结论MMF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MCP-1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EGF和TGF-β1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依病程长短分为:(1)A组(2周组);(2)B组(4周组);(3)C组(8周组);(4)D组(16周组);(5)E组(24周组),每组分别设有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组(DM组)。注射STZ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VEGF、TGF-β1及纤连蛋白(FN)的表达;PAS染色光镜观察肾小球系膜、肾小管基底膜变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等的形态学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结果(1)正常对照组大鼠肾组织VEGF和TGF-β1均有少量表达,而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两者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糖尿病16周时肾组织VEGF表达与TGF-β1呈正相关。(3)随糖尿病进展,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FN)在肾小管及肾小球表达增多,24h尿蛋白也增多,并且VEGF、TGF-β1两者都分别和FN、24h尿蛋白呈正相关性。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VEGF及TGF-β1参与了早晚期蛋白尿及肾脏肥大硬化的发生,并且VEGF和TGF-β1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给小鼠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1)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挑选空腹血糖>11.1 mmol.L-1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缬沙坦高剂量组(40 mg.kg-1.d-1)及低剂量组(10 mg.kg-1.d-1),并设正常对照组。每组动物10~14只,灌胃给药,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认知功能,用ELISA分析血清胰岛素水平、海马和皮层区Aβ40、Aβ42及BACE1含量,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缬沙坦(40 mg.kg-1.d-1,10 mg.kg-1.d-1)可以缩短糖尿病小鼠定位导航试验的潜伏期(P<0.05),增加空间探索试验中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百分率(P<0.05);降低糖尿病小鼠海马区Aβ40、Aβ42以及BACE1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皮层Aβ40(P<0.05),而对皮层Aβ42以及BACE1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也无影响(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通过抑制糖尿病小鼠脑海马区BACE1而减少Aβ生成,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小鼠肾脏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SphK-S1P)信号通路的抑制效应。方法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采用黄连素(300 mg.kg-1.d-1)灌胃给药12周,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的溶媒。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SphK1、TGF-β1、FN、ColⅣ的基因;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SphK1、FN、ColⅣ的蛋白表达;LC-MS/MS检测肾脏组织中SphK1活性和S1P含量。结果黄连素明显抑制糖尿病小鼠血糖,肾重/体重比、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异常增高;抑制肾脏肥大、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积聚。此外,黄连素明显减少肾脏SphK1活性、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S1P的生成。结论黄连素发挥抗糖尿病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肾脏SphK-S1P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联。  相似文献   

13.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雌性SD大鼠 30只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吡格列酮组。检测各组wk 4 ,8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脂 ,血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水平等指标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纤维连接蛋白 (FN )和层粘连蛋白 (LN)表达水平。结果 :wk 8时吡格列酮组较糖尿病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 ,(2 0 .8±s 0 .7) μg·2 4h- 1vs (12 .6± 1.4 ) μg·2 4h- 1,P <0 .0 1;血TGF β1水平下降 (P <0 .0 1) ;wk 8时吡格列酮组肾小管FN和肾小球LN表达低于糖尿病组 ,P <0 .0 1和P <0 .0 5。结论 :吡格列酮对于糖尿病肾脏病变具有部分保护作用 ,可抑制血中TGF β1水平 ,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白芍总苷给药组(50、100、200mg·kg-1·d-1口服),8wk后观察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II)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骨桥蛋白(OP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硝基酪氨酸(NT)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TI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P100、200mg·kg-1给药组TII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肾小管-间质OPN与α-SM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P100、200mg·kg-1给药组肾小管-间质OPN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TGP各剂量给药组肾小管-间质α-SMA蛋白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肾组织N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3·4倍,TGP50、100、200mg·kg-1给药8wk可使肾组织NT蛋白表达分别下降41·2%、43·8%与57·5%。结论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肾小管-间质过高OPN与α-SM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血竭素高氯酸盐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诱导HeLa细胞凋亡机制。方法MTT法测定血竭素高氯酸盐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通过显微镜,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断化。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药物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血竭素高氯酸盐明显抑制HeLa等细胞的增殖,诱导HeLa细胞调亡。Caspase-1,-3,-8,-9及家族抑制剂可明显抑制血竭素高氯酸盐诱导的凋亡。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血竭素高氯酸盐作用12 h后Bax及Bcl-XL的表达明显改变,caspase-3,-8前体及caspase-3底物ICAD和PARP发生降解。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60 μmol·L-1)通过改变Bax/Bcl-XL的表达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抑制细胞增殖拮抗环孢素A肾损伤的作用。方法经口灌服环孢素A(100 mg.kg-1.d-1),诱导小鼠急性肾脏损伤,给以依普利酮100 mg.kg-1.d-1治疗,d 10采血、摘取肾脏。放免法检测血清醛固酮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纤连蛋白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PCNA、FN、TGF-β1表达。结果血清醛固酮水平检测显示环孢素A组(318.83±95.72)ng.L-1较空白对照组(82.05±23.04)ng.L-1升高,依普利酮可明显抑制其分泌(149.50±36.20)ng.L-1。环孢素A组肾脏PCNA阳性细胞增多,纤连蛋白表达增强;PCNA、FN、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依普利酮可抑制其表达。结论依普利酮可以抑制醛固酮的分泌、抑制细胞增殖,减轻环孢素A诱导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7.
芝麻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芝麻素(sesamin,Ses)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肾病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诱导大鼠代谢综合征24wk,第9周口服含药芝麻素(120、60、30mg·kg-1.d-1)和辛伐他汀(5mg·kg-1.d-1)16wk,称体重和左肾湿重;测血糖、血脂、血压、肾功能、肾皮质氧化和抗氧化指标;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及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法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结果芝麻素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糖、血脂和血压,提高肾皮质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NO2-/NO3-和羟自由基含量,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减轻肾小球与肾间质胶原沉积,逆转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肾功能。结论芝麻素具有抗氧化应激和改善代谢综合征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DN)的不同阶段肾皮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尿液中CTGF含量的检测作为DN诊断指标的意义.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为研究对象.63只大鼠分为糖尿病组33只和对照组30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研究在糖尿病的不同时期肾皮质CTGF表达的动态变化,并研究其与DN早期肾肥大、ECM的聚积及后期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以ELISA法检测糖尿病大鼠尿液中CTGF含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RNA及CTGF蛋白质表达2周时开始增加,12周时达高峰,分别为(0.905±0.028)、(0.802±0.028),为正常对照组的4.38倍和9.97倍(均P<0.05);其表达早期出现在肾小球,而后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于肾小管间质区域.相关性分析显示CTGF的表达与肾指数、肾小球体积、系膜基质指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均P<0.01);糖尿病大鼠尿液中CTGF的含量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升高,最高为(277.679±10.372)ng/L,与24h尿微量白蛋白、BUN、Cr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CTGF表达的增加贯穿了DN发病的整个过程,早期介导了肾肥大,肾小球ECM的积聚,晚期又介导了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尿液CTGF的检测可以作为DN诊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